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周边商业空间.docx_第1页
大学周边商业空间.docx_第2页
大学周边商业空间.docx_第3页
大学周边商业空间.docx_第4页
大学周边商业空间.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周边商业空间研究以东北大学为例 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 DONG BEI DA XUE JIANG HE JIAN ZHU XUE YUAN 本科课程论文课程名称: 大学周边商业空间研究 专业年级: 2010级城市规划 学 号: 20101041 学生姓名: 谢超 论文题目: 大学周边商业空间研究以东北大学为例 成 绩: 指导老师: 王大鹏 2013年11月17日 目录摘要2前言3第一章大学周边商业空间研究的背景31.1研究对象31.2研究背景31.3研究意义4第二章相关理论支持42.1社区理论42.2消费行为学4第三章商业空间分布现状53.1现状分布53.2各商业街特点63.3大学生的消费现状7第四章典型案例分析西部商业街84.1空间特征84.2构成方式84.3商业构成94.4消费行为10第五章商业空间总结105.1商业空间现存问题105.2空间特征115.3空间模式115.4消费行为11第六章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的建议126.1卫生舒适的聚餐空间126.2因地制宜与环境呼应126.3简单且文化氛围和个性强的场所空间126.4营造舒适的交往空间13参考文献13摘要良好的大学商业环境不仅能解决大学生生活上的需求问题,而且对创造优美、安全的校园环境,灵活、自主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繁荣的城市生活做出积极贡献。目前,大学周边环境越来越受到社会、城市以及大学的重视。大学周边商业活动作为大学周边环境中最活跃的元素之一,其对大学周边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大学周边商业空间的分布、空间特征、以及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研究,有助于了解大学周边商业空间的现状,认识大学周边商业空间在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影响,并对商业空间设计提出一定的建议。关键词:周边环境,商业空间,消费行为,空间设计 Gooduniversitybusinessenvironment can not only solve the needof college studentsin life, tocreate a beautifulcampus environment,safe,flexible,autonomouslearning atmosphere,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harmonious,prosperouscitylife construction.At present,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more andmore social,UniversityCityandthe attention of the university.Commercialactivitiessurrounding theUniversityasone of the most active elementin thesurrounding environment ofUniversity,which hasplay a decisive rolein theeffect on the environmentsurrounding theuniversity.In this paper,thedistributionof commercial spacesurrounding the Universityspatial characteristics,andresearchstatus ofconsumer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is helpful tothe commercial space surroundingthe University,universityknowledge influencessurroundingcommercial space in thestudent life,learning,and puts forwardsome suggestions onthe design of commercial space.Keywords: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commercial space,consumer behavior, space design前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特别是 20 世纪末中国政府做出高等院校扩大招生的重大决策后,大学发展掀起了新的高潮。沈阳作为东北的中心城市,拥有20多所高等院校,而东北大学作为其中一所综合型高等院校,无论在学校规模上和师生人数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高校周边商业空间出现的问题、特征以及设计对策也具有共性。而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的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为人们的物质消费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选择性。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各种各样的消费场所走进了大学校园,大学生的日常消费也因此变得日益丰富。但是也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不正当消费,对于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的研究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消费,形成学生理性消费的商业氛围。第一章 大学周边商业空间研究的背景1.1研究对象商业空间:是人类活动空间中最复杂最多元的空间类别之一。从广义上可以把商业空间定义为:所有与商业活动有关的空间形态。从狭义上则可以把商业空间理解为:当前社会商业活动中所需的空间,即实现商品交换、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商品流通的空间环境。是由人、物及空间三者之间的相对关系所构成。1.2研究背景大学周边商业环境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虽有所耳闻,但是目前还非常缺乏对于校园周边商业空间的具体调查分析,进而了解这些商业空间对于学生的影响的程度,它们的具体商业构成和空间分布,以及它们对于学生强大吸引力的具体原因,这些都有利于在校园规划和校园建筑设计中加以改进,并指导我们进行校园周边商业空间的改造和设计,完善高校的教育功能和促进高校的发展。1.3研究意义一、理论意义:大学周边商业空间的影响已经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根深蒂固,为了更好的发挥大学周边商业活动的积极意义,迫切需要对大学周边商业空间进行研究,了解大学周边商业活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对大学生的影响,认识校园周边商业空间发展现状,为以后的校园规划建筑设计和校园周边商业环境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二、社会意义:通过对于校园周边商业空间的研究,对于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有意义的回答,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城市发展,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远大目标。第二章 相关理论支持2.1社区理论社区是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概念。德国社会学家F腾尼斯于1887年在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一书中的论述社区是基于亲族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社会联合。同时,腾尼斯提出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两种社区类型。社区的一般定义归纳为: (1)指居住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一群人及这些人生活的地区;(2)指一群具有共同经济利益或共同文化传统的人群;(3)指共同利益、共享价值观念,能够互相认同或共同参与事务等情况。在大学校园中,数量众多的学生、教师、研究人员则是因为教学和科研这个共同的目的而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研究、相互交流,并以此形成完整的社区组织和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所以,和现在大家广泛认可的居住社区一样,校园也是一个社区。只是高校校园的存在是以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为其主要内容,而非简单的居住。因此,研究高校周边商业空间时可以把高校作为一个社区来进行研究,它们具有社区的特点和共性。2.2消费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以消费者个体和群体心理与行为为对象,重点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心理与行为活动的特点、方式及其规律。由于商业空间直接面对的就是消费者的行为,而决定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很多。因此引入消费者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可以更好的分析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对于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的商业构成、空间设计等方面的影响。而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群体,通过大学生对商品需要量的大小和频率分析与研究以及大学生的消费规律与习惯,将这些消费活动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 日常性的消费活动日常性的消费活动主要满足学生日常生活需要,所消费的商品主要包括主副食品,文化娱乐用品等,所消费的服务包括餐饮、学习用品、修理等。这类活动的特点是需求量大,消费次数多,重复频率高,对商品和服务的选择性要求低,便捷性要求高。(2)经常性的消费活动经常性的消费活动所消费的商品包括普通的服装鞋帽、图书报刊等,所消费的对象包括健身、休闲吧、文娱活动等,这类活动的特点是对商品和服务有一定的选择性,具有明显的周期性。(3)非经常性的消费活动非经常性的消费活动所消费的商品以高档贵重商品和耐用品为主,例如:电脑、手机、首饰等,所消费的服务包括中高档餐饮,中高档文化娱乐设施等。其特点是选择性要求高,消费次数少,一次性消费额大。在这三种类型的消费活动中,日常性消费活动最重视的是便捷性,因此,要求商业设施集聚点多;而非经常性消费活动最重视的是选择性,这样的消费活动会集中在城市商业中心区内因此,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把学生消费行为和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参考三种不同类型的消费活动,这样既可以了解影响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的商业构成、规划布局和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而且可以为高校周边商业空间设计形成指导意见。第三章 商业空间分布现状3.1现状分布图1:现状商业分布图 东北大学周边商业空间不是一个孤立的空间,如图1所示在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形成了商业带或商业街,它们与校园空间和校园规模具有不可割裂的关系,也不可能独立于校园周边区域之外而存在。大学校园商业功能配置和环境特色赋予了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特有的职能和生存空间。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的兴衰与大学所处的区域商业状况和校园环境关系密切。3.2各商业街特点(1)东部商业带(如图2):沿着三好街呈带型分布作为整个城市乃至东北地区最大的电子商业中心,汇集了百老汇、华强电子等众多电脑、手机交换场所,紧紧依托东北大学软件园而发展,同时与之配套发展的各餐饮店和旅店,人流量大,商品交易大,但作为高档、贵重的非经常性交易活动,大学生一般在这消费次数少且周期长。图2(2)南部商业街(如图3):沿着文体西路呈线性分布,主要经营对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如餐饮、理发店、网吧等,由于靠近学生的宿舍且为中低端消费,是大学生经常性的消费活动。图3(3)北部商业街(如图4):沿着望湖北路和文化路呈L型分布,主要聚集一些中端餐饮店和书店,由于消费较高以及距离学生宿舍较远,是大学生非经常性消费活动。图4(4)西部商业街(如图5):沿望湖南路和积学路呈T型分布,以餐饮和满足大学生经常消费的日常品为主,店铺虽小但种类齐全,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因此大学生在此消费次数多且周期短。 图53.3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图7图6由于东北大学学生宿舍区分别处于南面和西面两个区域,因此在这两个地点都作为调研点分别选取60个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如图6、7所示对他们的经常消费地点进行了调研。由于地域的差异也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场所。在南面宿舍的大学生主要在南面和西面的商业街进行消费,而在西面宿舍的大学生由于就近原则基本都在西面的商业街进行消费。图8在对这120名大学生进行消费形式的调研的中,如图8所示,餐饮是大学生主要进行的消费形式,反映出东北大学食堂容量太小,尤其在吃饭高峰时期十分拥挤导致很多学生到学校周围的商业街进行消费,也表明了东北大学在进行扩招的过程中没有考虑食堂的承载量,而作为经常性消费的日常用品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因为东大校园里的超市难以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第四章 典型案例分析西部商业街4.1空间特征 西部商业街是位于东北大学西门外,位于东北大学家属区内,由介于小西门和大西门的积学路和望湖南路构成的T型商业街(如图9),其中东西长:600米,宽度:10米;南北长230米,宽度:12米。路中间都是一个两车道的车行道,由于家属区都是80年代建的5、6层的民房,在积学路上现在基本上都在面向街道的墙面上设门进行经营活动,尺度宜人。而在望湖南路上的商业由低层住宅构成,多为90年代末的建筑,多为3层建筑。 在积学路的两个分布着宽为5米的支路,支路上设置的功能主要以出租房为主,主要是对大学生的日租房和月租房,是典型的院落式围合空间。图9:西门外商业街现状4.2构成方式 西门商业街的商业空间有三种构成方式,归纳如下:(1)商业空间利用家属区建筑底层窗改门设置(如图10)。空间虽小却能多店铺并排布置,已形成商业街,同时装修成本低,投资少,已形成规模商业图10:门改窗商铺(2)商业空间结合居住建筑一二层开展(如图10),由于是结合住宅的底层设立商业门面,使得每个商业门面的风格接近,不可能开展太多的营业活动。不过也有部分商店(如银行)把一栋住宅楼的一层全部利用起来。图11:商业空间与居住建筑结合(3)商业空间单独设置,形成商店、超市(图12),由于是专门的商业空间,在空间布置上更为灵活,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它们既可以变成单个店铺从事经营,也可以形成一个整体门面进行经营。大学这类周边商业空间的灵活性和品种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它们可以形成商业空间的场所感,发挥商业经营中的规模效应。图12:单独设置的商业空间4.3商业构成在东北大学西门商业街合计布置了54家商店(如图13)西门商业街商店统计表餐饮类商店数量(27家)商品销售类商店数量(12家)服务业商店数量(15家)小饭店23服装店2理发店4饮品店4超市4打印社7饰品店4招待所2杂货店2照相馆1药店1图13:商店统计表如图所示,西门商业街中基本上把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其中又以小饭店为主,它们随意的布置在街道两侧,形成了商业集聚的现象。4.4消费行为对西门周边60名大学生进行调研可以得出,学生的消费频率(如图14)次以上和一天一次以上为主,二者一共占了82%,而消费时间(如图15)大多都在40分钟以内形成这样的消费行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东北大学近几年连续扩招,学生数量增加,校园内的商业设施却没增加,为西门商业消费提供机会。(2)学校食堂拥挤,学生去西门消费主要是吃饭,为小饭店提供商机。(3)学校的商品种类不齐全,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4)距离学生宿舍较近,学生进出校园非常方便,因此提高了学生的消费频率。图15图14第五章 商业空间总结5.1商业空间现存问题对东北大学西门商业街现状分析可以得出高校商业空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规划布局不合理。严格意义上讲,由于传统的校园规划设计对于商业空间发展没有足够的考虑,而新出现的以盈利为目的的高校商业空间大多结合以前的商业空间展开,尤其是自发性形成的商店,这样就使得高校商业网点的规划布局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商业网点的位置距离使用者较远,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有的商业网点是由其他建筑的部分空间转变而来,并非设计初衷,必然造成使用上的混乱,无法达到应该具有的商业空间要求。(2)、营业规模不合理。由于大学的扩招,大学的人口规模在急剧膨胀,使得大部分高校的原有商业设施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面临改建、扩建、增建的问题。大学学生消费在时间上是相对集中的,这也对高校商业空间的经营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经营手段不合理。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这就要求高校商业空间的经营手段也要趋向于多样化。例如有的高校在中午 1 点2 点之间就根本找不到吃饭的地方,而在晚上8 以后就没有商业空间在经营,而这时候一般学生自习或者学习之余,想吃点夜宵高校商业空间都无法提供,这必然会让学生在高校周边商业空间中消费。(4)、细节设计上缺少人性化的考虑。人对商业空间的使用要求是多层次的。既有方便快捷方面的要求,又有舒适、惬意等心理方面的需求。商业空间在设计中,常常忽视人的心理需求。外部环境设计粗糙、适合学生在消费间隙停留、交流的场所很少,对学生消费时的一些细微需求考虑不够。5.2空间特征高校周边商业空间作为商业设施聚集区域,无论在规模还是选址上都有不同于一般城市商业区的特点。因此高校周边商业设施集聚在一起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商业空间形态。由于高校周边商业设施基本上都有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因此,高校周边商业空间呈带状中心布置就能更好的发挥这种商业模式的特点。带状中心指商业设施沿道路线性展开布置的带状商业街空间形态,由于商业街是一种历史悠久并被证明在今天仍是行之有效的商业空间形态,因此也大量出现在高校周边商业空间中。5.3空间模式因高校周边商业设施种类与经营模式以及所在大学规模有所不同,根据高校周边商业空间布局结构特征,可具体分为:单向发展的商业街、双向发展的商业街以及多向支路延伸的商业街三种(如图16)。图16:商业空间模式5.4消费行为根据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心理的理论,把学生在高校周边商业空间中的行为分为“非消费行为”和“消费行为”。(1)、学生在高校周边商业空间中的非消费行为 在闲暇之余,很多学生到高校周边商业空间中的非消费行为可以用一个字来概况“逛”,它代表行走、停息、感受、交往等多重行为的组合。(2)学生在商业空间中的消费行为1)购物:购物是学生在高校周边商业空间中最常进行的活动之一,通常包括随机购物和目的性购物两种情况。2)饮食:饮食是高校周边商业空间中学生们最主要的消费活动之一,根据不同的主导功能,可以将饮食大致分为三类:消除饥渴的饮食、享受美食乐趣的饮食和社交性的饮食,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3)娱乐:学生们消费时的娱乐活动可分为参与性的和旁观性的。参与性娱乐包括卡拉 OK、台球等,参加消费的学生是娱乐活动的主角;旁观性娱乐包括看电影等,参加消费的学生是娱乐信息的接纳者。第六章 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的建议目前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的现状,可以发现高校周边商业空间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是一样的,如卫生状况不佳、规划布局乱等问题几乎都比较突出。6.1卫生舒适的聚餐空间餐饮业是学生在高校周边商业空间中消费最多的行业之一,它是同学聚会、学术交流、友情传递的重要场所。学生到高校周边就餐的主要原因是校内的餐饮服务业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调,经营模式单一、经营时段有限。因此在校外就餐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只有提供卫生舒适的聚餐空间,加强周边商品和服务业的检查力度,才能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全面发展。有利于周边商业空间的良性发展。6.2因地制宜与环境呼应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大学长期以来形成了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