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打印稿_第1页
故都的秋 打印稿_第2页
故都的秋 打印稿_第3页
故都的秋 打印稿_第4页
故都的秋 打印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 导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 学习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 品味文章明白晓畅 简洁清丽的语言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培养朗读感悟 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 理解本文 主观情 与 客观景 的自然融合 体味诗意秋景图 把握散文 形 与 神 的辩证关系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 培养人文情怀 提高审美能力 导学重点 1 品味语言 2 学习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 理解本文 主观情 与 客观景 的自然融合 导学难点 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导学方法 导学方法 诵读法 问答法 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导学步骤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一年有四季 春夏秋冬 春有春的妩媚 夏有夏的妖娆 冬有冬的庄重 而秋 更 是风情万种 千姿百态 从古到今 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 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 秋 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 刘禹锡的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 情到碧霄 有人在夕阳下悲叹 他看到的是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 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 此人是谁 马致远 今天 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 故都的秋 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 故 都秋味 二 认识郁达夫 郁达夫 1896 1945 原名郁文 幼名荫生 字达夫 幼名阿凤 浙江富阳人 中国 现代著名小说家 散文家 诗人 代表作 沉沦 故都的秋 春风沉醉的晚上 过去 迟桂花 等 据说于 1945 年被日本宪兵掐死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 胡愈之先生曾 作这样的评价 在中国文学史上 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 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的纪念碑上 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 文学作品 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因此 他常常把个人的生 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 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个性 和人生际遇 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 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 诗的情调 热情坦白 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 情 展现出一幅幅感伤 忧郁而又秀丽 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三 整体感知 1 解题 故都 指什么地方 作者为什么不称 北平的秋 而叫 故都的秋 呢 明确 北平 北平曾作过元 明 清三个朝代的都城 可谓历史悠久 文化深厚 突出北 平历史悠久 现在的都城是南京 故 有 从前的 过去的 的意思 人们对 从前的 过去的 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 眷恋等感情 譬如 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 乡为 故乡 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 故人 从 秋 字可以看出 文章描写的是秋 景 因此从标题看 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 大家快速阅读 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 看看郁达夫对 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 第一段 我的不远千里 要从杭州赶上青岛 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 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 秋 这故都的秋味 他为赏秋不辞辛劳 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 秋天 这北国的秋天 若留得住的话 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 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 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 向往 迷恋 眷恋 四 具体研习 1 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 郁达夫先生既然这么喜欢故都的秋 那么他选取 了哪些画面来写故都的秋 学生阅读圈点 教师引导学生找关键词 关键句 明确 从 3 11 自然段 主要是 5 幅画面 第 段庭院静观 破屋秋色 第 段槐树 落蕊 街头落蕊 第 段秋蝉残鸣 第 10 段闲话秋凉 第 11 段清秋佳果 2 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明确 清 静 悲凉 3 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 是如何体现故都秋 清 静 悲凉 的特点的呢 下面先请同学来诵读课文 3 11 段落 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 一是圈出文中体现 秋天色彩的词语 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我们将从 秋色 和 秋声 两个角度来品 味一下故都的 秋味 秋色 青天 蓝绿 蓝朵 蓝色 秋草 枯黄 落蕊 灰白 树影 暗灰 灰土 灰色 灰沉沉的天 灰色 青布 蓝绿 枣树 淡绿微黄 那么这些色彩有什么特点 红 橙 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 绿 青 蓝等颜色称 为冷色系 明确 冷色 故都北京 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 秋天里 明艳之色有 繁市之境在 作者为 何避而不写 明确 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 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 因此不喜暖色 不 好热闹 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 插入写作 背景 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 郁达夫从 1933 年 4 月由上海迁居杭州 1936 年 2 月离杭赴福州 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 他思想苦闷 创作枯竭 过得是一 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 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1934 年 7 月 郁达夫 不远千里 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 再 次饱尝了故都的 秋 味 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 故都的秋 白色恐怖 使郁达夫心境不好 他心境不好 所以喜好冷色调 总想找宁静处 作 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 清 的特点 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 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 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 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 微叹着互答着说 秋声 静 鸽声 帚声 蝉声衰弱 风雨声 人声 四 小结 本文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 五 布置作业 思考 这节课我们主要赏析了 3 11 段 感受了作者笔下故都秋的清 静 悲凉 文章 的第 2 12 13 14 段这些文字看似多余 它们有没有作用 如果有 有何作用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朗读 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 赏析意象 牵牛花 作者选择的牵牛花条件是非常严格的啊 要 在皇城人海之中 租一椽 破屋来住着 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在破壁腰中 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 是在写 静 既写 静 同时也写 清 为什么是 一椽破屋 破壁 这些都说明了这是 故都 它是从漫长的岁月中走过来的 有了 一定的岁数与历史了 更能体现作者的悲凉情绪 试想 在崭新的房子里面 能够有这些 悲凉 凄清的情绪吗 而且 作者对这些牵牛花的颜色也是挑三拣四的 我以为以蓝色或 白色者为佳 紫黑色次之 淡红者最下 为什么淡红色最下 因为 红 的暖色调不符合 作者悲凉的心境 最好 还要在牵牛花底 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试做 陪衬 体现了 悲凉 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萧条 落寞 凄清的景 雨后话秋有一句 唉 天可真凉了 作者写 了 字念得很高 拖得很长 是出 于什么目的 明确 目的在于渲染 清 静 悲凉 的气氛 了 字音抬得高 拖得长 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 呼唤的越响 回荡得越远 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三 学习对比 前后呼应的写法 1 本文是写故都的秋 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 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 主要在 2 和 13 自然段 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 秋味 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 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由此可见 为 了突出景物特色 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2 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 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 后 明确 分别抓住其 看不饱 尝不透 赏玩不到十足 和 色彩不浓 回味不永 的 特点 前者在第 2 自然段 后者在第 13 自然段 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 文章还有没有前后呼应的段落 明确 1 和 14 段 第 1 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 第 14 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 眷恋之情 都是抒发情感 向往 是在去故都之前 眷恋 是在离开故都之时 其实质 是一样的 所以 1 和 14 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 难点探讨 第 12 段 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 从全文来看 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 这一段采用议论 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 说明感秋处处有 中国文人最突出 而秋 深味 非在中国北方莫属 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 故都之秋 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 的引证 说明感秋处处有 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 秋的 深味非北方莫属 还是为了突出 北国之秋 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 景 理交融起来 充实了内容 深化了主题 同时也使 文章疏朗不羁 挥洒自如 五 布置作业 你读过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