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2_第1页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2_第2页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2_第3页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2_第4页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2 一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掌握文学常识及文言词语的含义。2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抒发的感情。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德育渗透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美育渗透点引导学生理解记忆佳作名句,体会诗词中所体现的自然美、情感美、意境美。二学法引导1放录音,学朗读,要熟读成诵。2疏通文意,要求整体感悟,不求逐字逐句讲析。精妙之处要仔细玩味。3进入诗词的意境,发挥想像,进行再创作,可以画画,可以扩展成故事或文章进行口述。4诗讲知人论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诗词作者的情况以及创作的背景,安排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5安排活动教学,可开展诵诗会或赛诗会之类活动,既激发学习的兴趣,又对一学期来学习古诗文情况进行测试。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理解诗歌意境。2难点观沧海中诗人创造的意境,通过适当的讲析引导和学生的诵读,加强学生对如梦令西江月优美意境地把握。3疑点教师点拨学生理解观沧海与望岳中诗人博大心灵与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1诗词朗读录音磁带及录音机。2投影仪。3学生制作名言警句的知识卡片,课堂交流。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参照课文注释,疏通文意。2了解写作背景。3在诵读中鉴赏,引导学生感知诗歌意境。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语中国古典诗词的滋力是无穷的,那种诗人心灵的震颤,与自然的融合,会深深打动每一个欣赏者的心,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提高人们的文学修养。诗词五首中选录的均是广为传诵的名篇,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受到美的熏陶。明确目标1文学常识三首及字词读音。2理解前三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3读出诗歌的韵律,体会诗歌的意境。整体感知1放录音,学生朗读前三首诗,读准下列字音碣 澹 竦 峙 岱 眦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学习观沧海。教师介绍作家思想及本诗写作的历史背景。这首诗,是曹操于汉末建安十二年五月,出兵征乌桓,七月出兵,九月胜利班师,征途中登上碣石山所作。学生疏通诗句意思,注意,澹澹、竦峙。给本诗划分层次第一层 前两句,登临地点和目的。第二层3一12海面景象尽收眼底。第三层1314,巧妙点出主旨。诗歌均要以景抒情,曹操登上竭石山,看到了哪些景象?水波动荡,山岛屹立,气氛威严;岛上草木“丛生”,“丰茂”,生机勃勃;大海巨浪涌起,气势壮阔;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海上波澜起浮,动荡的情景,抒发了诗人信心和豪情,令人振奋,显然是一个经验十足,沉稳老练的政治家风范。大海的博大,正象征了诗人的心灵,雄浑宏大的心灵与宇宙合一,包融一切。诗人作为大军事家,这次出征正是为了统一天下,因此他借大海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2复习欣赏诗歌的一般步骤。3学生自学次北固山下望岳。教师指点。按节奏朗读。次北固山下抒发的是一种远方游子思念故乡亲人的思想感情,请学生找出抒发这种感情的意象,深刻体会远方游子对家乡亲人那种深深的惦念。望岳这首诗诗人描述了泰山出神入化的美景,全身心与之融为了一体,是诗人心灵与自然的融合。总结、扩展这几首诗意境深远,诗人心灵超然物外,博大而深邃。布置作业1熟读背诵前三首诗。2预习如梦令西江月板书还计第二课时导入 新课检查背诵。明确目标1掌握下列字词:争、怎。2欣赏宋词优美的语言和意境。3培养学生有语气地朗读。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语气并在书上划出断句的位置;学生朗读。2文学常识。3疏通文意,再现意境。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学习如梦令。写作背景。这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述了一次夏日郊游的欢乐情景。词人一日出游,心情如何?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是愉快的心情,从“常记”“沉醉”二句可以看出。一个“沉醉”凝练地反映了一天的欢乐。这一天的欢乐集中在归途中表现,归途中妙趣横生的画面有哪几幅?误入藕花深处,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人心情由沉醉到急切再到惬意,充分享受着这大自然的乐趣。词中描写了一幅什么景象?用了哪些小事物?描写了江南山村月夜的图画: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飘香、蛙声一片。星稀天外,点雨山前,路转溪头,忽见茅舍。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词人的心境。总结、扩展宋词与唐诗一样,都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不可企及的高峰,较之诗,词的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广泛。布置作业1背诵2,完成课后练习三板书设计随堂练习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碣石 澹澹 咏志 岱宗 决眦鸥鹭 竦峙 萧瑟 沧海二、解释下列加粗的词。1星汉灿烂 2会当凌绝顶3水何澹澹 4造化钟神秀5次北固山下 6一览众山小7客路青山外 8以观沧海9山岛竦峙 10阴阳隔昏晓三、诗词常识填空。1次北固山下望岳都是律诗,每诗_句,中间两联要求,例如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_,_。诗中双句还应_,例如望岳一诗的韵脚是_。2观沧海选自_,作者是_朝的_,字_,他的诗以见长。3如梦令选自_,作者是_朝的_,号_,“如梦令”是这首词的_。她的诗词以见长。4西江月的作者是_朝的,字_,号_,这首诗选自_,西江月是这首词的。四、按要求默写课文中的诗句。1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奇特想像的句子是_。2次北固山下脍炙人口的写景诗句是_。3望岳一诗中,写泰山崇高雄奇的句子_。4在如梦令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_。5写出西江月中描写夏夜明月中农村美景的句子_。五、请根据所提供的诗句,补写带“春”的诗句。1好雨知时节,_, 2日出江花红胜火,_3_,一枝红杏出墙来。 4_,蜡炬成灰泪始干。八背景知识和课外阅读1曹操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安都于许昌,用汉献帝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在官渡击败袁绍,此后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曹操用人惟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精通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等篇。其散文亦清竣整洁。2步出夏门行简介乐府旧题,又名陇西行。夏门,是洛阳的一个城门。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龟虽寿四章。3杜甫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的瑶湾。二十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为时10年以上的“壮游”,先游吴越,再游齐赵,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浪漫主义色彩。三十五到四十岁,十年长安困守。安史之乱酝酿时期,杜甫转入现实主义创作。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痛苦,也看到统治阶级的罪恶,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四十五到四十八岁,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人民灾难惨重,国家岌岌可危,诗人也历尽艰险,写下了“三吏”“三别”。最后杜甫到了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在四川漂泊了七、八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770年冬,死在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舟上。4李清照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她是诗词散文都很有成就的作家,和大学士赵明成结婚后,双方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生活比较美满。所以李清照前期词中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如如梦令靖康二年,她与赵明成相继避兵江南,她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