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D卷.doc_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D卷.doc_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D卷.doc_第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D卷.doc_第4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起( ) A . 飞濑(sh) 薄暮(b) 鸢飞戾天(l)B . 属引(zh) 曦月(x) 嘤嘤成韵(yng)C . 缥碧(pio) 襄陵(xing) 互相轩邈(mio)D . 素湍(tun) 东皋(go) 经纶世务(In)2. (2分)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蒋氏大戚 , 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A . 戚:忧伤B . 涕:鼻涕C . 生:使活下去D . 病:困苦不堪3. (6分)理解句中划线词语,完成题目。 (1)下列与“顾野有麦场”中的“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流俗不顾 , 匠人未识B .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C . 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2)下列与“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句中“止”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B . 技止此耳C . 舟止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3)下列与“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中的“顷刻”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少时 , 一狼径去B . 俄而百千人大呼C . 是方啮也,而遽死也二、 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33分)4. (5分)分别用“/”划分下列诗句的节奏。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5. (3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题目。我见到的第一个人物形容枯槁,双手和脸都像烟一样的黑,头发、胡子很长,衣衫褴褛,而且有几处被火烧糊了。他的外衣、衬衫和皮肤全是一种颜色。八年以来他都埋头设计从黄瓜里提出阳光来,密封在小玻璃瓶里,在阴雨湿冷的夏天,就可以放出来使空气温暖。这段文字讲述的“我”是_(人物)在_(国家)的见闻。在这个国家“我”还见闻了_。(至少填一种)。6.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诸葛子瑜之驴诸葛恪字远逊,诸葛亮兄瑾之长子也。少知名,弱冠拜骑都尉。恪父瑾面长似驴。一日,孙权大会君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权乃以驴赐恪。(节选自陈寿三国志吴书)【注】弱冠拜骑都尉,二十岁时被授予骑都尉的官职。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诸葛子瑜,指诸葛亮的哥诸葛瑾,字子瑜,他是诸葛恪的父亲。听,听从,同意。(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使人牵一驴入_恪续其下曰_(2)请给“乞请笔益两字”一句选出一个正确的翻译项( ) A . 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B . 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删掉两个字。C . 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换掉两个字。D . 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写出两个字。(3)你是如何评价文中诸葛恪的做法的? 7. (16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傍花村寻梅记【清】孔尚任维扬城西北,陵陂高下,多瓦础荒冢。唐人所咏十五桥者,已漠然莫考。行人随意指为此地云。地接城堙,富家园亭,一带比列,箫鼓游舫,过无虚日。溪流转处,一桥高挂如虹,谓之“虹桥”。自阮亭先生宴集后,改字曰“红桥”,而桥始传。旧有花村在桥东,今已墟矣。傍花村者,花村之附庸也,岿 然独存焉。一酒旗出竹林,飘扬有致。主人爱梅,红白绿蕚,参差种之。花时与竹篱茅屋相映,梅之精神倍出,富贵家 不知也。戊辰正二月,多雪雨,逗留梅信,至花朝方盛。箫鼓游舫,皆集红桥,独留此数株老梅,为冷落薄游者吟诗买醉之所。余闻而羡之,遂醵酒钱、唤笙歌,作竟日欢。同一饮也,觉饮于旗亭,较饮于名园胜;同一诗也,觉入于歌者之口,较入于选楼胜。安知今日之红桥,不胜于十五桥;后日之傍花村,不胜于花村也哉!【注释】花朝: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醵:凑钱。旗亭:酒楼。选楼:在扬州。原为隋时曹宪故居,因以文选教授生徒而得名。(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一带比列_ 过无虚日_今已墟矣_ 作竟日欢_(2)下列划线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啮人 属予作文以记之B . 岿然独存焉 吴广以为然C . 而桥始传 日出而林霏开D . 乃不知有汉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翻译下列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安知今日之红桥,不胜于十五桥;后日之傍花村,不胜于花村也哉!(4)“箫鼓游舫,皆集红桥”,而作者却独赏“富贵家不知”的“梅之精神”,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8. (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i”材料二: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i”6人认为读“f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i”,在“绯红”中则应读“fi”。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 , 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如“编造同事诽闻被判3000元。”(注:“诽”读“f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1)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3)在上述材料的画横线句中还有两处语病,请指出错处序号并改正。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