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硫化氢_第1页
可怕的硫化氢_第2页
可怕的硫化氢_第3页
可怕的硫化氢_第4页
可怕的硫化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怕的硫化氢,2014年4月29日,安全经验分享,一、事件描述:1、2010年4月26日22:50,塔中4油田某丛式平台井,施工单位一人出现头晕、呕吐、言语不清。,安全经验分享,18:30,联合站启泵注酸,期间在注水管线西段两个放空点检测气体未出现硫化氢报警。 22:50,塔里木油建公司分包商巴州某公司员工TZ4-16-8井酸罐回收车上检测硫化氢报警,作业人员出现头晕、呕吐、言语不清现象。现场监督人员立即将其扶下罐车,此时检测数据达到53PPm,中毒人员送往医务室急救,停止作业,并通知塔中水平一转油站及附近作业队伍开始撤离。,流程简介:酸液经联合站注水泵房向1#注水干线注酸,途中设两个放空点,最终在末端TZ4-16-8井酸液回收(用敞口罐)。,安全经验分享,2、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开县川东北气矿“12.23”特大天然气井喷事故。2003年12月23日22时15分,罗家16H井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造成天然气中硫化氢中毒,井场周围居民和井队职工243人中毒死亡、2142人住院治疗、9万余人被紧急疏散安臵、直接经济损失达6432.31万元。这起事故造成的巨大伤亡,在国内乃至世界气井井喷史上也是罕见的。 2003年12月23日2时52分,罗家16H井钻进至井深4049.68m处,因更换钻具,开始正常起钻,21时55分,录井员发现录井仪显示钻井液密度、电导、出口温度、烃类组分出现异常,钻井液总体积上涨。泥浆员随即经钻井液导管出口处跑上平台向司钻报告发生井涌,司钻发出井喷警报。,安全经验分享,3、宝丰集团“12.17”急性H2S中毒。下午5时,宝丰能源苯加氢装置区,员工丁虎在巡检时发现非芳烃地下废液槽抽出泵的轴封有渗漏,在通知现场主操柳波后,对渗漏部位进行检查,他不小心掉入槽外的地坑中昏迷。现场主操柳波在接到丁虎报告后,通知宝丰能源苯加氢项目经理石月东。随后石月东带领柳波、郭永斌、郭东方等人,前往现场查看,发现丁虎倒在非芳烃地下废液槽外的地坑中。石月东与柳波立即跳进坑中进行救援,因硫化氢中毒相继晕倒。郭永斌、郭东方发现情况不对,在戴好防毒面具后下坑营救,将丁虎、石月东、柳波救出送往灵武市中心医院和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抢救。经医院抢救,确定丁虎、石月东、柳波3人死亡,郭永斌、郭东方等9人不同程度中毒。,安全经验分享,安全经验分享,4、大港油田集团公司井下作业公司,“10.12”硫化氢中毒事故 10月12日下午,该队按设计要求清理储液罐内井下返出物,副队长带领其他3名员工站在平台上向罐内倒除垢剂。19时50分,当倒至第24袋(每袋25千克)时,4人突然晕倒,其中3人掉入罐内,1人倒在平台上。,直接原因:除垢剂的主要成分氨基磺酸与储液罐内残泥中的硫化亚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导致人员中毒。,安全经验分享,5、1999年8月7日,某厂加氢裂化车间硫化氢管道泄漏,9点15分,一职工巡检时被熏倒。班长发现后,立即配戴防毒面具去施救。在救人过程中,因所戴防毒面具不能防硫化氢,故也被熏倒,造成两人死亡的重大事故。这起事故是职工巡检时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班长施救时错戴了防毒面具所致。,6、2000年1月21日,某厂催化装置精制工段酸性水系统停车,对各有关管线进行排液处理。因为误操作阀门,浓度为68%的硫化氢从酸性水泵的排凝阀处排出,迅速弥漫整个泵房。此时约10点零5分,2名女工正在泵房内打扫卫生,立即被硫化氢气体熏倒,中毒窒息。10点10分左右被人发现,立即进行抢救,抢救中又有7人不同程度地中毒,2名女工抢救无效死亡,其余7人送医院观察治疗,幸好无险。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当班操作工在脱水排凝时未将酸性水向汽提塔管线上的阀门排入泵房。这是一起性质严重的违章操作事故。,安全经验分享,二、原因分析:,1、硫化氢中毒的原因:,安全经验分享,二、原因分析:,2、硫化氢易中毒各项作业:,安全经验分享,一)没有真正落实好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用人单位和作业单位及个人在空气不畅,容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可能造成人员中毒和窒息的作业场所进行作业时: 1、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2、没有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和专业培训的作业人员承担; 3、没有建立健全其预防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中毒的岗位责任,作业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 4、作业前未审定作业方案,没有执行作业操作制度; 5、没有采取监测、通风、排气等防护措施; 6、未配备相应的供压缩空气的隔离式防护装具; 7、没有指派专人进行监护。,二、原因分析:,安全经验分享,二)忽视安全生产,冒险进入危险作业场所作业项目还没有得到高度重视。作业项目还没有得到各级领导、生产和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未把下井作业当作一项危险任务来安排和布置,任意选择无作业资格的作业人员从事下井作业,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井下作业缺乏危险辨识和应采取相应的安全保证措施,不了解井下各种气体情况,私自盲干和随意性较大,一但出现问题,抢救措施不当,造成一人中毒多人冒险下井抢救而同时中毒死亡。,三)有关规章制度得不到认真落实 四)专业性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 五)作业监管不到位,随意性和盲目性强 六)安全投入不足,没有配备和使用专用的气体监测和下井防护设备 七)发生事故后盲目施救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三、事故预防和整改措施,1、在含硫化氢设备区域作业的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硫化氢中毒及救护知识的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通过教育培训,使职工懂得硫化氢是具有高度危害的窒息性气体,是强烈的神经毒物,从而全面掌握硫化氢的危害、性能和特征。硫化氢无色,有臭蛋味。人对硫化氢的嗅觉阈为0.0120.03mg/m3,起初硫化氢臭味的增强与浓度的升高成正比,但当浓度超过100mg/m3之后,反而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减弱。在高浓度时,人会因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能察觉硫化氢的存在,所以不能依其臭味强烈与否来判断有无中毒的危险。硫化氢在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是10mg/m3,进入超过或可能超过容许浓度区域必须佩戴适当的呼吸保护器具。硫化氢浓度越高,对人体毒害越大。当接触浓度在1000mg/m3以上的硫化氢时,人犹如遭电击一样,在数秒钟内倒下,瞬间停止呼吸,若救护不及时,可因呼吸麻痹而很快死亡。,安全经验分享,通过教育培训,还要使员工掌握事故现场急救要点,并进行演练。及时正确地做好事故现场抢救工作,常能使中毒者起死回生,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急救要点: (1)急救前,急救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护器具,并有专人监护。 (2)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心跳停止,则要立即进行心脏胸外挤压;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治疗。,安全经验分享,三、事故预防和整改措施,三、事故预防和整改措施,2、要求员工熟练掌握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有关管理规定,并制定详实的事故预案,定期组织演练,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处理事故的应急能力。在管线打开等操作时,必须首先截断硫化氢一切可能的来源并加好盲板,做到万无一失。,安全经验分享,3、掌握设备区域硫化氢的分布情况及本岗位存在的硫化氢中毒的危险源。在硫化氢可能存在的区域设置固定式有毒有害气体报警装置和明显的安全警示牌,提醒作业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必要时还应加设附加告示。报警器设定点和零点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发现异常及时调整,现场人员不能单独处理报警器。,三、事故预防和整改措施,4、进入含有硫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