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doc_第1页
浅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doc_第2页
浅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doc_第3页
浅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doc_第4页
浅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1浅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责任是做人的基本条件之一,要做人首先就得承担责任。 责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人分内应当做的事,即应尽的责任;二是指没有做好分内的事必须承担的责罚,即应负的责任。 责任感是个体在面对义务和职责时的自我确证和自我意识,是外在义务与职责的内化。 一个人有了责任感,他就会对人类有无限的爱,情不自禁地去关爱别人,关爱社会;就会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承担责任,接受挑战,同时会激发人的创造潜力,就会以自己的行动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贡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感意识淡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杀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 有些学生虽已成人,但从未想到为父母分忧,从未想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在大学校园里,有些学生虚度光阴,学业荒废,以致留级、退学,这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父母,更对不起国家。 有些学生视谈恋爱,为“玩”朋友,将纯真的爱情视为可为之玩亵的玩物。 对朋友不信不义,尔虞我诈。 什么为国家,为社会奉献、牺牲,视为可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行为准则,如此种种现象表明当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2感。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 因而培养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层面的原因,也有学校、家庭的原因,更有自身的原因。 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认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是很重要的。 第一,全面推进教育改革。 从国家层面上讲,学生素质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始于国家教育体制这一指挥棒。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素质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 只有改革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减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虽然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已有几年,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离真正的素质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只有在素质教育上下功夫,才能从根本上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第二,家庭教育方式亟待改变。 首先家长应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影响,因而家长首先应在言行上做好表率。 如果家长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参加家长学校进行”再教育”,也可以多看点教育方面的书籍,进行自我提高,为孩子的言行树立榜样。 同时应避免在学生做家庭作业时看电视、聊天,甚至搓麻将。 其3次,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德育发展,关心孩子心理素质的发展,不要只关心孩子考了多少分,而不问问“你最近有什么开心和不开心的事”。 不能娇惯孩子,俗话说“娇子如杀子”,溺爱孩子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热爱劳动、不怕吃苦的精神,同时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 再次,注重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 在美国,一般学生在八九岁的时候,就有了打工的经验,较早地开始学习独立生活,因而他们能比较坦然地面对挫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独立性。 较强的自立能力,为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奠定了基础。 第三,加强教师的德育教育和师表作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已认识到教师第一位的职责是“传道”,即传授做人的道理,然后才是“授业、解惑”,即传授知识。 爱因斯坦曾在评价居里夫人时讲“第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大。 目前高校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大学生成长心理的研究,道德感、责任感的培养不够重视。 德育教育仅限于“两课”,这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远远不够。 在高校中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应加强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真正意识到育人先育德的重要性,并将德育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 德育教育并不单是“两课”教师的职责,而4是全体教职员工的职责。 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基础课教师都应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 同时行政管理人员在进行学生工作管理过程中也应当起表率作用。 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不单是哪个人或哪个部门的事,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 其次,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前提。 说实话,现在许多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素质也不敢恭维。 有些教师利用手中的一点权力,在学生入党、评奖、评优过程中搞不正之风,在学生中造成很坏的影响。 教师言行不一,跟学生讲一套,而自己做是另一套,如此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责任感淡化是教师责任感缺乏的直接反映,要树人先正己,教师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再次,要加强正面教育。 只对学生宣传社会上的一些反面的东西,学生就会对社会失去信心,没有信心,社会责任感也就难以培养。 同时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要进行客观的剖析,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评价,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还有,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而非相互抵消,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第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和自我的良好5途径。 社会责任感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形成的,不是无中生有的。 仅仅通过书本的教条不可能让人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顶多只是理论上的认知,而不可能内化为自己品格的一部分,也不会在人的言行中自然体现。 而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社会责任感,则会在人平时的言行中自然地流露。 因而,正确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根本途径。 目前,有些高校的社会实践常常流于形式,不但不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反而会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不满,弱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要真正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应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艺术化。 社会实践本着这样的原则践行,不喊口号,不贴标签,体现一种渗透性、具体性、深刻性,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的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经过精心策划,借助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清社会主流价值观,进而形成“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学生要学会自我激励。 责任感的养成离不开自我激励,从根本上说是学生自我教育即自我激励的结果。 而人的自我激励最主要的是确立远大理想和敢于接受失败,没有理想就没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敢接受失败,就不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敢负责又何谈责任感。 当前许多大学生责任感不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