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四--高考历史特点答题方法_第1页
题型四--高考历史特点答题方法_第2页
题型四--高考历史特点答题方法_第3页
题型四--高考历史特点答题方法_第4页
题型四--高考历史特点答题方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四 特点、特征类题目设问方式特点、特征类非选择题是根据设问划分的一种材料解析题型,主要考查分析、概括、归纳问题及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其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共同特征、不同特征。此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设问:角度一针对某一历史知识设问角度二针对某一历史知识的某一方面设问角度三针对某一历史现象所反映的阶段特征设问角度四针对某一历史现象在某一历史时期发展的特点设问角度五针对两项或两项以上同类历史现象比较的特征设问破题思路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注意分清解答类型、设问角度及反映的主题等。1.从设问角度看(1)社会某个时期(王朝)的特征,如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一般从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归纳;再如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历史发展的特征,一般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运动、国际关系与政治格局、列强殖民扩张与开拓市场、科技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2)某一历史现象发展的阶段特点,如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可以从技术发展、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经济形态等方面进行概括归纳。(3)某一历史事件自身具有的特点,如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可以从原因、性质、过程、特殊性、结果、历史地位与影响等方面归纳。这类设问一般适用于重大革命、改革、思想运动、制度等,如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等。(4)针对某一历史现象利用材料信息归纳其发展过程反映的特点,如综合材料信息说明该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突出特点;总结材料信息说明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等。这类题目时高考考查的主要方向。2.从历史事物的构成要素角度看回答历史特点、特征类问题时,还应明确问题涉及的主体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及问题赋分的多少,决定是从某一方面还是从某几个方面思考并总结特点。一般来说,根据解答要素概括特点、特征的题目可以这样思考: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作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如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与儒家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相比,其特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相比,具有爆发时间早的特点。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同属旧民主主义革命,但从目的来说,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点(从经济上说,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从政治上说,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挽救民族危亡)。过程相关准备、发生的变化(领导力量、双方力量对比、领域范围的扩大等)、是否顺利、最突出的地方、其中的重大事件等。如法国共合政体确立的过程与英国、美国政治制度的确立相比,就具有艰难曲折的特点(从1789年到1875年,共和势力与君主势力经历了近百年的斗争)。内容措施产生依据、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包括的方面、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如资政新篇的内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不是彻底、是否具有局限性等。如近代德国与英国的政治体制相比,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具有不彻底性。范围包括地域、领域等。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以往的危机相比,就具有范围广(涉及地域广、涉及的经济部门多)的特点。性质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双重性质、性质发生变化等。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后来演变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如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会议的影响直至今天,并将继续影响中国,因此该会议具有影响深远的特点。3.从历史模块角度看(1)政治方面:国内可从政治制度和政策、政权的变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考虑。国外可从外交政策和外交关系、国际关系格局等方面考虑。(2)经济方面:可从经济政策、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繁荣状况(交通状况、城市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3)思想文化方面:要体现时代特色。思想方面的特点可从对人们思想解放作用或对新生事物的推动或阻碍作用方面思考;文化方面的特点要结合当时政治、经济状况进行思考,如批判了君主专制,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赞扬了人们的反抗精神,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等。典型例题(山东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片段一 初创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1805年,美国军方宣布,其所需火药将全部由杜邦火药厂生产。片段二 发展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他非炸药类产品。片段三 转型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 - 摘编自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等(1)据片段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杜邦火药厂初创时期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2)据片段二,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3)据片段三,概括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信息速读 购进机器 利用工业革命的成就化学方面 新兴工业部门出现塑胶产品、音像磁带 民用产品解析:(1)问依据时间先导出背景再确定条件,如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殖民扩张的需要等。(2)问对“杜邦公司发展”这一现象,综合材料信息、归纳其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依据材料筛选出即可。(3)问,从1922年到1943年,即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杜邦公司关闭火药厂,开发亮漆、塑胶、尼龙等民用产品;1958年之后,从国际部和海外投资可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答案:(1)利用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契机,采用机器生产;当时战争不断,火药市场广阔。(2)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3)由军用生产力为主转向民用生产为主(或由火药生产为主转向化工行业的多个领域)。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和平局面;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扩大海外市场,增加海外投资。原因: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万能模板1.从历史模块角度分析特点、特征(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