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博览》后感_第1页
读《教师博览》后感_第2页
读《教师博览》后感_第3页
读《教师博览》后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博览读后感万载二小 喻如桃物欲横流的当今世界,曾让许多人迷失方向,迷失自我。在物质和金钱等种种诱惑面前,是取还是舍有时真的让人很难抉择。然而作为教师的我却不曾因此而迷失自我,因为我有我的精神食粮教师博览。她,让我找到了生活的坐标,使我不再像个迷路的小孩一样彷徨无知。她如一杯清香的香茗,让我细细品味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她如同浩瀚海中的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夜间航向的前方;她如同一位远离喧嚣的智者,为我解答心中的困惑。遨游教师博览,一篇篇言简意赅的美文,一句句温情动听的话语,让我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几段富有哲理的文字,让我的心灵如水晶般的透明。短短的几句话,带给我如夜雨一般的清静。初为人师的我,常常为“我应该怎样教好书?”“我怎样才能学生爱上我的课?”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所感到困惑。面对实实在在的教学,面对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学生,平时所学的教学理论显得那样地抽象和宽泛,讲台的我显得那样脆弱和无力。但最近我阅读了教师博览2014年第6期中的文章,感想颇多。感想一:转变教育理念作为现代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并不是简单地为学生传授知识或技能,也不是对学生进行单一的知识灌输,更不是以成绩决定孩子的聪明程度,而是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正确的人生观。其中一篇叫做不可颠倒的教育顺序让我震惊,母亲的一番话意义深刻。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那段话:“小学重态度,中学重品行,高中重品质,大学重成绩,将来重选择,不可颠倒。因为教育没有回头路可走。”真的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目前的教育,我们作为孩子成长重要的导师,要转变我们教育的理念是有必要的,但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才能达到目标。感想二:要用爱善待每一位学生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脆弱,情绪易激动。因此,更需要我们正确的引导和温暖的鼓励以培植起对生活对学习的自信。一次贴心的夸奖,一个会心的微笑,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举动,学生足以感受到老师的善待。反之,哪怕是一次的不当批评,也会严重挫伤学生自尊。如同学校有“老虎”一文中的琳达,因不喜欢兴趣班老师的教学方式,而产生畏学症,当今社会也有许多孩子如琳达一样有畏学症,但不是说都像琳达一样不喜欢教师的教学方式,但大部分原因是孩子害怕去学校,害怕上学,造成这种现象的始作俑者却绝大部分是我们老师,我们真应该深思一下自己的与孩子相处的方式了,往往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孩子成长的心里需要。因此作为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们,我们对待学生,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我们更要关爱他们,善待他们,容忍他们。我们要坚信一点:他们绝不是天性愚顽,不可救药。在一定条件下他们是完全可以矫正过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他们,尽量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闪光点。感想三:要做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教师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有思想的人,因此教师不仅会教书,又要善于思考,让自己的学生感受教育的生命,如同有生命的道具中讲述两个老师用不同方式展示的教学道具所带来不同后果,教学中的道具之用,也需要我们认真采纳,一不小心,也容易弄巧成拙,不出彩反出丑,当然不只是教学中的使用的教学道具,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三思而后用的。目前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的一个发展潮流,教师不能再满足于“教书匠”角色,应努力成为具有不断反思能力的研究型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叶澜教授认为:“只有用创造的态度对待工作的人,才能在完整意义上懂得工作的意义和享受工作的欢乐。”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善于思考,通过研究不断发掘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潜在价值,教学才不会是纯粹的教书经历,而会成为教师生命意义的体现。感想四:做一个勤阅读的学者我们常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缸水”。为了具备“一桶水”,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勤奋学习,不断钻研业务。不光需要对教材内容深刻和透彻理解,而且还需系统地阅读与本学科有关的专业和科普著作,以及教学法参考资料,捕捉新的科学教育信息。对此我常常在进行反思:自己有没有这“一桶水”?“怎么填满?”等问题,自从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填满一桶水,甚至一缸水,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的“活字典”和“百科书库”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师博览让我们能够深入教师的情感世界与智慧世界,看到了教育的一种境界、一种风景,也激励更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