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南豫剧的发展.doc_第1页
浅谈河南豫剧的发展.doc_第2页
浅谈河南豫剧的发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论河南豫剧的发展 文秘1001班 1010412098 刘翠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恁要不相信哪,请往这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记忆里我应该五岁时就能完完整整的将花木兰中的这段唱词唱下来。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你要问我河南什么最有名,我定会眉飞色舞的跟你谈论豫剧,谈个个把小时应该没有问题,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学唱几句河南豫剧,感受河南戏剧博大精深的美感。豫剧的发展应该源远流长,小时候生长在河南典型的农村,记得上到八九十岁的老人,小到四五岁的孩童都能够张嘴便来上那么几句字正腔圆韵味十足的河南豫剧,让您的耳朵享受到河南民众的热情与淳朴。具体发展史我查了一些资料: 豫剧起源已经很难考证。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一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河南豫剧之所以称之为豫剧这其中也有一段历史。 豫剧,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在我国十六个省市有专业豫剧团的存在。这些史料足以证明河南豫剧的源远流长与广泛传播,作为一个河南人,对于豫剧这个具有名族与地区代表的戏种深感自豪与骄傲。 中原是个大中原,河南将近一亿人口。河南的方言,首先要分区,因为河南的方言在不同的地区分歧很大。比如豫西和豫东就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基于河南方言的不同,河南豫剧的发音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豫剧形成以后,由于语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福调”;以商邱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小学时段,特别喜欢豫剧,暑假时到郑州亲戚家报过一个兴趣班,在河南信阳老家,跟很多老人学着唱的豫剧段子经常得到赞赏,可是到了郑州后,老师总是纠正我的发音。通过一个月的系统学习,我的信心是彻底被打垮了,后来才知道,原来不同地方豫剧的唱腔和发音是不同的,这从侧面反映了,我们河南豫剧种类的丰富繁多,学习豫剧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可能大多数人提起河南豫剧,脑海里最先浮现的就是我开头提到的花木兰,其实豫剧种类丰富,豫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形成了统一的称谓,从此豫剧才真正进入繁荣兴旺时期,建国后人民政府组织豫剧演员学习文化、学习戏剧理论,大大提高了演员和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于是演员队伍不断壮大,演出水平不断提高,使得豫剧不仅在全省处处扎根,并且迅速向外省流布。 谈起豫剧剧目,除深受人们喜爱的花木兰、大祭桩、七品芝麻官等古代戏外,现代戏也以其独特的风格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和赞誉。1965年9月,中南区在广州举行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河南参加演出的现代戏剧目达11出之多。其中游乡、扒瓜园、斗书场、被观摩演出大会推荐北京汇报演出,人欢马叫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为戏曲艺术片。接着,观摩演出大会又把河南的人欢马叫、李双双、朝阳沟、游乡、红管家、好媳妇、卖箩筐、扒瓜园、斗书场、夫妻俩 。诸多现代戏剧目作为优秀剧目向全国推荐。这一下,河南现代戏在全国的名声大振,而整个河南戏的声誉也自然是水涨船高。 其实这些剧目我熟悉的也不多,有很多都是爷爷奶奶来我家每天早上放着豫剧,我耳熟了一些。作为九十年代生人,我们对中国传统戏剧的知晓和了解微乎极微。虽然是河南人,但很多关于自己家乡豫剧的发展还是得通过书籍和网络。在不同的时期,豫剧都有一些水平较高的代表作,如50年代前期有小二黑结婚、罗汉钱、新条件、刘胡兰、赶脚等;50年代后期有朝阳沟、掩护、冬去春来等。60年代更是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现代戏剧目。80年代虽然戏曲陷入困境,但河南的现代戏却是出现了金鸡引凤、倒霉大叔的婚事等一批较有影响的剧目。喜爱现代戏的观众也越来越多,在不少地方,现代戏观众人数超过了古代戏观众的人数。豫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艺术造诣很深的表演艺术家。常香玉、阎立品、马金凤、牛得草、王善朴、魏云、马琳、高洁都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精湛的表演艺术为人们所称道。近些年来,又有许多青年豫剧表演艺术家,象汤玉英、王清芬、虎美玲、谷秀荣等渐渐成长起来,走向成熟。可以这么说,豫剧是河南人的灵魂之剧。勤劳聪慧的河南人在豫剧的发展上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与时俱进,在原有戏剧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代结合创造新的符合新时代广大民众审美层次的新作品。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豫剧艺术史上的一代宗师常香玉。常香玉不仅是位杰出的豫剧表演艺术家,而且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豫剧唱腔旋律作家。她在豫剧唱腔发展史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豫剧唱腔的创制和拓展;二是把豫剧唱腔的演唱方法引上专业化和科学化的道路。常香玉以兼收并蓄的海量和锐意改革的胆量所标示的继承和发展,其在豫剧唱腔艺术史上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的历史地位与她的唱腔艺术流行一个甲子的艺术地位,充分说明了常香玉所走的艺术道路,是她本人的天赋条件与豫剧艺术的结合,是她本人的不懈求索与其所处的时代的结合。概而言之,时代的产物。以前我最爱看的一个节目是梨园春,我想只要是河南人,没有几个会不知道这个节目,这是一个推广和发展河南豫剧的平台,通过打擂台的形式,将豫剧与现代竞技完美结合,分不同年龄段进行比赛,因为梨园春,河南和中国的其他一些地方又掀起了一阵学戏热,通过戏迷们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