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_第1页
五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_第2页
五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_第3页
五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_第4页
五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重庆市中小学地方教材 环境教育 五年级上册教案 1 一 地球的外衣一 地球的外衣 大气大气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2 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3 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 4 理解对流层的特点 探究对流的形成 二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 难点 对流层的特点 探究对流的形成 三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四 教学过程 一 大气的重要性 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 它一直延伸到 3000 千米的高空 主要集中在 1000 千米的高度 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 空气也叫大气 大气作用 1 保护地球 如避免流星的袭击 2 大气中的各种气体 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举例 氧气进行生命 活动必需的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3 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4 水蒸气能成云致雨 二 大气的温度 读图 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 特点 1 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 84 2500 之间 2 在 85 千米以上 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 想一想为什么 太阳辐射强 3 在 0 12 千米 55 85 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4 在 12 55 千米之间 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升高 三 大气的分层 根据大气的温度 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 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 即对流层 0 17 千米 平流层 17 50 千米 中间层 50 80 千米 重庆市中小学地方教材 环境教育 五年级上册教案 2 暖层 80 500 千米 外层 500 千米以上 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间的过渡层 1000 千米以上 大气变得十分稀薄 密度很小 5000 千米以外 大气已接近真空 四 对流层的特点 1 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2 在两极和赤道地地区的厚度不同 两极厚度约 8 千米 在赤道增大到 17 18 千 米 3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固体杂质 4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五 课后反思 通过讲解学生理解很困难 通过实验来了解对流层的特点 学生易于接受 补充大 气的作用 使学生对大气与生活的关系更了解 能使学生提高保护大气的意识 二 二 地球的保护伞地球的保护伞 臭氧臭氧层层 教学目标 1 了解臭氧层的作用 2 了解臭氧空洞的形成及危害 3 了解如何保护臭氧层 教学重点 臭氧层的保护措施 教学过程 入境生趣 你知道在海伦娜岬角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瞎子 自学质疑 臭氧层的作用 2 氧空洞的形成及危害 3 如何保护臭氧层 学习释疑 重庆市中小学地方教材 环境教育 五年级上册教案 3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充分运用查找的资料 全班交流 各组汇报交流 教师小结 1 保护作用 2 加热作用 3 温室气体作用 一 对人类健康影响 1 增加皮肤癌 臭氧减少 1 皮肤癌患者增加 4 6 主要是黑色素癌 2 损害眼睛 增加白内障患者 3 削弱免疫力 增加传染病患者 二 对生态影响 1 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 3 破坏森林 据研究 臭氧减少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的主要机制是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破坏核糖 核酸 DNA 以改变遗传信息及破坏蛋白质 除了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外 因臭氧减 少而造成的紫外辐射增多还会造成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如使塑料及其他高分子聚合物加 速老化 作业 以 地球的保护伞 臭氧 为题制作一张手抄报 三 酸雨三 酸雨 一 教学目标 酸雨是指降水中含有一定数量酸性物质的自由降水现象 是目前人类遇到的全球性 区域灾难之一 本课通过对酸雨的成因 危害等知识的了解 使学生懂得预防酸雨的基 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2 篇报道 小结 黑雨就是强酸性雨 也可以说是酸雨发展到某种极端情况 二 什么是酸雨 PH 值小于 5 6 的雨水叫酸雨 重庆市中小学地方教材 环境教育 五年级上册教案 4 三 酸雨的形成 酸雨成分以硫酸和硝酸为主 这些硫酸和硝酸主要是由石油和煤 炭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而成 四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湖泊酸化 土壤酸化 森林衰退 建筑物受腐蚀 危害人类健康等 五 酸雨的防治 酸雨控制的根本途径是减少酸性物质向大气的排放 目前的有效手段是使用干净能 源 发展水力发电和核电站 使用固硫型的煤 使用锅炉固硫 脱硫 除尘新技术 发 展内燃机代用燃料 安装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器 酸雨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 我设计了一个课前社会实践 关于重庆市区酸雨情况的调查 通过这个社会实践 我们的学生充分体验了探究过程中的艰辛和喜悦 这样的科学探究 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多的接触生活和社会 从而领悟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我觉得让学 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科学 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汽车尾气与空气污染四 汽车尾气与空气污染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性与防护措施 2 了解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了解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 了解酸雨及其危害 3 看懂各种媒体公布的空气质量报告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空气的污染与保护 难点 酸雨 空气质量报告 二 教学过程 一 空气污染 1 什么是空气污染 重庆市中小学地方教材 环境教育 五年级上册教案 5 空气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能保持清洁新鲜的状态 当空气中某些组分的含量超过了正常含量 或者空气中进入了正常情况下不存在的 成分或有毒有害物质 从而影响人的健康和生物的生长发育 或对各种物质以及对天气 和气候产生不良影响时 这样的空气状态称为空气污染 2 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人类无节制地向空气中排放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所以空 气污染 一般是指人为原因所引起的空气污染 3 空气中的污染物的来源 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和烟尘 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 生活 中燃烧香烟 建筑装饰材料等也会释放一些有毒气体 4 主要的污染物 烟尘 二氧化硫 碳氧化物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 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碳氢化合物等 5 介绍 汽车尾气 汽车排放的气体 叫汽车尾气 主要的有害成分 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 碳烟 二氧化硫等 为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 可吸入颗粒物 粒径在 0 1 100 微米 不易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 能在空气中长期飘浮的颗粒物 称为可 吸入颗粒物 影响生活和生产 来源 工厂烟囱排出的烟尘 土地 房顶 马路或建筑工地上卷起的尘土 蝴蝶抖落 的翅上的鳞片 植物的花粉和细菌等 实验 观察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实验现象 不干胶带上有 小颗粒 它们是空气中悬浮的小颗粒沉降在胶带上形成的 不同环境中所粘的颗粒物是不同的 二 酸雨 1 什么叫酸雨 pH 低于 5 6 的酸性降水 称为酸雨 说明 天然降水成 弱酸性 因为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溶于水呈弱酸性 2 酸雨形成的原因 降水中溶有空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等 主要是硫酸 硝酸 pH 越小 酸性越强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 所以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较大 经检测 酸雨约占降水量的 44 5 3 酸雨的危害 危害健康 水域和土壤酸化 损害农作物和林木生长 危害渔业 腐蚀建筑物 工业设 备和文化古迹 三 保护空气 重庆市中小学地方教材 环境教育 五年级上册教案 6 1 洁净的空气对生命非常重要 被污染的空气损害人体健康 影响动植物的正常生长 破坏生态平衡 臭氧层破坏 温室效应加剧 可吸入颗粒物过多和酸雨等都有空气污染 有关 2 保护空气要控制污染源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 发展 绿色工业 使用清洁 能源 植树造林 绿化环境 讨论 校园周围空气状况 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周围的空气更洁净 阅读 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 3 空气污染指数 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数值形式 分级表 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 面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 粒物和臭氧等 具体见表 四 地球之肺 森林 作用 1 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2 净化大气 五 吸烟与环境影响五 吸烟与环境影响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搜集资料 图片 让学生知道香烟的成分和危害 2 培养学生自小养成远离香烟的习惯 3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4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 主动交际的能力 二 重难点 重点 吸烟危害健康 难点 吸烟也影响环境 三 教学过程 一 图片导入 发现问题 师 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幅漫画 从这幅画上 你看到了什么 又联想到了什么 生答 魔鬼 师 是啊 真是太可怕了 重庆市中小学地方教材 环境教育 五年级上册教案 7 师 你来说说你家里谁吸烟 爸爸 爸爸吸烟的真不少 我爸爸也吸烟 下面我们再看看调查 3 你见过室内公共场所有人吸烟吗 看来吸烟的人真不少 大家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吸烟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 据世界卫生组织 英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协会共同完成的一份关于吸 烟的调查报告说 目前全世界每 10 秒钟就有 1 人死于吸烟所引起的疾病 每年全世界 至少有 315 万人因吸烟而丧生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而中国吸烟人数已高达 3 5 亿 每年消耗香烟 1 万 5 干多亿支 占全世界消耗总量的 30 以上 每分钟就有 1 人死于吸 烟 吸烟的多 因为吸烟死亡的也多 好可怕 二 吸烟的危害 师 大家都知道吸烟不好 但你知道吸烟有哪些危害吗 我们请同学们把你知道的谈一谈好吗 4 5 个学生答 大家知道得不少 但不全面不准确 让我们一起来共同学习 希望我们学了以后给 家人和周围吸烟的人进行宣传 大家说好吗 大家自我阅读 每张幻灯片 1 分钟时间 然后我们比一比 看谁记得多 记得准 好吗 展示问题 抽学生回答 10 人 表扬 逐一展示答案 香烟的危害确实很大 它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哪些危害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展示 ppt 逐一简单解释 见 ppt 大脑 心血管 食道 肺部及气管 生殖系统 牙齿 师 看来吸烟对身体的危害太大了 除了对身体有危害以外 大家还知道吸烟的哪 些危害呢 生答 表扬 重庆市中小学地方教材 环境教育 五年级上册教案 8 三 吸烟也影响环境 吸烟会增加环境固体污染 吸烟会增加环境气体污染 吸烟会引发火灾等等 四 总结 最后 老师总结这样几句话 不会抽烟的千万别学会抽烟 现在会抽烟的坚决马上戒烟 劝抽烟的家人和朋友尽早戒烟 我们的口号是 升调 引导学生齐答 谢谢大家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放音乐 六 让重庆的天更蓝六 让重庆的天更蓝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感知家园美 初步了解家乡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 2 学生初步了解自己居住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 并为改善家乡的环境污染展开奇 思妙想 3 了解家乡环境治理六大工程 清新工程 能力工程 碧水工程 生态工程 固 废工程 装备工程 4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各抒已见 畅谈怎样用实际行动爱护环境 为保护周围的 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 1 初步了解家乡环境污染的情况 清楚明白地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 针对其 污染展开奇思妙想 2 联系生活实际 畅谈用实际行动爱护环境 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 1 教师 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2 学生 1 调查 了解自己周围环境污染的现状 2 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环 保相关知识 重庆市中小学地方教材 环境教育 五年级上册教案 9 一 课前谈话 有关环保的知识抢答 二 创设情境 感受环境污染的危害 今天 老师将同你们一起学习 让重庆的天更蓝 这篇课文 生齐读课题 聪明的你们 读了课题 你们的小脑瓜里会产生哪些问题呢 教师点拨 天蓝 不蓝 蓝 更蓝 水清 不清 清 更清 天为什么由蓝变成不蓝了呢 水为什么由清变成不清了呢 带着这些问题请看下面 短片 播放课件 空灵舒缓 在浩瀚的宇宙中 有一颗蓝色的星球 它是人类迄今发现的唯一适合 生命生存的星球 地球 这里有我们可爱的家园 夕阳西下 小鹤一家在湖边悠闲地 散步 绿色的叶儿上水珠点点 如颗颗珍珠闪闪发光 鲜艳的花儿绽放了美丽的笑脸 美丽的天鹅在清清的湖面上翩翩起舞 洁白的鸽子在蓝天上自由的飞翔 低沉悲伤 曾几何时 湖边再也见不到小鹤一家人的身影 鸽子再也无法呼吸清 新的空气了 绿叶伤心了 花儿落泪了 孩子们 在你们脸上我看到了惊讶的表情 你们惊讶什么 想说点什么吗 生说 感受 三 感知家乡的环境污染现状 师 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我们的家乡重庆也面临着许多环境污染 问题 造成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是哪些呢 请打开书静静地读吧 1 学生静心读文 教师巡视点拨 2 师生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垃圾污染 噪声污染 3 话说身边的环境污染 师 你们是善于发现的孩子 你还发现了我们身边的哪些环境污染 正在破坏着我 们美丽的家园呢 全班交流课前学生调查了解到的环境污染 4 这些环境污染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师生交流 师小结 废气 污水 垃圾 这些时时刻刻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浸蚀着我们 美丽而可爱的家园 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产生废气 污水 垃圾 噪音的是谁 是 我们人类自己 当我们跨越地球的表面 在我们足迹所及之处留下的是一片荒漠 我们 重庆市中小学地方教材 环境教育 五年级上册教案 10 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在盘剥自然并最终自食其果 同学们 拯救地球刻不容缓 保护环 境迫在眉睫 共建家园任重道远 同学们 行动起来吧 5 对家乡的环境污染提出治理的奇思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