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高中2011年面向省内外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南充高中2011年面向省内外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南充高中2011年面向省内外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南充高中2011年面向省内外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南充高中2011年面向省内外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充高中2011面向省内外自主招生考试语 文 试 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相应的空格内,否则不得分。 第卷(20分)一、(6分,每小题2分)1下列成语字形、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殚(dn)精竭虑 相形见绌 (ch) 怏怏不乐(yng) 有恃(sh)无恐B潸(shn)然泪下 仗义直 (zh) 言 断壁颓垣(yun) 义愤填膺(yng)C杳(yo)无音信 纵横捭(bi)阖 天崩地坼(ch) 称(chng)心如意D偃(yn)旗息鼓 挺(tng)而走险 如火如荼(t) 循规蹈矩(j)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B网络热词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而且还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C这真是大人不见小人怪,我犯了这点儿小错误,经理没有批评我,你倒挑起我的毛病来了。D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部现代小说的优劣高下,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而在于它是否构筑了独特的心灵世界。B一片新生的松林围着一间护林人小屋,它们就坐落在美丽的金鸡山南坡。C在这次韩国内阁的大换血中,梨花女子大学前校长张裳被提名担任新总理。一旦韩国国会批准这一任命,张裳将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D哈利波特中文版一经出版,便深受广大中学生读者所欢迎,短短九个月时间里,该书便重印了九次。二、(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儒家的“普世价值”:仁义儒家是先秦诸子之一,其特点是以传经的方式传道。所谓“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即“六经”或“六艺”;所谓“道”,是指孔子、孟子所弘扬的华夏文明之传统价值,其核心是“仁义”。东汉史学家班固总结先秦诸子学术,即谓:“儒家者流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上下两千年,中国社会千变万化,儒家学者也与时俱进,扬弃旧说,融会新知,各抒己意,流派纷呈,但万变不离其宗:仁义。“仁义”是历代儒家都认同的“普世价值”。“仁”与“义”,原来是两个概念:仁者,人也,人之所以为人而不为禽兽;义者,宜也,人应该怎样为人才符合情理。孟子将“仁义”并称,以概括儒家的核心价值。他拜谒魏国梁惠王,惠王问:“老人家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高见可以利吾国?”孟子答云:“陛下何必曰利?我只有仁义而已。”惠王问的是“利”,孟子却跟人家讲“仁义”,好像驴唇不对马嘴。其实,这正是孟子超越流俗的远见卓识。孟子所处的时代,七国争雄,互相攻伐,战争连年,不是“中国内战”,而是“世界大战”。各国的发展主题,就是富国强兵,开疆扩土。这也是梁惠王所关心的“利”,但对普通百姓能有什么好处呢?无非是赋税更重,死人更多。孟子则主张:“民为贵,社稷(国家)次之,君为轻。”人民至上,而非国家至上,更非君王至上,所以他反对战争,说“春秋无义战”,说“不嗜杀人者能定天下”。他劝君王施行“仁义之政”: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然后好好办一些学校,教以孝悌之义,使百姓懂得尊老敬长。如果能这样,天下的知识分子都想到贵国来发挥聪明才智,农民都想来贵国耕田种地,商家都想来贵国做生意,各国痛恨本国君王的人都想到贵国来寻求正义。仁者无敌,自然而然就令天下归服了。用今天的话说:和平崛起。这在“以攻伐为贤”的各国君王看来,当然是书生之见,太不切实际,如史记说:“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事实上,不仅春秋战国,而且秦汉以后的改朝换代,都是弱肉强食强者为王的历史,用鲁迅的文学比喻:“吃人”的历史。正因为如此,“仁义”才成为历代儒家不懈的追求,将其视为超越国家存亡的“普世价值”。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纵观古今历史,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所谓“亡国”,不过是改朝换代,皇帝变了,百姓依旧是百姓;所谓“亡天下”,却是“仁义阻塞”, 也就是道德沦丧,价值崩溃,你吃我,我吃你,互相坑害,互相残杀。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保护“普世价值”不致被颠覆,即使普通百姓,也有一份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就是由顾炎武这段文字演变而来的。但顾氏原意,“天下兴亡”不是“国家兴亡”,而是指儒家普世价值“仁义”的存废。当一个社会公然毁仁弃义,理直气壮地崇尚强权,赤裸裸地推崇暴政,这个社会就是乱世,用顾炎武的话说:亡天下。这不是预言,而是并不遥远的历史,如古人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成都日报 2011年3月28日)4下列有关“仁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义”是孔子、孟子所弘扬的华夏文明之传统价值的核心。B.班固在总结先秦诸子学术时说“儒家者流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将“仁”“义”合而言之。C.随着社会变化,儒学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但其“仁义”的核心一直未变。D.在“以攻伐为贤”的战国时期,“仁义”思想被认为是书生之见,不切实际。5下列理解符合作者表达原意的一项是( )A孟子拜谒梁惠王,惠王问的是“利”,孟子却大讲“仁义”,纯属驴唇不对马嘴。B.虽然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是弱肉强食、强者为王的历史,但是历代儒家都没有放弃对“仁义”的追求。C.梁惠王所关心的“利”就是富国强兵,开疆扩土,对普通百姓并没有什么好处。D.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明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即使普通百姓,也有一份责任。6下列属于孟子“仁义之政”具体措施的一项是( )A.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好好办一些学校,教以孝悌之义,使百姓懂得尊老敬长。B.天下的知识分子都想到贵国来发挥聪明才智,农民都想来贵国耕田种地。C.商家都想来贵国做生意,各国痛恨本国君王的人都想到贵国来寻求正义。D.人民至上,而非国家至上,更非君王至上。三、(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冉,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久,召唐让曰 让:责备 B当是之时,赵几霸 霸:称霸 C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 坐:获罪,犯罪 D文吏以法绳之 绳:捆绑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上怒,起入禁中理解:文帝很生气,站起来返入宫中B上以胡寇为意,乃复问唐理解:文帝正以匈奴入侵为忧,于是就再问冯唐C会赵王迁立理解:刚好赵王迁被立为嗣D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理解:所以匈奴躲得远远的,不敢接近云中郡的关塞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直接反映冯唐“有识见,性耿直”的一项是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上怒,起入禁中 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唐生于官宦之家,曾祖父曾为赵国将领。冯唐本人是孝子,曾任中郎署长、车骑都尉、楚的相国。B冯唐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是难得的令人折服的杰出之士。C此文一笔两涉,冯唐之所以能显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遇到了“从善如流”的汉文帝。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再现了敢于直谏的良臣和勇于纳谏的贤君形象。D冯唐虽然杰出,但仕途却大起大落,坎坷不平,最后连一个官职都保不住。第卷(80分)四、(15分)1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9分)少年游早行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1)诗人写“啼鸟两三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答: (2)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5分)答: 12名句默写。(6分)曹操观沧海描写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波澜壮阔的景象两句诗是:_,_。陶渊明饮酒描写傍晚山间的美景的两句诗是:_,_。王安石登飞来峰反用历史典故,表现面对现实和未来的豪迈、无畏、自信与乐观的两句诗是:_,_。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圆明园残简王和声 一 读圆明园,如同读一册简牍散佚的残简,断章残句,我无法标点。 她原本是一篇美文,行云流水的音律,跌宕平仄的韵脚。朗之吟之,如痴如醉。 她原本是一身珠光宝气,晶莹剔透,瑞光四射。抚之玩之,如梦如幻。 读圆明园,如同一串珠玑丝裂的玉链,遗珍散珠,蒙尘染垢,我捧玉心焚。 雨果从巴黎圣母院走来读她,他如痴如醉了:“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的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那就是圆明园。如果不能亲自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她” 如今我却不能读到她,不能在梦中看到她。 1860年10月的一天,雨果看到“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1860年10月的这一天,简毁珠散,日月无光。 我梦中的圆明园哟,我捧玉心焚的圆明园! 二 这儿叫“大水法”,那是老佛爷给它的称呼。西洋人叫“喷泉”,一个很文明的名词。 大水法,圆明园最壮观的喷泉。那只威风凛凛的大铜狮,头顶喷出7层水帘,菊花形椭圆喷池中心的梅花鹿,鹿角喷水8柱,两侧10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左右那两座13层的方形喷水塔,塔顶与四周88根喷管交织成网。若喷泉全部开放,有如山洪暴发,声闻里许。 当年,老佛爷坐在对面的“观水法”观赏这个奇景。英国那个“文明”的使臣马戛尔尼,也在这儿瞻仰过水法奇观。他觉得这奇观不应该在不文明的大清帝国,他觉得中国人不配享受这大水法,这大水法应该搬到英吉利去叫大喷泉,如同将香港掳掠到米字旗下。那美丽的海湾就取了那位女皇亚历山德丽娜的名字,叫做维多利亚湾。 于是英吉利开来坚船利炮就这样做了。英法联军闯入这宫廷禁地,将珍宝财物抢掠一空,焚火3天,烟尘蔽日。万园之园,顷刻化为劫灰。 如今的大水法,那石龛式门洞如同一颗不屈的头颅,如同一副不倒的铮铮铁骨,昂然屹立在翠绿的苇丛。 它不会流泪了,喷泉早已干涸;它不会声如山洪了,它已喉干嗓哑。 我百年蒙屈的大水法哟,我撕肝裂胆的大水法! 三 不知道应怎样称呼你,一米见方的一尊大石雕。当年你应该嵌砌在那册简牍的哪一个部位? 无论你嵌砌在哪一个章节,无论你组合在哪一个句子,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标点,你都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完美。 我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过你,我在天坛祈年殿外见过你,还有华表,还有金水桥。你的学名叫汉白玉。 汉白玉,白如雪,洁如玉。一个多么圣洁的名字。一见到你,我就在心里呼喊,你是一位堂堂正正的中国汉子。你裂身为二,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你躺在大地母亲的怀里,你仰面朝天,经受着一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洗刷,仍然棱角分明。你孤身自守,展示着百年前的愤怒。 有小草与你为伴,绿茵衬托出你威武不屈的英姿。牵牛花爬进你撕裂的伤口,你就有了生命。你是一种精神,你是历史的铁证,你是中华儿女不屈的身子骨。 我摄下你的身影,我把你珍藏在我的画册里,我把你嵌砌在我这篇简牍里,你是最美的一个标点、一个句子。 我白如雪洁如玉的汉白玉哟,我宁为玉碎的汉白玉! 13本文第一章9个自然段中,有两个自然段的顺序颠倒了,这两个自然段是第( )和第( )自然段。 (4分)14联系全文看,作者在第一部分引用了雨果的评价,其用意是什么?(4分) 15文中突出描写了马戛尔尼的罪恶心理,其作用是什么?(4分)16作者读圆明园残简读出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请用原文词句回答。(4分)1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两项是( )(4分)A这是一首献给圆明园的挽歌,哀婉而又凄切,文章如泣如诉,痛惜悲哀之情淋漓浓烈而又不绝如缕。B本文在语言上的一大特点是多用整句。在第三部分中用得尤多,也较多变化,或对比,或排比。C开头四句,两两对立,整饬回环,在绵密的长句中,透出一种从容悠长的意味,寄寓着深沉浓郁的思想情感。D圆明园虽已是残垣断壁,但它残缺的存在似乎正昭示着一种精神。E本文直接猛烈抨击和斥责马戛尔尼,文中的心理描写对西方列强的本质的确是入木三分的揭露。六、(5分)1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顺序是 (填序号)。如何创造领导愿意“听真话”的条件呢? 。 。 , 。 。 ,在制度上和法律上消除人们的顾虑。(摘自2011年04月25日 人民网) 一方面,要建立促进“听真话”需求的科学机制只强调领导有“听真话”的道德勇气,强调干部的修养胸襟,还远远不够还包括改变惟上的干部考核机制另一方面,要有“讲真话”的激励机制和保护机制这包括改革干部的选拔机制不但要让“讲真话”的人得到好处,还要保证“讲真话”的权利七、(40分)19根据要求作文。(40分)请以“我与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自拟题目。2字数不少于800字。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线封密 姓名_ 初中就读学校_ 考号_南充高中2011面向省内外自主招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