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常见的酸和碱课件_第1页
课题常见的酸和碱课件_第2页
课题常见的酸和碱课件_第3页
课题常见的酸和碱课件_第4页
课题常见的酸和碱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课时酸碱指示剂 柠檬 山楂 酸桔子 酸 生活中 尝起来酸酸的 碱 摸起来滑滑的 生活中 尝起来涩涩的 1 常见的酸有盐酸 HCl 硫酸 H2SO4 硝酸 HNO3 还有磷酸 H3PO4 碳酸 H2CO3 醋酸 CH3COOH 等 2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 NaOH 氢氧化钙 Ca OH 2 氢氧化钾 KOH 氢氧化铜 Cu OH 2 氨水 NH3 H2O 等 从名称上看它们最后一个字都是 酸 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元素 从名称上看都叫 氢氧化某 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氧根 OH 是不是含有H的化合物就是酸 是不是含有OH的化合物就是碱 酸 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是H 的化合物是酸 碱 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是HO 的化合物是酸 实验室如何鉴别酸溶液和碱溶液 将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的小花用水润湿后 放入盛有二氧化碳气的试剂瓶中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 紫色石蕊试液是什么 回顾知识 回忆 1 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的试管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2 在右图的实验中 可以看到什么现象 这说明酚酞试液有什么性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盐酸 石灰水 盐酸 石灰水 实验探究 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 1 酸碱指示剂 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红色 无色 红色 无色 蓝色 蓝色 红色 红色 石蕊和酚酞溶液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2 变色规律 酸红碱蓝遇石蕊 酸无碱红遇酚酞 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石蕊为紫色 酚酞为无色 巩固练习 1 盐酸是酸溶液 它使紫色石蕊溶液变 遇无色酚酞溶液 2 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溶液 它使石蕊溶液变 使酚酞溶液变 红色 仍无色 蓝色 红色 3 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碱溶液 如石灰水 变 在紫色石蕊溶液滴入酸溶液 如稀硫酸 变 4 无色酚酞溶液滴入碱溶液 如石灰水 变 在无色酚酞溶液滴入酸溶液 如稀硫酸 显 蓝色 红色 红色 无色 注意 是指示剂在变色 不是酸溶液和碱溶液在变色 如说石蕊溶液使盐酸变红色的说法是错误的 活动与探究 4 自制酸碱指示剂 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 如牵牛花 月季花 紫卷心菜 胡萝卜等 分别在研钵中捣烂 加入酒精 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 1 浸泡 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 得到指示剂 试验指示剂在上述4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自制指示剂原料 月季花 牵牛花 紫萝卜 美人焦 胡萝卜 紫包菜 浅红色 变黄色 变红色 变蓝色 变红色 黄绿色 淡红色 变绿色 红色 紫色 紫色 红色 浅紫色 黄绿色 蓝色 植物花朵的酒精浸出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情况 思考 它们为什么可以作代用酸碱指示剂 课堂练习 1 下表是四种花的提取液实验 酒精用于提取花中的色素 上表中能做酸碱指示剂的花汁是 将厨房中的少量白醋滴入大红花的花汁中 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若将紫罗兰提取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 则可看到的现象是 不能做指示剂的是 大红花 紫罗兰 橙色 紫色 1 市售的瓶装汽水含有一种酸 向该汽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则该溶液变为 A紫色B红色C蓝色D无色2 某无色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则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A紫色B红色C蓝色D无色 巩固练习 3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 它能使无色酚酞溶液 A 变红色B 变蓝色C 呈无色D 变紫色 4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 A NaClB NH3C HClD NaOH 盐类 中性 变成氨水后是碱类 盐酸是酸类 是碱类 5 向某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仍无色 若向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则 A 一定显红色B 可能显蓝色C 可能仍为紫色 也可能显红色D 一定显无色 6 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 碱溶液作用时 归纳成如右图所示的关系 图中A B C 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 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 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 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A 紫色B 蓝色C 红色D 无色 7 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 分别是稀H2SO4 蒸馏水 NaOH溶液 能把它们一次性区分开的试剂是 A 酚酞B 铁片C 石蕊试液D 二氧化碳气体 第2课时常见的酸 实验室里常见的酸 知道它们在生产 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讨论 1 人的胃液里含有什么酸 2 汽车电瓶里含有什么酸 3 食醋里含有什么酸 4 酸雨里含有什么酸 1 人的胃液里含有盐酸 2 汽车电瓶里含有硫酸 3 食醋里含有醋酸 4 酸雨里含有硫酸 还含有硝酸 探究一 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观察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状态 颜色 打开瓶塞 观察发生的现象 闻一闻是否有气味 注意 闻气体的方法 实验10 2 无色液体 无色 粘稠 油状 液体 有白雾出现 无现象 有刺激性气味 无气味 二 常见的酸 白雾产生的原因 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 具有 挥发性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大 不变 那么浓硫酸 浓盐酸敞口放置溶质 溶剂 溶液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各自怎么变化 1 浓硫酸的吸水性 做干燥剂 物理变化 2 浓硫酸的腐蚀性 脱水性 化学变化 浓硫酸能夺取含碳 氢 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 氢 氧元素 生成黑色的炭和水 化学变化 纸上显出黑色字迹 蘸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 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甚至烧成洞 3 如何稀释浓硫酸 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热量 注意 在稀释浓硫酸时 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 并不断搅拌 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 应如何处理 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然后涂上3 5 的碳酸氢钠溶液 盐酸 硫酸的用途 1 下列物质敞口放一段时间 质量会减少的是 A 浓硫酸B 大理石C 稀硫酸D 浓盐酸 D B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 瓶口出现白烟B 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白纸上的字迹慢慢变黑C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D 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 处理无需处理 课堂练习 3 如图所示 密闭容器中盛有甲 乙两烧杯 乙烧杯中盛有紫色石蕊试液 当甲烧杯中盛有下列何种试剂时 过一会儿乙烧杯中石蕊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A 浓硫酸B 氢氧化钠溶液C 浓盐酸D 浓氨水 4 如上图所示 密闭容器中盛有甲 乙两烧杯 乙烧杯中盛有无色酚酞试液 当甲烧杯中盛有下列何种试剂时 过一会儿乙烧杯中酚酞试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C D 第3课时酸的化学性质 1 有两瓶未贴标签的稀盐酸和NaCl溶液 中性溶液 请同学们想想有哪些方法可以鉴别出来 你的方案一 用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1 与指示剂反应 结论 酸能与指示剂反应 酸红碱蓝遇石蕊酸无碱红遇酚酞 方案二 用较活泼的金属来鉴别 结论 酸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产生氢气 Mg 2HCl MgCl2 H2 Zn 2HCl ZnCl2 H2 Zn H2SO4 ZnSO4 H2 Mg H2SO4 MgSO4 H2 Fe H2SO4 FeSO4 H2 Fe 2HCl FeCl2 H2 写出铝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 你还知道方案三吗 2Al 6HCl 2AlCl3 3H2 2Al 3H2SO4 Al2 SO4 3 3H2 2 与活泼金属反应 钾K钙Ca钠Na镁Mg铝Al锌Zn铁Fe锡Sn铅Pb H 铜Cu汞Hg银Ag铂Pt金Au 活动性依次减弱 除铁锈原理 方案三 3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铁锈逐渐消失 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铁锈逐渐消失 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Fe2O3 6HCl 2FeCl3 3H2O Fe2O3 3H2SO4 Fe2 SO4 3 3H2O 写出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 CuO 2HCl CuCl2 H2OCuO H2SO4 CuSO4 H2O 结论 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有水生成 回忆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 4 与盐的反应 CaCO3 2HCl CaCl2 CO2 H2O 酸具有的一些相似性质 1 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 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 生成氢气Zn 2HCl ZnCl2 H2 3 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生成水Fe2O3 6HCl 2FeCl3 H2O 4 与盐的反应 CaCO3 HCl CaCl2 CO2 H2O 巩固练习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 瓶口出现白烟B 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白纸上的字迹慢慢变黑C 稀释浓硫酸时 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 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 稀硫酸 稀盐酸都可以用于金属表面除锈2 下列物质可以利用金属和稀盐酸直接制取的是 A AgClB FeCl2C CuCl2D FeCl3 A 铜与盐酸不反应 生成FeCl2 B 银与盐酸不反应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B 做完实验后 将剩余的试剂倒回原试剂瓶C 稀释浓硫酸时 将水沿器壁慢慢地倒入浓硫酸中 并不断搅动D 熄灭酒精灯 用灯帽盖灭4 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盐酸可用来除铁锈B 稀硫酸在实验室里常用作干燥剂C 硫酸可用于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D 盐酸是重要化工产品 D B 5 某同学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 正确的做法是 A 先用较多的水冲洗 后涂上3 5 的碳酸氢钠溶液B 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C 不作任何处理 A 6 将锈铁钉放入稀盐酸中看到哪些现象 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先看到铁锈被除去 溶液变成黄色 再看到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Fe2O3 6HCl 2FeCl3 3H2O Fe 2HCl FeCl2 H2 7 初中化学教材中常用下列词语描述物质的性质 a 氧化性b 还原性c 可燃性d 毒性e 吸水性f 溶解性g 酸碱性h 腐蚀性请你选择合理的序号 a h 填写下列空格 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 是因为它有 氢气可用高能燃料 是因为它有 氧气在燃烧反应中一般表现出 用CO冶炼铁 是利用它的 石蕊和酚酞可用来检验溶液的 H2SO4和HCl等对人的皮肤有 e c a b g h 第四课时常见的碱 你已经知道哪些碱 了解它们的性质吗 它们在生产 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讨论 1 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手接触石灰浆时间久了手会怎么样 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2 你知道什么是烧碱吗 为什么这种物质叫做烧碱 而且有人把这种物质叫做火碱 3 你见过氨水吗 它有些什么性质 二 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 火碱或苛性钠 是一种重要的碱 石灰水和氨水都呈碱性 这是因为石灰水中含有碱 氢氧化钙 氧氧化钙俗称消石灰或熟石灰 氨水 NH3的水溶液 也是碱 1 氢氧化钠 NaOH 白色块状固体 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吸收水分 潮解 可作为干燥剂 试管外壁温度较高 溶解时放热 能否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知识结晶 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 所以 它的俗名叫做苛性钠 火碱或烧碱 火烧歌星 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 应如何处理 注意 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必须十分小心 防止眼睛 皮肤 衣服被它腐蚀 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 用大量的水冲洗 再涂上硼酸 氢氧化钠 NaOH 用途 肥皂 石油 造纸 纺织 印染 含NaOH 2 氢氧化钙 Ca OH 2 白色粉末状固体 微溶于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在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 生石灰CaO 生石灰与水反应得到氢氧化钙 产生大量的热 注意安全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 几种常见的碱 常用的碱有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钾 KOH 氨水 NH3 H2O 等 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碱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 变蓝 变红 变红 变蓝 碱溶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 无明显的现象出现 难以判断NaOH溶液是否与CO2发生了反应 那么 如何才能知道以应是否发生了呢 NaOH溶液 碱具有的一些相似性质 1 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2 酸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生成水2NaOH CO2 Na2CO3 H2O 酸碱溶液中的粒子 酸溶液为什么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碱溶液为什么也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酸溶液 碱溶液为什么能导电 而蒸馏水 乙醇为什么不导电 酸碱溶液中的粒子 分子 无法自由移动的离子 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 所以 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 所以碱也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1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易溶于水 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B 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C 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D 能除去油污 可做厨房的清洁剂2 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 要用较多的 冲洗 再涂上 溶液 C 水 硼酸 NaOH使石蕊溶液变蓝色 复习巩固 3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所以 它的俗名叫做 它曝露在空气中时容易 表面潮湿并逐渐 这种现象叫做 因此 氢氧化钠可以作某些气体的 苛性钠 火碱 烧碱 吸收水分 溶解 潮解 干燥剂 复习巩固 4 澄清石灰水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 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 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 俗称 或 写出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5 下列各组物质 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A 生石灰 熟石灰 消石灰B 金刚石 石灰石 大理石C 沼气 天然气 煤气D 烧碱 火碱 苛性钠 蓝色 红色 氢氧化钙 熟石灰 消石灰 D Ca OH 2 CO2 CaCO3 H2O 都是NaOH 复习巩固 6 下列物质中 长期放在敞口瓶里会变质的是 A 大理石B 浓硫酸C 熟石灰D 石墨 7 下列哪些物质溶于水或和水反应时能放出大量的热 A 氢氧化钠固体B 浓盐酸C 氧化钙D 氢氧化钙固体 C AC 生成新物质 与CO2反应 溶于水放出热量 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你能得出答案吗 8 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 上面写有 干燥剂 主要成分为生石灰 请勿食用 等字样 回答下列问题 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理由 化学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