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两种方法分析 一 基数效用论 边际效用分析法二 序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一 基数效用论 边际效用分析法 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 1 效用U Utility 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完全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满足程度高 效用大 满足程度低 效用小 效用幸福 萨缪尔森提出欲望 使幸福增加的有效方法是 欲望不变而提高效用 最好吃的东西 免子和猫争论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免子说 世界上萝卜最好吃 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 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 说 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 老鼠的肉非常嫩 嚼起来又酥又松 味道美极了 免子和猫争论不休 相持不下 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 不由得大笑起来 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 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 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 是桃子 桃子不但美味可口 而且长得漂亮 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 全都直摇头 那么 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 说明了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人们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傻子地主 从前 某地闹起了水灾 洪水吞没了土地和房屋 人们纷纷爬上了山顶和大树 想要逃脱这场灾难 在一棵大树上 地主和长工聚集到一起 地主紧紧地抱着一盒金子 警惕地注视着长工的一举一动 害怕长工会趁机把金子抢走 长工则提着一篮玉米面饼 呆呆地看着滔滔大水 除了这篮面饼 长工已一无所有了 几天过去了 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 长工饿了就吃几口饼 地主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发呆 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换饼 长工也不愿白白地把饼送给地主 又几天过去了 大水悄悄退走了 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 地主却静静地躺着 永远留在大树上了 钻石和木碗 一个穷人家徒四壁 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 一天 穷人上一只渔船去帮工 不幸的是 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大风浪 被大海吞没了 船上的人几乎都淹死了 穷人抱着一根大木头 才得幸免遇难 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 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 感到非常新奇 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 还派人把穷人送回了家 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 心中暗想 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宝贝 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 该换回多少宝贝 于是 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 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 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 品尝之后赞不绝口 声称要送给他最珍贵的东西 富人心中暗自得意 一抬头 富人猛然看见酋长双手捧着的 珍贵礼物 不由得愣住了 它居然是穷人用过的那只旧木碗 2 两种效用理论 基数效用 cardinalutility 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 1 2 3 来表示 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 ordinalutility 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 也不能加总求和 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 效用只能用序数 第一 第二 第三 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3 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TotalUtility 指人们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例 消费量边际效用MU总效用TU00013030220503106040605 1050 边际效用MU MarginalUtility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的情况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到两个 满足程度从5个效用单位增加到8个效用单位 即增加了3个效用单位 消费两个面包获得的满足程度为8效用单位消费两个面包 平均每个面包获得的满足程度为4个效用单位 4 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 TU Q TU MU Q 当MU 0 TU MU P P 当MU 0 TU 当MU 0 TU最高点 总效应达到最大 处于 的拐点 总效用以固定增加时 边际效用不变 5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LawofDiminishingMarginalUtility 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理由 生理的原因 兴奋度递减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Q MU P 边际效用递减 随着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肚子饿了吃一口馒头得不到很高的享受 可是吃得多了 这种享受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设想如果这样 将出现什么现象 吸毒就接近于效用递增 因为毒吸得越多越上瘾 换言之 与其他消费相比较 益发觉得毒品给人的享受超过了其他的各种享受 所以吸毒的人会卖掉家产 抛妻弃干 宁可食不充饥 衣不蔽体 毒却不可不吸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接受了吸毒 一切的人都将忙于种毒品 收毒品 运输毒品 加工毒品 分配毒品 不会有任何人士从事任何其他的活动 这将是一个疯狂的世界 所以说 幸亏我们生活在一个边际效用递减的世界里 6 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1 把全部收入用完 2 每一元钱都化在刀口上 即每一元钱用在不同商品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消费者均衡的假设前提消费者的偏好 嗜好 既定消费者的收入既定商品的价格既定 效用最大化原则 指在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情况下 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购买行为 简单的 两种商品均衡条件 M 消费者的收入Px X商品的价格Py Y商品的价格Qx X商品的数量Qy Y商品的数量 MUx X商品的边际效用MUy Y商品的边际效用MUm 每一元钱的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举例 货币如同物品一样也有边际效用 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 即随着人们收入量的增加 其效用是不断递减的 每增加一元货币收入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是越来越小的 富人的钱不值钱 穷人的时间不值钱 债务的边际负效用递减 虱子多了不咬人 家庭中的边际效用 只生一个好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价格P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边际效用递减 量增 愿意出价递减 P Q D MU 200多年前 亚当 斯密在 国富论 中提出Paradoxofvalue价值悖论 许多生活必需品 水 的 市场 价值很低 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 许多奢侈品 钻石 使用 价值很小 但市场价格很高 经常可以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 价格不反映一件商品的总效用 而是反映它的边际效用 二 序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 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curves 用来表示X Y两种商品不同组合 却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无差异 线上任何一点X与Y的不同组合 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相同 Y商品 X商品 I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Y商品衣服 X商品食品 I 无差异曲线上处于同一条的两个点 说明两种商品的组合不同 但效用水平相同 A D 效用 满足程度 保持不变 减少Y 增加X减少X 增加Y 2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斜率是负的 3 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2 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度 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 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 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 否则无差异曲线的定义会和它的第二特征发生矛盾 4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平行的无差异曲线 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越低 效用越低 否则越高 因为高位的无差异曲线的商品组合量大 I1 I2 I3 X Y I4 3 消费可能线 budgetline 消费可能线 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X Y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Y商品 衣服 0 A B X商品 食品 A点 全部买X 无法买Y B点 全部买Y 无法买X 在它上面的每一点 X Y两种商品组合不同 但所支出的钱是相等的 Y商品 衣服 0 A B X商品 食品 消费可能线的平行移动 价格不变收入减少 消费可能性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 消费可能性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收入不变 两种商品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 上升 消费可能性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下降 消费可能性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消费可能线的旋转 假如收入不变 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化 消费可能线如何变动 Y X X Y商品价格上升 Y X商品价格不变 X商品价格下降 X商品价格上升 Y商品价格不变 Y商品价格下降 4 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 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 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 在这个切点上 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效用最大化 Y X I E 1 把钱花光 买到商品的最大数量 2 追求最大的满足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 商品的组合 M N 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 AB 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 I2 如果I与AB两条曲线相交 C D 则是以较多的钱实现较低的满足程度 I1I2 但无法实现 Y X I2 E I3 I1 M N B A C D O 消费行为本身既是个人决策又是社会决策问题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一 生产要素L K N E的投入与产量Q的关系二 一种生产要素L的连续合理投入三 两种生产要素L K的连续同比例增加投入四 两种生产要素L K的最适组合 探求生产者 厂商 的行为 厂商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涉及三个问题 1 产量Q与生产要素投入的关系2 收益P Q 成本C的关系3 市场上的竞争与垄断问题 一 生产函数 产量Q与生产要素L K N E的投入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 Q f L K N E 生产函数 生产四要素 劳动L 资本K 土地N 企业家才能E 其中N是固定的 E难以估算 所以一般的简化为 Q f L K 技术系数 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二 一种生产要素的连续合理投入 1 边际收益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不变 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 追加一种生产要素 所形成的产量 最初会增加 但到一定限度后 增幅开始递减 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注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 第一 以技术水平不变为前提 第二 以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为前提 第三 并非一增加投入这种生产要素就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只是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 第四 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都是相同的 先投入和后投入的在技术上没有区别 只是投入总量的变化引起了收益的变化 例证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在1958年大跃进中 不少地方盲目推行水稻密植 结果引起减产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 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 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产量递增第二阶段 边际产量递减第三阶段 产量绝对减少 总产量要经历一个逐渐上升加快 增长趋缓 最大不变 绝对下降的过程 Q L 0 TP MP E A B F 马尔萨斯预言的失败 马尔萨斯预言 由于土地报酬递减限制了农产品数量 而人口又在不断地增长 因此最终会有人挨饿 出现饥荒 数据显示食品增长超过人口增长 技术已经导致了产品过剩和价格下降 马尔萨斯没有考虑到技术的潜在影响 即食品供给增长速度会超过需求增长速度 2 总产量TP 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 总产量TP totalproduct 投入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AP averageproduct 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AP TP Q 边际产量MP marginalproduct 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MP TP Q 举例 连续投入劳动L 劳动量L总产量TP边际产量MP平均产量AP00001666213 57 56 753217 574287753466 863846 373805 4837 14 6 MP与TP之间关系 MP 0 TP MP 0 TP最大MP 0 TP Q L 0 TP AP MP E A B F MP与AP之间关系 当MP AP AP 当MP AP AP MP AP AP最高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如果连续增加生产要素 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 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 练习 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1 A 只要总产量减少 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 总产量也一定是减少C 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2 A 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 总产量曲线 平均产量曲线均呈先增后递减的趋势B 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时 总产量会下降C 边际产量为0时 总产量最大D 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上E 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交于边际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上 3 单一生产要素连续投入的三个生产阶段即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 第一个阶段 平均产出递增 因为生产的规模效益正在表现出来 一个和尚挑水吃 第二个阶段 平均产出递减 总产出增长的速度放慢 二个和尚抬水吃 第三个阶段 边际产出为负 总产出绝对下降 三个和尚没水吃 需减员增效 生产合理区域在第二个阶段 Q L 0 TP AP MP E A B F Q L 0 TP AP MP E A B F MP APAP MP APAP MP 0TP MP APAP最大 MP 0TP最大 图示 三 两种要素连续同比例增加投入 1 规模问题 技术水平不变 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 即生产规模扩大 起初量的增加要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随生产规模扩大 超过一定的限度 产量的增加将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甚至使产量绝对地减少 这就使规模经济逐渐走向规模不经济 2 规模问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a 规模收益递增产出扩大规模大于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b 规模收益不变产出扩大规模等于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c 规模收益递减产出扩大规模小于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Q L K O a b c 3 规模经济 EconomyofScale 规模经济 技术不变 两种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 即生产规模扩大时 最初产量增加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但当规模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 则会使产量的增加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甚至使产量绝对减少 出现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研究的问题是技术水平不变 两种生产要素配合的比例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出现规模收益递减的主要原因 企业生产规模扩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1 规模扩大后 企业内部合理分工被破坏 生产难以协调 2 管理阶层的增加 3 产品销售规模庞大 环节加长 4 获得企业决策的各种信息困难 4 适度规模 适度规模 使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 即生产规模的扩大 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企业规模应该最大的行业是 服装业 钢铁业 饮食业 确定适度规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 本行业的技术特点 需要的投资量大的行业 适度规模也就大 2 市场条件 生产市场需求量大 而且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厂商 适度规模也应该大 浙江到了出大企业的时候 浙江企业特别是温州企业以 小型 民营 低成本 和 劳动密集 而著称 这些特点在过去是优点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还是优点 经验都一再证明 小 不一定弱 正像 大 不一定强一样 而且 从企业竞争的逻辑来说 能够长成大企业的小企业终究是少数 浙江企业已经度过初创期 企业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 就是通过竞争不断培育自身竞争力的过程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以住宅 汽车 电子通讯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为龙头 带动钢铁 机械 建材 石化 能源等行业快速增长的阶段 在这些行业中 多数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要求 也就是说 投资就要上大项目 浙江企业出大企业 上大项目的时机已经到来 浙江企业不会也不应该仅仅是小企业的代名词 这对浙江企业是又一大机遇 同样也包含着不少挑战 最大的挑战在于 企业从无到有不易 从小到大更难 如果说第一阶段成功概率是百分之五十 第二阶段的成功概率可能不到百分之一 浙江企业中出大企业 上大项目 就是处在第二阶段的攀登之中 5 内在经济 不经济 内在经济 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内在不经济 一个厂商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 内在不经济原因 a 管理效率降低b 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的增加 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 第一 使用更先进技术 第二 实行专业化生产 第三 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 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第五 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 6 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1 外在经济 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 引起外在经济的原因第一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更为经济和更好地供给 第二 行业信息和人才更容易流通和获得 2 外在不经济 指一个行业生产规模过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减少 引起外在不经济的原因 竞争加剧 环境污染 对基础设施的压力增加 外在 部 性 正负 四 两种生产要素最适合组合 生产者均衡 1 边际产量分析法 1 将所有的投资都用在的生产要素上 成本花完 2 使每一块钱用在不同生产要素上的边际产出相等 每一元成本都很有效 M 成本PK K的价格PL L的价格QK K的数量QL L的数量MPK K的边际产量MPL L的边际产量MPm 每一元成本的边际产量 2 等产量线分析 1 等产量线Q 表示两种生产要素L K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 线上任何一点 L K组合不同 但产量却相同 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与无差异曲线的比较 K L Q 2 等产量线的特征 A 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斜率是负的 表明 实现同样产量 增加一种要素 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 B 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否则等产量线的定义会和它的第二特征发生矛盾 C 凸向原点 K L Q D 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产量水平 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 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水平越高高位等产量线的生产要素组合量大 Q1 Q2 Q3 L K Q4 3 等成本线 企业预算线 等成本线 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 K L 最大组合的线 K L 300 600 O 注 与消费预算线比较 4 生产者均衡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于一点 实现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成本既定 产量最大 产量既定 成本最小 K L Q E 注 与消费者均衡的效用最大化比较 成本既定 产量最大 产量既定 成本最小 K L Q2 E Q3 Q1 M N B A C D K L Q2 E M N B A C D 5 生产扩张线 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 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合点 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 就得出生产扩张线 第五章成本与收益 一 短期成本分析二 长期成本分析三 利润最大化原则 一 短期成本分析 1 成本C 生产费用 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 是企业购买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 短期与长期的区别 长期与短期的问题 是生产要素是否全部可变的问题 短期 一部分投入可以调整 可变成本 variablecost 另一部分投入不可以调整 固定成本 fixedcost 长期 一切成本都可以调整 没有固定与可变之分 2 短期总成本 shortruntotalcost STC 短期成本分为 固定成本FC和可变成本VC STC FC VC 固定成本FC 固定不变 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 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包括 厂房和设备的折旧 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 可变成本VC 随产量变动而变动 短期内可以调整 包括 原材料 燃料支出和生产工人的工资 短期不能调整 随着产量增加 短期固定成本不变 STC短期总成本曲线 它不从原点出发 而从固定成本FC出发 没有产量 短期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 陡 平 陡 C Q FC VC STC FC STC FC VC 3 短期平均成本SAC 短期平均成本 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 SAC AFC平均固定成本 AVC平均可变成本 Q C AFC AVC SAC 平均固定成本AFC随产量Q的增加而递减 一直趋于减少 4 短期边际成本SMC 短期边际成本 指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变动规律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 U 形曲线 开始时 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就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练习 已知产量为9单位时 总成本为95元 产量增加到10单位时 平均成本为10元 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 解答 原来9单位时的总成本是95增加到10单位后 总成本是10 10 100增加1单位产量后 成本增加了100 95 5所以 边际成本是5元 SMC与SAC AVC相交于SAC和AVC的最低点 5 综合分析 Q C AVC SAC SMC N M 进一步分析 1 SMC与SAC相交于SAC的最低点 Q C SAC SMC N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前 边际成本平均成本 相交 边际成本 平均成本 这时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 SMCSAC SAC SMC SAC SAC最低 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 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 在产量增加后 平均可变成本一定增加 2 SMC与AVC相交于AVC的最低点 因为 SMCAVC AVC SMC AVC AVC最低 Q C AVC SMC M 二 长期成本分析 1 长期总成本 long runtotalcost LTC 长期中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长期 指厂商能根据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 长期中没有固定成本 因为长期中的所有成本都是可变的 所以长期中的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开始 陡峭 平坦 陡峭 Q C O LTC Q1 Q2 2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是在各种不同产出水平上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较低的 包络曲线 LAC C Q SAC 随着产量增加 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是 先减少而后增加 注意 包络线不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 包络线 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线 当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递增阶段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平均成本曲线的左端 在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递减阶段时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平均成本曲线的右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与普通合同(标准版)
- 浇冰车辆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2025年日光温室外保温被项目申请报告范文
- 2025年加气柱项目提案报告
- 安全用品培训记录课件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第二批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11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及答案
- 法语1马晓宏课件
- 2025年四川加工制造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初三江西英语试卷及答案
- 2023年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手册(依据2023年版评审准则编制)
- 变化点(4M变更)管理管控表
- 洪恩识字配套字库完整版识字启蒙200字-生字组词句子完整版可打印-点读指读
- 辽宁省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6套】(含真题答案)
- 虚拟现实技术在物流与快递配送中的应用与创新
- 《小儿支气管肺炎》课件
- 技能认证输油工初级考试(习题卷24)
- 食品小经营店、小食堂备案信息采集表
-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2 呼吸与消化 第2课 呼吸与健康生活》课堂教学课件PPT公开课
- 生产型企业员工奖惩制度
- 电子商务运营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