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解剖与病症及正骨手法PPT课件.ppt_第1页
腰椎解剖与病症及正骨手法PPT课件.ppt_第2页
腰椎解剖与病症及正骨手法PPT课件.ppt_第3页
腰椎解剖与病症及正骨手法PPT课件.ppt_第4页
腰椎解剖与病症及正骨手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椎解剖与病症及对应正骨手法 1 腰椎解剖 腰椎由5块椎骨 5个椎间盘和相关组织组成 有向前凹的生理曲度 其弯曲顶点多落在第4腰椎 曲度一般在0 8 1 4cm之间 曲度过大或过少均会影响身体重力线后移和前移 上一腰椎关节突关节面 朝前 向外 下一腰椎关节突关节面 朝后 向外后方 2 腰椎解剖 1 L1后关节不足90 L3正90 L5强90 2 腰椎的生理曲度和后关节的咬合度决定了腰椎关节对重力的承载量 在生理曲度正常的状态下 人体坐位 站立位均以L4 L5椎体之间承受人体重量最重 所以临床椎间盘突出以L4 5最为常见 其次是L3 4和L5S1 3 腰椎解剖 腰椎体粗壮 横断面呈肾形 椎孔呈三角形 上 下关节突粗大 关节面呈冠状位 上关节突的后缘有一卵圆形的隆起 称乳突 棘突宽而短 呈板状 水平伸向后方 4 腰椎间盘 椎间盘是衬垫于上下两个腰椎椎体之间的盘状组织 它的中央部分是核髓 四周为纤维环所包绕 上下端由软骨板与椎体相连 椎间盘起连接椎体 减震 维系椎体平衡的作用 连接椎体的还有前 后纵韧带 脊上韧带 脊间韧带 横突间韧带 黄韧带等 前后纵韧带较坚韧 5 腰椎椎管 腰椎椎管是由五个椎孔 骶骨的骶管 与相关软组织共同围成的纤维性管道 其内容物主要有脊髓及马尾 脊神经根 硬膜囊 硬膜外腔及其内的结缔组织和椎内静脉丛 蛛网膜下腔及其内的脑脊液 腰椎椎管呈三叶形 其矢径的正常测量范围是15 25mm 6 后纵韧带 黄韧带 1 后纵韧带位于椎管内椎体的后方 椎管前壁 对限制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有明显作用 2 黄韧带紧贴于椎管后壁至椎间孔 若黄韧带肥厚 可压迫脊髓和神经根 出现类似椎间盘突出症状 3 腰部的脊上韧带 黄韧带 脊间韧带共同作用可限制腰椎过度前弯 其收缩时 有协助竖脊肌的收缩功能 7 腰部易出现的病症 腰部因生理特性注定持重力较大 活动范围相对广泛等因素影响 容易造成腰部软组织 和骨组织出现病变 临床常见疾病有 1腰部脊上韧带损伤 2后关节紊乱 3腰椎间盘突出 4腰椎峡部裂并椎体滑脱 5腰肌劳损 6骶棘肌损伤等 8 骨质增生的原理 随着椎间盘水分流失 和退行性病变等原因的影响椎体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 造成椎体发生旋转 移位等不稳定现象 因此 附着在椎体两端的韧带出现部分撕脱 组织液渗出 退变是一个慢长过程 组织也无法被正常吸收而出现机化钙化 这就是椎体骨质增生的形成过程 而这种增生是一种必然过程 是为维系椎体平衡的必然产物 9 腰肌劳损病因 1久坐致病 因久坐腰部肌肉呈现出长期受力状态 自然出现肌静力性张力加强 局部血液循环也因此出现障碍 久此以往出现静力性的劳损 2长期弯腰劳动 肌肉韧带受牵拉过久 肌肉动力性张力加强 组织本有弹性限度遭到破坏 逐渐发生水肿 炎症 粘连 形成劳损 3腰椎后关节失衡也是造成腰肌劳损的罪魁祸首 临床表现腰部酸痛不适 劳累或阴雨天气症状加重 弯腰稍久则直腰困难等 腰肌劳损 10 腰椎脊上韧带损伤 一般由突使暴力搬重物等姿势后产生 急性损伤者腰部会出现剧烈疼痛 呈针刺 刀割样 并可上下窜痛 偶伴有下肢和腰部深层酸痛 症状 急性损伤 活动受限常不能改变姿势和体位 坐 卧 行走都困难 慢性损伤疼痛较轻 会出现腰部酸胀痛和乏力感 11 脊上韧带损伤的判断 触诊 症状较轻者局部脊上韧带肿胀变厚 有压痛 严重者 韧带出现剥离 常脱落在棘突的一侧 触摸有一定的弹性 推拨有一定的摆动 韧带压痛明显 本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与椎间盘突出 腰椎后关节紊乱同时发生 12 脊上韧带损伤的治疗 首先要弄清楚脊上韧带的脱离方向 是上端脱离还是下端脱离 是否有向左右移动 具体手法是 拇指腹延脱落的方向轻柔按推 至手下感觉平整患者疼痛会明显减轻 患者注意保护维护不可弯腰 持重等 13 腰椎后关节紊乱 腰椎后关节属微动关节 持重少 主要起稳定脊柱作用 临床分急 慢性 急性 在一定力的条件下出现腰部突发疼痛 随时间推移会逐渐好转 135 8401 9959联系我们 领取相关视频课程慢性 一般会出现腰部钝痛不适 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是会疼痛加重 常出现清晨腰痛 起床活动后缓解 14 腰椎后关节紊乱的检查 1 一般会出现腰椎生理弧度减小或消失 腰部肌肉僵硬 腰椎两侧肌力不平衡 仔细触摸会发现棘突 夹脊会有多处明显压痛点 2 轻度椎小关节紊乱X片一般不显像 此类病人一般都有慢性腰痛史 久坐伏案工作 和长期弯腰工作者为主要群体 15 腰椎后关节紊乱的治疗 1 放松肌肉 行气活血等方法解决肌肉僵硬问题 2 纠正椎小关节 根据触诊结果采取相应手法纠正 3 恢复腰椎生理弧度 4 加强腰肌锻炼 嘱病人多倒走或做燕飞式运动 16 腰椎骨诊腰二里急鸡鸣泻 消渴之源腿易肿 血压变化必参与 结石无它难形成 腰三酸软眩晕症 耳鸣脑涨听不清 站起身来天地转 睁眼看事更不行 阳萎早泄性无能 妇女淤血肚子疼 传宗接代有障碍 胃里返酸秃头顶 腰四疼痛膝变形 肌肉萎缩单侧重 走路形态罗圈腿 骨桥形成难较正 腰五坐走蹲起难 髋轴变形生炎症 上楼难把台阶迈 天气变化更严重 17 腰椎正骨手法 左右侧扳法解决腰椎旋转错位 要领 患者侧卧 患侧在上 健侧下肢和身体保持垂直 患肢屈曲 医者站于患者面前 右手抬起患肢反复曲髋屈膝调整力点 双肘关节分别置于患者肩前和臀部相反方向发牵拉旋转力 注意事项 切力点一定要准确 弄清下腰部和上腰部发力的区别 18 定点推椎弓 解决椎体向后移位患者骑马式坐下 医者坐与患者身后 双手拇指腹置于患椎椎弓处 患者先弯腰 然后伸直 后仰 此时术者拇指用力向内向上推椎弓 19 背腰法 解决椎间隙和腰椎前后移位 有一定调整生理曲度的作用 医患背对背站立 医者尾骨为定点置于患者腰部患椎的上一椎体 徐徐弯腰背起患者 脚后跟离地然后向下震脚后跟 医者尾骨保持翘起 20 影像 常用影像分类 1x片 2CT 3MRI X片是一种穿透性较强的电离辐射 有一定的辐射危害 短期多次照射x片会让身体的白细胞减少 出现乏力 食欲不振等现象 做一次x片被检查者接受的x射线为2 8毫希 国家规定每人每年接受1毫希为正常值 而当今时代现在自然的辐射每年人体会接受3毫希的辐射量 21 影像 MRI属于一种无创成像技术 广泛用于人体解剖和功能性图像 切勿电离辐射 它的特点是 生成的图像具有出色的软组织对比度 对于神经病学 肌肉 骨骼 心血管和肿瘤学成像尤其有用 从水分子和脂肪分子中的氢原子核中检测出信号 22 病例 逐步介绍一些椎体疾病的发病原理和治疗方法 23 椎体滑脱 本病全称 腰椎峡部裂 椎体滑脱 椎体向前滑脱峡部裂为真滑脱 椎体向后滑脱实际上是椎关节紊乱范畴 年龄大者也会出现椎体向前滑脱但无峡部裂现象 属关节囊松弛造成 严重者会出现腰 会阴及大腿内侧 下肢明显疼痛 更甚者会出现间歇性跛行 临床需加以区别 24 1腰椎滑脱 腰椎滑较轻者 患者往往没有任何症状 仅仅在是拍片时发现 也可能会出现各种相关症状 如腰痛 下肢疼痛 麻木 无力 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异常 滑脱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部凹陷 腹部前凸 甚至躯干缩短 走路时出现摇摆 如果腰椎滑脱没有明显的加重 可以采取保守治疗 定期复查腰椎X线 了解滑脱情况 如果有腰痛和腿部的不适 在休息后通常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25 腰椎滑脱临床表现 1疼痛 较轻的患者近腰部疼痛 稍重的疼会波及下肢 特别是会阴及大腿内侧疼痛 较重腰及下肢会明显疼痛 活动受限 2麻 椎体向前滑脱 刺激牵拉神经根马鞍区会出现麻 3间歇性跛行 由于身体直立重力作用下 患椎向前滑脱 牵拉马尾神经丛 椎管也由于椎体向前滑脱而出现狭窄 刺激神经根使腰腿部出现麻疼症状 4活动障碍 严重者麻疼加剧 活动麻痛加剧甚至生活无法自理 26 腰椎滑脱体征 1滑脱稍明显者 脊沟越往下端越加深 至患椎处最为深陷 其下方则高起与周围相平甚至隆起成小包块 因为患椎会带着以上脊椎向前滑而出现脊沟加深 而患椎后半部及棘突未随同前滑 留于原处或向后拱起形成包块 2滑脱较明显者 腰显得宽而短 两侧皮肤会有皱着横纹 称为 断腰纹 27 区分滑脱的程度 1在患椎下一椎体的前上角 作一该椎体上缘的垂直之线 正常情况 上椎的前下角应在此线后方约1 8mm 若触及此线 则为不稳 若超越此线则为滑脱 135 8401 9959联系我们 领取相关视频教学课程 2将患椎下一椎体的上缘分成4分 从后往前 每1 4为一度 正常情况上一椎体的后下缘向下延线 应该落在下一椎体的后上缘 28 腰椎滑脱的检查 1触诊 随着脊沟的加深 棘突逐渐向前凹陷 最下方的棘突常有向一侧偏歪 其下一棘突则高起 棘突旁常有触痛 甚至会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 推之常有浮动不稳感 2x正位观察患椎处的间隙有狭窄或椎体重叠 有无侧向移位 旋转 侧弯等 侧位片观察椎体滑脱情况 如椎体滑脱方向 程度 椎间隙的变化 29 治疗 椎体向前滑脱多半有旋转错位 但不可旋转手法复位 向前滑脱 患者仰躺位曲髋曲膝双手抱膝关节 术者一手置患椎下一椎体上端 使患者双膝向胸靠拢反复数次 向后滑脱可采取背腰 术者力点在患椎下端发力即可 30 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的定义 病名全称是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 坐骨神经受压 31 椎体 椎间盘 后关节的承力关系 1发病力学 椎体 椎间盘 后关节的力学转换 2发病机制 1 急性损伤 2 慢性劳损 3 退行病变 32 椎间盘突出的发病过程 1 膨出 超过3mm即为突出 2 突出 纤维环有一个或多个部位出现凸点即为突出 如压迫神经症状即可产生 3 脱出 纤维环破裂 髓核向椎管突或脱 33 腰椎间盘突出的类型 以突出方向的神经根为标 分以下类型 左侧型右侧型中央型 34 腰突 发病规律 现今时代本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且年轻化 男性多于女性 因人体解剖脊柱力学原因 病变部位多发于L4 5L5S1和L3 4之间 腰痛伴有坐骨神经痛是其临床典型症状 保守疗法治愈率在95 其余5 是椎间盘脱出 保守疗法效果不好 35 腰突 发病部位 L3以上腰椎间盘突出 称之为高位椎间盘突出 即L1 L3占椎间盘发病率的3 左右 如此阶段发病会出现股四头肌无力 萎缩 大腿前方的膝部疼痛 麻木 膝跳反射障碍 L3 4椎间盘突出L4神经受压可出现股神经疼痛症状 36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反应 临床表现 1 腰痛合并下肢放射性疼痛 疼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 2 腰背部板滞 活动功能出现障碍 急性期尤为突出 强行活动可加重下肢的放射性疼痛 3 患侧下肢肌肉萎缩 乏力 可出现跛行步态 小腿外侧及足背有蚁行感或麻木感 4 若突出严重刺激马尾神经 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37 腰椎突出阳性反应检测 坐骨神经压迫阳性反应1可在突出椎间盘旁边触及到明显的压痛点 2拇趾肌力减退 3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4曲颈试验阳性 38 鉴别诊断 区分类似疾病 39 梨状肌综合征 发病机制 真正因梨状肌本身肥厚或瘢痕组织压迫坐骨神经干者少见 多因挛缩的梨状肌构成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 以至坐骨神经等被嵌于此狭窄出口之中而引起症状 40 梨状肌综合征 症状 坐骨神经受损症状主要表现为干性受累的特征 即沿坐骨神经的放射痛及其所支配区的运动 股后 小腿前后以及足部诸肌群 感觉 小腿外侧 足底和足前部 和反射 跟腱反射和跖反射 障碍等 病程较长者 可出现小腿肌萎缩甚至足下垂等症状 41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症 1臀部疼痛 抬腿或深蹲时疼痛加剧 也可产生腰骶痛 也有人痛向下腹部 会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