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5006-070910命令行讲解_第1页
AN5006-070910命令行讲解_第2页
AN5006-070910命令行讲解_第3页
AN5006-070910命令行讲解_第4页
AN5006-070910命令行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N5006 07 09 10命令行讲解 AN5006 07 09 10设备简介AN5006 07 09 10设备数据流程命令行的使用与说明工程故障分析与定位 AN5006 07 09 10简介 1 AN5006 07EPON远端机是单板式 1U EPON远端设备 用于FTTB型设备组网 提供1个或者2个PON口上联 16个FE端口下联 可选提供16路POTS接口 AN5006 09与AN5006 07相同 但是提供8个FE端口下联 可选提供8路POTS接口 AN5006 10提供24个FE端口下联 不提供POTS接口 AN5006 07 09 10基本原理均相同 下面的说明中均为AN5006 07为基础 AN5006 07 09 10简介 2 下图给出了AN5006 07 09 10的组网结构图 对于AN5006 10来说 没有相应的内置语音业务 外置语音业务仍然可以存在 AN5006 07 09 10简介 3 下图给出了AN5006 07的整机框图 AN5006 09与之类似 AN5006 10则不存在语音部分的框图 AN5006 07 09 10数据流程 1 AN5006 07 09 10数据流程 2 AN5006 07 09 10数据流程 3 数据流程图中的端口说明对于交换芯片AN5006 07 1 16表示面板上的FE1 FE16AN5006 09 1 8表示面板上的FE1 FE8AN5006 10 1 24表示面板上的FE1 FE24cpu25 交换芯片通过MII与cpu相连的端口 速率为100Mb uplink26 交换芯片的上联口 通过GMII与pon芯片相连的端口 速率的1000Mb uplink27 交换芯片的另一个上联口 在AN5006 07 09 10中未使用 对于PON芯片Port0 epon侧的接口 Port1 UNI侧与交换芯片上联口相连的接口 Port2 UNI侧接口 未使用 AN5006 07 09 10数据流程 4 普通数据和语音业务上行方向上行的以太网数据通过FE端口进入交换芯片模块 交换芯片根据相应的vlan信息转发到PON芯片3715的GMII port1 口 然后3715依据相关的规则发送到EPON port0 接口 用户的语音流经过DSP处理后 由MPC8247将包发送至交换芯片的MII cpu25 接口 交换芯片同样根据vlan转发至PON芯片3715的GMII口进而从EPON端发送上去 下行方向以太网数据进入EPON port0 接口 通过3715的规则处理后发送至3715的GMII port1 接口 从而进入到交换芯片模块 由交换芯片依据mac地址表和vlan决定转发至FE端口 数据部分 还是转发至与cpu相连的MII接口 语音部分 语音流通过MII口发送到MPC8247 由DSP进行处理 完成RTP流到模拟话音的转换 AN5006 07 09 10数据流程 5 其它数据业务组播当组播使能时 来自FE端口的join leave报文首先被送至cpu 由cpu处理后再发送至上联口 来自上联口的query也被送至cpu 由cpu处理后再发送至用户端口 对于组播的信令报文 交换芯片不再关心信令报文所带的vlan 直接转发至指定的端口 这一点和单播及其组播流必须按照vlan来转发有所不同 组播数据流则根据组播地址表项由上联口发送至各个FE端口 OAM当OAM使能时 来自uplink26的OAM帧将被送至cpu 由cpu处理后将相关的响应消息发送至上联口 RSTP在端口互通并且RSTP使能的条件下 RSTP协议中的bpdu报文也送至cpu处理 其它通过相关的规则重定向报文输出以便cpu能够处理的报文DhcpOption82PppoePlus AN5006 07 09 10数据流程 6 管理通道设备与外界的通信可以通过带内管理来实现 实现的原理与语音的实现原理相同 只是采用的vlan不相同 例如内部主从通信管理采用的vlan是4087和4089 MPC8247另一个网口即面板上的config端口还可以进行调试 web管理或者带外管理等 命令行的使用与说明 Boot下的相关命令系统登录IP地址说明系统常用命令Vlan配置命令设备调试命令程序升级 BOOT版本说明 Boot的版本号需要通过启动时串口所显示的信息来标识 目前最新的Boot版本是2 0 2 下面的示例是AN5006 07启动时串口打印的信息 举例 mpc8247SystemBootFiberhomeTele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Co Ltd CPU MotorolaMPC8247BOOTversion 2 0 2Creationdate Mar182008 14 38 24Pressanykeytostopauto boot 备注 当最终写入flash的程序大小超过1 5MB时 必须使用版本号为2 0 1 2 0 2及其以上版本的BOOT程序 对于版本号为1 0 1 1 0 2 1 0 3的BOOT程序 则仅能支持不超过1 5MB的程序 目前工程上大多数AN5006 07的BOOT版本都为1 0 3 因此工程上升级程序时需要特别注意 修改内置IAD的MAC地址 内置IADMac地址的修改只能在Boot下修改2 0 1及其以下的版本 VxWorksBoot m MACList 1 MACofETH2 MACofDSPPleasechooseanid 1 2 1CurrentEthernetAddressis 00 0a c2 10 50 05EnternewEthernetAddress 00 000a 0ac2 c210 1050 5005 082 0 2及其以上的版本 Boot mCurrentEthernetAddressis 00 0a c2 10 7c f6EnternewEthernetAddress 000ac2107c80NewEthernetAddressis 00 0a c2 10 7c 80 Boot 系统登录 系统登录的用户名不区分大小写 但是密码区分大小写 目前登录的初始用户名为GEPON 密码为GEPON 但是对于AN5006 07R3 07 05 28以前的版本系统登录的初始用户名为wri 密码为eponiad 如果以前的版本使用时做了保存操作 则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也会被保存 此时再使用新的程序 则保存的密码会生效 将覆盖新的初始的用户名和密码 同样 用户如果在命令行创建了新的用户名和密码并且保存了 则下次登录时也需要使用新的用户名和密码 系统预留了一个内部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为空 密码为adu 这个用户名和密码总是有效的 Login GEPONPassword GEPONUser enPassword GEPON或者Login 无 直接回车 Password adu User enPassword adu IP地址说明 1 对于带内置语音的FTTB来说 通常有3个ip地址 2个对内的地址 分别为10 25 100 线卡号 授权号和10 26 100 线卡号 授权号 其中前者用于和AC16进行通信 而后者用于和线卡进行通信 和1个对外的地址 语音的公网ip地址 而对于不带内置语音的FTTB来说 仅有一个ip地址 10 26 100 线卡号 授权号 可以通过showprotocolinfo来查看相应的ip地址信息 公网ip地址也可以通过pppoe和dhcp的方式来动态获取 目前工程上所使用的ip地址都绑定到cpu的motfcc0接口上 考虑到测试或者以后工程的需求 会以下面的方式再增加相应的ip地址 如果设备支持web 则会在motfcc1再增加一个ip地址作为本地web管理ip地址 如果设备支持自身的snmp而非主控盘的snmp 则会在motfcc0上再增加一个snmp管理ip地址 所有的ip地址都应该位于不同的网段中 IP地址说明 2 命令 showprotocolinfo 参数 无 描述 此命令显示私有协议部分与AC16通信以及与EC2通信的udp参数信息 包括本地和远端的ip地址 udp端口号等 举例 Config protocol showprotocolinfoCurrentUDPparameterofIADSignalling LocalSignallingIp 10 26 103 11LocalSignallingPort 3011RemoteSignallingIp 10 25 100 18RemoteSignallingPort 3011RemoteServiceIp 10 25 100 25OLTNo 0ONUNo 0FROM FLASH CurrentUDPparameterofONUSignalling LocalSignallingIp 0 0 0 0LocalSignallingPort 200RemoteSignallingIp 0 0 0 0RemoteSignallingPort 200OLTNo 0ONUNo 0PONNo 0FROM UNKNOWN IP地址说明 3 CurrentUDPparameterofMG LocalIp 0 0 0 0Netmask 0 0 0 0LocalPort 0RemoteIp 0 0 0 0RemotePort 0GatewayIp 0 0 0 0IADMac 00 0a c2 10 50 05ONUMac 00 00 00 00 00 00此命令中的FROM表示私网ip地址获取的方式 正常情况下都应该通过启动时发送特定的二层报文 L2packet 来获取 如果一直不能获取 则如果flash中有保存的ip地址 则启用flash中的ip 或者通过在本地命令行直接配置 LocalCommand 私网ip地址来完成 常用系统命令 1 显示版本信息 命令 showiadversion 参数 无 描述 显示FTTB系统版本及各个模块的版本 举例 WRI DEBUG H sivDeviceType AN5006 07BHardwareVersion WKE2 119 195R1BSoftwareVersion R3 07 05 53CreateDate Aug9200801 25 13ProtocolType H 248 V5Swversion 1 003Aug9200801 25 13Bsp 1 006Aug9200801 25 13Switch 1 014Aug3200820 35 33Console 1 002Jun4200809 34 24Codec 1 001Jul16200810 09 19Dsp 1 009Jul23200820 05 39Protocol 1 011Aug9200801 25 28H 248 1 001Aug2200818 20 11OAM 1 001Aug14200817 30 53IGMP 1 002Aug9200801 25 52RSTP 1 001Jul20200820 00 27 备注 本命令是比较详细的版本信息的命令 config目录下有简化的版本信息version 常用系统命令 2 显示设备上电时间 命令 showrunningtime 参数 无 描述 显示设备的上电时间 举例 WRI DEBUG H showrunningtimeSystemrunningtimeis0days0 44 1 hh mm ss 备注 此命令主要用于分析设备是否发生过重新启动 常用系统命令 3 显示设备所包含的模块 命令 showsystemmodule 参数 无 描述 显示设备所包含的模块 举例 WRI DEBUG H showsystemmoduleItemIncludeExcludeQinQ VlanTranslationIIGMPICTCOAMIRMSIOPTICALPOWERDETECTIRSTPIDHCPOPTION82IDHCPCLIENTIPPPOEIPPPOEPLUSI112LINETESTEHTTPESNMPE 备注 I 表示Include E 表示Exclude 这个命令从R3 07 05 50版本后才支持 常用系统命令 4 配置保存 命令 save 参数 无 描述 此命令用于保存系统当前配置 备注 AN5006 07 09 10通常情况下本地不需要保存配置 重新启动时由局端下发相应的配置 此命令主要用于局端设备对某些配置还不能保存的情况下 常用系统命令 5 恢复出厂配置 命令 erase 参数 无 描述 此命令用于删除系统在flash中保存的配置 即恢复出厂配置 举例 无 常用系统命令 6 显示flash中保存的配置 命令 showstartup config 参数 无 描述 此命令用于显示flash中保存的配置 举例 无 常用系统命令 7 重新启动设备 命令 reboot 参数 无 描述 此命令用于重启设备 举例 无Config rebootNowrebootthesystem interrupt ClosewdTimermpc8247SystemBootFiberhomeTele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Co Ltd 常用系统命令 8 设置输入输出重定向命令 命令 setglobal ioto current default 参数 current 表示将输入输出重定向到当前的文件描述符中 default 表示将输入输出重定向到缺省的文件描述符 即串口 中 描述 设置输入输出重定向命令 举例 WRI DEBUG H setglobal iotodefaultGlobalioissetto3 备注 这个命令的作用是将输入输出重定向到另外的文件描述符中 对于目前设备来说 主要是需要将输出重定向 缺省情况下 设备的打印信息都通过console 串口 值为3 这个文件描述符显示出来 由于操作串口必须在设备的近处 如果在远程操作设备 例如通过telnet操作设备 则打开某些调试打印信息后就不能将该信息打印到telnet上 此时就需要使用该命令来进行重定向 操作setglobal iotocurrent表示将信息打印到当前的文件描述符上 如果当前是在telnet上操作 则信息会打印到telnet上 如果当前是在console 串口 上操作 则信息会打印到串口上 操作setglobal iotodefault则总是将打印信息打印到串口上 即将输入输出的文件描述符恢复到缺省值 即串口 交换芯片的两种类型 AN5006 07 09 10存在两种类型的交换芯片BCM532x和BCM532x2 后者除了支持前者的所有功能外 还支持诸如vlan转换 Qos调度 ACL等功能 目前工程上大量使用的交换芯片的类型是BCM532x 以后使用的是BCM532x2 目前还不能通过网管来识别设备采用的交换芯片类型 只能进入到设备本地的命令行来识别 交换芯片类型识别方法 通过启动时的打印信息来识别SPIunit0 Dev0 xbc20 Rev0 x02 ChipBCM5324 A2 DriverhowareyouAttachingSOCunit0 SPIdeviceBCM5324 A2attachedasunit0 SPIunit0 Dev0 xbf10 Rev0 x05 ChipBCM53242 B1 DriverhowareyouAttachingSOCunit0 SPIdeviceBCM53242 B1attachedasunit0 通过命令行的命令来识别WRI DEBUG H showswitchtypeDeviceis5321 A2 WRI DEBUG H showswitchtypeDeviceis53242 B1 FE端口状态查看 命令 showportstatus 参数 无 描述 查看FE端口的状态 举例 Config switch showportstatusPort12345678910111213141516LINKUPDNDNDNDNDNDNDNDNDNDNDNDNDNDNDNAUTOENENENENENENENENENENENENENENENENFLOWDISDISDISDISDISDISDISDISDISDISDISDISDISDISDISDISSPEED10010M10M10M10M10M10M10M10M10M10M10M10M10M10M10MDUPLEXF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PORTENENENENENENENENENENENENENENENENEN 备注 第一行 Port 表示FE端口的编号 第二行 Link 表示端口的link状态 在端口使能 即 PORTEN 对应项为 EN 时 如果FE端口和对端设备连接上 则本栏会显示 UP 否则显示 DN 即 DOWN 在端口去使能 即 PORTEN 对应项为 DIS 时 即使FE端口和对端设备已经连接上 本栏仍然会显示 DN 第三行 AUTO 表示端口的自动协商的状态 EN 表示该端口使能了自协商 DIS 表示该端口关闭了自协商 第四行 FLOW 表示端口的流控状态 EN 表示该端口使能了流控 DIS 表示该端口关闭了流控 第五行 SPEED 表示端口的速率 100 表示100Mb的速率 10M 表示10Mb的速率 第六行 DUPLEX 表示端口的双工状态 FD 表示全双工 FullDuplex HD 表示半双工 HalfDuplex 第七行 PORTEN 表示端口的使能状态 EN 表示使能该端口 DIS 表示关闭该端口 只有当端口使能时 业务才可能通 Vlan配置 1 查看交换芯片上所有的vlan信息 命令 showvlanall 参数 无 描述 查看交换芯片上所有被创建的vlan 举例 Config switch showvlanallvid 4087vid 4088vid 4089vid 4090 备注 上述vlan是设备启动后缺省的交换芯片的上联口和cpu端口之间的vlan配置 不同的软件版本可能有所不同 目前现网的软件中没有vlan4090 以后释放的版本则存在 实际上Vlan4090在AN5006 07 09 10中并没有使用 主要是为了兼容AN5006 06A而设置的 如果配置的vlan数目过多 例如超过100个 则目前本命令不会显示相应的vlan信息 Vlan配置 2 查看交换芯片单个vlan及其所属端口的信息 命令 showvlan 参数 Vlanid 描述 查看交换芯片上单个vlan及其所属的端口信息 举例 Config switch showv4087Port12345678910111213141516252627FWDNONONONONONONONONONONONONONONONOVFVFNOTAGTAGTAGTAGTAGTAGTAGTAGTAGTAGTAGTAGTAGTAGTAGTAGTAGTAGTAGTAGpbmp 3000000ubmp 0Config switch Config switch showv4088Port12345678910111213141516252627FWDVFVFVFVFVFVFVFVFVFVFVFVFVFVFVFVFVFVFVFTAGTAGUNUNUNUNUNUNUNUNUNUNUNUNUNUNUNTAGTAGUNpbmp 7ffffffubmp 4fffffe 备注 第一行 Port 表示FE端口的编号 第二行 FWD 表示对应的FE端口是否在该vlan中 NO 表示端口不在该vlan中 VF 表示端口在该vlan中 第三行 TAG 表示对应的FE端口在该vlan中是以 TAG tagged 方式存在还是以 UN untagged 的方式存在 仅当该端口为 VF 时有效 第四行为内部的端口信息 不用关注 Vlan配置 3 配置交换芯片各个端口的vlan信息 命令 setvlanport tag untag 参数 Vlanid 设置的vlanid PortNo 设置的端口号 tag untag 端口属于该vlan的属性 描述 配置交换芯片各个端口的vlan 举例 Config switch setvlan200port1untagConfig switch setvlan200port26tag 备注 第一条命令 setvlan200port1untag 将端口1以untagged的方式加入到vlan200 这个命令并不改变端口1的pvid 这一点和网管下端口的untagged配置不同 网管下的untaggedvlan会改变端口的pvid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本地命令行留有更大的灵活性 第二条命令 setvlan200port26tag 将端口26 即上联口 以tagged的方式加入到vlan200 这个命令等同于 setuplinkvlan200tag Vlan配置 4 查看交换芯片各个端口的pvid 命令 showvlandefault 参数 无 描述 查看交换芯片各个端口的pvid 举例 Config switch showvlandefaultPort12345678910111213141516252627VLAN4088408840884088408840884088408840884088408840884088408840884088408840884088PRI0000000000000000000 备注 第一行 Port 表示端口的编号 第二行 Vlan 表示对应端口的pvid 设备启动时各个端口的pvid都是4088 如果该端口在支持QinQ的网管上的 FE端口配置 中配置了一条 Tag 的业务或者在不支持QinQ的网管上的 FE端口配置 中配置了 untag 的vlan 则该端口的pvid会改成相应的值 第三行 Pri 表示对应端口的优先级 Vlan配置 5 配置交换芯片上各个端口的pvid 命令 setvlandefaultportpriority 参数 Vlanid 设置的vlanid PortNo 设置的端口号 priority 端口优先级标记 描述 配置交换芯片各个端口的pvid 举例 Config switch setvlandefault100port1priority2Config switch 备注 对于上述例子 使用本命令后 系统会自动的创建一个vlan100 其中端口1为untagged 上联口为tagged 同时端口1的pvid为100 并且在上行方向上 如果从端口1进来的报文是untagged 则从上联口出去的报文会加上vlan的标记100 同时加上优先级的标记2 Vlan配置 6 显示cpu的vlan信息 命令 showcpuvlan 参数 无 描述 显示cpu的vlan信息 举例 WRI DEBUG H showcpuvlanNgnCVlantag 4088NgnSVlantag 0V5Vlantag 4087EC2Vlantag 4089NgnCVlanInfo NgnDoublevlandisabled 备注 不同版本的此命令可能稍有不同 从cpu出来的报文会按照不同的报文特征加上相应的vlan 这些vlan同样需要交换芯片提供相应的vlan配置 本命令显示的是cpu所有需要添加的vlan 主要用于检查语音vlan的配置 Vlan配置 7 显示系统QinQ使能后的vlan配置信息 命令 showport all vlanservice 参数 无 描述 显示QinQ配置下的vlan配置信息 举例 WRI DEBUG H showport1vlanservice 备注 本命令显示在整个系统QinQ时能后从网管下发的vlan业务的配置信息 同时对于BCM532x2的交换芯片 还显示了在vlan转换时能时每条业务内部的vlan转换模式及其相应的规则编号 通过该规则编号可以通过 showrule all 查看交换芯片的实际规则是否正确 Vlan配置 8 Vlan转换和QinQAN5006 07 09 10设备cvlan的添加 剥离 透传或者转换均由交换芯片BCM532x或者BCM532x2来完成 单播和组播流的svlan的添加和剥离则由PON部分的芯片3715来完成 组播协议报文的svlan的添加和剥离由FTTB的cpu来完成 交换芯片BCM532x支持cvlan的添加 剥离和透传 不支持cvlan的转换 BCM532x2支持cvlan的添加 剥离 透传和转换 在3715上实现doublevlan的功能是由线卡通过规则配置3715的port1来完成的 但是3715不能实现仅按物理端口的分流 如果在其它分流条件一样 仅仅物理端口不一样的情况下需要实现通过物理端口加上svlan 则目前网管配置实现不了 只能通过AN5006 07 09 10本地命令行的配置实现 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Vlan配置 9 Vlan转换和QinQCvlan的添加 剥离 透传和转换这三种情况分别对应的网管配置 Cvlan的添加 剥离对应着网管配置中的 Tag 模式 Cvlan的透传对应着网管配置中的 Transparent 模式 但是vlan翻译不使能 Cvlan的转换对应着网管配置中的 Transparent 模式 但是vlan翻译使能 Svlan的添加 剥离对应着网管配置中的 QinQ 使能以及相应的QinQ模板 Vlan配置 10 Vlan转换和QinQBCM532x2的交换芯片支持单端口的下面几种vlan转换模式 1 1转换N 1转换1 1与N 1的混合转换具体的vlan转换的配置和限制需要参见其它文档 交换芯片地址表 1 查看交换芯片的单播地址转发表 命令 showarl 参数 无 描述 查看交换芯片的单播地址转发表 举例 Config switch showarlArlTable mac 00 11 43 d1 0b 8f port 1vlan 4088 ArlTable mac 00 a0 0c c0 ac ca port 1vlan 4088 ArlTable mac 00 e0 4c fd ad 6a port 1vlan 4088 ArlTable mac 00 1c c4 23 d8 3b port 1vlan 4088 themacentriesfound 4 Config switch 备注 交换芯片的地址转发表是按照mac vlan来索引的 此命令在定位FE端口和上联口是否有正确的mac地址和vlan数据流时非常关键 交换芯片地址表 2 查看交换芯片的组播地址转发表 命令 showmarl 参数 无 描述 查看交换芯片的组播地址转发表 举例 Config switch showmarl 端口镜像 1 主控盘上联端口的镜像线卡前面板端口镜像AN5006 07 09 10端口镜像工程上由于FTTB设备都在远端 利用其自身的端口镜像定位问题并不方便 一般都使用线卡前面板的端口镜像 但是特别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自身的端口镜像才能定位问题 例如上下数据流还没有到达线卡的交换芯片或者下行的数据流在Epon光路和FTTB的交换芯片之间发生了修改等等 端口镜像 2 端口镜像需要通过下面几步操作才能完成 设置被镜像端口的接收或者发生方向设置捕获端口设置端口镜像使能Config switch setmirroringressport26returnOK Config switch setmirroregressport26returnOK Config switch setmirrorcaptureport1returnOK Config switch setmirrorenablererurnOK 上面的例子是将上联口接收和发送的报文全部镜像到FE端口1上 镜像端口和捕获端口可以按照命令提示进行修改 备注 当组播没有使能时 镜像各个端口的ingress和egress方向的报文都是可行的 如果组播使能了 则不能镜像端口的ingress方向 因为组播协议报文在交换芯片的内部是通过镜像ingress方向的报文来实现的 因此如果此时需要镜像ingress方向的报文 则需要暂时的关闭组播 端口数据统计 1 下面显示的FE端口2的收发数据的统计 其中Tx和Rx的方向见前述的数据流程图Config switch showstatisticsport2 TX TXOctetsCount 0 x0TXDropPktsCount 0 x00000000TXBroadcastPktsCount 0 x00000000TXMulticastPktsCount 0 x00000000TXUnicastPktsCount 0 x00000000TXCollisionsCount 0 x00000000TXSingleCollisionCount 0 x00000000TXMultipleCollisionCount 0 x00000000TXDeferredTransmitCount 0 x00000000TXLateCollisionCount 0 x00000000TXExcessiveCollisionCount 0 x00000000 RX RXRxOctetsCount 0 x0RXUndersizePktsCount 0 x00000000RXPausePktsCount 0 x00000000Rx64OctetsCount 0 x00000000Rx65 127OctetsCount 0 x00000000Rx128 255OctetsCount 0 x00000000Rx256 511OctetsCount 0 x00000000Rx512 1023OctetsCount 0 x00000000Rx1024 1522OctetCount 0 x00000000RxOversizePktsCount 0 x00000000RxJabbersCount 0 x00000000RxAlignmentErrorsCount 0 x00000000RxFCSErrorsCount 0 x00000000RxDropPktsCount 0 x00000000RxUnicastPktsCount 0 x00000000RxMulticastPkts 0 x00000000RxBroadcastPktsCount 0 x00000000RxFragmentsCount 0 x00000000 备注 showstatisticsport26等同于Showstatisticsuplink showstatisticsport25等同于showstatisticscpu 端口数据统计 2 下面显示的是cpu的两个网口motfcc0和motfcc1收发数据的统计命令 其中Tx和Rx的方向见前述的数据流程图 WRI DEBUG H showend0statdriver 端口数据统计 3 对于上下行方向上PON芯片3715的数据统计 需要在线卡上查看相应的命令 打印调试开关 1 设置私有协议通信数据包的打印开关 命令 setprintdebug enable disable 参数 enable 使能收发数据包的打印disable 去使能收发数据包的打印 描述 设置打印开关 举例 WRI DEBUG H setprintdebugenable 打印调试开关 2 设置cpu收发数据包的打印开关 命令 setenddriverprintrx enable disable tx enable disable 1 参数 enable 使能收发数据包的打印disable 去使能收发数据包的打印 描述 设置打印开关 举例 WRI DEBUG H setenddriverprintrxenabletxenable 备注 一旦使能打印 则会将cpu通过motfcc0和motfcc1收发的所有数据包打印出来 打印的内容会很多 在telnet上尽量少用 因为可能会造成报文的传输延时从而不能正常通信 本命令通常用于在本地串口操作 用于查看从cpu出来的报文是否正确 例如检查vlan信息 检查源ip地址信息或者在使能OAM 组播 RSTP等模块后检查交换芯片所需要的附加信息是否正确 打印调试开关 3 设置oam模块收发数据包的打印开关setoamprintrx enable disable tx enable disable 1设置组播模块收发数据包的打印开关setigmpprintrx enable disable tx enable disable 1设置rstp模块收发数据包的打印开关setrstpprintrx enable disable tx enable disable 1设置dhcpoption82模块收发数据包的打印开关setoption82pr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