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测量方案.doc_第1页
昆明测量方案.doc_第2页
昆明测量方案.doc_第3页
昆明测量方案.doc_第4页
昆明测量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CHINA TCATE CONTCRUCTION ENGRG.CORP.昆明市五华区“沙沟埂莲园村”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测量施工方案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2年06月 项目施工方案审批表(D类) 工程名称: 昆明市五华区“沙沟埂莲园村”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编号现报上关于: 测量施工方案 工程方案文件,册数:1 、页数:13 ,请予以审定。编 制 人(签字): 编制日期:项目总工(或机电经理)审核意见:有 / 无 附页审批人(签字): 审核日期:项目经理审批意见:有 / 无 附页审批人(签字): 审批日期:备注:昆明市五华区“沙沟埂莲园村”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 施工测量方案 2012年6月目录1. 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施工测量特点24.施工测量准备工作24.1 工程定位24.2熟悉和校核图纸24.3 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24.4 掌握误差的处理24.5 测量仪器和人员的配备34.6 管理制度的建立35.控制网的布置35.1工程平面网的布置45.2 标高控制网的测设45.3 网点编号标识55.4 控制网点的保护与复测55.5测量放线的基本准则56.工程定位57. 基础及0.000以上施工测量57.1 基础及0.000以上轴线控制网测设57.2各部位轴线及细部检查97.3 基础及0.000以上标高控制98. 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98.1 竣工测量98.2变形观测109.本工程施工测量具体要求1010.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13第 13 页共 13页1. 编制依据1.1经审批的昆明市五华区“沙沟埂莲园村”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有效施工图1.2建筑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1.3昆明测绘院提供的导线点坐标及高程1.4建设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1.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1.6工程测量基本术语GB/50228-962.工程概况昆明市五华区“沙沟埂莲园村”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位于昆明市五华区莲华街道办事处,此项目北至校场东路,东至云南省物理研究所,南至莲华小区,西至学府路。第6栋楼总建筑面积19479.24平方米,基底面积604.3平方米。地上32层,地下三层附属一层夹层,建筑高度为97.800m。一层层高3.6m,二层层高3m,332层标准层层高2.8m,屋面层高4.8m。0.000相当于1898.37m。第7栋楼总建筑面积28319.91平方米,基底面积849.5平方米。地上32层,地下三层附属一层夹层,建筑高度为95.400m。一层层高3.6m,二层层高3m,332层标准层层高2.8m,屋面层高4.8m。0.000相当于1898.69m。第8栋楼总建筑面积35702.83平方米,基底面积1192.58平方米。地上30层,地下三层附属一层夹层,建筑高度为106.300m。一层层高3.9m,230层层高3.3m,屋面层高5.2m。0.000相当于1898.48m。第9栋楼总建筑面积28319.91平方米,基底面积849.5平方米。地上32层,地下三层附属一层夹层,建筑高度为95.4m。一层层高3.6m,二层层高3m,332层层高2.8m,屋面层高4.8m。0.000相当于1897.74m。第10栋楼总建筑面积38153.45平方米,基底面积849.5平方米。地上46层,地下三层附属一层夹层,建筑高度为136.600m。一层层高3.6m,二层层高3m,346层层高2.8m,屋面层高4.8m。0.000相当于1897.71m。第11栋楼总建筑面积38067.46平方米,基底面积849.5平方米。地上46层,地下三层附属一层夹层,建筑高度为136.6m。一层层高3.6m,二层层高3m,346层层高2.8m,屋面层高4.8m。0.000相当于1896.44m。第12栋楼总建筑面积20379.8平方米,基底面积604.3平方米。地上34层,地下三层附属一层夹层,建筑高度为103.4m。一层层高3.6m,二层层高3m,334层层高2.8m,屋面层高4.8m。0.000相当于1895.27m。第6.7.9.10.11.12栋楼均为住宅楼,其中一、二层为商业楼,楼层形状均较近似方正矩形。第8栋楼为办公楼,形状凹凸多变,为不均匀矩形。所有楼均为框架剪力墙。基础为桩基筏板基础,所有楼栋地下室共层,并且全连通。为使本工程施工测量工作顺利进行,特编制如下测量方案用以指导施工。3.施工测量特点 昆明市五华区“沙沟埂莲园村”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占地面积大,楼层层数多,测量放线工作比较繁琐,因此测量放线方法要因地制宜,灵活适应,配备相适应的仪器设备。 本工程楼栋较多,放线工作量大,为保证各工序相互配合、衔接,施工测量工作要与设计、施工等密切配合,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保证工程整体质量,防止因测量放线的差错造成损失,必须在整个施工各个阶段和各主要部位做好验线工作。4.施工测量准备工作 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定位、标高情况;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和工程所在地区建设单位移交的红线桩及水准点;了解建筑物的定位条件,主要轴线间距及夹角。4.1 工程定位本工程的定位依据昆明市测绘院提供的轴线交点桩、水准点作为定位起始点,计算出建筑物方位与红线桩坐标关系数据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测量。4.2熟悉和校核图纸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高层住宅,建筑形状标准层均为矩形建筑,平面轴线尺寸和立面各层的标高要全面校核,看图要以结构轴线图为准,注意对照建筑图,核对相关部位的轴线尺寸、标高,注意设备安装对结构工程的精度要求。如预埋件、预留洞等。4.3 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工程施工前要学习掌握施工测量规范要求,如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水准点的引测、轴线的竖向投递、标高的竖向传递,结构柱、墙及梁的定位,相关的垂直度偏差控制等。了解设计对工程测量的一些特殊要求。4.4 掌握误差的处理在进行测量定位放线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其包括人为误差、测量设备误差、环境影响,当测量后的验线成果与放线成果之间误差不符时,处理可按两者之差,若小于1/限差时为成果优良,小于或等于限差时成果合格,可不必改正放线成果或取两者的平均值。超过限差时,不予验收,并责令其全部返工。4.5 测量仪器和人员的配备由于本工程面积大,普通的测量仪器已不能满足工程的要求,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配备了相应的测量仪器和专职的测量人员。 4.5.1测量仪器配备见下表序号仪器名称型号精度数量1中伟ZT80MR2、 (2mm+2mm/km*D)1套2电子经纬仪21台3水准仪(配套塔尺)DSZ22台4钢卷尺2把5对讲机 4部6激光铅垂仪苏州福田81台 (注:所有测量设备必须送到国家授权的计量单位检定,合格后并出据合格证方可使用。)4.5.2测量人员配备及要求由于本工程面积广,楼成高,楼栋数多,所以人员配备必需充足,以免误工。配备4名测量专业工程师,其中至少2名具备中级职称的测量专业工程师。所有工程师必须严格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放线、验线的工作。4.6 管理制度的建立4.6.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保证本工程质量、安全、进度顺利的进行,起到关键性作用。4.6.2 在开工前设置测量管理机构及职责;各级岗位责任制的职责分工;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测量成果及资料制度;控制桩防护制度;仪器定期检定,检校及维护保管制度;仪器操作规程及安全操作制度。5.控制网的布置本工程楼栋多、面积大,控制网是整个建筑物平面定位及竖向控制的依据。布设是否合理、科学是保证整体施工测量精度和分区分期施工相互相接的基础。要本着“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原则,控制点位要通视,易量,布点要均匀,便于长期保存。5.1工程平面网的布置根据本建筑整体布局,形状及施工的需要,首先进行整体建筑平面网的布设,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采用道路上已知坐标点作为主要控制点,编号从D1D5共5个点。通过主控点然后进行局部控制点加密,进行每栋楼的控制。主控点应易通视,方便闭合测量。控制网的测设采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全站仪)进行。首级网点根据前期建筑工程指定坐标作为起始点位,采用导线方法测设(D1D5)5个网点。每个点的距离4次量测,方位角采用2个测回。以保证点位的精度。符合测量规范后出成果资料,报监理单位验收,验收合格后,根据控制网点与轴线间尺寸的关系,进行对轴线的加密控制。控制网布置附图1。点位的做法见下示意图 5.2 标高控制网的测设 根据昆明市规划测绘部门提供的导线点(GPS556GPS558GPS889GPS642GPS669)的坐标和高程作为标高控制网的依据,本工程标高控制网布设水准控制网点(BM1BM4)上,与测绘部门给的已知点构成附合水准路线,观测方法采用四等几何水准测量。标高控制网布置见附图2(水准控制网点布置图)。5.3 网点编号标识建筑平面网和标高网布设完成,应将网点编号对应实地标识在点位处,以避免在使用中用错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5.4 控制网点的保护与复测整个场地的平面网及高程网,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点位应及时采取措施妥善保护,并在雨季前、后复测,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5.5测量放线的基本准则5.5.1明确为工程服务,对工程负责的工作目的。5.5.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5.5.3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5.5.4测法科学、简捷、精确合理相符的工作原则。5.5.5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由有关主管部门验线的工作制度。6.工程定位平面控制网测设完成后还不能满足工程定位的要求,应必须进行加密,组成轴线网。根据轴线控制点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测量工作,采用直角坐标或极坐标方法。7. 基础及0.000以上施工测量7.1 基础及0.000以上轴线控制网测设结合本工程特点,基础及0.000以上轴线控制网布置选用内控法,其中楼层的轴线控制位置关系为:6栋楼中的6-2与6-3之间的轴线向东600mm,且距6-2为1800mm。12-17与12-18之间的轴线向西600mm,且距12-18为1800mm。6-p向南500mm,6-c与6-A之间的轴线向北500mm且距6-C为700mm。7栋楼9-1与9-3之间轴线向东500mm,且距9-3为1200mm,9-19与9-21之间的轴线向西500mm,且距9-19为1200mm。9-T向南500mm,9-E向南500mm。8栋楼8-2与8-3之间的轴线向西500mm,8-10与8-11之间轴线向东500mm。8-S与8-T之间轴线向北500mm,8-D与8-E之间轴线向南500mm。9栋楼轴线9-6向西500mm,轴线9-18向西500mm,轴线9-T向南500mm,轴线9-E向南500mm。10栋楼10-6向西500mm,轴线10-19向西500mm。轴线10-U向南500mm,轴线10-G向南500mm。11栋楼轴线11-3向西500mm,轴线11-19与轴线11-20之间轴线向西500mm,且距轴线11-20为2000mm。11-W向南500mm,11-F向南700mm。12栋楼轴线12-5向东500mm,轴线12-15向西500mm,轴线12-P向南500mm,轴线12-C向南500mm。根据轴线控制网点用经纬仪或全站仪进行投测定位,当浇砼后,在砼面上先测设出主轴线,然后测设边界线、墙宽线、柱位线等线,并以墨线的形式在底板上弹出各线,为结构浇板和墙体砌筑的控制依据。当墙体砌筑至1米时将各控制线投测到墙体上。施工中必须严格保证精度,严防出错误。详见附图3(基础及0.000以上轴线控制网布置图)当负三层顶板模板施工时,必须在垂直于内控点的上方留置200*200的洞口,做为内控点向上传递的路径。施工中必须严格保证精度,严防出错误。内控点埋设及保护见下图:内控基点竖向投测:仪器采用高精度激光垂准仪。采用天顶法进行竖向投测。将激光垂准仪架设在首层平面内控制基准点上,调置仪器对中整平后,启动电源使激光垂准仪发射出可见的红色光束,投测到放线层预留孔的接收靶上,用对讲机配合指挥,查看红色光斑点调整激光束得到最小点,然后通知上方准备投测。(见投点示意图)(1)仪器水平度盘指向0.在激光接收靶上定处第一点。(图a)(2)仪器平转180. 在激光接收靶上定处第二点。(图b)(3)仪器再水平旋转90与270位置,在激光接收靶上定处第三点.第四点。(图c.d)(4)检查投点位置是否正确,取四点的中心点作为最后点位。点位投测好后,通知上方保护好点位标志。(5)把经纬仪拿到施工层,对刚才投测完的点位进行边长距离的检查和角度的闭和.校核。符合规范规定后才能进行细部轴线的放线工作。(6)楼层的轴线施测完毕后,自检、互检合格后,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和监理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激光垂准仪天顶投点应根据每栋楼的具体情况分段,一般810层为一段设置转换成。如第十层设置转换成,应先给点投射到十层,然后给洞口封堵,然后做上内控点。内控点为轴线控制点的交点, 详情布置情况见附图(轴线控制网、内控点和标高控制点布置图)。 7.2各部位轴线及细部检查结构(柱模板支设)控制线测设完毕后,首先要检查轴线控制点有无用错和位移,再检查各轴线地投测位置(既定位轴线)。实量各轴线地相对尺寸,测量角度等相对几何关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验线时还应检查垫层顶面地标高,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7.3 基础及0.000以上标高控制本工程依据测绘院提供的水准点用DSZ2-1水准仪采用四等水准观测方法在建筑区域布置4个标高控制点,并用“”做好明显的标记作为本工程标高控制点地依据。 为了保证建筑标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各栋楼在施工中应注意准确的测设标高,用水准仪及钢尺根据控制网点进行分阶段引测,如在墙体四周便于竖向拉尺的部位,弹出首层+1.000m标高控制线,做为各层施工的高程控制依据。8. 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8.1 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是验收和评价工程是否按设计施工的基本依据,也是工程交付使用后进行管理维修,从建及新建的依据。从工程定位开始就要有次序的一项不漏的积累各项技术资料,尤其是隐蔽工程,一定要在埋土前或下一部工序前及时测出竣工位置,在搜集竣工资料的同时要做好设计图纸的保管,各种设计变更通知,洽商纪录均要保存完整。8.2变形观测 根据有关规定,工程的变形观测必须由建设单位委托具备相关专业资质的测绘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方案进行观测。9.本工程施工测量具体要求下列所有表格为本工程的测量具体要求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平面控制网的技术指标等级工程性质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一级钢结构、超高层、连续程度高的建筑91/24000二级框架、高层、连续程度一般的建筑151/15000注:N为建筑物结构的跨数。 表一 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测角中误差仪器精度等级2535405101级432-2级654316级-43 表二光电测距仪测定的技术要求仪器精度等级一测回读数较差限差(mm)测回间较差限差(mm)往返测或不同时间所测的较差(mm)级572(a+bD)级1015 表三建筑施工放样、轴线投测和标高传递的允许偏差项目内容允许偏差(mm)基础桩位放样长度L、宽度B的尺寸(mm)允许误差(mm)L(B)30530 L(B)301060L(B)901590L(B)20各施工层上放线外廓主轴线长度L(m)L30530 L301060L901590L细部轴线2承重墙、梁、柱边线3非承重墙边线3门窗洞口线3轴线竖向投测每 层3总度(H)H30m530mH60m1060mH90m1590mH120m20120mH150m25150mH30标高竖向传递每 层3总度(H)H30m530mH60m1060mH90m1590mH120m20120mH150m25150mH30 表四普通钢尺量距的技术要求丈量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