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菇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三、平菇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三、平菇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三、平菇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三、平菇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 一 概述平菇是目前我国栽培最多的四种主要的食用菌之一 中国和日本是平菇的主要生产国 平菇在真菌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纲 伞菌目 白蘑 侧耳 科 侧耳属 我国已发现的食用侧耳有30多种 进行培植的主要有糙皮侧耳 紫孢侧耳 美味侧耳 金顶侧耳 榆黄蘑 栎平蘑 平菇栽培 二 平菇的营养价值平菇肉厚质嫩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的10 5 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占39 3 平菇含有大量的谷氨酸等增鲜剂 平菇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较高的矿物质成份 其中维生素B1 B2的含量比肉类高 维生素B12的含量比奶酪高 平菇栽培 二 平菇的药用价值平菇不含淀粉 脂肪含量极少 只占干物质的1 6 被誉为 安全食品 健康食品 尤其是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的理想食品 平菇中的侧耳菌素 侧耳多糖等各种特殊成份的生理活性物质都分别具有诱发干扰素合成 加强机体的免疫作用 机体抵制癌变的能力 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等 因此 多食平菇既可防治高血压症 心血管病 糖尿病 癌症 中年肥胖症 妇女更年期综合症 植物神经紊乱等病症 又可以增强体质 延年益寿 平菇栽培 三 平菇的发展前景1 平菇品种丰富平菇品种很多 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生长季节 通常以子实体分化和发育期对温度的要求 把平菇属划分为低温 中温和高温三种类型 1 低温型 子实体分化最高不超22 最适宜温度在13 17 之间 如黑风90 黒平99 三 生活史 属异宗结合四极性菌类 原基期白色瘤状物桑椹期粒状物珊瑚期长短不齐的杆状物成型期短杆顶端分化出小扁球幼菇期菌盖小 菇体硬实 颜色深成熟期菌盖边沿较薄 色较浅 较软 子实体发育过程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四 生活条件 一 营养 返回本节 平菇栽培 四 生活条件碳源 平菇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碳素 如木质素 纤维素 半纤维素以及淀粉 糖等 这些物质主要存在于木材 稻草 麦秸 玉米秸 玉米蕊 棉籽壳 油菜荚等各种农副产品中 在实际栽培中以上述物质作培养料即可满足平菇生长发育对碳素的要求 平菇栽培 四 生活条件氮源 在培养料中加入少量的麸皮 米糠 黄豆粉 玉米粉或微量的尿素 硫酸铵等即可满足平菇对氮素的要求 在平菇对碳 氮源利用过程中 营养生长阶段对碳氮比要求20 1为好 而在生殖发育阶段 C N 以30 40 1为宜 平菇栽培 四 生活条件2 温度平菇是低温型菌类 菌丝耐寒能力强 在零下20 30 也不致死亡 高于40 则死亡 生长范围在5 35 之间 最适培养温度是24 2 子实体形成温度在5 20 之间 在10 15 下子实体发生快 生长迅速 菇体肥厚 产量最高 10 以下生长缓慢 超过25 时子实体不易发生 菌丝生长 最适24 28 变温结实性 分化时需8 10 昼夜温差 返回本节 平菇栽培 四 生活条件3 湿度水分是子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需营养物质也都需溶于水后供应菌丝吸收 平菇的生长发育所需要水分绝大部分来自培养料 培养料含水量要求达60 70 如果含水量太高则影响通气 菌丝难于生长 含水量太低则会影响子实体形成 四 生活条件3 湿度对空气湿度的要求 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室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 以下 如果空气相对湿度大了 培养料就会吸水 湿度提高杂菌容易繁殖 但培养室过于干燥 培养料易失水也不利于出菇 平菇原基分化和子实体发育时 菌丝的代谢活动比营养生长时更旺盛 因此需要比菌丝生长阶段更高的湿度 此时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 95 的范围 若低于70 子实体的发育就要受到影响 平菇栽培 补水器 返回本节 四 生活条件4 光照平菇菌丝在黑暗能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有光反而使菌丝生长速度下降 子实体发育必须有散射光 光线过暗 只能长出瘦弱细长的菌柄而不能形成菌盖 完全黑暗 即使其它条件都具备 也不能产生子实体 强光也会妨碍子实体的正常生长 地道栽培时 出现成丛细弱的菌柄上又长出一丛丛的柄 而菌盖却不发育 是典型光线不足之故 亦称二度分化现象 平菇栽培 平菇栽培 四 生活条件5 空气通常在菌丝生长阶段 对空气中氧的要求比较低 所以菌丝能在塑料袋内或薄膜覆盖下健壮生长 在栽培时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宜高于1 缺氧时不能形成子实体 即使形成 菌柄也长 菌盖薄而小 常不发育 有时菌盖上产生许多瘤状突起 返回本节 平菇栽培 四 生活条件6 酸碱度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6 5 5 5 当大于9时 菌丝生长受阻碍 达到10时停止生长 配制培养料时 可调整PH在7 8左右 经灭菌后可达最适PH值 生料栽培时 菌丝生长中因新陈代谢而产生有机酸 也会使pH值下降 所以在培养料调制时 应适当调高一些 注意 重茬易失败 合理择用菌种 根据季节 市场需求等 理想的场所在于结构合理利于温 湿 气 光的协调 品种或场地应适当更新以免降低菌种的抗逆性 返回本节 平菇栽培 五 栽培技术1 栽培季节的选择平菇虽然有各种温型的品种 适宜于一年四季栽培 但平菇总体属低温型 只不过人为选育了少数高温品种来满足夏季生产需要 绝大部分品种还是中 低温型的 根据平菇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 春秋两季是平菇生产的旺季 根据不同的品种特性安排适宜的生产季节 辅之以防暑保温措施和适当的栽培方式既可获得栽培成功 平菇栽培 五 栽培技术2 培养料配方 1 棉籽壳100 石膏1 石灰2 麸皮5 过磷酸钙1 料水比1 1 3 2 棉籽壳60 玉米芯40 石膏1 石灰2 过磷酸钙1 料水比1 1 3 3 棉籽壳50 木屑50 石膏1 石灰2 过磷酸钙1 料水比1 1 7 平菇栽培 五 栽培技术3 栽培方式方法很多 有室内床架式栽培法 袋式栽培法 砖式栽培法 箱式 篮式 盆式栽培法等 目前常用的是袋式栽培法 袋栽容器 选用幅宽24 25CM的筒状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薄膜 剪截成50CM长的塑料筒 平菇栽培 六 栽培技术3 栽培方式装袋时先将袋的一头用绳扎死 在另一头装料 边装边压 上紧内松 外紧内松 装至袋口5 左右时扎口 上锅灭菌 常压灭菌24小时 冷却后在接种室无菌操作接种套环封口培养 装袋 封口 灭菌 接种 熟料袋栽法 平菇栽培 六 栽培技术4 菌丝培养一般接种后2 3天 菌丝开始恢复 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3 27 所以温度管理应尽可能达到或接近这个范围 培养料还会产生热量 所以要密切注意料温变化 采取相应的散热措施 降低培养室的温度 平菇栽培 六 栽培技术4 菌丝培养菌丝生长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求控制在80 以下 菇房不能喷水 光照对菌丝生长不利 及时通风换气 平菇栽培 六 栽培技术4 菌丝培养接种以后7 10天 菌丝生长刚封口 在这之前是杂菌污染的危险期 这阶段原则上不能翻动菌袋 只有在料温超过30 才能翻袋通风降温 菌丝长满菌袋后 培养室每天都应通风 因为随着菌丝量的增多 呼吸热和二氧化碳的量也增多 菌丝培养 平菇栽培 六 栽培技术5 出菇管理正常情况下 菌袋培养25天左右菌丝达到生理成熟 用手敲击菌袋 有击鼓声 表明出菇时机已到 应及时搬进菇房出菇 子实体生育阶段需要低温 尤其是菇蕾分化更需要低温和较大的温差刺激 所以在生育阶段将温度控制在7 20 范围之内 最适温度13 17 平菇栽培 六 栽培技术5 出菇管理菌袋进菇房后要打一次出菇水 以补充发菌阶段散失的水份 出菇水还起到降低料温 刺激菇蕾的分化 同时可向墙壁 过道 空中喷雾化水 增加空气湿度 把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 左右 通过催蕾 袋口上开始出现许多小颗粒 此阶段应停止向菌袋喷水 否则会影响菇蕾的形成 平菇栽培 六 栽培技术5 出菇管理经一周左右的催蕾 袋口可见大量菇蕾原基并分化有少量幼菇 此时应加强以下管理措施 1 通风 室内废气过重会造畸形菇或烂菇 保持新鲜空气 2 保湿 空气相对湿度应维持在85 90 3 光照 从催蕾开始就要增加菇房的光照强度 让漫射光进入菇房 若缺乏光照 菌丝生长长期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 迟迟不分化原基 但光照强度太大 对子实体发育也有不良影响 更不能有直射阳光 平菇栽培 六 栽培技术5 出菇管理 4 及时采收 平菇适时采收既可保证质量也可保证产量 当菌盖展开 菇体色白 即将散放孢子以前采收为宜 采收过迟 菌盖边缘向上翻卷 表现老化 菌柄纤维度增高 品质下降 且菌体变轻 影响产量 并且大量散放孢子又污染空气 采收过晚 还引起菌丝老化 空耗营养对下潮菇的转潮和产量都有严重影响 平菇栽培 六 栽培技术6 间歇期的管理第一潮菇采收之后10 15天 就会出现第二潮菇 共收四到五潮 其中主要产量集中在前三潮 在两潮菇之间是菌丝休整积累养份的时间 此时要做到 1 清理袋口表面老菇根和死菇 防止腐烂 2 轻搔菌袋口使老菌皮破裂 以利新菇再生 3 每天打开门窗大通风一次 换入新鲜空气 4 清除污染菌袋 认真清理室内杂物 保持菇房卫生 5 一周后按头潮菇管理法 喷出菇水和温差刺激催蕾 出菇现场 平菇栽培 七 病虫害的防治平菇菌丝生活力很强 长速快 抗杂能力强 所以在制种与栽培过程中 菌丝发育的好 后期就不易感染杂菌 甚至染了杂菌也照样出菇 引起杂菌感染的重要环境因子是温度和湿度 平菇栽培 七 病虫害的防治在菌丝培养阶段 稍微疏忽 温度过高 加之湿度也大 杂菌就会猖獗 而且虫卵也纷纷孵化 螨类也随之而来 病虫害一旦蔓延 很难驱除 另外 平菇对敌敌畏极为敏感 以防为主 避免病虫害发生 一旦发生 则采用生态防治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三者结合的综合措施 平菇栽培 七 病虫害的防治1 控制主要的环境因子 针对温度 湿度是引起病虫害的主要原因 所以栽培过程中要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1 温度 根据各气候条件 掌握各地区各品种的安全播种季节 如果人工控温下栽培时 室温不宜超过22 料温不超过25 2 湿度 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 65 之间 菌丝生长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 左右 七 病虫害的防治2 杂菌的预防 1 培养料要新鲜 配料前先预湿发酵 2 每次栽培前培养室及用具都要清洗 熏蒸 3 生料栽培时 尽量少加或不加有机氮源和糖类物质 4 播种量要大 加速菌丝生长速度 5 注意防鼠 平菇栽培 七 病虫害的防治3 常见杂菌及其防治栽培平菇时常见的杂菌有木霉 青霉 曲霉 脉孢霉 根霉 枝孢霉 粘菌以及酵母等 在栽培中可用注射器或滴管将杀菌药液按比例稀释后注射或滴到污染部位 常见的杀菌剂有高锰酸钾一千倍液 甲基托布津一千倍液 多菌灵 含量50 一千倍液 含量25 的五百倍液等 平菇栽培 七 病虫害的防治4 虫害防治 平菇栽培时常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