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苏轼PPT课件_第1页
《浣溪沙》——苏轼PPT课件_第2页
《浣溪沙》——苏轼PPT课件_第3页
《浣溪沙》——苏轼PPT课件_第4页
《浣溪沙》——苏轼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浣溪沙 苏轼 1 简介作者 苏轼 1037 1101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 多才多艺 在书法 绘画 诗词 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 黄庭坚 米芾 f 合称 宋四家 善画竹木怪石 其画论 书论也有卓见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 散文与欧阳修齐名 诗歌与黄庭坚齐名 他的词气势磅礴 风格豪放 一改词的婉约 与南宋辛弃疾并称 苏辛 共为豪放派词人 词 词至苏轼 题材 意境 笔法等皆有拓展 此前词中绝少出现的农村田园风光也出现在苏轼词中 元丰元年 1078 徐州春旱后得雨 苏轼到石潭谢神 作了一组 浣溪沙 题为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五首 皆写初夏农村景色 此为其中第四首 2 写作背景 1078年苏轼在徐州任职 那年春天 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 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石潭求雨 后来天降甘霖 缓解了旱情 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 这组词就是在赴石潭谢雨路上写的 词中描绘了农村快乐祥和 淳朴温馨 安居乐业的生活画面 极有田园诗的优美意境 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3 苏轼的诗现存约四千首 其诗内容广阔 风格多样 而以豪放为主 笔力纵横 穷极变幻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叶燮 原诗 说 苏轼之诗 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 天地万物 嬉笑怒骂 无不鼓舞与笔端 赵翼 瓯北诗话 说 以文为诗 自昌黎始 至东坡益大方厥词 别开生面 成一代之大观 尤其不可及者 天生健笔一枝 爽如哀梨 快为并剪 有必达之隐 无显难之情 此所以继李 杜后为一大家也 而其不如李杜亦在此 其诗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 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 职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写作特点 4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 其一 苏轼 5 注释1 簌簌衣巾落枣花 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 句法倒装 簌簌 花朵飘落的样子 2 缲 s o 车 即缫丝车 抽蚕出丝的器械 缲 同 缫 3 牛衣 蓑衣之类的用具 这里指穿牛衣的人 汉书 王章传 章疾病 无被 卧牛衣中 宋程大昌 演繁露 卷二 牛衣 条 案 食货志 董仲舒曰 贫民常衣牛马之衣 而食犬彘 zh 之食 然则牛衣者 编草使暖 以被牛体 盖蓑衣之类也 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 或谓本作 半依 如曾季貍 l 艇斋诗话 予尝见东坡墨迹作 半依 乃知 牛 字误也 4 漫思茶 想随便去哪儿找点水喝 漫 随意 因为十分渴 想随便喝点茶 所以不管哪个人家 都想去敲门试问 苏轼 偶至野人汪氏之居 酒渴思茶漫扣门 与此两句意同 皮日休 闲夜酒醒 酒渴漫思茶 盖即此语所本 6 译文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 枣花随风飘落 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 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 路途遥远 酒意上心头 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 艳阳高照 无奈口渴难忍 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 问可否给碗茶 7 赏析上片截取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场景 枣花的香气 缫车的响声 卖瓜人的悠然 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图画 三句话 三个画面 似乎东鳞西爪 毫无联系 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 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这一组画面 不仅色彩美 而且有音乐美 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 嗡嗡的缫车声 还是瓜农的叫卖声 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簌簌衣巾落枣花 一句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 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的新景象的喜悦之情 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 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 村南村北响缫车 一句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 细心 兴奋 牛衣古柳卖黄瓜 一句则换了一个角度写作者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 8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 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 走了一村又一村 这时已是日高天热 人也走得口干舌燥 加上酒困 睡意也上来了 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 以茶提神 试问 一词用得十分讲究 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 又担心农忙季节 农家无人 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 信笔写来 不事雕琢 但却栩栩如生 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 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 全词有景有人 有形有声有色 乡土气息浓郁 为宋词题材开拓了新的天地 敲门试问野人家 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呢 喝到茶没有 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 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 留给读者去想像 更是余味无穷 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 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 苏轼虽然身为士大夫 内心却对农村田园怀有亲近之心 自谓 使君元是此中人 此处漫不经心的 敲门试问 与 野人家 之不分彼此 可见一斑 9 欣赏 浣溪沙苏轼 其二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苏轼 其三 细雨斜风作小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