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探究型教案.doc_第1页
声音的产生探究型教案.doc_第2页
声音的产生探究型教案.doc_第3页
声音的产生探究型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究型教案设计 第四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胡小敏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思考比较发声体和不发声体,能总结出发声体的共同特征,概括出声音产生的条件,培养观察对比能力一:自主学习1:_是发声体产生声音的条件,_停止发声也停止。2:_是声源。二:创设物理情境引入课题1、 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自然声音(海浪等)和几种动物声音(大象、虫子、公鸡等);2、 引入课题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我们最想知道什么呢?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学生:猜想,声音的产生可能由于物体的运动。老师: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三:实验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实验1:用两只手指轻放在喉部,然后发出声音。 你发现什么现象?_ 你知道什么在振动吗?_实验2:拨动拉紧的橡皮筋(一个同学拉紧橡皮筋,另一个同学拨动橡皮筋,体现合探究) 你听到声音了吗? _ 橡皮筋在做怎样的运动?_实验3:敲击一下音叉,听到_,发现音 叉_。用手扶住音叉,音叉停止振 动, 还能听见声音吗? _实验4: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看到什么现象_,发声的音叉,触及悬挂的乒乓球看到什么现象_。结论:由以上现象可得出发生的音叉在做怎样运动?_思考: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带领学生总结分析,由以上现象想想看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析与结论:1: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2、声音产生的原因: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3、什么是声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这样的物体叫做声源4、提升.歌曲:保卫黄河中唱到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中发声的物体有哪些? (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四:拓展提升:(交流讨论:课本76页;对课外的一些乐器、动物的发声进行总结,拓展学生知识面) 箜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大型拨弦乐器,笛子是一种最常见的管乐器,木琴是一种打击乐器,你知道他们各是靠什么发声的吗? 你还能在举出一些有趣的发声现象吗?知识积累:1打击乐器:锣、鼓、木鱼等打击乐器发声的原因是:锣、鼓、木鱼等被木槌敲击部位的振动2.弦乐器:对二胡、小(大)提琴、琵琶、吉他等弦乐器的发声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3.管乐器:(中国乐器):笛、笙、箫、唢呐、长号,(西洋乐器):长号、原号、长笛、短笛等,是人嘴吹动簧片或哨子类的振动器件,激发管内的空气柱振动而发声的4. 蟋蟀是靠翅膀相互摩擦振动而发声的;鸟靠鸣膜振动发声;苍蝇蚊子靠翅膀的振动发声的 五:达标检测(对当堂内容进行检测) 1. 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 _ 2.吉他发声时,弦在_,用手按住弦,声音停止。 3.说话时,声带在_,不说话,则声带_。 4. 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 A. 手挡住了声音,锣声无法传播 B. 锣面停止振动 C. 声音被手传走,空气中无声波 D. 锣面振动变小 5.“余音”可以“绕梁”,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虽然停止了敲击古钟,但古钟仍然振动 B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