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文档LTE网规网优基础A_第1页
培训文档LTE网规网优基础A_第2页
培训文档LTE网规网优基础A_第3页
培训文档LTE网规网优基础A_第4页
培训文档LTE网规网优基础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TE网规网优基础 Page2 第1章LTE网络规划基本知识第2章LTE常规优化方法和案例第3章LTEKPI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Page3 无线网络规划流程概述 无线网络估算在规划项目的前期 对未来的网络进行初步的规划 输出无线接入网网元的配置和规模 供项目前期交流及合同制定过程中成本估算使用 无线网络预规划规划项目的中期 在估算输出的基础上 对将来的网络做进一步的详细规划 确定更加精确的网络规模和理论站址位置 输出预规划报告可供项目中期交流及合同签署过程中成本估算使用 无线网络小区规划规划项目的后期 根据预规划输出的结果 对每一个站点的选择进行实地勘测验证 确定指导工程建设的各项网规相关小区工程参数 一般需要通过仿真验证小区参数设置及规划效果 输出报告为能够指导工程建设的最终无线网络规划方案 Page4 无线网络估算 通过估算 获得对未来网络的粗略定量分析和建设规模 由此得到建设周期 及成本预算等 用于项目前期的交流与合同制定 无线网络估算包括覆盖和容量估算两部分 取两者最大值 我司覆盖估算工具为GENEXRND7 0 容量估算工具为GENEXU NET3 7 LTE网络规模估算流程 Page5 Page6 无线网络预规划 预规划是综合信息收集 网络估算 站址选择 系统仿真 完成无线网络的初步设计 估算阶段的输出结果成为预规划阶段的输入条件 预规划同时也是对估算工作的验证 根据规划仿真结果重新调整站点数 最后输出合适的理论站点 在预规划的理论站址选择过程中一般以2 3G现有站址共站考虑 这样预规划输出的结果会更加接近实际 减少选址工作量并保证覆盖达到设计预期 我司预规划仿真工具为GENEXU NETV3 7 LTE网络预规划流程 Page7 系统仿真 规划输出 Page8 无线网络详细规划 无线网络详细规划是综合预规划和小区参数设计 完成满足客户目标的规划方案 小区参数设计主要包括跟踪区 邻区 物理小区ID PCI 频率 PRACH参数规划 LTE网络详细规划流程 Page9 整个网络规划设计详细过程 可以参考 LTE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指导书 Page10 TAC规划 TraceAreaCode TA规划原则 跟踪区的划分不能过大或过小 要均衡寻呼负荷和TAU信令开销 跟踪区规划应在地理上为一块连续的区域 避免和减少各跟踪区基站插花组网 不连续覆盖时 孤岛使用单独的跟踪区 不规划在一个TA中 利用规划区域山体 河流等作为跟踪区边界 减少两个跟踪区下不同小区交叠深度 尽量使跟踪区边缘位置更新成本最低 建议TA可以配置小一些 因为后续调整时 修改TAC要复位小区 中断业务 而修改TAL则不用 寻呼区域不跨MME在原有G U网络场景下部署LTE网络 推荐LTETAL规模和边界与G U网络的LA对齐 TA规划目标 寻呼信道容量不受限跟踪区位置更新开销最小易管理 跟踪区 TrackingArea TA 是LTE SAE系统为UE的位置管理设立的概念 跟踪区的功能与UMTS和GSM Edge的路由区 RoutingArea RA 类似 关于位置区规划的详细指导参见 LTERNPS位置区规划网规解决方案 V2 00 doc Page11 PCILTE的PCI是由主同步码和辅同步码组成 其中 主同步码有3种取值 辅同步码有168种取值 组合起来可以得到504个PCI UE根据PCI来区分是不同小区的信号 因此需要进行PCI规划 保证相邻小区的PCI不冲突 PCI规划 PhysicalCellID 分配的基本条件 复用距离 使用相同PCI的两个小区之间的距离需要满足最小复用距离 复用层数 复用层数为使用相同PCI的两个小区之间间隔的基站数量 在通常的双天线配置下 相邻小区PCI模3错开可以让下行RS符号在频域上错开 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规划的原则 可用性 满足最小复用层数与最小复用距离 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冲突 扩展性 在初始规划时 就需要为网络扩容做好准备 避免后续规划过程中频繁调整前期规划结果 这时就可保留一些PCI组以及其它未保留PCI组内保留若干个PCI用于扩容 Page12 PRACH规划 每个小区的前导序列为64个 由ZC根序列循环移位生成 PRACH规划就是对ZC根序列进行规划 目的是保证相邻小区使用不同的ZC根序列 从而降低UE接入时造成相邻小区之间相互干扰 ZC根序列索引有838个 编号0 837 协议中Ncs 循环移位索引 取值有16种 低速小区 0 13 15 18 22 26 32 38 46 59 76 93 119 167 279 419 Ncs和小区半径的大小 最大的时延扩展的关系 考虑向前搜索的时间长度 由下行同步误差决定 最大约2us Ncs选择满足如下条件 为ZC序列的抽样长度 800 839 usec 为最大时延扩展 即最大多径时延扩展 为最大RTD 小区信号往返时延 时延 和小区半径r 单位 km 的关系为 取值 ZC序列数目的计算每个ZC根序列长839位 可以产生的前导序列数为839 Ncs 向下取整 每个小区需要64个前导序列 则需要的ZC根序列索引数为64 839 Ncs 向上取整 ZC根序列需要连续 在添加小区时 只需要输入起始根序列序号 Ncs不需要配置 在添加小区的时候 只需要输入小区半径 Ncs由系统自动确定 Page13 第1章LTE网络规划基本知识第2章LTE常规优化方法和案例第3章LTEKPI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Page14 第2章LTE常规优化方法和案例第1节优化流程和基本方法第2节功率调整第3节网络参数核查 邻区 PCI 参数 第4节覆盖类问题分类和案例 Page15 优化的基本流程图 Page16 RF优化目标 覆盖率 RSRP SINR RSRP表示导频信号的功率 表示了导频信号的强度 而非质量 UE驻留小区的最低RSRP要求一般设置为 120dBm 而对网络覆盖率统计来说 一般要求RSRP大于 110dBm的比例不低于95 SINR表示有用信号相对干扰 底噪的比值 在LTE中又可分为RSSINR和PDSCHSINR 通常在描述覆盖时说的是导频的SINR 如果需要选择近中远点进行测试 建议先进行整网路测 然后得到RSRP和RSSINR的CDF分布 分别选择90 50 10 对应的点如果不采用CDF 通常情况可以参考以下RSRP标准 近点 85dBm 中点 95dBm 远点 105dBmSINR则取决于网络加载的水平 在邻区100 加载下通常认为 近点 20dB 中点 10dB 远点 0dB Page17 网络优化基本方法 网络优化 调整天线方向角 调整天线下倾角 特性配置 参数调整 发射功率调整 调整天线高度 上述方法中 调整天线下倾角 方向角 天线高度和功率属于常规RF优化内容 在各个制式中都是基本相同的 参数调整主要是针对切换和重选相关参数 特性配置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需求 并且系统侧也有对应的可商用的特性时才会使用 普适性的算法特性通常版本缺省都会打开 Page18 第2章LTE常规优化方法和案例第1节优化流程和基本方法第2节功率调整第3节网络参数核查 邻区 PCI 参数 第4节覆盖类问题分类和案例 Page19 RF优化手段 功率调整 1 参考信号功率 其它信道的功率是通过配置与参考信号的偏移进行设置 表示为一个导频子载波 RE 上的功率 该参数由网络场景 小区半径以及规划的覆盖率共同决定 默认取值对应基站单天线最大功率平摊到每一个RE上 常见带宽及RRU规格的功率配置如下 峰值测试时 由于同步信道比数据信道高3dB 会导致RB分配不完 因此需要将RS功率在一般场景基础上降低3dB 或者把同步信道功率降低3dB 参数调整对网络性能的影响RS功率越高 本小区覆盖越好 但过大会造成越区覆盖 对邻区干扰越大 RS设置过小 会造成覆盖不足 出现盲区 另外 RS功率越大 信道估计精度越高 解调门限越低 接收机灵敏度越高 但用于数据传输的功率越小 会造成系统容量的下降 因此RS功率设置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 既要保证覆盖与容量的平衡 又要保证信道估计的有效性 还要保证干扰的合理控制 基站的发射功率是平均到每个子载波上 因此 每个子载波的发射功率受系统带宽的影响 同样发射功率下 带宽越大 每个子载波的功率越小 LTE的功率一般通过RS功率 PA PB三个参数进行调整 Page20 RF优化手段 功率调整 2 A B数据信道的发射功率是以EPRE的方式给出的 数据信道子载波的发射功率和导频子载波发射功率的比值记为 PDSCHEPRE RSEPRE A或者 B 其中 A表征没有导频的OFDMsymbol A类符号 的数据子载波功率和导频子载波功率的比值 B表征有导频的OFDMsymbol B类符号 的数据子载波功率和导频子载波功率的比值 A类符号 B类符号 Page21 RF优化手段 功率调整 3 PATypeA符号的发射功率 A RSPwr 当空间复用层大于1 且非多用户MIMO下 A PA或者 A PA 3 用于precoding的4端口发射分集模式 取值范围 6 4 77 3 1 77 0 1 2 3 均匀分配功率时 要尽量保证当下行带宽全部分配时 eNB功率正好用完 而每个RB上的功率的绝对值是由PA和RS功率共同决定的 所以在eNB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 对于不同的RS功率 或者对于不同的RS功率抬升 设置的PA应不同 RS功率一定时 增大该参数 增加了小区所有用户的功率 提高小区所有用户的MCS 但可能造成功率受限 RB分配不足 反而影响吞吐率 PBTypeB符号的发射功率 B RSPwr PB B A 表示PDSCHEPRE TypeA 和PDSCHEPRE TypeB 的功率偏置信息 线性值 PB为线性值 取值 0 1 2 3 分别表示RS的EPRE提高0 1 2 3倍 同时也表示 B A的索引 PB取值越大 RS功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抬升越高 能获得更好的信道估计 增强PDSCH的解调性能 但同时减少了PDSCH TypeB 的发射功率 合适的PB取值可以改善边缘用户速率 提高小区覆盖性能 若进行RS功率调整 为了保持TypeA和TypeBPDSCH中的OFDM符号的功率平衡 需要依天线配置情况和RS功率值根据下表确定该参数 Page22 RF优化手段 功率调整 4 计算举例以20M带宽 2 10W为例 推荐配置是Prs 12 2 PA 3 PB 1 则单根天线上的发射功率计算如下 符号A的功率 10 LOG 1200 10 12 2 3 10 39 992dBm其中 1200是20M带宽时符号A的子载波总数 12 100 符号B的功率 10 LOG 200 10 12 2 10 800 10 12 2 3 10 39 988dBm其中 200是符号B上的RS子载波总数 2 100 800是符号B上的数据子载波总数 8 100 由于PB 1 即 B A 1 表示符号B上的数据子载波和符号A上的数据子载波功率相同 由此可见 推荐配置即保证了符号A和符号B上的功率平衡 同时也保证了当带宽全部用完时 功率也刚好用完 其它RF优化手段不存在制式上的差异 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Page23 第2章LTE常规优化方法和案例第1节优化流程和基本方法第2节功率调整第3节网络参数核查 邻区 PCI 参数 第4节覆盖类问题分类和案例 邻区核查及优化 Page24 邻区漏配直接影响掉话率 添加了漏配邻区后可以对掉话率 切换成功率指标进行观察 邻区核查及优化 ANR Page25 1 服务小区启动UE测量服务小区和邻区的信道质量 2 UE检测到服务小区和邻区的信道质量满足切换条件 上报邻区的PCI 3 服务eNB检测到该PCI不在NCL中 启动UE读取该PCI所对应的邻区的CGI信息 4 UE通过监听邻区的系统消息 读取邻区的CGI和TAC 5 UE将读取到的CGI上报给服务eNB 服务eNB即可添加到NCL 外部小区 和NRT 邻区 中 然后完成切换 全称 AutomaticNeighborRelationship 是LTESON特性的主要功能之一 主要通过UE上报邻区CGI的方式 解决网络中存在的非正常邻区关系 包括邻区漏配 邻区PCI冲突和非正常邻区覆盖 从而提高切换成功率 提高网络性能 并降低网规网优运维成本 邻区核查及优化 UNet Page26 基于工参利用拓扑结构和覆盖的两种方式进行最重要邻区规划 通过和现有邻区的比对 核查出最重要的邻区是否漏配 也可直接对现有邻区直接 筛选出没有添加邻区的小区 没有配置同站邻区的小区 单向邻区进行核查 某站点通过Unet工具规划和现有邻区比较得出结果 红色topology 表示因为拓扑结构新增的邻区 表示漏配 可点击comfim勾选显示其关系红色symmetry 表示因为双向补齐新增的邻区 表示漏配 可点击comfim勾选显示其关系灰色的表示 保留的邻区 具体核查方法请详见 U Net邻区核查指导书 邻区核查及优化 Npmaster Page27 LTE Npmaster是在U net工具上开发的原型工具 邻区核查是通过收集一段时间的MR测量报告 来分析邻区是否漏配 目前只支持对同频邻区进行核查 具有准确性高的特点 由于目前只支持同时开启5个站的MR的测量 所以较适合对已发现疑似有邻区漏配的小区进行核查 如下图 红色是MR上报的该PCI小区 通过地理位置分析分析出邻区漏配的小区 黑色是MR上报的该PCI小区 通过地理位置分析被排除的小区 具体方法请详见 基于MR测量核查邻区漏配操作指导书 邻区核查及优化 基于路测数据的优化 Page28 基于路测观察是否邻区漏配置步骤1 UE上报测量报告 没有收到切换命令 在RSRP较好的情况下 排除测量报告eNodeB没有收到 2 通过MML LSTEUTRANINTRAFREQNCELL 同频邻区查询 确认是否添加该同频邻区 LSTEUTRANINTERFREQNCELL 异频邻区查询 确认是否添加该异频邻区 3 在MOCN的场景下 通过MML LSTEUTRANEXTERNALCELLPLMN查询确认是否添加了PLMN 例 UE不断上报测量报告 未收到切换命令 打开测量报告 目标切换的PCI为211 RSRP 51 140 89dBm 远比服务小区的RSRP强度高 41 140 99dBm 排除未收到的可能 通过MML查询服务小区的确未配置PCI 211的邻区 通过工参地图找到离该小区最近的PCI 211小区 并添加邻区 PCI冲突场景 PCI冲突主要分成PCI碰撞和PCI混淆 PCI碰撞是指相同PCI的两个或多个同频LTE小区在地理位置上的隔离度过小 使得UE在这两个或多个小区信号交叠区域无法正常同步 若服务小区与测量小区的RSRP满足切换门限 且该测量小区与服务小区的邻区同频 同PCI 则有可能导致切换失败 掉话 这样PCI冲突称为PCI混淆 存在两种场景 Page29 满足切换条件的CellB是服务小区CellA的邻区 且与服务小区的其它邻区CellC同频 同PCI eNodeB不能分辨UE测量到服务小区的哪个邻区 从而导致切换失败 如下图所示 满足切换条件的CellB不是服务小区CellA的邻区 但是与服务小区的邻区CellC同频 同PCI eNodeB误以为UE测量到了服务小区的邻区CellC 从而发起向邻区CellC的切换 此时 若当前区域没有邻区CellC的信号覆盖 则可能导致掉话 如下图所示 PCI冲突检测手段 Page30 工具使用场景 1 M2000的PCI冲突检测是自动执行的 只要当eNodeB的配置参数 频点 PCI NCL NRT 发生改变时 就会自动触发PCI冲突检测 建议在对网络进行优化过程中 如果遇到网元配置参数包括邻区关系等可能发生变化时使用 2 U Net可以分别基于复用层数和基于距离进行PCI冲突检测 通常要求两层邻区范围内的同频小区不能使用相同的PCI 以防止PCI混淆 建议在网络PCI规划分配完成以后 如果出现站点工参等发生变化 需要基于网络拓扑结构修改包括小区PCI等信息时使用 M2000查看PCI冲突检测结果 有三种PCI冲突检测查看的方法 打开PCIConflictAlarmSwitch MODENODEBALGOSWITCH PciConflictAlmSwitch ON 则可以在告警台察看PCI冲突告警ALM 29247 该告警的处理方法见随版本发布的AlarmEvent chm 通过PCIOptimizationTask的 PCICollisionInformation 察看PCI冲突信息 Page31 通过 PCIConflictOptimizationLog 察看PCI冲突信息 M2000PCI冲突检测自优化 M2000对于检测到的PCI冲突现象可以通过自优化过程 自动修正对应的PCI配置 在 LTESelfOptimization 页面的 PCIOptimizationTask 的标签页下 可以在中部偏下位置找到 OptimizationTask 栏目 点击按钮 将会弹出 LaunchOptimization 窗口 按照默认设置点击 OK 按键 正常情况下 可以看到优化分析任务开始 进度开始从0 开始递增 直到状态显示 Success 同时进度显示 100 Page32 U NETPCI冲突检查 通过Unet查看PCI冲突 点击某个小区 就会以红色线条连接到网络中与其PCI相同的其他小区 同时也可以通过表格显示出PCI冲突的小区对 Page33 检查出来以后 采用U Net进行PCI冲突优化 即是用U Net对冲突区域进行PCI自规划 详细操作参考U Net相关指导书或网络性能通用指南PCI冲突检测篇 参数核查场景 新建网络建议使用基线值 设备Online前进行参数检查 防止参数设置错误引起的问题存量网络建议做好参数优化记录 根据局点网络典型配置参数模板 定期进行参数检查 防止参数设置错误引起的问题搬迁网络部分参数采用映射原网值 部分参数使用基线值 设备Online前进行参数检查 防止参数设置错误引起的错误升级网络对升级前后的网络参数进行检查比较 防止升级后参数设置错误 Page34 参数检查流程 Page35 获取OMStar参数检查工具 申请OMStarLicense 修改参数模板生成局点场景检查规则 利用OMStar进行参数检查 分析差异参数的原因和影响 对结果有疑问的提交二线或研发处理 根据评审意见进行处理 结束 YES YES YES NO NO NO 获取现网配置数据 XML格式 并转化为MML格式 已有OMStarLicense 工具自带参数模板是否满足要求 参数检查是否通过 参数核查工具 Page36 M2000网元备份功能获取现网配置数据 XML格式 的工具 NIC数据自动采集工具 可以与M2000共部署采集数据 也可以独立安装后通过M2000代理方式连接网元采集数据 XML2MML支持将XML文件单个或批量转换为MML文件的工具 OMStar网络性能参数核查工具 M2000获取现网配置数据 Page37 启动网元备份功能 XML2MML工具处理配置数据转换 Page38 OMStar参数检查 Page39 执行配置核查 核查模板导入 OMStar参数检查结果 Page40 默认参数模板 默认参数模板如图所示 配置对象 参数基线默认值 可根据局点实际情况修改 是否核查 Yes 核查 No 不核查 Page41 Page42 第2章LTE常规优化方法和案例第1节优化流程和基本方法第2节功率调整第3节网络参数核查 邻区 PCI 参数 第4节覆盖类问题分类和案例 Page43 覆盖问题分类和主要影响因素 弱覆盖 覆盖空洞 越区覆盖 上下行不平衡 无主导小区 针尖效应 拐角效应 下行 发射功率合路损耗路径损耗PL频段接收点距离基站的距离电波传播的场景和地形天线增益天线挂高天线的参数 方向图 天线下倾角天线方位角 上行 基站接收灵敏度 天线分集增益 终端发射功率 上行无线信号传播损耗 塔放对上行的影响 Page44 弱覆盖 覆盖空洞 分析地理环境 检查相邻站RxLev是否正常 结合参数配置分析周边各个扇区的发射功率 使其能够在规划允许范围内保证最大值 增强导频功率 调整天线方向角和下倾角 增加天线挂高 更换更高增益天线 无法通过天线调整解决的覆盖空洞问题 应给出新建基站的建议 增加周边基站的覆盖范围 使两基站覆盖交叠深度加大 保证一定大小的切换区域 注意 覆盖范围增大后可能带来的同邻频干扰 对于电梯井 隧道 地下车库或地下室 高大建筑物内部的信号盲区可以利用RRU 室内分布系统 泄漏电缆 定向天线等方案来解决 此外需要注意分析场景和地形对覆盖的影响 弱覆盖各小区的信号在某区域都小于优化基线 导致终端无法注册网络或接入的业务无法满足Qos的要求 覆盖空洞某一片区域没有无线网络覆盖或者覆盖电平过低产生的弱覆盖区 弱覆盖区域内下行接收电平很不稳定 从而会导致手机的接收电平小于MS最小接入电平 RXLEV ACCESS MIN 而掉网 通话态的用户进入弱覆盖区域后无法切换到电平更强的小区 会明显感到通话质量下降 甚至因为低电平低质量而掉话 Page45 案例 通过SCANNER或者路测UE寻找弱覆盖区 弱覆盖区域 通过进行空载路测 得到测试路线上信号强度的具体分布 根据路测工具显示的分布情况 找出信号的弱覆盖区 如图中红色区域 根据弱覆盖区的具体位置 查看规划覆盖该区域的站点的RF参数进行综合调整 Page46 无主导小区 如果实际情况与网络规划有出入 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能够对该区域覆盖最好的小区进行工程参数的调整 针对无主导小区的区域 确定网络规划时用来覆盖该区域的小区 应当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和方向角等方法 增强某一强信号小区 或近距离小区 的覆盖 削弱其他弱信号小区 或远距离小区 的覆盖 无主导覆盖区域指某一片区域内服务小区和邻区的接收电平相差不大 不同小区之间的下行信号在小区重选门限附近的区域 并且无主导覆盖的区域接收电平一般或者较差 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小区的SINR通常也不稳定 在空闲态主导小区重选更换过于频繁 会导致系统信令负荷过高 UE耗电增加 寻呼成功率低等问题 在业务态则发生切换频繁或者掉话等问题 Page47 现象 一段测试路线上 UE反复在几个相同小区进行小区重选或者乒乓切换分析 通过观察信令流程和PCI分布图 这里通过观察BestPCI分布图 如果是无主导小区的现象 那么图中会出现两种或几种颜色的PCI交替变换 PCIdistributioninclusterxx 无主导小区 案例 分析找出无主导小区区域 无主导小区 Page48 越区覆盖 在天线方位角基本合理的情况下 调整扇区天线下倾角 或更换电子下倾更大的天线 调整下倾角是最为有效的控制覆盖区域的手段 下倾角的调整包括电子下倾和机械下倾两种 如果条件允许优先考虑调整电子下倾角 其次调整机械下倾角 避免扇区天线的主瓣方向正对道路传播 对于此种情况应当适当调整扇区天线的方位角 使天线主瓣方向与街道方向稍微形成斜交 利用周边建筑物的遮挡效应减少电波因街道两边的建筑反射而覆盖过远的情况 对于高站的情况 降低天线高度 在不影响不小区业务性能的前提下 降低载频发射功率 越区覆盖一般是指某些基站的覆盖区域超过了规划的范围 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不连续的主导区域 比如 某些大大超过周围建筑物平均高度的站点 发射信号沿丘陵地形或道路可以传播很远 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了主导覆盖 产生的 岛 的现象 因此 当呼叫接入到远离某基站而仍由该基站服务的 岛 形区域上 并且在小区切换参数设置时 岛 周围的小区没有设置为该小区的邻近小区 则一旦当移动台离开该 岛 时 就会立即发生掉话 而且即便是配置了邻区 由于 岛 的区域过小 也会容易造成切换不及时而掉话 Page49 案例 下倾角设置不合理导致越区覆盖 现象 右上图所示PCI为288的小区出现越区覆盖 会对其它小区造成干扰 增加掉话的机率 分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 出现越区覆盖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此处天线高度过高或天线下倾角设置不合理 经过核查当前的工参设置 确实发现下倾角设置偏小 建议增大下倾角设置 调整措施 从右下图可以看出 下倾角从3度调整到6度后 288小区的越区覆盖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Page50 案例 主干道波导效应引起的越区覆盖 在PCI170下时 受到图中左下角 1km外的PCI23信号突然出现 模3冲突 干扰掉话 并且在掉话后从PCI接入到PCI23 又反过来被PCI170干扰 再次发生掉话 由于现场是全向天线固定电下倾 因此只能通过降低PCI23小区的功率来减小越区覆盖的影响 Page51 案例 通过降功率优化SINR 该区域由于站点密度较大 当全部采用满功率时 越区覆盖造成的干扰非常严重 SINR分布较低 由于都是全向站和固定电下倾 因此只能进行功率优化 优化后的SINR明显提升 Page51 全部满功率 功率优化后 Page52 针尖和拐角效应 拐角效应通常需要把拐角后出现的那个强信号减弱 例如降低其功率 或调整方位角或下倾角 同时在周围寻找一个可以覆盖拐角处的小区 通过调整其信号 让终端先切换到这个小区上 然后再过渡到拐角后的那个小区 如拐角处信号无法调整 还可以考虑减小切换时间迟滞 使终端在拐角时能够尽快切换过去 避免强干扰持续太长时间 针尖效应是指突然出现一个其它小区的强信号 并且持续时间很短 通常会出现UE切换到该小区后 信号很快衰落 来不及切回来导致掉话 拐角效应是指 突然出现一个其它小区强信号 导致强干扰 容易发生切换失败 通常在建筑物或街道拐角处发生 针尖效应通常是由越区覆盖或十字路口信号杂乱引起的 首先要根据测试数据分析出针尖信号来自哪里 出现的规律 判断是否越区覆盖 如果是则按照越区覆盖问题进行处理 如果是十字路口信号杂乱造成的 就要调整周边小区覆盖方向 让路口由有一个主覆盖小区 必要时可以采用街边站等特殊覆盖形式 对于RF调整后还是不能避免的针尖效应 还可以尝试修改切换时间迟滞或CIO来避免UE切换到针尖信号上去 案例 针尖效应 下图中这次掉话 是从PCI164向259移动 在十字路口时突然收到PCI17的信号 17和164模3冲突 SINR较差 干扰导致掉话 Page53 Page54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 对于上行干扰产生的上下行不平衡 可以通过监控基站的告警情况来确认是否存在干扰 其他原因也可能造成上下行不平衡的问题 比如直放站和干放等设备上下行增益设置存在问题 收发分离系统中 收分集天馈出现问题 NodeB硬件原因 如功放故障等 这类问题一般应该检查设备工作状态 是否告警 是否正常 经常采用替换 隔离和局部调整等方法来处理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是指上行覆盖和下行覆盖不一致 出现上行或下行先受限 小区实际覆盖范围为上 下行覆盖的较小者 在网络空载或负荷较轻时 由于终端的发射功率远小于基站的发射功率 通常是下行覆盖好于上行覆盖 可能出现空闲状态下终端能够接收到基站的信号并成功注册小区 但是在终端进行随机接入或者业务上传时由于功率受限 基站侧无法收到上行信号 当网络负荷较大或站点密度过大时 由于邻区干扰较大 容易出现下行受限 通常是干扰受限 即下行SINR较差 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BLER较高 出现上下行不平衡时比较容易导致掉话 案例 上下行不平衡 下行受限 Page55 RSRP SINR 该区域在50 下路测统计 RSRP很好 平均 84dBm 90 大于 100dBm SINR相对较差 平均8dB 40 低于6dB UE发射功率平均2dBm 88 低于10dBm 由此可以判断属于典型的下行受限 并且是干扰受限 原因是这个区域内站点密度较大 1 4平方公里内有32个站 超过 站间距较小 平均100m 是由于邻区干扰造成的下行受限 Page56 RF优化总结 RF优化阶段 大部分的覆盖和干扰问题能够通过调整如下 优先级由高到低排列 工程参数加以解决 天线下倾角 天线方向角 天线高度 天线位置 天线类型 增加塔放 站点位置 新增站点 RRU 以上内容对网络优化中RF优化阶段涉及的内容进行描述 RF优化关注的是网络信号分布状况的改善 为随后的业务参数优化提供一个良好的无线信号环境 RF优化测试以DT测试为主 其他测试方法提供补充 RF优化分析以覆盖问题分析为主 其它问题分析作为补充 主要是排除由于以上问题带来的切换 掉话 接入和干扰问题 RF优化调整以工程参数及邻区列表调整为主 小区参数调整主要是切换相关参数调整 在切换问题定位课程中已经讲解 这里不再重复 Page57 第1章LTE网络规划基本知识第2章LTE常规优化方法和案例第3章LTEKPI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Page58 第3章LTEKPI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1节KPI分类和关键KPI定义第2节KPI影响因素分析 LTEKPI体系 Page59 一般有2种方式来定义或者获取KPI指标 通过话统counter通过路测数据网络KPI一般由话统Counter计算而来 业务KPI一般是从测试数据获得 Page60 IP层测量IPPATH测量IPPM测量E1T1测量PPP测量逻辑端口测量 单板测量RRU测量eNodeB测量PMU测量 小区测量S1测量X2测量特定量小区测量运营商测量 设备相关测量 无线网络测量 传输相关测量 LTE话统 LTE话统架构 通过KPI Counter 可以监控网络性能 发现问题和初步地定位问题工具 M2000的性能查询工具 和报表系统 PRS Counter详细定义和解释 可以参见版本配套发布资料中的性能指标参考 Page61 RRC建立成功率 RRCSetupSuccessRate service RRCSetupSuccessRate Signal RRC Connection Attempt RRC Connection Success 建立失败原因Counter Page62 ERAB建立成功率 ERABSetupSuccessRate ERAB Setup Attempt ERAB Setup Success 建立失败原因Counter Page63 掉话率 CallDropRate 右图中的A点为ERAB释放统计点 如果是MME发起的释放 都统计为正常释放 如果是eNB发起的释放 则当消息中的释放原因为NormalRelease UserInactivity Detach cs fallback triggered UENotAvailableForPSService Inter RATredirection中某一项时 属于正常释放 否则属于异常释放 掉话原因Counter Page64 切换成功率 切出 HandoverOutSuccessRate HOOutAttemp HOOutSucces 切换出准备失败原因Counter Page65 切换成功率 切入 HandoverInSuccessRate HO In Succes HO In Attempt 切换入准备失败原因Counter 容量和用户数 Page66 对于用户数的统计 从统计方式可以看出 只要处于连接态的UE 不管是否在做业务 都会被统计进去 进入idle态的UE不会被统计 用PDCP层吞吐量除以PDCP层传输时长 可以得到平均速率 目前对于小区容量和用户数的监控 主要用到以上指标 初始接入附着时延 AttachLatency Page67 激活时延 IdletoActiveLatency Page68 寻呼时延 PagingLatency Page69 切换时延 HandoverLatency Page70 切换信令面时延 切换用户面时延可以分别在不同协议层统计 RLC层最小 PDCP层其次 IP层最大 对于上行来说 主要统计IP层 RLC层和PDCP层由于站间打点时间戳不能同步的原因 目前无法统计准确 切换时延分为信令面时延和用户面时延 信令面时延指切换命令和切换完成之间的时间 如下图所示 切换用户面时延可区分上下行 下行是指UE从源侧收到最后一个数据包到从目标侧收到第一个数据包 上行是指UE向源侧发送最后一个数据包到向目标侧发送第一个数据包 Page71 第3章LTEKPI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1节KPI分类和关键KPI定义第2节KPI影响因素分析 注 这里主要介绍业务KPI 网络KPI已有单独的课程专门介绍 KPI影响因素 吞吐率 1 系统带宽 带宽越大 可分配RB资源越多 吞吐率越高 PDCCH符号数 即CFI 符号数越多 PDSCH可用时域资源越少 由于码率限制 选择的TBS也会较小 下行吞吐率降低 PUCCHRB数 PUCCH占用的RB数越少 PUSCH可用RB越多 上行速率越大 传输模式 双码字是单码字的两倍 空间复用2层是单层的两倍 2 2 4 2 8 2都是2个码字 每个码字映射一层 4 4和8 4是2个码字 每个码字映射2层 RACH周期 每次调度PRACH时 PUSCH可用RB数要减少6个 因此PRACH周期越大 上行速率越高 Page72 KPI影响因素 吞吐率 2 Page73 UE等级 不同等级决定了UE每个TTI可以接收和发送最大数据量 下行可复用的层数和上行是否支持64QAM 这些即限制了UE允许的最大上下行峰值速率如下 系统消息开销 系统消息占用下行资源 峰值比拼时可关闭系统消息进一步提升峰值速率 信号质量 SINR越好 MCS阶数越高 TBS选择越大 速率越高 上行采用开环功控时 路损越大 上行分配的RB数越少 其它 上行单用户分配的RB个数必须满足下面这个公式 因此有时候单用户吞吐率要低于小区吞吐率 关于吞吐率测试的一些注意事项 1 不能采用话统验收吞吐率 话统验收即为基于商业用户的验收 但是商业用户的用户分布 业务类型 话务量等都是无法控制的 包括用户数的发展等都受运营商商业运作的影响 这些不应该由设备商来承诺 尽量避免承诺加载场景下的吞吐率 主要从验收的成本 可操作性方面考虑 因为我司eNB已经实现了下行模拟加载的功能 但是上行加扰要么采用专用的仪器 且每个小区都需要有一台仪器 而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