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岭西水乡地理考察报告作 者: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 刘昊东指导老师: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 朱晓芳 水乡是我国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人类聚落形态,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按地域和形态风格可以将水乡划分为江南水乡和岭南水乡两种,其中岭南水乡典型集中分布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流域。为加深对岭南水乡相关地理知识的认识,小组成员前往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的岭西水乡进行了一次走访调研。与许多著名水乡景区不同,岭西水乡的旅游开发、商业化程度较低,这也让我们就岭南水乡在当前社会时代条件下的生存情况得到了更加深刻而真实的认知。结合这次考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先前阅读的文献资料,我们撰写了此份报告。本文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 岭西水乡的自然环境与聚落分布情况 城市化进程下的水乡传承 城市化进程下的水乡经济 岭西水乡存在的环境问题一、岭西水乡的自然环境与聚落分布情况 岭西水乡地处西樵山西侧、北江官山涌所属水道和西江所属水道相交的水桠枝,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北侧的岭西村、西南侧的禄州村和东南侧的羔舟村组成。 从卫星图上看,岭西水乡的各个功能区分布与岭南水乡内部功能区的一般分布规律相吻合。中部地势较高,在高地较为平缓的地区为居民区(右图红笔圈画处),地势比较陡的高地中部则未作发;村落的西北部和南部、临近河涌桠枝、地势较低的区域则为进行农业生产的鱼塘(右图绿色笔圈画处);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北部的西江公路及中部的省道363沿线还发展出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区(橙色笔圈画处),而作为事业性单位的西樵第五小学岭西校区则位于居民区的中心(右图紫色笔圈画处)。岭西水乡局部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岭西水乡位置示意图说到水乡,就不得不提河流和水道。在岭西,水道也同样起着一定交通的作用,但由于聚落规模较小,水网交织复杂程度较低,这里并没有人们对水乡一般认识中“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也正是因为河涌交通运输压力较小,河涌的生产功能逐渐被当地居民发掘出来。在岭西的河涌中,不难见到用竹子和渔网搭起来的立网,在河涌中圈出部分水域,小规模地进行鱼、虾等水产养殖。河涌中用于进行小规模水产养殖的立网河涌中用于交通运输的小船二、城市化进程下的水乡传承 岭南水乡聚落的形成大都可追溯到宋元时期,蓬勃发展则可追溯到商品经济盛行的明清之际。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水乡的传承是研究水乡时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下文将从宗族、建筑、地区文化三个维度,呈现我们对岭西水乡传承问题的认识。(一)宗族 明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的社会趋于稳定,加之明王朝“大礼仪”教化政策和广东籍名宦大吏的组织,“虚拟造族”运动和各种宗族制度、宗族组织在珠三角一带迅速生根发芽。这些宗族组织活动对水乡乡镇聚落的有组织兴建和族群社区的正统教化的推广、文化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1因而对水乡聚落的宗族传承情况则可以通过其祠堂进行了解。 岭西水乡各自然村都并非只有单一姓氏,每个自然村都由三到四个姓氏组成。例如在禄州村,就有梁氏宗祠、冯氏宗祠、宏善梁宗祠三座祠堂。在今天,祠堂不再只是举行宗族活动、进行宗族教化的场所,更是村民的文体日常活动中心。每座祠堂前都有较为宽阔的广场,其中不少配有篮球架、乒乓球台等健身设施;祠堂边的参天古树也是老人小孩纳凉、下棋、玩耍的绝佳去处。祠堂广场竹竿上挂着的鞭炮绳、祠堂门口张贴的对联和墙壁上的活动告禄州村并列修建的梁氏宗祠、冯氏宗祠和在古树下乘凉的老人示也告诉我们:延绵千百年的宗族文化在岭西水乡仍然得到传承、生机勃勃,并未因现代化、城市化、家庭小规模化、家族分散化的冲击而死去。(二)建筑 岭西水乡的传统建筑风格为二层砖瓦房,一层为贯通的主要生活居住区;二层一侧修建瓦顶,另一侧则留出空地作为天台供居民进行晾晒等生活活动。随着二十年来经济的发展、建筑审美的多元化,许多居民在村中新建起新式洋楼,也有的村民将传统二层砖瓦房拆除,改建为新式洋楼。以岭西水乡西南侧的禄州村为例,通过卫星图,我们可以知道:修建时间较早的传统二层砖瓦房屋顶颜色较深,主要在距离高地中心较近的位置环形分布;而新修建的洋楼屋顶颜色较浅,主要在聚落西侧、西南侧、西北侧三个方向分布(卫星图红色笔圈画处)。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岭西水乡建筑风格的更新,更可以看出一个聚落的延伸与发展。交相呼应的传统二层砖瓦房和新式洋楼禄州村新老风格建筑分布示意图(三)地区文化 岭西水乡所在的佛山素来被称为“武术之乡”,武术文化也是佛山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黄飞鸿故里的岭西水乡很好较好地传承了这种佛山特有的武术文化。禄州村北边坐落着黄飞鸿狮艺武术馆,常年收徒习武、传承狮艺;羔舟村南侧黎氏祠堂附近的小巷里,也藏着一家民间武馆。 至此有人也许会质问:两家武馆,就能说明武术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笔者认为,武术文化如其他存在于世的客观事物一样都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武术文化的将来应该怎么发展?应该拿什么标准去衡量其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是否一定以家家习武、民风强悍、武馆林立作为其得到很好传承的标准?我想,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我们更应抛开以往的刻板印象和一些硬性的指标,结合时代现实,进行科学的思考、定位、规划。藏在羔舟村小巷里的白眉武馆三、城市化进程下的水乡经济 在明清之际岭南水乡蓬勃发展的年代,经济进步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农业方面,桑基鱼塘代替果基鱼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南海、顺德的“桑基鱼塘”区,在明末已“周回百余里”,田以前数百余顷,民数十万;甘蔗“连冈接阜,一望丛岩芦苇然”。2规模之大,甚为壮观。与此同时,桑蚕养殖业、丝织业和商品贸易业迅速壮大。以商品性基塘农业为基础的各种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岭南水乡聚落形成和繁荣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桑基鱼塘等景观从此引入岭南水乡,成为了岭南水乡聚落优美的外部环境。3下文将从基塘农业、工业与手工业、服务业与商业三个维度分析岭西水乡目前的经济状况。(一)基塘农业 如今的岭西水乡鱼塘仍然大面积存在,但严格意义上的桑基鱼塘已经难觅踪影,瓜类、豆角、玉米等其他农作物代替了塘基上桑树的主角地位。对人们来说,这也许是一种景观的消失,不过从时代的变迁来看,这再正常不过。近代以来动荡的时局和机器织布企业冲击了岭南水乡引以为傲的丝织业、桑蚕养殖业。丝织业和桑蚕养殖业的衰落进一步导致对桑叶需求的缩小,因此塘基种植业由产业拉动转为生活需求拉动,桑树让位于瓜类、蔬菜也就不足为奇。反观岭南水乡的经济发展历程,种植业的主角也从水稻到果木、花卉,再到人们印象中大名鼎鼎的桑树,也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数次迁易 岭西村基塘农业的变迁不仅体现在塘基作物的改变,还体现在经营模式、经营思路的变化,多元以龟鳖养殖为特色招牌的农家菜馆化经营的思路在岭西水乡得到体现。“鱼塘养殖+塘基种植+农业体验+餐饮服务”,一座座农家乐、农庄遍拔地而起,它们中的许多在多元经营的基础上还采用特色经营的思路,打造特色品牌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选址于聚落外围的交通线沿线,也为农庄的客源提供了更好的保证。一家因为经营不善而关门易主的农家乐 不过需要一提的是,由于岭西水乡的旅游开发水平较低,游客数量少,对农庄餐饮业的发展其实并不太火爆。而小区域内多家性质相同的“多元化经营”农家乐同时开张经营,也无形中加剧了这一行业的同质化竞争。因此,使用单一的“多远经营模式”并非长久之计。(二)工业与手工业 说到工业和手工业,如前文所示,岭西水乡有两个小规模的工业区,分别在羔舟村北部和岭西村北部,工业区内的企业多采用“简单加工+销售服务”的经营模式。岭西水乡的工业是极其适应市场需求的。一羔舟村北部工业区为例,由于村内房屋建筑工程较多,对建材、家居的需岭西水乡周边交通情况示意图求量较大,工业区内存在许多金属加工门店、石材和陶瓷加工销售门店、五金加工店、铝合金和门窗加工门店。 岭西水乡毗邻沈海高速、省道363、省道113三条交通干线的交汇点,是许多大型运输车辆的必经之地,遂沿线工业区内也有许多小型汽配汽修企业。 岭西水乡的工业发展也受到当地产业基础和地区文化的影响。西樵镇曾是佛山的纺织业重镇,岭西的工业区内亦有织造厂、家纺厂布局。临近西樵山旅游风景区,瞄准西樵山游客的旅游手信市场,西樵大饼旅游工厂也坐落于此。 至于手工业,岭西水乡居民区内有零星“一个店铺三五台缝纫机”缝纫小作坊分布。这是水乡手工业衰落、乡村的衰落的标志吗?笔者认为,在谈论此现象时更应该用描述性的词语而非评价性的词语,我们并不能以自己印象中的标准去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手工业规模变小,分布零星,实质上也是对人口城市化、区域分工专业化等社会现象、时代趋势的真实反应。难道我们需要大量采用这种生产效率较低的生产方式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吗?有些地方是的,但这并非普遍性。在现今生产力条件下,我们对手工业所提供必备的生产生活资料的需求明显降低,它们存在的意义更多在于消化剩余劳动力或传承传统技艺。在机器化、规模化生产的今天,我们更应对手工业的发展进行清晰、准确的定位。(三)服务业与商业 交换是人类生活的必须环节,商业贸易的兴盛也是岭南水乡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岭西水乡如今的商业网点类型主要以百货零售为主,主要分布在公路和聚落内部主要街道沿线,例如横贯岭西水乡分割其南北的省道363和禄州村内部的北社大街。另外,在岭西村的西部,还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位于岭西村西部的凤岗兴发市场 在街道两侧还有一些教育性服务业网点分布,主要可分为补习和托管两类。这也侧面反应了岭西水乡本地教育事业普及、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和学生课业负担等社会现象。四、岭西水乡的环境问题 有人类的地方就有人与自然的互动,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在所难免出现污染等环境问题。作为人类居住和生产活动的聚集点,岭西水乡业无法排于例外。岭西水乡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三方面,生活垃圾处理问题、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和建筑废料处理不当问题。 生活垃圾方面,岭西村已经做到了垃圾集中处理,但由于转运间隔、密封性等问题,垃圾回收点附近气味还是比较浓烈。另外,垃圾分类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如何在水乡环境建立起高效、接地气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也是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 附近没有高污染企业的布局,岭西水乡水体的工业污染并不严重,但与之并列的另一个问题却比较显眼,那就是鱼塘水体的岭西水乡某处富营养化的水体富营养化。部分鱼塘水体表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藻类,或许是因为养殖方式问题,也可能是疏于管理的结果。 水乡内建筑工程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拉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建筑垃圾处理的问题,而且这一问题并不能说是罕见。在禄州村的考察过程中,一辆卡车从小组成员面前驶过,将一卡车的建筑废料倒泄在村落边缘的空地上。建筑垃圾清理难倒泄在禄州村周边的建建筑垃圾度较大,随意弃置容易造成土地占用、破坏土壤结构、污染水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物流秋招笔试题及答案
- 楼盘精装修合同范本
- T∕CCTAS 269-2025 停车场电子不停车缴费碳减排核算方法
- 校园维修粉刷合同范本
- 校园建房子安全协议书
- 文艺晚会协议合同书
- 木工转让承包协议书
- 木方及模板合同范本
- 教室租借场地协议书
- 2026-2031年中国山慈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辽宁辽阳市工会系统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2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年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数据库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 2025年物流管理专升本供应链管理真题试卷含答案
- 采购部新员工培训手册
- 2025年龙门式加工中心或龙门式卧式铣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雨雪冰冻灾害现场处置标准操作
- DB31T 1596-2025电子材料共享应用技术规范
- 2025年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季度公开招聘(宁夏有岗)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化工工程承包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教育部十二五规划子课题申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