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产品的市场现状及趋势_第1页
美白产品的市场现状及趋势_第2页
美白产品的市场现状及趋势_第3页
美白产品的市场现状及趋势_第4页
美白产品的市场现状及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白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美白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近些年皮肤美白类化妆品的开发日趋活跃 美白化妆品中有关皮肤黑色素 成因 美白机理 美白效果的评价 美白剂的选择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 本 文综述了美白化妆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强调天然活性美白剂在化妆品中的使 用 人们希望出现一系列对人体健康无害 又具有美容保健作用的天然原料制 备的护肤化妆品 一 常用美白配方 化妆品 美白原理一 常用美白配方 化妆品 美白原理 1 对苯二酚 氢醌 是一种传统且有效的美白祛斑成分 它具有凝结蛋白质的作用 通过凝结 酪氨酸酶中的氨基酸 使酶冻结而失去催化活性 另外 氢醌在一定浓度下可 致黑色素细胞变性 死亡 美国 FDA 认为对苯二酚为安全 有效的美白剂 欧 共体批准的使用量为 2 我国 1999 年 11 月版的化妆品卫生规范允许其在局 部皮肤美白产品中使用 限用量也为 2 并要求在产品包装说明上标注 含 有氢醌 字样 CTFA2000 年版的化妆品成分评审概要中明确指出 禁止氢醌用 于驻留性化妆品中 一般认为 2 的氢醌用量对皮肤是安全的 祛斑药品中用 量可达 3 5 超过 5 有可能引发 白斑 现象 并可致敏 目前使用不 多 主要因为副作用问题 2 曲酸及其衍生物 曲酸的应用及发现 是源于古代民间医疗 曲酸由葡萄糖或蔗糖在曲酶作 用下发酵 提纯而成 其美白机理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同时又能抑制二羟 基吲哚酸 DHICA 氧化酶活性 阻断二羟基吲哚 DHI 聚合 这是很少的一种能 同时抑制多种酶的单一美白剂 因此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类美白剂 长期使用 曲酸具有细胞毒作用 并可增加卵巢细胞染色体互换及染色体畸变的概率 曲 酸因口服具有致癌性 故在日本被禁用 外用曲酸在同本也被暂停进口及生产 曲酸由于对光 热及金属离子不稳定 而且皮肤吸收性较差 人们开发了大量 的曲酸衍生物来改进它的使用性能 如曲酸二棕榈酸盐 曲酸 二棕榈酸盐与曲酸相比 不易变色 不受酸碱度的影响 对皮肤的刺激性 较低 目前认为曲酸衍生物的作用机制与曲酸相同 且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 用比曲酸强 曲酸衍生物是从曲酸上的两个羟基入手 一般进行酯化和烷基化 酯化可以形成曲酸的单酯 也可以形成双酯 3 熊果苷 熊果苷 arbutin 是从多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天然活性物质 其化学名为 4 羟苯基 D 吡喃葡萄糖苷 简称 熊果苷 熊果苷去色素作用机制已 有报道 它是酪氨酸酶抑制剂 主要阻断多巴及多巴醌的合成 从而遏制黑色 素的生长 因而具有皮肤增白作用 目前 熊果苷在化妆品中添加量约为 3 小于此量对皮肤中酪氨酸酶的催化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弱 增白效果不明显 熊果苷是 熊果苷的差向异构体 其化学名为 4 羟苯基 D 吡喃葡 萄糖苷 日本学者 Nishmura 研究发现 熊果苷抑制酪氨酸酶的强度和安全 性大大优于目前正逐渐广泛使用的 熊果苷 是 熊果苷抑制强度的 10 倍 2002 年 Pentaparm 日本资生堂先后推出了含有 熊果苷的新型活性皮 肤增白剂 熊果苷对紫外线灼伤所形成的瘢痕具有明显的效果 其化学性质 也比 熊果苷更稳定 能够更方便地加入到各种美白亮肤化妆品中 4 维生素 C 及其衍生物 维生素 C 由生物发酵制备得到 是人们心理上极易接受的美白剂 维生素 C 对除去后天性黑色素沉积有明显效果 并且具有抗氧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维 生素 C 及衍生物 直接还原黑色素 将黑色素直接破坏瓦解 从而迅速增白 维生素 C 的美白机制主要是将黑素还原而淡化色斑 但因经还原的黑色素仍可 能再次氧化 因此必须长期保持足够的浓度才有效 另外 由于黑色素的生成 过程是一种氧化过程 维生素 C 可以通过本身的抗氧化特性 并可抑制过氧化 酶作用 不易渗透到皮肤角质层 且本身易氧化并不稳定 故它的应用受到限 制 对维生素 C 衍生物的开发主要是在日本 最常用的有 维生素 C 磷酸镁 维生素 C 棕榈酸酯等 维生素 C 的磷酸酯盐主要有维生素 C 磷酸酯镁和维生素 C 磷酸酯钠 维生素 C 磷酸酯镁的美白效果较维生素 C 磷酸酯钠好 价格也较 后者低 在维生素 C 类美白剂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 另外一个重要维生素 c 的 衍生物是维生素 C 2 O 吡喃葡萄糖 它的稳定性很好 易于添加到化妆品 配方中 但它是发酵法生产 价格昂贵 5 内皮素拮抗剂 内皮素拮抗剂是 20 世纪 90 年代发现的重要皮肤美白剂 它可以从天然植 物洋甘菊中提取 也可以用生物发酵法制备 国外有人从欧洲草本植物洋甘菊 中提取内皮素拮抗剂 经体内及体外实验表明具有以下三方面作用 高效性 在洋甘菊提取物这种内皮素拮抗剂的作用下 内皮素不能与黑皮素细胞上的受 点联结 因此 不会再有额外的黑色素形成 快速去色素作用 由于酪氨酸 酶存在于黑色素细胞的黑色素内 因此酪氨酸酶抑制剂必须通过 4 层 即角质层 表皮深层 黑色素细胞膜和黑色素膜 障碍才能起到抑制作用 由于内皮素拮抗 剂的作用点在黑色素细胞膜之外 因此 它仅需通过两层障碍即可发挥效用 这就是为什么针对紫外线引起的色素沉着的祛除 采用内皮拮抗素要比酪氨酸 酶抑制剂快 4 倍的原因 均匀黑色素分布 由于紫外线照射引起细胞外黑色 素的生成 导致皮肤色斑及不均匀色素分布 而使用内皮素拮抗剂后 这一状 况会得到根本改善 6 胎盘素 胎盘素是从人体 牛 羊的胎盘中提取的生物制剂 是高级化妆品用的营 养保湿剂 对加快皮肤新陈代谢的同时对皮肤黑色素新陈代谢亦会加速 市场 上不少美白产品都含有此成分 并辅以诸如维生素 E 维生素 C 衍生物等美白 活性组分 由于仅有 20 的人用胎盘素美白有效 而且一些消费者在使用时害 怕受到疯牛病的传染 心存疑虑 所以胎盘素虽然已改由从猪提取 但一些生 产化妆品的国际性大公司 己不再使用胎盘素 7 植物类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 其中许多具有清除皮肤中自由基 促进 皮肤新陈代谢 减少色素沉着 润泽肌肤等作用 在我国 已产业化开发出许 多植物黄酮类提取物 如银杏提取物 竹叶提取物 甘草黄酮 大豆异黄酮等 一些己应用于化妆品行业 现已证明 甘草除具有镇痛 镇咳 抗炎 抗溃疡 抗变态反应等作用外 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防治病毒性肝炎 抗癌 抗艾 滋病 从甘草中提取的甘草黄酮在美容化妆品中具有多种功效 研究表明 甘 草黄酮是一种很好的美白成分 其美白作用主要来自其对酪氨酸酶 对多巴色 素互变异构酶 TRP 一 2 活性的抑制 和对 5 6 二羟基吲哚 DHI 聚合的阻断 在帮助抗紫外线的同时还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还能改善粗糙 缺水及发炎的 皮肤 是功能齐全的一种植物美白成分 此外 我国传统的中药 许多具有良好的美白祛斑作用 有许多治疗面斑 的药方流传至今 这种绿色植物成份具有优异的美白效果 是这类化妆品今后 的发展方向 二 美白产品现状二 美白产品现状 成为 白富美 是很多女性的梦想 但近年来 美白化妆品问题频发 给 美白之梦蒙上阴影 日本佳丽宝的 白斑门 更是给指望靠美白化妆品造就 白富美 的人带来警示 日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关于调整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有 关事宜的通告 将美白化妆品纳入特殊用途化妆品进行管理 这一转变对于 占据我国护肤化妆品市场 30 份额的美白产品影响不言而喻 业界预计将引发 我国美白市场的新一轮变局 1 新规美白产品 特证化 2013 年 12 月 16 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关于调整化妆品注 册备案管理有关事宜的通告 下文简称 通告 其中最关键的调整事项 是美白化妆品将纳入祛斑类化妆品管理相关要求 以及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 实行告知性备案 同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又特别下发了 美白化妆 品管理要求 下文简称 要求 对美白类化妆品企业在申报 注册和生 产销售方面制定了更加严格的规范 根据 要求 凡宣称有助于皮肤美白增白 用于减轻皮肤表皮色素沉着 的化妆品 均纳入祛斑类化妆品 按照特殊用途化妆品管理 必须取得特殊用 途化妆品批准证书后方可生产或进口 仅具有清洁 去角质等作用的产品 则 不得宣称具有美白增白功能 仅通过物理遮盖的形式达到使皮肤美白增白效果 的 应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明 仅具有物理遮盖作用 此前已经取得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凭证的美白产品 按照祛斑类特殊用 途化妆品相关要求 补充完成相关检验项目及资料后 国产产品按新产品提交 注册申请 进口产品按变更特殊用途化妆品产品类别提出申请 原产品包装可 使用至 2015 年 6 月 30 日 仅具有物理遮盖作用的进口美白产品 可直接按照 变更特殊用途化妆品产品的类别申请 已经在备案受理当中的美白产品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按原有规定继续审 查并核发备案凭证 但会督促企业及时补充完成相关检验项目及资料 按特殊 用途化妆品类别重新申报 换言之 已经取得备案凭证的美白产品 允许生产 并销售至 2015 年 6 月 30 日 2015 年 6 月 30 日后 所有宣称美白概念的产品 均须取得特殊用途化妆品许可批件后 方可生产销售 2 影响或引发行业洗牌 据了解 目前 美白类产品占到中国护肤化妆品市场近 30 的份额 新规 的出台意味着这类产品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审批和监管 相关化妆品企业生产销 售美白类产品的门槛和成本都将大幅上升 主要表现在审批时间的延长和费用 的增加 对于进口品牌的美白类化妆品而言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 非特殊用途进口 化妆品单品申请通过周期通常在 8 10 个月 费用在 5800 元左右 而特殊用途 进口化妆品申请周期则为 12 18 个月 费用为 13700 元左右 而对于国内的中小企业来说 美白类产品曾经是它们生存发展的重要抓手 而新规的出台无疑大大提高了中小企业在这一市场的准入门槛和产销成本 根 据广东省日化商会方面的测算 单个产品申报特殊用途进口化妆品所需总时长 约 355 天 每产品申报所需费用约 20200 元 广东某中小化妆品企业主表示 其公司现有 128 件涉及美白概念的产品 占全部产品的四成左右 申请特证所 需费用巨大 如果交给中介机构申请 单品成本估计将达到 25000 到 28000 元 加上制定的 84 家检测机构中只有四五家在广东 这其中的寻租空间太大了 新规的出台无疑将在美白化妆品业内掀起一波洗牌变局 有业内人士预计 至少 20 的美白类产品可能将由于无法通过药监局审核而被淘汰出局 3 消费者希望新规 治标也治本 长期以来 美白产品在我国都只需在产品上市后尽快向相关部门简单备案 即可 而新规将美白产品纳入特殊用途化妆品管理 可谓是给美白产品加上了 一道 紧箍咒 在 2013 年日本美白名品佳丽宝 白斑事件 余波未消的背景 下 这一 紧箍咒 的出台被很大一部分消费者认为具有积极的意义 新规让美白产品市场的准入门槛更高 上市流程更加严格 不良厂家钻 空子的机会少了 消费者未来使用的美白产品将更加安全 作为 美妆达人 的杨雨这样表示 她认为 当前美白市场鱼龙混杂 有的不良商家在产品中加入硫化汞等不 安全成分 有的只是加入钛白粉之类的物理遮盖材料 但却都敢宣称 美白 普通消费者往往难以辨别 新规可以让那些忽悠消费者的企业加速淘汰 让 真正拥有美白核心技术的企业发展空间更大 不过 也有一些对美白原理了解得更深的消费者 对于新规的可操作性存 在担忧 长期从事护肤品 化妆品海外代购的淘小姐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中国消费者最热衷的品类之一 美白产品一直是淘小姐代购业务的重 心 她也因此对于美国 欧盟以及日韩等国美白产品的监管政策有所了解 最大的区别在于 国外监管的是美白产品的原料 是从源头上管理 而国内 这个新规管理的还是一件一件单个的终端产品 这就很可能治标不治本 吃力 不讨好 可能一个产品审批不通过 它改头换面又来送审 比如说 淘小姐就注意到 国内出现了一些美白产品在广告中不直接使用 美白 祛斑 等字眼 而是用 去黄 去黯哑 提亮肤色 一致黑色素沉着 改善皮肤暗沉 等描述 这很可能就是为了规避相关 部门对美白产品的严格监管 而只有对原料进行管理 才能让所有的产品都没 空子可钻 她举例说 美国将宣称 对局部色素沉着皮肤有漂白或淡化作用 的产品 OTC 非处方药 类药品管理 由 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食品 及药物管理局 通过严格的实验等程序建立起对这类产品的专论 monograph 其中规定该类药品的活性物质种类 剂量 使用方式 注意事项等 而不是直 接管理单个产品 欧盟也是通过制定禁用或限用物质清单 对可能起到美白作 用的活性原料进行管理 比如金属汞及其化合物被列为禁用物质 氢醌被列为 限用物质 对原料的管理 既可以从源头上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同时也方便企业在 保障安全的同时拥有产品创新的空间 淘小姐说 国内的这个新规出来以 后 最新一批美白产品通过审批估计也要一年以后 也就是说 接下来这一年 里国产美白产品市场上都很难有创新了 4 专家 用快速美白产品风险高 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委员 南方医院皮肤科孙乐栋介绍 目前国际 上美白制剂种类繁多 但其实效果并不理想 开发安全有效的美白制剂仍是国 内外化妆品界的热点 目前常用的美白原料按作用机制可分为络氨酸酶活性抑制剂 影响黑色素 代谢剂 黑色素细胞毒性剂 还原剂 防晒剂等 其中常用的有氢醌 熊果苷 等 不过氢醌在国际上被禁止加入化妆品 一些宣称具有速效美白等功效的化妆品有的违规添加禁限用物质 就包 括有氢醌 苯酚等 甚至加入汞 这些成分容易引起皮肤损伤 严重的出现重 金属中毒 孙乐栋提醒消费者说 这类宣称 快速美白 的产品是最值得警 惕的 尽可能不要选用 据了解 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也曾联合发布 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消费指引 其中明确指出 美白产品不具有可以完全 去除斑点的功效 尽管美白产品可均匀肤色淡化斑点 但对于雀斑 有遗传因 素 或由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黄褐斑及老年斑 即便品质优良的美白护肤品也 只能起到淡化作用 所以美白产品并非万能 它不可能让雀斑 老年斑和因先 天遗传 内分泌失调造成的色斑消失 就美白类美容护肤品而言 其主要目的 是减少影响肌肤美白的头号敌人 黑色素 也就是解决 黑色素暗沉 问题 暴晒 饮食不节制 生活不规律及吸烟等不良习惯均可导致并加速黑色素在体 内的生成和沉积 因此 中消协也提示消费者 只有合理膳食 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才有可能由内而外的实现长效美白 美白不能只做面子工程 一定要由内而外 去做 业界新规 不合法 不必要 不合理 新规出台仅仅一个月 却遭遇业 内强烈反弹 2014 年 1 月 17 日下午 广东省日化商会就新规举行专题研讨会 近 80 名广东日化企业界人士就新规的合法性 必要性 合理性 3 个方面进行讨 论 最终结论为新规 不合法 不必要 不合理 广东日化商会秘书长余雪 玲在现场表示 将总结梳理各企业界代表意见 整理成报告上交至国家有关部 门 以期有所回应 首先 在合法性方面 广东日化企业界代表们认为 去年国务院 39 号文明 确规定 国家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得增设行政审批 因此将美白产品纳入 特征许可应该报国务院审批方可生效 而且 通告 作为一项政策性 规范性 的 红头文件 其内容超越了其上位法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 的规定 也 是不合法的 其次 在必要性方面 代表们认为 既然有关部门专门针对美白产品加强 监管 那必然是这类产品存在很多问题 然而事实上 2013 年 12 月 2 日国家 质监局对市场抽查结果的公告显示 抽查的 505 个批次的化妆品中仅有 6 个批 次不合格 合格率高达 99 合格率这么高还要纳入特证许可 纳入之后就 可以消除这 1 的不合格吗 我们认为这不是必然的 最后 在合理性方面 新规出台的一个重要理由是 美白产品与祛斑产品 机理一致 然而企业界代表们却提出 美白的机理包括物理遮盖 防止黑色 素形成及沉淀 加速皮肤角质更新 改善皮肤血管颜色表达等多种方式 与祛 斑的机理并不完全一致 因此不应该 一刀切 另外 余雪玲还提出 如 果反过来推理 由于美白与祛斑产品的机理一致 那是不是可以将祛斑产品免 去特证许可 减少行政审批流程 不过 尽管企业界对新规颇多怨言 但对于这一既成事实 广东省日化商 会方面还是在会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建议 包括 产品命名 标签 标识不 符合普通类产品要求 以及无美白功效的产品 更改描述 产品配方含禁用 限用物质以及涉及新原料的 变更配方 需要保留美白宣称的产品 按特殊用 途化妆品重新申报 产品已经停产或计划停产 及时注销 三 趋势三 趋势 1 1 政策对美白行业影响趋势政策对美白行业影响趋势 美白一直是不少消费者的追求目标 因此市场上美白类的化妆品也就成了 热门商品 然而一些美白化妆品在让皮肤变得白皙的同时 还隐藏着安全隐患 甚至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严重的伤害 仅去年一年 就有佳丽宝 大长今等多家 化妆品品牌的产品被查出质量问题 南方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刘凤岩表示 一般的美白产品中都会增加铅和汞 或者含有果酸类的东西 用的时间久了 皮肤上就会留下重金属 消费者用过 后 若不做防晒 极容易产生色沉 反而肤色更加黑 严重的话可能导致毁容 加入特殊用途化妆品行列后 美白化妆品会安全很多 对消费者是好事 不仅如此 新规的出台也意味着这类产品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审批和监管 相关化妆品企业生产 销售美白类产品的门槛和成本都将大幅上升 据了解 目前全国有近 4000 家化妆品企业 如果按照每个企业年均申报 10 个美白产品来计算 每年需要申报将近 4 万个产品 而国产特殊许可批件约 为 1 9 万件 现在新规一出 审批量翻了 2 倍多 这也就意味着每个批件需时 更长 涨价不可避免 或现扎堆上市 业内人士表示 如果美白类的产品照此操作 会大大增加企业的产品开发周期 时间费用等成本 短期内企业相关新品推出 的节奏会放慢 一些企业还可能采取变通措施 将美白概念去除 用其他概念 打擦边球 来避开相关监管 准入门槛的提高也让不少企业选择在新规出台前上市产品 据了解 今年 顶级护肤品牌赫莲娜推出全新美白系列 而兰芝的臻白系列最近也推出了三件 美白产品 此外 圣罗兰臻透亮白系列 海蓝之谜密集美白精华面膜等也是于 近期上市的美白类新品 对于美白产品是否会在 新规 实施前出现申报潮 资深美妆品牌电商人 阚宏岩称 未来美白 祛斑产品的审批时间和费用将会大幅提高 现在极可能 出现品牌集中申报美白产品的情况 但是由于对品牌的产品研发和开发能力有 很大压力 因此这种情况多会出现在大品牌和大集团 2 2 天然活性美白化妆品成发展热点 天然活性美白化妆品成发展热点 现今人们的消费更加倾向追求天然物质 排斥化学合成物质 提高化妆品 的天然性 安全性及有用性 尤其是利用天然活性物质延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