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励终端零售商.doc_第1页
如何激励终端零售商.doc_第2页
如何激励终端零售商.doc_第3页
如何激励终端零售商.doc_第4页
如何激励终端零售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激励终端零售商酒营销第一网 作者:陈军 王荣耀更新时间:2005-11-30 话题一:成也零售商,败也零售商主持人:有些企业往往很重视对经销商的激励,却忽视了对零售商的激励,忽视了零售商的作用,零售商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如此导致零售商的销售积极性不高,零售商不愿意卖这些企业的产品。我就发现过这样的情况,有些零售商甚至把这些企业的产品“藏”起来了,顾客很难找到,因为零售商希望顾客最好是不要选购这些产品。如果实在顾客指名要这种产品,零售商才把它拿出来。关于这种现象,不知各位嘉宾有何看法?陈军:产品要争夺终端消费者,必先抢占产品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场所零售网点。而产品是否能被消费者看到,是否能被消费者选择,零售商的支持与意见尤为重要。我觉得,没有零售商的支持,一切都是徒劳。企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障零售商的利益,提高零售商的积极性,否则,企业将自食其果。如果企业对零售商缺少激励,忽视零售商的作用,使零售商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那么零售商就会放弃不能带来满意收益的产品,使产品退出市场。尤其那些弱势品牌更是如此。主持人:再说,在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零售商选择产品的自由度比较高,可以选择A产品,也可以选择B产品,当然也就可以不卖你的产品而转卖竞品。贺军辉:确实,如果零售商没有积极性,很容易毁掉一个产品。消费者选购产品时,往往更愿意听取零售商的意见,零售商的主动推荐对顾客的购买决策有极大影响。他们说一句“某谋产品好”,比厂家导购员说十句还顶用。据对保健品消费行为特征的调查,有37的顾客认为自己决定买哪种保健品时,时营业员的推荐直接影响的。特别对于选购要求专业知识、消费者不懂如何选购的产品,比如电脑、药品等,零售商的意见尤为重要,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可以产生决定性影响。李泽斌:零售商也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抛弃甚至诋毁获利低的产品。在产品进入衰退期时,由于各零售商之间相互降价竞争,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产品的零售利润越来越低,甚至多少钱进就多少钱出,一分钱都赚不到,这时零售商就会放弃该产品。现在是产品过剩的时代,绝大多数行业,都有若干个竞争品牌。当你的产品零售利润很低时,零售商为了多赚取零售利润,就必然要主推其他利润高的竞品,想方设法说服顾客购买利润高的产品,同时冷落利润低的产品,甚至是诋毁它,以赚取更多的利润。比如:当顾客问“怎么没有卖”时,零售商就说:“这产品已经过时淘汰了,现在都流行某产品了”,甚至说:“这产品质量出了问题,我们现在都拒绝卖它了,为的是替顾客利益着想。”当零售商都诋毁某产品时,任你企业再怎么做广告去吸引消费者,任你产品再怎么好,最终也会毁灭在零售商手里。主持人:零售商为了提高利润,干脆不再卖利润太低的产品,让顾客想买也买不到,只好买其他品牌的产品。零售商即使还卖利润低的产品,但也把它摆在角落李,每当有人买时,营业员也总是竭力推荐其他品牌。陈军:是的,我就知道一个因为产品利润太低,而挫伤小型零售商销售积极性的案例。在某区域市场,宝洁袋装洗发水起初经销商批给小型零售终端的价格统一为0.45元/袋,一般小型零售终端的售价为0.60元/袋。后来,宝洁有一段时间开展对小型零售终端的促销活动,促销价低于0.45元/袋,因为进价降低了,小型零售终端也就把零售价由0.60元/袋下降到0.50元/袋,不过此时毛利率仍有百分之十几,小型零售终端觉得这样的毛利率还能够接受,且零售价为0.50元/袋,找零也方便。第二年,宝洁取消了促销活动,由恢复到原来的0.45元/袋的供货价,对于小型零售终端来说,虽然进价涨了,但小型零售终端却很难再把零售价涨到原来的0.60元/袋。因为洗发水是一种大家非常熟悉的商品,消费者对它的价格比较敏感,小型零售终端若把零售价涨上去,由可能使顾客产生此零售店售价高的印象,所以他们不愿冒此风险。零售价格涨不上去,就降低了宝洁袋装洗发水的零售毛利率,而竞争品牌如舒蕾、夏士莲的零售毛利率都在20以上,这就严重影响了小型零售终端销售宝洁产品的积极性。有些小型零售终端就根本不进宝洁袋装洗发水了,有些就把宝洁产品陈列在隐蔽的地方,更不用说主动推销了,这使得宝洁袋装洗发水的销售受到很大影响。主持人:成也零售商,败也零售商,如果零售商没有积极性,真的可以毁掉一个产品!话题二:如何激励零售商才是科学的主持人:有一位白酒企业的营销经理,2002年快到年底时,他在为销售任务没完成而苦恼。后来,他想了一招,对所有零售商搞了一次大规模的促销活动,激励零售商大量进货,每进一件产品奖励现金若干元。零售商们觉得有利可图,就大量进货,当时企业的出货量确实不错。但事实是,因为产品的终端销量并没有相应增加多少,零售商进的货并没有顺利地卖到消费者手中,于是造成了大量的产品积压。由于每个零售商都进了不少货,为了尽快处理积压的库存产品,回笼被占用的资金,零售商们就争相降价甩卖。这样一来,造成了该市场产品零售价格一片混乱,零售价格越卖越低。面对这种局面,该营销经理心有不甘却实在是无可奈何。在零售终端,零售商的推荐确实对产品的销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企业常把零售商视为自己的“第一顾客”。正因为如此,企业为了赢得零售商的支持,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更多的推荐机会,从而扩大产品销量,很多企业都争相做好对零售商的激励和公关工作,但不少起了反作用。比如,有的将零售商的胃口喂得越来越大,也有的零售商利用两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获利等等。所以,这里就存在一个如何科学激励零售商的问题,也就是说激励零售商是有学问的。下面请各位探讨一下如何激励零售商才是科学的?具体操作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一、激励零售商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陈军:谈到如何科学激励零售商的问题,我想,首先要弄清楚你激励零售商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在多次营销培训是,我都问营销员:“你为什么要激励零售商?”,不少营销员的回答很干脆:“提高零售商的积极性呗。”我又问:“那你要提高零售商具体哪方面的积极性呢?你激励零售商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呢?你每次要达到的目标都是一样的么?”大多数营销员的回答仍然很干脆:“这个问题从来没有想过”,这实在让我纳闷。如果你自己都没有弄清楚为什么要激励零售商,自己都没有弄清楚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只是为了激励而激励,你说你的激励措施会有效吗?你怎么能保证你在零售商身上的投入不会打水漂呢?周文:是的,要对零售商进行有效激励,首先要清楚你想获得什么样的目标。我总结激励零售商具体目标通常有以下几种: 新产品上市,为减少铺货阻力,加快铺货速度; 相对于同类竞争产品,争取零售商更多的推荐机会; 激励零售商进更多的产品,以此来抢占零售商的资金,阻截竞争对手; 争取较好的POP广告位置,并能较好地保存宣传品; 激励零售商面向企业反馈零售终端的信息; 激励零售商维护零售价格的统一; 通过零售商面向消费者发送宣传品; 激励零售商配合开展对消费者的促销活动; 给零售商提供相应的销售工具,以便更好地销售企业的产品。激励零售商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只有具体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根据目标制定有计划的激励方案,才能通过激励得到你真正想要的东西,显然,具体目标不同,那么激励的具体措施也就不同。二、不要滥用物质刺激来激励零售商主持人:现在很多企业通过物质激励的方式来激励零售商,那么是不是给零售商的利益刺激越大,零售商的积极性就越高呢?或者说,给零售商的利益刺激是不是与终端销售量成正比呢?周文辉:事实上,物质激励的作用是有限的,而且过度的物质激励还会产生负面作用。物质激励是把双刃剑,弄得不好即会伤人又会伤己。主持人:能否请你更详细地说明一下?周文辉:我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第一, 物质刺激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给予零售商物质激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零售商某方面的积极性,但不能超过一定的度,要考虑到物质激励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不仅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与所得到的收益相比可能会得不偿失,而且还会造成负面影响,最终打击产品的终端销售力。第二, 滥用物质刺激会产生惯性。从零售商的心理来说,过度的物质刺激是有惯性的。实施容易,而取消就很难。比如说,你持续在一段时间内,每次都有额外的赠品或促销品给零售商,零售商就会形成心理定势,也就会认为这是你企业理所当然应该给的。一旦你企业要取消额外的物质刺激,零售商就会不习惯了,反而认为这是不正常的,是你企业欠了他的。李泽斌:单纯的无差异的物质刺激最易形成恶性竞争。单纯的没有差异化的物质刺激,你能做到的,竞争对手也能做到。如此,就会形成恶性竞争,企业之间互相攀比,导致零售商的胃口也就越来越大,而这恰恰是企业自己一手造成的。另一方面,无论是你还是你的竞争对手,除了彼此雷同的物质刺激外,大家都没有其他的激励零售商的措施,零售商也就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实际上也就是鼓励零售商只能把注意力放在赠品等物质刺激上面。三、以“进货奖励”来“压销量”是非常危险的主持人:另外,据我所知,很多企业为了多做销量,动不动就用“进货奖励”的方式来刺激零售商多进货,从短期来看,企业的出货量确实一下子就上去了。请问这种以“进货奖励”来“压销量”的办法实际效果到底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风险?杨荣华:事实上,采用“进货奖励”的方式,以赠品、促销品等为诱饵,刺激零售商进货,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零售商的进货积极性,同时零售商为了把多进的货销出去,就会积极推荐你的产品。另外,有的零售商还会把一部分赠品、促销品赠送给消费者,以次来拉拢消费者,从而于其他零售商竞争。但是,如果完全以“进货奖励”来压销量,则是非常危险的!对于一个零售商来说,其商圈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它的终端消费量也是相对有限的,如果终端消化不了零售商多进的货,而形成大量库存,会造成事实上的降价销售。零售商把零售价格降下来,当然会导致其利润减少,但因有企业的赠品、促销品作为利润补偿,就眼前而言,零售商的利润并没有减少,甚至还可能有所增加。喻祥:最头疼的是:价格降下来后,要想再拉上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旦消费者接受了更低的产品价格,零售价格若再涨上去,消费者肯定是不买账的。这就是所谓的“降价容易涨价难”。最终的结果是形成恶性循环,零售价格越卖越低,中间价差越来越小,零售商的利润越来越薄,零售商也就越来越依赖企业的赠品等物质奖励来赚钱了。所以零售商的胃口越来越大,而企业给零售商的物质奖励也就只能不断加码了。一旦企业停止对零售商的物质刺激,零售商就会无钱可赚。这样一来,零售商要么拒绝销售这产品,要么采取消极态度,导致企业的产品在终端的销售严重受阻。企业原来想通过“进货奖励”来压销售,最终结果却导致零售商不愿意再销售你的产品,断掉了产生销量的源头。周文:其实对于零售商来说,由于零售价格越卖越低,零售商也没赚到什么钱。这是在激励零售商吗?这不仅不是在激励零售商,反倒是在打击零售商,间接剥夺了零售商的利润空间。销量不是压出来的,压销量反而会导致没有销量,压销量是一种拔苗助长,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只有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才能持续的销量。主持人:这样看来,类似强心针似的“进货奖励”虽然能创造即时销量,因为刺激了零售商的进货意愿,加大了其进货量,从表面看起来,企业的销量内的确增长很快。而实际上呢?产品并不是最终被消费者消化,并没有产生实际的终端销售。这只是对明日市场资源的提前支取,是寅食卯粮的销量透支行为。也就是说,“进货奖励”并不能完全决定你的产品在终端卖得好不好。四、合理制定零售商的利润空间主持人:除了“进货奖励”外,一些企业为了提高零售商的销售积极性或与竞争对手争夺零售商,往往给零售商很多的价差利润空间,但最终又造成了对终端市场的负面影响。对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陈军:我想,给零售商的价差利润首先要合理。什么叫做合理呢?也就是给零售商的价差利润,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那么过低过高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所谓过低过高是相对于同类产品的平均利润而言的。而且,需要确定价差利润的,一般也是指新产品或新品种。主持人:如果利润过低零售商没有销售你产品的积极性,这点前面已经谈了。但为什么不能过高呢?让零售商多赚点钱,难道这不是好事吗?陈军:首先要说明一点,这里是指“过高“的价差利润。合理或稍高的利润对提高零售商的积极性是有利的,但利润又不能过高,这里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我认为,零售商的利润空间越大,终端零售价格就越难管理,过高的利润如果管理不好是难以持久的。另外,过高的利润还容易激化零售商之间的竞争,从而造成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因为零售商只有把产品卖给消费者才能拿到这个利润,为了追求高利润,零售商之间就会展开争夺消费者的竞争,竞争到一定程度,就会打价格战,而且过高的价差利润又提供了打价格战的空间。打价格战的结果是什么呢?零售价格越走越低,中间价差越来越小,不仅破坏终端价格的统一,而且零售商的利润越来越薄,最终还是没赚到钱,而且弄得零售商怨声载道。主持人:那么,在确定零售商的价差利润时,通常要考虑哪些因素呢?贺军辉:一般来说,如果你的产品是新上市的产品,那么你给零售商的价差利润要比平均稍高一些;相反,则可以稍低一些。如果你的产品是不知名的产品,相对于其他知名品牌来说,那么你给零售商的价差利润要比平均利润稍高一些;相反,则可以稍低一些。相对于竟品来说,如果你产品的产品力处于劣势,那么你给零售商的价差利润要比平均利润稍高一些;相反,则可以稍低一些。在终端消费者的启动上,如果你的产品在广告和宣传的投入上较小,也就是“拉力”较小,那么你给零售商的价差利润要比平均利润稍高一些;相反,则可以稍低一些。五、稳定的利润来源是对零售商最好的激励主持人:产品的利润高与低当然要考虑,但我想如果一种产品的销售前景很乐观,即便利润不是很高,零售商也会愿意经销的。喻祥:实际上,只有市场的健康发展,才有持续的销量,只有持续的销量,零售商才有稳定的利润来源,稳定的利润来源才是对零售商最好的激励。零售商稳定的利润来源于产品长期的稳定销量。如果因为“压销量”等短期行为,导致价格过早“卖穿”,从而丧失了产品的长期销量,实际上零售商也就丧失了稳定、长期的收入来源。零售商从“短命”产品所赚取的利润是有限的,真正长期稳定的利润来源是“长销”产品。“长销”产品是对零售商最好的激励。主持人:那么,怎样才能取得持续销量和长期利润呢?陈军:零售商的利润是从哪里来的呢?有人认为是企业给的,是企业让利给零售商的,这只说对了一半,因为无论是企业的利润也好,还是零售商的利润也好,都是来源于终端市场,来源于产品持续稳定的销售。没有持续的销量,就没有长期的利润。尽管你给零售商的利润空间很大,但如果你的产品不能源源不断地销售出去,零售商的利润又从何而来呢?要取得持续销量和长期利润,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发提供一个“终端支持系统”,扎扎实实启动终端市场,终端市场启动了,零售商的利润也就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了。任何企业的营销资源都是有限的,那么企业有限的营销资源是任何投资的呢?一般来说,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给零售商很大的利润空间,但企业的营销资源必然所剩无几,也就有多少剩余资源来启动终端市场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企业把利润过多地让给了通路环节,都会影响对终端“拉力”的投资。把过多的资源投资在“购买”零售商的“推力”上,那么企业就无力在启动消费者的“拉力”上进行投资了,就没有多少钱来启动终端市场了。如此会造成什么后果呢?一方面,光靠零售商“推”,销量是有限的,尽管你给零售商的单位利润很高,但因终端消费者未启动,结果就是钱花了,零售商的利润总量也并不高;另一方面,一旦零售商“推”的积极性减少,企业产品的销量就会灾难性地直线下滑。另一种做法是,只给零售商合理的利润空间,而将营销资源重点投资在给零售商的“终端支持系统”上。这种做法的工作重点就是启动终端市场,最后的结果就是终端市场启动了,零售商的销量和利润也就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了。这样一来,也就从根本上保证了零售商的利润,也就使企业有限的营销资源取得最佳的效益。主持人:刚才几位嘉宾说的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与其给零售商很大的利润空间,不如提供给零售商源源不断地“生产”利润的“系统”,与其给零售商钱,不如提供给零售商生产钱的“机器”。六、怎样的激励政策才是一个好的激励政策主持人:前面我们已就“如何科学激励零售商”的具体问题谈了很多,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企业在制定零售商激励政策的过程中,在整体上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才能保证激励政策的科学性?杨荣华:我想,首先激励政策要有竞争力。操作时要注意这几点:其一,要满足零售商的需求,企业所给的确实是零售商想要的。企业的激励方案首先要保证满足零售商的需求,否则根本就起不到激励作用。要满足零售商的需求,企业就要考虑这些问题:如何对零售商的需求进行细分,零售商有那些需求?不同类型的零售商有哪些个性需求?零售商有哪些需求或潜在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有哪些空白点?是否有同样能达到目标的更经济办法?其二,企业的激励方案要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别。如果与竞争对手的激励政策雷同,就容易比拼激励政策,产生恶性竞争。所以,企业不仅要满足零售商的需求,而且要满足零售商未被竞争对手满足的需求,或者是被竞争对手忽略了的需求。要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别,企业就要考虑这些问题:在满足零售商的需求上,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对手做过些什么?有哪些需求是被竞争对手所忽略了的?如何制定激励方案才能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优势?对于企业的激励方案,竞争对手可能会有什么反应?其三,通过激励要能达到企业的正确目标。企业必须十分清楚自己需要零售商做什么或怎么做,激励政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