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22012 年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年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必修一必修一 默写测试默写测试 1 1 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 2 2 悄悄的我走了 悄悄的我走了 我挥一挥衣袖 我挥一挥衣袖 3 3 看万山红遍 看万山红遍 万类霜天竞自由 万类霜天竞自由 4 4 曾记否 曾记否 5 5 满载一船星辉 满载一船星辉 6 6 那河畔的金柳 那河畔的金柳 波光里的艳影 波光里的艳影 7 7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 8 8 惨象 惨象 流言 流言 我还有什么话可 我还有什么话可 说呢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 沉默呵 说呢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 沉默呵 9 9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1010 又前而为歌曰 又前而为歌曰 1111 复为慷慨羽声 复为慷慨羽声 文言文部分文言文部分 一 一 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 一 一 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为春秋末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为春秋末 期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又称为期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又称为 左氏春秋左氏春秋 或或 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 传传 是解释经书的文字 是解释经书的文字 春秋三传春秋三传 是解说是解说 春秋春秋 的三部史书 的三部史书 左传左传 公羊传公羊传 谷梁传谷梁传 也是优秀的散文著 也是优秀的散文著 作 作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通假字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通假字 1 1 无能为也已 无能为也已 2 2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3 3 秦伯说 与郑人盟 秦伯说 与郑人盟 4 4 失其所与 不知 失其所与 不知 5 5 夫晋 何厌之有 夫晋 何厌之有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 1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 古义 今义 尊称别人的妻子 今义 尊称别人的妻子 2 2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古义 今义 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今义 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 3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古义 古义 今义 外出时随身携带的物品 今义 外出时随身携带的物品 四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四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 1 且贰于楚也 且贰于楚也 2 2 晋军 晋军氾氾南南 3 3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4 4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5 5 夜缒而出 夜缒而出 6 6 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用亡郑以陪邻 7 7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济而夕设版焉 8 8 以乱易整 不武 以乱易整 不武 9 9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010 失其所与 不知 失其所与 不知 2 1111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1212 邻之厚 君之薄也 邻之厚 君之薄也 1313 供其乏困 供其乏困 1414 阙秦以利晋 阙秦以利晋 五 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五 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 1 以 以 以其无礼于晋以其无礼于晋 2 2 其 其 吾其还也吾其还也 以乱易整 不武以乱易整 不武 以其无礼于晋以其无礼于晋 焉用亡郑以陪邻焉用亡郑以陪邻 君知其难也君知其难也 越国以鄙远越国以鄙远 3 3 之 之 公从之公从之 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邻之厚 邻之厚 君之薄也夫晋 何厌之有君之薄也夫晋 何厌之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唯君图之唯君图之 六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六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1 夫晋 何厌之有 夫晋 何厌之有 2 2 以其无礼于晋 以其无礼于晋 3 3 邻之厚 君之薄也 邻之厚 君之薄也 4 4 以乱易整 不武 以乱易整 不武 5 5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6 6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 7 7 是寡人之过也 是寡人之过也 二 二 荆轲刺秦王荆轲刺秦王 一 一 荆轲刺秦王荆轲刺秦王 选自选自 战国策战国策 战国策战国策 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 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是一部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别体史书 由 由西汉刘向西汉刘向整理编辑 整理编辑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通假字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通假字 1 1 秦王必说见臣 秦王必说见臣 2 2 今日往而不反也 竖子也 今日往而不反也 竖子也 3 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4 4 秦王还柱而走 秦王还柱而走 5 5 卒起不意 尽失其度 卒起不意 尽失其度 6 6 图穷而匕见 图穷而匕见 7 7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 1 终己不顾 终己不顾 古义 古义 今义 不照顾 不考虑不顾忌 今义 不照顾 不考虑不顾忌 2 2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 古义 今义 生活贫困 经济困难 今义 生活贫困 经济困难 3 3 诸郎中执兵 诸郎中执兵 古义 古义 今义 中医医生 今义 中医医生 4 4 愿大王少假借之 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 古义 今义 利用某种名义达到目的 今义 利用某种名义达到目的 5 5 持千斤之资币物 持千斤之资币物 古义 古义 今义 钱币 货币 今义 钱币 货币 6 6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 古义 今义 鼻涕 今义 鼻涕 7 7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 古义 今义 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今义 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四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四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1 皆白衣冠以送 皆白衣冠以送 2 2 今行而无信 则秦未可亲也 今行而无信 则秦未可亲也 3 3 3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 4 4 秦王购之金千斤 邑万家 秦王购之金千斤 邑万家 5 5 樊於期乃前曰 樊於期乃前曰 6 6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函封之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函封之 7 7 请辞决矣 请辞决矣 8 8 进兵北略地 进兵北略地 9 9 使使以闻大王 使使以闻大王 1010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111 请辞决矣 遂发 请辞决矣 遂发 1212 见燕使者咸阳宫 见燕使者咸阳宫 1313 其人居远 其人居远 1414 太子迟之 太子迟之 五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五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1 秦王购之金千斤 邑万家 秦王购之金千斤 邑万家 2 2 见燕使者咸阳宫 见燕使者咸阳宫 3 3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4 4 将军岂有意乎 将军岂有意乎 5 5 今日往而不反也 竖子也 今日往而不反也 竖子也 6 6 父母宗族 皆为戮没 父母宗族 皆为戮没 7 7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8 8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9 9 而卒惶急无以击柯 而卒惶急无以击柯 1010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三 三 鸿门宴鸿门宴 一 一 鸿门宴鸿门宴 史记史记 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共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共 130130 篇 包括本纪篇 包括本纪 1212 篇 世家篇 世家 3030 篇 列传篇 列传 7070 篇 书篇 书 8 8 篇 年表篇 年表 1010 篇 篇 本纪本纪 记帝王 记帝王 世家世家 述诸侯 述诸侯 列传列传 叙人臣 叙人臣 书书 记礼 乐 音律 历法 天记礼 乐 音律 历法 天 文 封禅 水利和财用等 鲁迅评之文 封禅 水利和财用等 鲁迅评之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 离骚离骚 作者司马迁 西汉著 作者司马迁 西汉著 名的史学家 文学家和思想家 名的史学家 文学家和思想家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通假字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通假字 1 1 张良出 要项伯 张良出 要项伯 2 2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 3 置之坐上 置之坐上 4 4 距关 毋内诸侯 距关 毋内诸侯 5 5 令将军与臣有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 6 6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7 7 因击沛公于坐 因击沛公于坐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 1 沛公居山东时 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 古义 今义 指山东省 今义 指山东省 2 2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 古义 今义 十分 很 今义 十分 很 3 3 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 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 古义 古义 今义 指河北省和河南省 今义 指河北省和河南省 4 4 而听细说 欲诛有功之人 而听细说 欲诛有功之人 古义 古义 今义 详细叙说 今义 详细叙说 5 5 沛公奉卮酒为寿 约为婚姻 沛公奉卮酒为寿 约为婚姻 古义 古义 今义 因婚姻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今义 因婚姻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6 6 所以遣将守关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义 古义 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7 7 再拜献大王足下 再拜献大王足下 古义 古义 今义 又一次 今义 又一次 8 8 持剑盾步走 持剑盾步走 古义 古义 今义 步行 今义 步行 四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四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1 1 籍吏民 籍吏民 2 2 范增说项羽曰 范增说项羽曰 3 3 妇女无所幸 妇女无所幸 4 4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5 5 君安与项伯有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 6 6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7 7 项伯杀人 臣活之 项伯杀人 臣活之 8 8 今事有急 故幸来告良 今事有急 故幸来告良 9 9 不如因善遇之 不如因善遇之 1010 吾得兄事之 吾得兄事之 1111 此亡秦之续耳 此亡秦之续耳 1212 常以身翼蔽沛公 常以身翼蔽沛公 1313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414 杀人如不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 杀人如不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 1515 沛公起如厕 沛公起如厕 1616 何辞为 何辞为 1717 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何操 1818 道芷阳间行 道芷阳间行 1919 度我至军中 公乃入 度我至军中 公乃入 2020 范增数目项王 范增数目项王 2121 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 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 2222 沛公军霸上 沛公军霸上 2323 素善留侯张良 素善留侯张良 2424 故遣将守关者 故遣将守关者 2525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626 哙拜谢 哙拜谢 五 辨析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五 辨析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1 之 之 为之奈何为之奈何 2 2 为 为 为击破沛公军为击破沛公军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皆且为所虏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如今人方为刀俎 今者有小人之言今者有小人之言 何辞为何辞为 珍宝尽有之珍宝尽有之 使子婴为相使子婴为相 3 3 于 于 长于臣长于臣 军中无以为乐军中无以为乐 言于项羽曰言于项羽曰 为之奈何为之奈何 得复见将军于此得复见将军于此 约为婚姻约为婚姻 六 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句式特点 六 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句式特点 1 1 此天子气也 此天子气也 2 2 楚左尹项伯者 项羽季父也 楚左尹项伯者 项羽季父也 3 3 良曰 良曰 长于臣 长于臣 4 4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5 5 客何为者 客何为者 6 6 此亡秦之续耳 此亡秦之续耳 7 7 沛公安在 沛公安在 8 8 具告以事 具告以事 9 9 君安与项伯有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 1010 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何操 1111 孰与君少长 孰与君少长 1212 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 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 1313 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414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何辞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何辞为 5 20122012 年学业水平考试年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二必修二 复习学案复习学案 默写测试默写测试 1 1 桑之未落 桑之未落 于嗟鸠兮 于嗟鸠兮 于嗟女兮 于嗟女兮 士之耽兮 士之耽兮 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 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 2 2 桑之落矣 桑之落矣 自我徂尔 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 自我徂尔 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 女也不 女也不 爽 爽 二三其德 二三其德 3 3 言笑晏晏 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 不思其反 4 4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5 5 1 1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2 2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食野之苹 我 食野之苹 我 有嘉宾 有嘉宾 3 3 越陌度阡 越陌度阡 心念旧恩 心念旧恩 4 4 月明星稀 月明星稀 何枝可依 何枝可依 5 5 天下归心 天下归心 6 6 1 1 性本爱丘山 性本爱丘山 2 2 池鱼思故渊 池鱼思故渊 3 3 桃李罗堂前 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 依依墟里烟 7 7 1 1 群贤毕至 群贤毕至 此地有 此地有 茂林修竹 又有 茂林修竹 又有 列坐其次 虽无 列坐其次 虽无 2 2 俯察品类之盛 俯察品类之盛 3 3 夫人之相与 夫人之相与 或取诸怀抱 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 或因寄 所托 所托 4 4 况修短随化 况修短随化 5 5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8 8 1 1 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2 2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而不知其所 而不知其所 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3 3 客有吹洞萧者 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 客有吹洞萧者 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 余 余 音袅袅 不绝如缕 音袅袅 不绝如缕 4 4 桂棹兮兰浆 桂棹兮兰浆 望美人兮天一方 望美人兮天一方 5 5 寄蜉蝣于天地 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6 6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6 6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用之不竭 用之不竭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9 9 1 1 古人之观于天地 山川 草木 虫鱼 鸟兽 往往有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 山川 草木 虫鱼 鸟兽 往往有得 则游者众 则游者众 则至者少 则至者少 常在 常在 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 不随以止也 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 不随以止也 有志与力 而又不随以怠 有志与力 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 亦不能至也 6 2 2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道也哉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道也哉 文言文部分文言文部分 一 一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 一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一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1 何意致不厚 何意致不厚 2 2 以此下心意 以此下心意 3 3 于今无会因 于今无会因 4 4 却与小姑别 却与小姑别 5 5 君既若见录 君既若见录 6 6 虽与府吏要 虽与府吏要 7 7 渠会永无缘 渠会永无缘 8 8 千万不复全 千万不复全 9 9 故作不良计 故作不良计 二 解释下列加点的偏义复词 二 解释下列加点的偏义复词 1 1 便可白公姥 便可白公姥 2 2 昼夜勤作息 昼夜勤作息 3 3 我有亲父兄 我有亲父兄 4 4 我有亲父母 我有亲父母 5 5 逼迫兼弟兄 逼迫兼弟兄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 1 汝岂得自由 汝岂得自由 古义 古义 今义 指不受拘束 限制 今义 指不受拘束 限制 2 2 可怜体无比 可怜体无比 古义 古义 今义 值得怜悯 今义 值得怜悯 3 3 本自无教训 本自无教训 古义 古义 今义 教育训诫 今义 教育训诫 4 4 处分适兄意 处分适兄意 古义 古义 今义 对犯错的人做出处罚决定 今义 对犯错的人做出处罚决定 5 5 卿可去成婚 卿可去成婚 古义 古义 今义 结婚 今义 结婚 6 6 叶叶相交通 叶叶相交通 古义 古义 今义 指运输事业 今义 指运输事业 四 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四 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为为 非为织作迟非为织作迟 相相 儿已薄禄相儿已薄禄相 君家妇难为君家妇难为 还必相迎取还必相迎取 幸幸 幸复得此妇幸复得此妇 好自相扶将好自相扶将 幸可广问讯幸可广问讯 不得便相许不得便相许 谢谢 谢家来贵门谢家来贵门 登即相许和登即相许和 多谢后世人多谢后世人 叶叶相交通叶叶相交通 阿母谢媒人阿母谢媒人 适适 处分适兄意处分适兄意 区区区区 何乃太区区何乃太区区 适得府君书适得府君书 感君区区怀感君区区怀 始适还家门始适还家门 二 二 兰亭集序兰亭集序 一 全文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王羲之 东晋人 他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一 全文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王羲之 东晋人 他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飘若飘若 浮云 矫若惊龙浮云 矫若惊龙 有 有 书圣书圣 之称 之称 二 解释下列加点的通假字 二 解释下列加点的通假字 1 1 悟言一室之内 悟言一室之内 2 2 虽趣舍万殊 虽趣舍万殊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1 群贤毕至 群贤毕至 2 2 少长咸集 少长咸集 3 3 况修短随化 况修短随化 4 4 死生亦大矣 死生亦大矣 5 5 齐彭殇为妄作 齐彭殇为妄作 6 6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7 7 不能喻之于怀 不能喻之于怀 8 8 列坐其次 列坐其次 9 9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游目骋怀 1010 或因寄所托 或因寄所托 1111 不知老之将至 不知老之将至 1212 终期于尽 终期于尽 四 辨析并解释下列多义词 四 辨析并解释下列多义词 一一 一觞一咏一觞一咏 修修 修禊事也修禊事也 7 若合一契若合一契 茂林修竹茂林修竹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况修短随化况修短随化 其致一也其致一也 之之 及其所之既倦及其所之既倦 致致 其致一也其致一也 感慨系之矣感慨系之矣 无以致书以观无以致书以观 向之所欣向之所欣 不知老之将至不知老之将至 五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五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1 死生亦大矣 死生亦大矣 2 2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3 3 仰观宇宙之大 仰观宇宙之大 4 4 俯察品类之盛 俯察品类之盛 5 5 不能喻之于怀 不能喻之于怀 6 6 齐彭殇为妄作 齐彭殇为妄作 三 三 赤壁赋赤壁赋 一 全文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的境遇中对人生旷达乐观的态度 苏轼 字子瞻 号东 一 全文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的境遇中对人生旷达乐观的态度 苏轼 字子瞻 号东 坡居士 诗歌与黄庭坚齐名 合称坡居士 诗歌与黄庭坚齐名 合称 苏黄苏黄 首开豪放词的先河 词风与辛弃疾相近 合称 首开豪放词的先河 词风与辛弃疾相近 合称 苏辛苏辛 苏轼的散文也非常出色 是 苏轼的散文也非常出色 是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 之一 二 解释下列加点的通假字 二 解释下列加点的通假字 1 1 山川相缪 山川相缪 2 2 举酒属客 举酒属客 3 3 杯盘狼籍 杯盘狼籍 4 4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 1 徘徊于斗牛之间 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 古义 今义 一种竞技方式 今义 一种竞技方式 2 2 白露横江 白露横江 古义 古义 今义 二十四节气之一 今义 二十四节气之一 3 3 凌万顷之茫然 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 古义 今义 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今义 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4 4 望美人兮天一方 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 古义 今义 美貌的女子 今义 美貌的女子 四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四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 1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2 2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3 3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4 4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 5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鱼虾而友麋鹿 6 6 舞幽壑之潜蛟 舞幽壑之潜蛟 7 7 凌万顷之茫然 凌万顷之茫然 8 8 渺沧海之一粟 渺沧海之一粟 9 9 纵一苇之所如 纵一苇之所如 五 辨析并解释下列多义词 五 辨析并解释下列多义词 望望 七月既望七月既望 如如 纵一苇之所如纵一苇之所如 望美人兮天一方望美人兮天一方 如泣如诉如泣如诉 于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白白 白露横江白露横江 月出于东山之上月出于东山之上 不知东方之既白不知东方之既白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长长 抱明月而长终抱明月而长终 于是饮酒乐甚于是饮酒乐甚 而卒莫消长也而卒莫消长也 歌歌 歌窈窕之章歌窈窕之章 然然 其声呜呜然其声呜呜然 歌曰歌曰 何为其然也何为其然也 8 倚歌而和之倚歌而和之 六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六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1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 2 而今安在哉 而今安在哉 3 3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4 4 凌万顷之茫然 凌万顷之茫然 5 5 渺渺兮予怀 渺渺兮予怀 6 6 何为其然也 何为其然也 7 7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8 8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四 四 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 一 王安石 临川人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思想家和文学家 一 王安石 临川人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思想家和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 著之一 著 有有 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记记 是一种文体 是一种文体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 古义 今义 数词 今义 数词 2 2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 古义 今义 很 十分 今义 很 十分 3 3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 古义 今义 另提一事 今义 另提一事 4 4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古义 今义 在学术上有今义 在学术上有 一定建树的人 有专门学问的人 一定建树的人 有专门学问的人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 1 有泉侧出 有泉侧出 2 2 始舍于其址 始舍于其址 3 3 名之曰褒禅 名之曰褒禅 4 4 而其见愈奇 而其见愈奇 5 5 则其至又加少矣 则其至又加少矣 6 6 常在于险远 常在于险远 7 7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8 8 火尚足以明也 火尚足以明也 9 9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1010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111 夫夷以近 夫夷以近 1212 险以远 则至者少 险以远 则至者少 四 辨析并解释下列多义词 四 辨析并解释下列多义词 观观 古人之观于天地古人之观于天地 然然 至于颠覆 理固亦然至于颠覆 理固亦然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有穴窈然有穴窈然 其其 既其出既其出 然视其左右然视其左右 则或咎其欲出者则或咎其欲出者 得得 此余之所得也此余之所得也 其孰能讥之乎其孰能讥之乎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五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五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1 其孰能讥之乎 其孰能讥之乎 2 2 何可胜道也哉 何可胜道也哉 3 3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4 4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褒之庐冢也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褒之庐冢也 5 5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0122012 年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年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9 必修三必修三 默写测试默写测试 1 1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2 2 一夫当关 一夫当关 所守或匪亲 所守或匪亲 3 3 青泥何盘盘 青泥何盘盘 4 4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枯松倒挂倚绝壁 枯松倒挂倚绝壁 其险也如此 其险也如此 5 5 尔来四万八千岁 尔来四万八千岁 6 6 江间波浪兼天涌 江间波浪兼天涌 寒 寒 衣处处催刀尺 衣处处催刀尺 7 7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画图省 画图省 识春风面识春风面 8 8 风急天高猿啸哀 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万里悲秋常作客 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新停浊酒杯 9 9 千呼万唤始出来 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 转轴拨弦三两声 1010 大弦嘈嘈如急雨 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嘈嘈切切错杂弹 1111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1212 别有幽愁暗恨生 别有幽愁暗恨生 同是天涯沦落人 同是天涯沦落人 1313 浔阳江头夜送客 浔阳江头夜送客 醉不成欢惨将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 1414 填然鼓之 兵刃既接 填然鼓之 兵刃既接 或百步而后止 或百步而后止 以 以 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 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 1515 谷不可胜食也 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 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 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 1616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 数口之家 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 数口之家 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 七十者衣帛食肉 七十者衣帛食肉 然而不王者 未 然而不王者 未 之有也 之有也 1717 木直中绳 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 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 不复挺者 1818 王无罪岁 王无罪岁 君子生非异也 君子生非异也 1919 故木受绳则直 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020 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 吾尝跂跂而望矣 而望矣 2121 积土成山 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 积水成渊 积善成德 积善成德 故不积跬步 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不能十步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功在不舍 朽木不折 朽木不折 2222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2323 用心躁也 用心躁也 2424 及至始皇 及至始皇 吞二周而亡诸侯 吞二周而亡诸侯 威振四海 威振四海 2525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2626 于是废先王之道 于是废先王之道 2727 据亿丈之城 据亿丈之城 以为固 以为固 2828 蹑足行伍之间 蹑足行伍之间 率疲弊之卒 将数百之众 转而攻秦 斩木为兵 率疲弊之卒 将数百之众 转而攻秦 斩木为兵 2929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10 3030 然秦以区区之地 致万乘之势 然秦以区区之地 致万乘之势 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六合之家 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六合之家 殽殽函为官 函为官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也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也 3131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3232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文言文部分文言文部分 一 一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孟轲 名轲 字子舆 战国时邹人 儒学大师 有孟轲 名轲 字子舆 战国时邹人 儒学大师 有 亚圣亚圣 之称 之称 孟子孟子 是记录孟子言行的是记录孟子言行的 书 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主张仁政 民贵 君轻 认为书 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主张仁政 民贵 君轻 认为 人性本善人性本善 向以譬喻和雄辩著称 向以譬喻和雄辩著称 一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一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1 直不百步耳 是以走也 直不百步耳 是以走也 2 2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 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 4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 1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义 古义 今义 保养身体 今义 保养身体 2 2 河内凶 河内凶 古义 古义 今义 凶恶 厉害 今义 凶恶 厉害 3 3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 古义 今义 表示同意 认可 今义 表示同意 认可 4 4 弃甲曳兵而走 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 古义 今义 行 走路 今义 行 走路 5 5 河内凶 河内凶 古义 古义 今义 泛指河流 今义 泛指河流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 1 填然鼓之 填然鼓之 2 2 树之以桑 树之以桑 3 3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 4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5 5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6 6 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7 7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8 8 请以战喻 请以战喻 9 9 或百步而后止 或百步而后止 1010 数罟不入污池 数罟不入污池 1111 邻国之民不加少 邻国之民不加少 1212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1313 直不百步耳 直不百步耳 1414 非我也 岁也 非我也 岁也 四 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 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于于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之之 填然鼓之填然鼓之 移其民于河东移其民于河东 王道之始也王道之始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五亩之宅五亩之宅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申之以孝悌之义申之以孝悌之义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数数 数罟不入污池数罟不入污池 以以 请以战喻请以战喻 数口之家数口之家 可以无饥矣可以无饥矣 范增数目项王范增数目项王 以时入山林以时入山林 媒人去数日媒人去数日 申之以孝悌之义申之以孝悌之义 识盈虚之有数识盈虚之有数 五 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五 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1 非我也 岁也 非我也 岁也 2 2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3 3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4 4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5 5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曰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曰 非我也 兵也非我也 兵也 二 二 劝学劝学 荀子 名况 战国末期赵国人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主张荀子 名况 战国末期赵国人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主张 人性本恶人性本恶 劝学劝学 是是 11 荀子荀子 的第一篇 的第一篇 荀子荀子 是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说理透彻 多排比句 又善用比喻 是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说理透彻 多排比句 又善用比喻 一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一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1 輮輮以为轮以为轮 2 2 虽有槁暴 虽有槁暴 3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3 君子生非异也 君子生非异也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 古义 今义 学问渊博 今义 学问渊博 2 2 金就砺则利 金就砺则利 古义 古义 今义 黄金 今义 黄金 3 3 假舆马者 假舆马者 古义 古义 今义 与今义 与 真真 相对 相对 4 4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古义 古义 今义 比喻坏人的党羽 今义 比喻坏人的党羽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 1 其曲中规 其曲中规 2 2 吾尝 吾尝跂跂而望矣而望矣 3 3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4 4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 5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6 6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7 7 无以至千里 无以至千里 8 8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9 9 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1010 声非加疾也 声非加疾也 四 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 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绝绝 忽然抚尺一下 群响毕绝 忽然抚尺一下 群响毕绝 于于 取之于蓝取之于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青于蓝青于蓝 以为妙绝以为妙绝 善假于物善假于物 佛印绝类弥勒佛印绝类弥勒 五 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五 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 2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 3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4 4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5 5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三 三 过秦论过秦论 贾谊 前贾谊 前 200 200 前前 168168 世称贾太傅 贾长沙 贾生 洛阳人 西汉初期的政论家 文学家 世称贾太傅 贾长沙 贾生 洛阳人 西汉初期的政论家 文学家 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 著有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 著有 新书新书 十卷 代表作有十卷 代表作有 过秦论过秦论 上 中 下三篇 上 中 下三篇 陈政事陈政事 疏疏 亦名 亦名 治安策治安策 论积贮疏论积贮疏 等 等 一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一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1 约从离衡 约从离衡 2 2 始皇既没 始皇既没 3 3 倔起阡陌之中 倔起阡陌之中 4 4 赢粮而景从 赢粮而景从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 1 以致天下之士 以致天下之士 古义 古义 今义 连词 用在表结果的下半句的开头 今义 连词 用在表结果的下半句的开头 2 2 才能不及中人 才能不及中人 古义 古义 今义 为双方介绍买卖的人 今义 为双方介绍买卖的人 3 3 流血漂橹 流血漂橹 古义 古义 今义 划船的工具 今义 划船的工具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 1 天下云集响应 天下云集响应 2 2 赢粮而景从 赢粮而景从 3 3 内立法度 内立法度 4 4 南取汉中 南取汉中 5 5 外连衡而斗诸侯 外连衡而斗诸侯 6 6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7 7 会盟而谋弱秦 会盟而谋弱秦 8 8 以愚黔首 以愚黔首 9 9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1010 序八州而朝同列 百有余年矣 序八州而朝同列 百有余年矣 1111 吞二周而亡诸侯 吞二周而亡诸侯 1212 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至尊而制六合 1313 以弱天下之民 以弱天下之民 1414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2 1515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 1616 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匈奴七百余里 1717 尊贤而重士 尊贤而重士 1818 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四 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 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北北 追亡逐北追亡逐北 度度 内立法度内立法度 北收要害之郡北收要害之郡 度长度长絜絜大大 将军战河北将军战河北 五 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五 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1 谪戍之众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谪戍之众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2 2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也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也 3 3 聚之咸阳 聚之咸阳 4 4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 而迁徙之徒也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 而迁徙之徒也 5 5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四 四 师说师说 韩愈 韩愈 768 824768 824 字退之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主张文以载道 著有 字退之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主张文以载道 著有 昌黎先生集昌黎先生集 苏轼称他为苏轼称他为 文起八代之衰文起八代之衰 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与孟郊 贾岛等自成一派 史称 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与孟郊 贾岛等自成一派 史称 韩孟诗韩孟诗 派派 说说 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可先叙后议 也可夹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可先叙后议 也可夹 叙夹议 叙夹议 一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一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1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 2 或师焉 或不焉 或师焉 或不焉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 1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古义 今义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今义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 2 小学而大遗 小学而大遗 古义 古义 今义 指教育的初级阶段 今义 指教育的初级阶段 3 3 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 古义 今义 用不着 今义 用不着 4 4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 古义 今义 众多的人 大家 今义 众多的人 大家 5 5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 古义 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6 6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古义 古义 今义 没有 今义 没有 7 7 吾从而师之 吾从而师之 古义 古义 今义 表示因果关系 今义 表示因果关系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 1 耻学于师 耻学于师 2 2 位卑则足羞 位卑则足羞 3 3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 4 4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 5 是故 圣益圣 愚益愚 是故 圣益圣 愚益愚 6 6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7 7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8 8 生乎吾前 生乎吾前 四 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 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师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传 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而不从师惑而不从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吾从而师之吾从而师之 于 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耻相师不耻相师 其皆出于此乎其皆出于此乎 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孔子师郯子孔子师郯子 不拘于时 学于余不拘于时 学于余 五 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句式特点 五 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句式特点 1 1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 2 不拘于时 学于余 不拘于时 学于余 3 3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4 4 吾从而师之 吾从而师之 13 5 5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20122012 年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年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必修 四 必修 四 默写测试默写测试 1 1 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 2 2 乱石穿空 乱石穿空 江山如画 江山如画 3 3 谈笑间 谈笑间 4 4 故国神游 故国神游 人生如梦 人生如梦 5 5 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 谁怕 谁怕 微冷 微冷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6 6 楚天千里清秋 楚天千里清秋 遥岑远目 遥岑远目 江南游子 江南游子 栏杆拍遍 栏杆拍遍 7 7 倩何人换取 倩何人换取 8 8 千古江山 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舞榭歌台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9 9 元嘉草草 元嘉草草 四十三年 四十三年 1010 凭谁问 凭谁问 1111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半夜凉初透 半夜凉初透 有暗香盈袖 有暗香盈袖 1212 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怎敌他 怎敌他 1313 梧桐更兼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 这次第 这次第 1414 憔悴损 憔悴损 1515 卒相与欢 卒相与欢 1616 今两虎共斗 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吾所以为此者 1717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文言文部分文言文部分 一 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选自选自 史记史记 一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一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4 1 1 可与不 可与不 2 2 臣愿奉璧往使 臣愿奉璧往使 3 3 拜送书于庭 拜送书于庭 4 4 召有司案图 召有司案图 5 5 秦自缪公以来 秦自缪公以来 6 6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 1 请指示王 请指示王 古义 古义 今义 上级给下级的命令 今义 上级给下级的命令 2 2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古义 古义 今义 限制 今义 限制 3 3 于是相如前进缶 于是相如前进缶 古义 古义 今义 向前行动或发展 今义 向前行动或发展 4 4 廉颇宣言曰 廉颇宣言曰 古义 古义 今义 宣告 声明 今义 宣告 声明 5 5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 古义 今义 和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 今义 和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 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1 乃前曰 乃前曰 2 2 间至赵矣 间至赵矣 3 3 卒廷见相如 卒廷见相如 4 4 毕礼而归之 毕礼而归之 5 5 左右欲刃相如 左右欲刃相如 6 6 大王必欲急臣 大王必欲急臣 7 7 秦王恐其破璧 秦王恐其破璧 8 8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9 9 舍相如广成传 舍相如广成传 1010 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 1111 且庸人尚羞之 且庸人尚羞之 1212 窃计欲亡走燕 窃计欲亡走燕 1313 均之二策 均之二策 1414 相如因持璧却立 相如因持璧却立 1515 宁许以负秦曲 宁许以负秦曲 1616 左右皆靡 左右皆靡 1717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1818 独畏廉将军哉 独畏廉将军哉 1919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020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四 解释下列加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七节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周末时间分配调查表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河大音像版2020七年级下册-河大音像版2020
- 2025科技园区租赁合同
-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
- 油墨厂乙二醇乙醚存储规章
-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一上学期政治教学设计(必修一)
- 活动2 IP地址与域名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新疆专用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疆专用
- 家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合同
-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六单元 复兴中华 第18课 民族情 民族魂 第2框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说课稿 苏教版
- 2023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Hello The fourth period (第四课时)说课稿 人教PEP
- 新《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库450题(含各题型)
- 中医治颈椎病共80张课件
- 产品技术规格书模板
- 幼儿园绘本故事:《排队喽》 课件
- 颈脊髓损伤患者护理查房PPT
- 增员及邀约话术2-2课件
- 会计凭证考试试题
-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完整版ppt课件全套教程
- 高中英语 选必B1 Unit2 Onwards and upwards 第4课时-Developing ideas 课件
- 自采商品管理流程
- 第2章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