G试验过去与现在_第1页
G试验过去与现在_第2页
G试验过去与现在_第3页
G试验过去与现在_第4页
G试验过去与现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试验 过去与现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 赵蓓蕾2015年7月,二、G试验的现状,三、G试验的影响因素,四、G试验的临床应用策略,一、G试验简介,一、G试验简介,IFI的诊断方法,影像学组织病理学/细胞学培养血清学方法:抗体检测真菌抗原和菌体成分检测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13)-D-葡聚糖分子生物学方法:PCR(unavailable),传统方法,赵蓓蕾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 11:,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1,3-D-葡聚糖(1,3-beta-d-glucan,BDG)其他菌体成分(或抗原)烯醇化酶:48kD烯醇化酶为假丝酵母菌属特异性抗原假丝酵母菌热敏抗原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组织胞浆菌抗原真菌代谢产物D-阿拉伯糖醇,真菌菌体成分与代谢产物检测,赵蓓蕾,文昱婷,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30(11) :839-43文昱婷,赵蓓蕾,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 31(4) :287-90吕沛华, 赵蓓蕾, 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30(1): 31-34吕沛华, 赵蓓蕾, 等 中华医院感染杂志. 2007; 11,GM检测与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GM)诊断阈值:1.5敏感性72.7(大鼠) 78.6(病人),特异性84.287.5随感染时间延长,诊断IPA的敏感性增高有可能判断疗效与预后赵蓓蕾,文昱婷,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1) :839-43文昱婷,赵蓓蕾,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 31(4) :287-901,3-D葡聚糖(BDG)诊断阈值20ng/L(Fungitec-G试剂盒),敏感性84%,特异性91%不能区分曲霉与念珠菌感染吕沛华,赵蓓蕾, 等 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7;17 (11):1328-31 吕沛华,赵蓓蕾,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 (1):31-34,7,G试验,早期诊断价值1 BG值升高平均早于发热 5 d 早于呼吸道症状平均 10.7 d 早于HRCT检查平均 9.3 d对于念珠菌血症, G试验是首选检查2 1.高蕾,周 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3 (2),123-125. 2. J. Clin. Microbiol. 2008.46:10091013.,G试验(BDG检测),1,3-D-葡聚糖(1,3-beta-d-glucan,BDG) 由D-葡萄糖聚合而成,以(13)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残基骨架作为主链,分枝状(16)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残基作为侧链 广泛存在于除接合菌外的真菌细胞壁中,占真菌细胞壁成分的50%以上,在酵母菌中含量最高,其他微生物如细菌、病毒,以及动物、人体细胞均无此成分,G试验,BDG检测原理能特异性激活自鲎变形细胞溶解产物提取的G因子,因此一般用G试验方法检测常用的检测试剂盒有Fungitec-G和Glucatell主要试剂G因子来自于不同种的鲎诊断IFI的推荐阈值Fungitec-G:20ng/LGlucatell:60ng/L,G试验,临床意义血浆BDG检测是筛选IFI的有用方法诊断IFI的敏感性、特异性约80%90%浅表真菌感染或真菌定植:BDG极少释放入血液中有效的抗真菌治疗能降低血浆BDG水平,连续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不能区分曲霉与酵母菌感染不能用于新生隐球菌感染和曲霉球的诊断肺曲霉球:曲霉呈寄居状态而非侵袭性感染新生隐球菌为葡聚糖,且具有厚荚膜,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多不同的研究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各实验室之间差异大,质量控制诊断阈值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的评价,二、G试验的现状,相关指南,欧洲指南,G试验已作为微生物学证据列入欧洲IFD的诊断指南。,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年 9 月 20 日第 8 卷第 5 期 Chin J Infect Chemother, September 2008, Vol. 8, No 5侵袭性真菌病修订定义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和美国国立变态反应和感染病研究院真菌病研究组(EORTC/ MSG)共识组微生物学标准直接检查( 细胞学、直接镜检或培养) :1 . 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支气管刷标本、或鼻窦抽取液呈霉菌阳性, 显示下列中 1 项:呈现真菌成分显示为霉菌培养检出霉菌( 即曲霉、镰刀霉、接合菌和赛多孢菌)间接检查( 检测抗原或细胞壁组分)2. 曲霉病: 血浆、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脑脊液标本检测出半乳甘露聚糖抗原3. IFD, 除外隐球菌属和接合菌: 血清1,3-D 葡聚糖检测阳性。,ESCMID*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andida diseases 2012: diagnostic procedures,相关指南,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性疾病学会(ESCMID) : 2012念珠菌血症诊断指南,推荐级别,相关指南,美国指南,G试验已作为微生物学证据列入美国IFI的诊断指南。,传染病信息 2014 年 02 月 28 日第 27 卷第 1 期 Infect Dis Info, Vol. 27, No. 1, February 28, 20142013年美国感染性疾病微生物学实验室 诊断应用指南简介病原及标本处理部分表6医疗相关和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实验室诊断 Table 6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health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and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相关指南,中国指南,G试验作为诊断标准已纳入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中。,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年 11月第30卷第 11期 Chin J Tuberc Respir Dis,Novembert 2007 , Vol.30, No. 11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 学分会感染 学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 志编辑委 员会共识中声明,G试验(1,3-D葡聚糖)、GM试验阳性是肺部真菌病的临床诊断中微生物学证据之一,三、影响G试验的因素,G试验的影响因素,临床方面标本溶血、黄疸和脂肪血;标本中存在葡聚糖酶采集、处理过程中污染疾病某些细菌败血病患者(尤其是链球菌败血症),G-杆菌败血症诊疗操作应用纤维素膜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医疗物品中含有葡聚糖:棉纱布、海绵某些血液制品可能含有葡聚糖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抗肿瘤类药物(香菇多糖、裂殖菌多糖),磺胺类药物,多粘菌素E,厄他培南,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等食物:蘑菇类实验室方面,影响G试验结果的实验室因素,1 试剂因素2 设备因素3 实验条件4 标本要求,1.试剂因素:金山川 VS Fungitell诊断试剂盒,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金山川诊断试剂盒,Fungitell诊断试剂盒,检测相同血清样本,评估,3家三甲医院 288样本,符合率分析,阳性符合率为93.6%,阴性符合率为90.7%,总符合率为91.7%由Kappa分析可知,Kappa值为0.844(P0.001);两者有很好的一致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考核试剂的敏感性为81.11%,特异性为87.16%;与临床实验结果相符(与血培养、组织病理血结果比较),Fungitell (Associates ofCape Cod, Inc., Cape Cod, MA),Clin. Vaccine Immunol.-2011-Del Bono-2113-7,受试分组、G试验结果,Clin. Vaccine Immunol.-2011-Del Bono-2113-7,3组患者的BG水平,324,162,27,Clin. Vaccine Immunol.-2011-Del Bono-2113-7,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阈值的关系,Clin. Vaccine Immunol.-2011-Del Bono-2113-7,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阈值的关系,Clin. Vaccine Immunol.-2011-Del Bono-2113-7,具备开机自检程序,提示用户仪器性能信息;具备问题诊断程序,指导客户处理仪器问题;完善用户管理系统,提高安全性;操作简便,记录并自动生成最终检测报告。,2. 设备因素仪器升级优势,S型 450波长 比色法,X型 405波长 碱处理法,广州某医院典型对比差异数据分析,X型仪器优于S型仪器,试验应在无菌、无灰尘、无电流干扰和无震动的环境中进行,建 议使用生物安全柜。 试验时应尽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试验环境温度为10-30。 试验中使用的所有器具和耗材均应符合无菌、无热源要求。 操作者应有一定防护措施,至少应戴口罩、手套(不能有滑石 粉)、帽子和工作服。,3.实验条件,使用无菌无热原的真空血清采血管,公司推荐使用BD真空采血管。 标本为血清。 标本采集应无菌操作。 按照3000r/min(1600g),10min的规范方法分离血清。 黄疸、溶血和脂肪血视为特殊标本。,4.标本要求,Clin. Vaccine Immunol.-2011-Del Bono-2113-7,G试验对于念珠菌血症的诊断似乎可靠,但需要仔细解释其阳性或阴性结果,密切结合临床,10.Singh N,Paterson DL. Clin Microbiol Rev.200518:44-69,四、G试验的临床应用策略,提高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11.Mu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