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中考及各年级同步教学必备 初高中语文123资源网精品资源 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 违者必究古代诗歌四首(观,次,钱,天)童趣历年中考阅读试题一网打尽:82个试题观沧海:8个试题1.2011百色市(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4题。(6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4(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 “ ”。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 ,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3分)(2)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思想内容: (2分)表现手法: (1分)答案:14(1)观(1分) 树木百草(1分) 秋风洪波(1分) (2)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1分),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1分);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答对其中一点即可)。(1分) 2.2011崇左市(一)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7诗作者 ,不仅是建安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 、军事家。(2分)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答案:7、曹操 (1分)政治家(1分)8、D(2分) 9、D (2分) 3.2011昆明市品读曹操观沧海,按要求回答问。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7请对本诗画线句作简要赏析。(2分)答: 答案:7(2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4.2011来宾市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诗中划线句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3分)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3分) 答案:12(6分)(1)(3分)描绘了大海宏伟的气势,或辽阔无边,或壮观景象,(1分)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1分)和远大的政治抱负。(1分)(大意对即可)(2)(3分)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运用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答出其中两点给3分,大意对即可。)5.2010大庆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812题。(19分)(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乙)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选自出师表)(丙)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 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 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 “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 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 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 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选自贞观政要诚信【注释】的知:确切知道。封德彝:人名,太宗身边大臣。人庶:人臣庶民。 魏武帝:曹操。教令:教化,命令。8.下列句中加点此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有上书请去佞臣者 则有去国怀乡,怀禅畏饥(岳阳楼记)B.流水清浊,在其源也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C.深鄙其为人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D.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 牺牲玉锦,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9.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告先帝之灵”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皆以为贤 B.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C.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 D.不欲以诈道训俗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译文:_ _(2)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译文:_ _ _11.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_ _”“_”,他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丙文中“流水清浊,在其源也”也是写水的,其作用是_ _。(5分)12.曹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乙文中的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读了观沧海后,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答: 答案:8. B9. B10.(1)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 (2)这犹如源头混浊却希望水流清澈,是没有道理的。11.水何澹澹 洪波涌起 运用比喻引出下面的议论,说明君王的以身作则重要。12诸葛亮称其为“贼”,唐太宗“常以魏武帝多诡诈”(用自己的话说亦可)曹操是个具有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且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的人。 【丙文翻译】贞观初年,有大臣上书(给太宗)请求去除奸佞的臣子,太宗问上书者:“我所任用的,都是贤臣,你知道谁是奸佞小人吗?”上书者回答说:“臣下居住在荒野之地,不能确切知道谁是奸佞小人,请陛下佯装大怒来测试大臣们,若能不畏惧陛下的怒气,诚挚直率地进言进谏的人,就是正直的人,逢迎谄媚顺从陛下意旨的,就是奸佞小人。”太宗对封德彝说:“水流的清澈与混浊,(原因)在它的源头。皇帝是朝政的源头,臣民就像水流,皇帝自己都做欺诈的事,却想让臣下的行为直率诚挚,这犹如源头混浊却希望水流清澈,是没有道理的。我一直因为魏武帝多做诡诈的事,非常鄙视他的为人,像这样,怎么能够作为教化命令?”对上书人说:“我要让全天下都讲求信义诚信,不想用欺诈的方法教化民众,你所说的虽然很好,但我不能听信啊。”6.2010岳阳市(一)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9(1)这首诗以“”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2分)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2分)答案:9(1)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答出 “观”1分,答出“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1分) (2)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只作翻译1分,有想象内容1分)7.2007番禺区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有关问题。(6分)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3分)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2)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3分)答案:(1)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每小题1分,共3分。漏答或多答均不得分。(2)表现出苍凉慷慨,悲壮激昂(3分)8.2007南京市6阅读曹操观沧海中的诗句,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写的是动景,“_” 写的是静景。(1分)(2)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答案:(1)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动景静景各写一点即可,写错一处本题即不得分)(1分)(2)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意对即可)(2分)次北固山下:21个试题1.2012娄底市,二(二)次北固山下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5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1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答: 【答案】14业有所精,德有所成,关键在于用心专一。(用原文“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回答亦可)(2分)15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亦可)(2分)16“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1分)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1分)。2.2011滨州市(一)古诗词鉴赏。(3分)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分)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答案:(一)古诗词鉴赏。(3分)7.略。评分:共2分。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8.思念故乡 评分:共1分。3.2011衡阳市(二)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1. “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2分)答:1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答:答案:11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1分)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12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见到的青山绿水、波平浪静等江南景象,时近春节,头顶大雁,诗人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慨,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的思乡之情。4.2010崇左市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想象画横线的诗句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象,并把这一画面描述出来。(2分)8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1分)答案:7.景象: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画面: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页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开阔无边的江天上。 8.思念故乡。5.2010遵义市 次北固山下(6分)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2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3分)2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22、生,入。23、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意思相近即可,只要答到“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或“对大自然的热爱”给两分。)6.2010南昌市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89题。(4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8.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2分) 9.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答案:8潮平两岸阔(2分)(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不给分)。9.颈联:喜悦、高兴(或积极、乐观、向上)(1分)尾联:淡淡的乡思愁绪(1分)7.2009长沙市二阅读下面诗文,按要求答题(共40分)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8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9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 ,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一)(4分)答案:8、在残夜未尽将尽之时,一轮红日正在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海日升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春意闯入旧年将驱走严冬。)(大意相近即可) 9、A8.2009高淳区【古诗阅读】7阅读王湾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4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对本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A题目中“次”为“停宿”之意,这里指船停泊于北固山下,交代了本诗的写作背景。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作者的漂泊羁旅,为后文写乡愁埋下伏笔。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描写景物和节令的变化,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乐观积极,令人鼓舞。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2)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状写舟中所见景物,用字讲究,请作简要赏析。(2分) 答案:(2分)D(2分)上句“阔”“平”字,写出了江面的浩渺,下句“正”“悬”字,写出了船帆的安详,非常富于表现力。充分地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出来了。(“阔”“平”“正”“悬”四字扣住两个,言明写出景物特点即可)9.2009建邺区(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2题。(14分)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以及流年易逝的感叹。(1分)8、有位同学在默写时误将“海日生残夜”写成“海日升残夜”,请你告诉他,“生”与“升”相比,其表达效果好在哪里。(2分)答案:7、思念故乡(意思对即可)(1分)8、生”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海日以人的情性,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给人以乐观的鼓舞力量。而“升”字则平淡无味。从“生”字饱含哲理,表达思想之情也可得分(2分)10.2009南京艺术学院附属高中次北固山下 (唐)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请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作出赏析。(3分)8、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分)答案:7、赏析示例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赏析示例2: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序交替,日月如梭,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何况诗人离家日久。11.2008柳州市、北海市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9、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对这两句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B、把“日”和“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C 、“生”与“入”用了上比喻的方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D、两句诗对仗工整,明人胡应麟称它“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答案:9 D 10 C12.2008天门市次北固山下 (王湾) (3分)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7、这首诗尾联中“乡书”、“归雁”紧扣首联中“ ”一词,直抒胸臆,使全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1 分)8、对这首诗颈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诗人已看到旭日在大海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诗人已感到了春天的气息。B、这两句诗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神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C、这两句诗运用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全句结构工整,语言生动。D、“生”和“入”两字运用动态描写,使全句景物鲜明,境界壮阔。答案:7 、客路(1 分) 8 、A (这里的“海” ,是指北固山下镇江周围的江面)13.2008资阳市6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答案:D 14.2007海南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718题。(5分)次北固山下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1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是什么意思?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答:答案:17、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深情。(或:怀念亲人的感情。)18、本联意为: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闯入江南。15.2007河南省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324题。 (共4分) 次北固山下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2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24“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答案:23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一问1分。共2分) 24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生”与“人”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2分)16.2007青海省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910题。(3分)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这首诗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1分) 10.请描述加横线的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不超过40字,2分)答案:9.思念故乡10.潮水涌涨起来,两岸相距更显宽阔,风正好吹在高高悬挂着的船帆之上。17.2006铜仁地区(一)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按要求答题。 (5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9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诗歌第二联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 诗歌第四联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答案:93分;例: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页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开阔无边的江天上。(开放性试题,符合诗歌意境即可)。2分;淡淡的思乡愁绪(意思对即可)。18.2005昆明市品读唐朝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2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答案:D19.2005眉山市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回答问题。(3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作者“_”的情怀?、从诗中选取你最喜欢的两句诗,仔细品味,说说它好在哪里?答案:、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赏析:这两句诗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20.2005西宁市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回答问题。(3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句子是:为什么:答案:写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的句子,得1分;回答中能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2分。21.历年期末试题合集:1、古人评论“风正一帆悬”这句诗的妙处时,说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从全诗看,这句诗表现了哪些小景和大景?小景:大景: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3、这首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谈谈对这句诗的理解。4、诗中用“客路”、“行舟”、“乡书”、“归雁”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潮平两岸阔”中的“阔”用得好,为什么?7、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答案:1小景:一帆悬;大景:两岸阔;平野宽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2、“阔”用得好,因为它直抒胸意地表达了春潮把江岸变得渺远无际,造成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且读起来与“悬”字相对应,声调也更为响亮。“悬”用得好,“悬”字是高高直直挂着的样子。风顺风和,帆儿高悬,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3、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生”与“人”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2分)4、表达了诗人身在江南旅途,而神驰洛阳故里,思乡念亲的急切心情。5、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6、因为它直抒胸意地表达了春潮把江岸变得渺远无际,造成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且读起来与“悬”字相对应,声调也更为响亮。7、红日紧贴尚未退尽的夜色在江面升起,旧年还没有过完而已经春意盎然。此联看是写景,然而昼夜轮回,季节更替,时光流逝,游人未归的情思已经暗寓其中。钱塘湖春行:35个试题1.2012德宏州,三(一)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9作者在这首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至少答出四种,2分)答: 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 【答案】9.答案示例:孤山寺、贾亭、湖水(水面)、云脚、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马蹄、绿杨、白沙堤。10.答案示例:通过描绘西湖秀美的初春景色(1分),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分)。2(何池市2012)(二)诗歌赏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6(1)从诗歌体裁看,这首诗是 。全诗表达了作者 之情。(2分)(2)请你说说颔联中“争”和“啄”两个动词的表达效果。(2分) 16.(1)律诗,对春天的喜爱。(2)这两个动词采用拟人手法,通过“莺”“燕”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3.2012自贡市,19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味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排徊。对上面两首诗词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争暖树:争着飞向朝阳的树。B、没马蹄:初长青草似毯,刚能淹没马蹄。C、行不足:走也走不够。D、香径:铺满落花的小径。钱塘湖春行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苹云脚低。”两句诗的意思是: 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诗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A、同是写春天,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之景,洗溪沙写的是暮春景象。B、“燕啄春泥”写出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似曾相识”表现出对归燕带来的亲切,两首诗词同样抒写了作者对春之燕子的喜爱。C、“最爱湖东行不足”写出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小园香径独利湘”则抒发了词人的寂寞和忧伤。D、从写作上看,钱塘湖春行是借景抒情,浣溪沙既写景抒情,又托物言志。【答案】19. C。3分。这两句是说雨后春水初涨,水平齐岸,与云气相接。2分。A /。B x。C /。 D x。4分,一项1分。3+. 2011郴州市(三)诗歌鉴赏,完成1516题(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5从本诗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写两个以上)(2分)16这首诗通过描写西湖初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答案:15参考答案:从以下词语呵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象:“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浅草”“几处”“新燕”“早莺”。评分标准:2分,答对1个给1分,答对两个以上计满分。16参考答案:诗人喜悦的感情(或“诗人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或“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评分标准:2分,意近即可。4. 2011承德市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7-9题。(5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7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他最迷恋“ ”这一景致。(1分)8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2分)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7白居易 绿杨阴里白沙堤;8示例: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向向阳的枝头唱歌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衔泥巩巢。9通过描写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景色的无比赞美和喜爱之情。5. 2011葫芦岛市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78题。(5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7. 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白沙堤”终,写出了一路所见西湖的美好景象。B. 这首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特征,把春天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十分迷人,令人神往。C. 这首诗尾联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说明诗人留流忘返,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春日西湖无比喜爱的思想感情。D. 该诗的语言既符合格律诗的规范,又清新明快、晓畅平易,充分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艺术风格。8. 请对颈联中加着重号的词语进行简要赏析。(3分)答:_答案:7. C8. 选文中“渐”与“才”等词,选词精当,准确地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特征。(意思对即可)6. 2011普洱市(一)(4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此诗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展现钱塘湖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2分)答:_(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非常精美,请任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可从炼字、修辞、情感等方面赏析)(2分)答:_答案:暂无。7. 2011清远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全诗以 为线索,以 季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诗中的“钱塘湖”是指 。(3分)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3分)答: 3从诗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请概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答:(1) ;(2) 。答案:1、行 春 杭州西湖(各1分)2、示例: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内容正确2分,语言生动1分)3、(1)最爱湖东行不足;(2)对西湖春天美景的迷恋与赞美。(各2分)8. 2011日照市(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7、8两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7.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2分) 8.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3分) 答案:7答案: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 爱(最爱)评分:每空1分,共2分。8答案:“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评分:本题共3分。找出动词1分;赏析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9. 2011十堰市(二)阅读下边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驾考刷题宝典试题及答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鳞癌护理查房
- 2014年7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上海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吉林省2025年上半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材料与构造》:门窗洞口大小考试试题
- 川师大一中初2025级(八年级下)三月月考数学试题
-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礼实验毓秀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2025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二中中考物理一模试卷-自定义类型(含答案)
- 酒店委托会议合同范本
- GB/T 24267-2009建筑用阻燃密封胶
- 水利工程设计变更表格
-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 收益还原法课件
- 执业风险与棘手医患纠纷防范与处理
- 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模板课件
- DBJ50∕T-342-2019 工程建设对既有建(构)筑物安全影响评估标准
- NBT-4701焊接工艺评定中英文格式-填写范本-20
-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解读
- 远洋航线设计、航法及气象导航
- 内部审计常用表格文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