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doc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doc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doc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doc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3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 1、含义: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2、背景: 西欧国家实力削弱;国经济实力膨胀(重要原因)3、建立:1944年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国际汇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宗旨:前期致力于欧洲经济复兴,后期全球性发展)成立。它们都是国际金融机构,美国从中取得了决定性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即“布雷顿森林体系”。4、特征: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5、作用:积极: 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恢复和发展了经济 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二、国际贸易体系 1、特征: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2、建立: 1947年,美中等23国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它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正式机构。 3、宗旨:降低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4、作用:创造了自由贸易环境,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同时有利于美国向外扩展经济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构成: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2、作用:标志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3、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欧盟:(1)发展进程:1951年,法、德、荷、比、卢、联邦德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2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盟成立(欧盟建立的意义: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2002年欧元启动。(欧元诞生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发展;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上而下的进程;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2)统一的条件:欧洲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心理认同感;美苏冷战格局下使欧洲认识到合作必要性;二战后欧洲经济普遍衰落,为发展经济走向联合;法德和解是关键。(3)影响: 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推动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世界经济三强之一)促进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2、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组织的特点: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其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影响: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德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相互弥补经济发展的不足,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是南北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范例,加快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经济全球化的意义。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它是一个经济贸易合作论坛,成员国之间有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合作方式为:承认和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逐步形成了自主自愿、协商一致为基本特点的合作方式(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4、区域合作化形成的影响:积极促进集团内部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促进集团内部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推动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消极各区域组织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商品、资本、技术在区域间的流通。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第25课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条件)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根本动力)(全球化的手段:跨国公司的运作)。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两极格局的结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动。 2、全球化的表现:贸易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资本全球化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世界银行集团形成;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 即国际贸易的增加、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 公司数量增加。3、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各地联系加强;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47年10月30,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产生;二战后区域性集团出现并不断加强,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二战”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4、全球化的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5、全球化的影响: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1)对于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2)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A、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B、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 6、问题: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7、对策:A、需要全人类共同行动。B、加强对人类共同性问题的对策研究,制定出全球范围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措施。C、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各国人民携手解决。8、认识: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要积极参与,趋利避害。9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两个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两者的关系:互相促进。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步骤和途径,后者是前者的最终归宿)巩固练习1、下列有关关贸总协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最早是由美国倡议建立的 B宗旨是降低关税, 破除贸易壁垒C它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D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2、 世界银行的创立宗旨是A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促进该国经济发展 B稳定国际汇总防止无序竞相贬值C通过谈判使缔约国削减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D提供短期贷款缓解该国国际收支不平衡3、从1981年起中国多次获得一个国际组织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发展教育事业等.1998年6月18日,该组织批准向中国提供总额6亿美元的贷款.以帮助中国农业和能源建设.这个组织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贸组织 C世界银行 D亚太经合组织4、下列有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战结束后由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代表在美国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而建立B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C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世界经济秩序D确立了美国战后一段时期内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5、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这句话的实质含义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B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实行固定比价C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D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6、有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叙述正确的是是一项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双边协定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标志着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顺应了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趋势 A B C D 7、美国积极倡导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目的是A确立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霸权地位 B为了各国经济的发展C为了美国对外商品输出 D为了避免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8、二战后初期国际贸易体系确立的标志是A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 B世界银行的成立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D关贸易总协定的签定9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 关贸总协定成立 世界银行的成立 欧共体的成立A BC D10下列关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创造“一个欧洲各国人民间日益密切的联盟”核心是关税同盟和共同的农业政策 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 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 A C B D11下列有关欧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欧盟是一个区域性经济组织,它是欧洲国家经济大联盟 B欧盟的前身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欧共体 C“北约组织是欧盟由经济一体化向军事一体化发展的标志和产物 D欧盟正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12欧盟的建立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结果。下列各项中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无关的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B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C华约组织的建立 D欧共体的建立13下列关于欧洲一体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 B符合欧洲各国的利益C改变了世界格局 D破坏了欧盟各国的主权,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14、“二战”后,西欧联合自强的发展进程是 建立西欧共同市场 签订 罗马条约 实行六国煤钢联营 形成欧洲共同体 A B C D 15、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 1999 年 1 月 1 日,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进行结算 2000 年 7 月 1 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货币。”上述现象的出现,表明 经济区域化进一步发展 欧盟各国的政治联系进一步加强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西欧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 A B C D 16欧洲一体化得以出现的根源在于A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B 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C 知识经济的兴起 D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17欧元的启动对这一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中最主要的是A 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 B 加强了各国之间的政治合作 C 有效地保护了区域经济的独立发展 D 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18、欧洲共同体包括 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经济与货币联盟 A B C D 19欧洲共同体的实质是A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国际联盟 B 摆脱国际霸权主义的政治联盟 C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D 资本主义生产力再发展的产物 20西欧国家开始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有 经济政治上深受美国的控制 受到苏联及东欧盟国的威胁 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联系日益密切 要重振欧洲,必须实现联合 A B C D21西欧国家成立“欧共体”的主要目的是A 加强与美国的经济竞争 B 实现欧洲政治经济的一体化 C 加快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D 保证西欧国家的独立与安全 22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政治经济实体过渡的是 A . (布鲁塞尔条约 的签订 B . 1969 年“欧共体”共同目标的确定 C . 1993 年欧洲联盟的成立 D . 1973 年英国加人“欧共体” 23、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等相继成立,这一现象表明: A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深 C 世界经济集团化相互依赖加深 D 世界形势的总趋势以缓和为主24、下列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的是 A 欧洲共同体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亚太经合组织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5、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合作组织是 A 欧盟 B 东盟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亚太经合组织26、下列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共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表现 B 都建立了关税同盟 C 都是政治经济双重性质D 合作的内容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27、(05上海卷)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为加速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维护正义和法治以及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来促进区域和平与稳定,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成立A、召开亚非万隆会议 B、东盟 C、亚太经合组织 D、开展不结盟运动28、1989年,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洲联盟诞生。这些表明A. 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B.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 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29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它的进程开始于( )A1世纪左右 B18世纪60年代C19世纪70年代 D二战后30世界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 世界经济出现和平稳定局面C经济区域集团化减弱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1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表明在经济全球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