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20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鲁教版2020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鲁教版2020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鲁教版2020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I)卷_第4页
鲁教版2020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教版2020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共14分,每小题2分)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萦(yng)绕 燕(yn)然勒功 惩(chng)罚 可汗(hn)B . 殷(yn)红 气冲斗(du)牛 揩(ki)去 哺(b)育C . 嗥(ho)鸣 谰(ln)语 污秽(hu) 锲(q)而不舍D . 机杼(zh) 校(jio)补 朔(shu)气 震悚(sng)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母校,驻足端祥 , 触景生情,不禁(jn)潸(shn)然泪下。B . 祖逖率部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因战功显赫(h)遭到朝廷忌惮(tn),最终,困于东晋朝廷明争暗斗忧愤而死,北伐大业也功败垂成。C .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z)孜不倦(jun)地获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D . 逆(n)境给人磨炼的机会,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ro)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从国际上看,能成功从中等收入跨越到高收入的国家实际上是凤毛麟角的,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要成功跨越,面临的挑战更大。B .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学艺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出现看似异军突起,实则厚积薄发。C . 迫不及待的环境与生态问题,促使我们超越民族国家的疆域,从“全球史”的大视野看待和解决中国发展带来的问题。D . 很多孩子对奥赛不感兴趣,家庭也因负担不菲而苦不堪言,但家长仍然全力以赴、不计成本把孩子送进奥赛培训班。4. (2分)下列句子中,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七年级语文组开展“读经典,写好字”活动,其目的是加大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加大”应该改为“提高”)B . 自从我校食堂推行“光盘行动”以来,同学们餐桌上的浪费已减少了05倍。(“减少了05倍”应改为“减少了二分之一”)C . 为了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叔叔到我校举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删去“不再”)D .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提高”应该改成“增强”)5.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艾青,原名蒋海澄,诗人,1966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真挚,诗风清新。B .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路走过女儿国、大人国、飞岛国、慧姻国等多个国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去到西天,取得了真经。C . 在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一文中,鲁迅先生明明赞扬长妈妈,却从她的缺点说起,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D . 李逵,绰号“黑旋风”,使两把斧,力大如牛,为人爱僧分明。6. (2分)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B . 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C . 正说着,宝玉和探春也来了,也都入坐听他讲诗。D . 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7. (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A . B . C . D . 二、 综合题 (共1题;共6分)8. (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爱的距离刘超和老耿来这里已经守了三天,始终没有发现野猪的影子。老耿伏在深草丛紧握着猎枪,因熬夜而通红的双眼死死地盯着前方不远处的一片玉米地,就在上周,这块玉米地被野猪糟蹋了,那可是农民一年的收成,看着眼前东倒西歪的玉米秆,老耿的牙齿咬得咯咯响,攥抢的手握得更紧了。老耿是我们这里出了名的猎户,打野猪几乎没有失过手,如果不是跟着他,我这个刚从大学毕业的书生蛋子是断然不敢来的。今天已经是第四天,连守三天都没有收获,我心里难免失落,但听老耿说过“一猪二熊三虎”,意思是说,野猪发起狠来比熊和虎都还厉害,想到这里,倦怠的心又立刻变得紧张,身体也不由得向老耿移动了一些。“来了,”者耿悄声提醒我。我还没醒过神儿,就发现前面玉米地里像进了台推土机,那分明不是野猪,而是一头怪兽,怪兽所到之处,玉米秆纷纷为它开道,哼哧哼哧的声音就像火车刚启动时发出的巨大声响,初步估计至少有两百斤。我的双手不由得紧紧抓着老耿的胳膊,尽量将身体趴得更低。野猪也许听出了点风吹草动,倏地抬起头左右张望,待确信没有什么声音后,便朝着不远处的小树林方向看了一眼,然后继续向前哨食着玉米棒子。“砰”的一声,抢响了。打中了,老耿连忙追上去,但这一枪显然不足以致命,只打穿了野猪的肩胛骨,野猪踉跄着向前跑。我从没想过野猪也能跑得那么快,只一眨眼的工夫,它已经冲出了玉米地,把我和老耿甩在后面,眼看着野猪就要冲进小树林,老耿也打算放弃时,只听“嗽”的一声,野猪停下来,而且四处打转,从声音可以判断,它此刻异常痛苦。“野猪踩到夹子了,”老耿第一反应。果然,我们从三十米开外的地方看到,铁夹子正牢牢地夹着野猪的一条腿。野猪痛苦得嗽嗽直叫,但我始终纳闷儿的是为什么野猪一直看着那片小树林,难道仅仅是因为小树林是它的庇护所吗?老耿再次举起猎枪,这次肯定是万无一失了。谁知,正准备扣扳机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野猪露出森白的撩牙,只听一咔嚓”一声,被夹的那条腿被咬断了,快得连老耿都没有反应过来。“不好,野猪要逃!”老耿迅速举起枪。这时,我和老耿清晰地看到,三只小野猪,蹒珊着,蹦跳着来到大野猪跟前,一只小野猪乖巧地舔舐着大野猪被咬断的腿,野猪一家就这样,缓慢地走进小树林。子弹最终没有发射出去多年过去了,野猪一家团聚的情景始终萦绕在我眼前,我相信,那片玉米地至小树林就是爱的距离。(选自意林)(1)阅读文章,理清文章脉络,把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2)赏析下列两个句子。怪兽所到之处,玉米秆纷纷为它开道,哼哧哼哧的声音就像火车刚启动时发出的巨大声响。(请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野猪露出森白的獠牙,只听“咔嚓”一声,被夹的那条腿被咬断了。(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3)结合课文,分析文章第14段有什么作用? (4)谈谈文章以“爱的距离”为题的妙处。 三、 默写与诗歌鉴赏(共17分) (共3题;共17分)9. (8.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在积累古诗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分类整理的方法,加深对诗文的理解。方法一:按意象归类。诗人常用嫩绿的春草,抒发爱春之情,例如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_”;又用如烟的春草,比喻心中满溢的愁绪,例如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_,_,梅子黄时雨”;也用蓬勃的绿草,表现环境的清幽,例如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写道:“苔痕上阶绿,_”。方法二:按情感主题归类。关于战争题材的诗歌,既有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百姓遭受战乱的同情,例如“_,犹是春闺梦里人”;也有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例如“_,_”。方法三:按同一诗人归类。杜甫的诗常表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如“_,恨别鸟惊心”;又如“_,_”。此外,我们还可以按同一时代、同一季节等等方面来进行归类。10. (4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送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別从_和_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 (2)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B . 首联“黑云圧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景也是写事,渲染战前敌军压境,我军英勇应战的危急、紧张气氛;暗示战斗的残酷,为下文描写战斗的惨烈做铺垫。C . 颈联“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此句中“鼓寒”指的是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的是战士们在这祥沉重的鼓声中无力击鼓,斗志难振。D . 尾联“扱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11. (5.0分)九年级(3)班准备举行“走近课外小说”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为活动做准备。 (1)【小说趣话】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是( ) A . 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B . 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C . 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D . 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2)【人物画廊】下面是一部小说中的人物画像,分别由代表各自名号的汉字组合而成。仔细观察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毛泽东曾经用“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来评价上面的_。B总与“三”结缘,请写出他与“三”相关的两个故事:_。C最怕困难,每遇困难,他就对B说:“你回你的水帘洞,我回我的_。”D的性格特点是:_。(3)为使活动更顺利地展开,九年级(3)班通知开办图书角,要求每人带一本自己喜欢的、有积极意义的课外小说放置在图书角中,利用课余时间交流分享,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写一则通知,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 四、 阅读理解(33分) (共3题;共33分)12. (12分)阅读自白,完成小题: 自 白铁凝有一次在邮局寄书,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她说咱们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了起来。她之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是想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一次不幸:她的儿子患白喉死了,死时还不到四岁。没有了孩子的维系,又使本来就不爱她的丈夫很快离开了她。这使她觉得羞辱,觉得日子是再无什么指望。她想到了死。她乘火车跑到一个靠海的城市,在这城市的一个邮局里,她坐下来给父母写诀别信。这城市是如此的陌生,这邮局是如此的嘈杂,无人留意她的存在,使她能够衬着这陌生的嘈杂,衬着棕色桌面上糨糊的嘎巴和红蓝墨水的斑点把这信写得无比尽情一种绝望的尽情。这时有一位拿着邮包的老人走过来对她说:“姑娘,你的眼好,你帮我纫上这针。”她抬起头来,跟前的老人白发苍苍,他那苍老的手上,颤颤巍巍地捏着一枚小针。我的同学突然在那老人面前哭了。她突然不再去想死和写诀别的信。她说,就因为那老人称她“姑娘”,就因为她其实永远是这世上所有老人的“姑娘”,生活还需要她,而眼前最具体的需要便是她帮助这老人纫上针。她甚至觉出方才她那“尽情的绝望”里有一种做作的矫情。她纫了针,并且替老人针脚均匀地缝好邮包。她离开邮局离开那靠海的城市回到自己的家。她开始了新的生活,还找到了新的爱情。她说她终生感激邮局里遇到的那位老人,不是她帮助了他,那实在是老人帮助了她,帮助她把即将断掉的生命续接了起来,如同针与线的连接才完整了绽裂的邮包。她还说从此日子里有了什么不愉快,她总是想起老人那句话:“姑娘,你的眼好,你帮我纫上这针。”她常常在上班下班的路上想着这话,在街上,路过一些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邮局。有时候这话如同梦一样地不真实,却又真实得不像梦。然而什么都可能在梦中的街上或者街上的梦中发生,即使你的脚下是一条踩得烂熟的马路,即使你的眼前是一条几百年的老街,即使你认定在这条老路上不再会有新奇,但该发生的一切还会发生,因为这街和路的生命其实远远地长于我们。我们曾经在公共汽车上与人争吵,为了座位为了拥挤的碰撞。但是永远也记不住那些彼此愤怒着的脸。记住的却是夹在车缝里的一束小黄花。那花朵是如此的娇小,每一朵才指甲盖一般大。是谁把它们采来从哪里采来又为什么要插在这公共汽车的窗缝里呢?怨气冲天的乘客实在难以看见这小小花束的存在,可当你发现了它们才意识到胸中的怒气是多么的没有必要,才恍然悟出,这破旧不堪的汽车上,只因有了这微小的花,它行驶过的街道便足可以称为花的街了。假若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就不愿意错过这条街上每一处细小的风景。假若人生不过是长街上的一个短梦,我也愿意把这短梦做得生意盎然。(1)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的同学和作者的自白分别是什么?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段画线句子。 她抬起头来,跟前的老人白发苍苍,他那苍老的手上,颤颤巍巍地捏着一枚小针。(3)仔细阅读第段内容,谈谈作者的同学为什么说“不是她帮助了他,那实在是老人帮助了她”? (4)“假若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就不愿意错过这条街上每一处细小的风景。假若人生不过是长街上的一个短梦,我也愿意把这短梦做得生意盎然。”结合文本,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生的看法. 13. (9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聪明人与“笨功夫”“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钱钟书先生的这句话意味深长。有时候,“笨功夫”才是成功的唯一捷径。愚公率子孙挑石移山,智叟笑其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笨功夫”的背后却是智者的远见。聪明人很多,可是能下“笨功夫”的人也同样多吗?拥有了聪明的头脑就一定会成功吗?答案是否定的。贝索,爱因斯坦好友,被他称为“在全欧洲都找不到第二个的知音”。贝索思维敏捷、鉴别能力强、知识渊博,在“相对论”的创立过程中曾经给予爱因斯坦很多的启示,甚至被誉为“相对论的助产士”。这样聪明的一个人却一辈子也没有过自己的建树。说到原因,爱因斯坦用过这样一个比喻:贝索是灵活、敏捷、讨人喜爱的蝴蝶,却又像蝶儿那样少了专注的精神,在某个地方稍作停留便飞走了;而他自己则像一只愚笨的鼹鼠,挖起洞来心无旁骛。正是这种差别,使爱因斯坦成就了伟业,贝索却一事无成。在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贝索式的人物。他们天资出众,却对事业少了一种专注的精神,对待问题常常是浅尝辄止,最终浪费了天资,“泯然众人矣”。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农场主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手表遗失在小山般的稻谷堆中。他承诺,谁能找到手表,就给他50美元作为赏钱。人们都卖力地四处翻找,可在成堆的谷粒中“大海捞针”,谈何容易。许多人忙到太阳下山仍一无所获,只好失望地回家了。最后,仓库里只剩下一个贫穷的小孩。天慢慢变黑,四下一片寂静。小孩虽然害怕,却不愿放弃,仍在翻找。突然,“滴答、滴答”的声音传进耳鼓,他停下动作,凝神细听。仓内更静了,滴答声也变得更为清晰。“是手表的声音!”小孩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循声在漆黑的谷仓中找到了那只手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专注地对待一件事,总有一天,你会打开成功的大门。如果能“一生磨一剑”,何惧宝剑不够锋利?如果不畏苍山远,自然能够做到“山高人为峰”。台上三分钟的光鲜,是台下十年功的辛苦。下得了“笨功夫”才是真正的“聪明人”。聪明的人,你说呢?(1)第二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有关宋濂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 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4)央视记者柴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世上所有的好东西都是聪明人用笨功夫做出来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14.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 , 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事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苏轼答谢民师书)【注】文:文饰。达:表达清楚。口与手者:口说和手写,即指语言和文字。(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 求物之妙_则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