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1)考试大纲要求1.了解联系、发展、矛盾等基本概念.2.理解联系的性质与根本内容,发展的实质、形式、道路与根本动力,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及其辩证关系。3.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本章的中心任务是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要理解和掌握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坚持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和方法;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深刻认识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反对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 规律)是联系和发展观点的展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的 联系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和深刻本质,即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阐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唯物辩证的基本范畴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补充和具体化,从事物的各个侧面揭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矛盾问题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各个原理之中,是理解和掌握唯物辩证法该原理的基本线索和关键。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这一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则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学习本章,要特别注意:1.了解联系、发展、质量度、肯定和否定、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等基本概念;2.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辩证的否定观、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等基本原理;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6月修订考试大纲时增加的内容,要掌握好各对范畴的含义和相互关系及意义;4.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辩证的否定观等基本原理, 以及它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练习题一、选择题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C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D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4.下列命题中不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是( D )A.森林覆盖面的大小影响气候 B.人口数量的多少影响社会发展C.客观条件的好坏影响人们行动的效果 D.天空出现彗星预示社会要爆发战争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C.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6.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B )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具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是不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承认7.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其理论根据是( D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8.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的原因是( C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有主次之分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矛盾有繁简之别9.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是同该企业干部队伍的素质、思想政治工作、工人的积极性、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需求直接相关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B )A.一因多果 B.一果多因 C.同因异果 D.同果异因.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D )A.白天过去,黑夜到来 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电闪雷鸣,风来雨至 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浮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 A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D.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过程.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D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B.真象是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C.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下列说法中揭示了事物发展规律的是( C )A.太阳东升西落 B.水往低处流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D.国家是调和阶级矛盾的工具只要有国家存在,阶级矛盾就不可调和,国家制定政策、法规也只是缓和阶级矛盾,而缓和不等于调和。.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B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D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只要事物在度的范围内变化就为量变;假如事物的变化超出了度的范围越出了关键点就上升为质变。.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 D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确定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量 D.把握事物的度.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 奢侈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C )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质变会引起新的量变.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C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规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摧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20.辩证法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D )A.肯定和否定是相互区别的 B.肯定和否定是相互排斥的C.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D.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辩证法的否定观承认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是把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继承下来。行而上学的否定观要么肯定一切,没有任何否定;要么否定一切,不管是否有合理因素。2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2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这种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B )A.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原理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同时又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这两点。23.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的同一性含义的有( B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否定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转化C.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和斗争 D.矛盾双方相互离异和冲突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否定是说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和斗争也是说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离异和冲突也是说矛盾的斗争性24.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D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绝对性和相对性C.变动性和稳定性 D.斗争性和同一性25.金要足赤,人要完人.这是一种( C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26.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体现了( 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7.系统是指( A )A.诸要素相互联结的统一整体 B.事物的普遍联系C.同事物有关的诸要素的总和 D.事物前后相继的联系事物的普遍联系是讲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同事物有关的诸要素的总和是讲事物的内容事物前后相继是讲因果关系28.一切以地点、时间、条件为转移的观点是( B )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否认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2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依据的哲学原理是( C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同一性原理C.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D.矛盾的斗争性原理3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D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31.因果联系所揭示的是( B )A.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B.前后相继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C.一切先后相继现象之间的关系 D.事物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关系A、D项为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第一,有前后相继的关系,也就是有前因后果的关系;第二,先出现的现象和后出现的现象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32.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 C )A.可有可无的作用 B.破坏性的作用C.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D.决定性的支配作用33.必然性是由事物的( D )A.主要矛盾决定的 B.次要矛盾决定的C.外部矛盾决定的 D.根本矛盾决定的34.可能性是指( C )A.主观想象的种种目标 B.一定会实现的东西C.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D.已经产生和存在的事物35.抽象的可能性是指( D )A.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 B.实质上是一种不可能性C.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的东西 D.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东西抽象的可能性也叫非现实的可能性36.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B )A.内容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B.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C.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于形式 D.内容相对稳定,形式活跃易变37.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A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主要矛盾决定的C.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 D.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38.事物的本质是( C )A.构成事物诸要素的总和 B.事物诸矛盾的总和C.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D.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39.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由( B )A.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 B.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 D.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40.矛盾斗争的基本形式是( C )A.教育和惩罚 B.民主和专政C.对抗和非对抗 D.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辨析题1.新生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错误)(1)混淆了新旧事物的本质区别。(2)新生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3)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远大前途。不能把是否是新出现的作为衡量标准。有些事物虽然是新出现的。但本质上却是旧事物,是旧事物以新的形式出现了。2.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正确)理由如下:(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每一事物既包含矛盾的普遍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是从许多特殊矛盾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它只概括了每一特殊矛盾的一部分、本质,而不是矛盾特殊性的全部。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3.偶然性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只起破坏作用。(错误)(1)这是对偶然性的一种片面性的认识。(2)偶然性是和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它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3)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受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4)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豫剧花木兰课件
- 2025年度数据中心内部设备安装合同协议
- 2025版汽车维修厂维修车间维修技师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个人信用贷款担保及审核合同
- 2025版跨国企业外教引进与海外员工语言提升服务合同
- 2025年车辆抵押借款合同关键条款分析
- 2025代持股权转让与公司战略调整合作协议
- 2025大型设备运输合同范本
- 2025年版云南省劳动合同范本下载
- 红绿灯课件教学课件
- 加油、加气、充电综合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保密协议范本:物流行业货物信息保密
- 塔机拆卸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煤矿安全规程(2025版)》知识培训
- 2025秋数学(新)人教五年级(上)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
- 半导体行业面试问题及答案解析
- 《数字技术应用基础模块》技工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房屋拆除专项施工方案(3篇)
- AutoCAD电气工程制图 课件 项目1 低压配电柜的绘制与识图
- 2025至2030年中国绿色船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