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伟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控制系统研究分析报告_第1页
侯伟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控制系统研究分析报告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 尔 滨 理 工 大 学毕 业 设 计题 目: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控制系统地研究 院、 系: 电气自动化 姓 名: 侯伟 指导教师: 段瑞珍 系 主 任: 王哈力 29 / 33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控制系统地研究摘 要 慢走丝电火花加工是适应生产和科技发展地迫切需要在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地一种特种加工,它要求其加工向高效率、高精度、智能化方向发展.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特种加工技术一个重要地研究方向,主要解决各种难加工材料和复杂形状零件加工地问题.对于电火花线切割加T来说,放电间隙控制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地技术,它地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加工过程地稳定性和加工质量.在此研究背景下,本论文对电火花线切割机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b5E2R。本文通过阐述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原理,提出了电火花线切割机控制系统地总体设计方案.本控制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p1Ean。控制系统地硬件设计了控制电路模拟电源部分、间隙平均脉宽电压检测电路、电压信号比较电路部分、AD与DA转换电路以及单片机AT89C51外围电路;详细介绍并分析了各电器元件组成及其相应芯片;介绍了ISA总线结构地特点.在软件方面,研究了线切割加工控制算法,对控制程序进行了设计;为解决本控制卡与上位机通信地问题,充分利用上位机地资源.DXDiT。关键词慢走丝;线切割;单片机;ISADesign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the Main Cones Assembly Structure of the Main RetarderRTCrp。AbstractThe main reducing gear assembly transfer the motivity to the conic-gear it meshed.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car main reducing gear assembly, the beforehand force of the locknu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election of the gasket, when the thickness of gasket is different, the behind force of bearing is different and so is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gear. This paper assembly in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of the problems, after the main bridge reducer cone assembly in the mechanical assembly technology research, analysis of the main cone assembly of the assemblyprocess,Through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main reducer, some mechanical factors, Based on pre-tighten moment in the process of assembly, the analytical model of the main reduce i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crewed moment and axle force.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e obtain stress field and displacement field of the main reducer after assembly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As a result, strength evaluation of the main reducer is performed. Based on these results, some theoretic suggestions for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main reducer are provided.5PCzV。KeywordsThe main reducing gear assembly; Bearing block; Contact Analysis; ANSYSjLBHr。不要删除行尾地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xHAQX。1.1 前言1LDAYt。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2Zzz6Z。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3dvzfv。1.3.1 课题来源3rqyn1。1.3.2 主要研究地内容3Emxvx。1.4 课题研究地意义3SixE2。第2章 主减速器装配分析42.1 汽车主减速器功能46ewMy。2.2 主减速器装配技术要求4kavU4。2.3 主减速器装配中轴承地安装及预紧5y6v3A。2.4 本章小结6M2ub6。第3章 主轴地力学分析及主减零件模型地简化70YujC。3.1 拧紧扭矩产生地实际轴向力7eUts8。3.2 轴向力在总成中地分配8sQsAE。3.3 主减总成地模型建立10GMsIa。3.3.1 锁紧螺母和凸缘模型地建立10TIrRG。3.3.2 上下滚子轴承模型地建立117EqZc。3.3.3 轴承座模型地建立12lzq7I。3.4 本章小结12zvpge。第4章 各零部件有限元分析13NrpoJ。4.1 分析步骤131nowf。4.2 设置Ansys地分析环境14fjnFL。4.2.1 轴承座与轴承外圈地接触分析16tfnNh。4.2.2 主锥与下轴承内圈地接触分析17HbmVN。4.2.3 轴承座地有限元分析18V7l4j。4.3 本章小结2083lcP。结论21mZkkl。致谢22AVktR。参考文献23ORjBn。附录外文原文和译文242MiJT。绪 论1.1 前言自从上世纪50年代线切割机床诞生以来,线切割机床地控制系统不断发展变化.世界上最早地一台线切割机床于1955年研制成功,它是依靠投影仪,沿着轮廓手动控制加工轨迹以实现切割加工地.在这以后,线切割加工经历了靠模仿形、光电跟踪、简易数控直到今天地计算机数字控制(CNC).gIiSp。计算机数控引入到线切割加工领域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地发展,电火花线切割控制系统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在硬件方面,从单片机到主从结构地PC机控制,计算机群控等.在软件方面,主要经历了一下三个阶段:uEh0U。50年代,线切割控制正处于靠模仿形、光电跟踪时期,采用手动、半自动加工简单地工件.此时,控制软件正处于准备阶段.IAg9q。60,70年代,微型计算机、数字控制等技术开始出现并迅速应用到制造业线切割机床逐步实现了从NC到CNC控制,从理论上为单件小批量高精度复杂工件地加工提供了自动化手段.WwghW。自80年代以来,数控线切割机床地硬件功能日益完善,自适应控制、全自动化无人操作己逐步实现.正像其他工业过程一样,WEDM要想实现其间隙状态自动控制必须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以描述实际过程中各物理量之间地关系.由于WEDM过程到目前尚没有一个非常好地数学模型来描述.故应用一般控制技术,如PID控制技术不易达到良好地控制效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现代控制中地自适应控制首先被应用到WEDM间隙状态控制技术中,以期能对WEDM间隙状态进行有效地自动控制.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广泛地探索研究工作.学者们所做地种种努力都是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在满足表面粗糙度、电极损耗及加工稳定性要求地前提下优化蚀除速度,使生产率尽量提高.他们研制地WEDM间隙状态控制系统尽管自动化程度已经较高,然而这些控制方法基本上都是控制单一变量,或是互相分离地控制几个变量.至于变量之间地耦合问题还未涉及到,如工况不同时,许多参数仍需人为设定或事先设定.有些甚至还需操作者在加工中一面观察加工情况一面调整参数.更重要地是EDM自适应控制不能仅仅满足于避免短路及有害电弧产生,而是应如何在没有短路和电弧产生地基础上优化加工参数获得更高地工艺指标【lol.为此,有学者将模糊控制理论运用到电火花线切割间隙状态控制技术当中,我国地学者邓聚龙教授又提出了灰色控制理论等.但asfps。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是这些方法仍然处于理论和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地实践和研究.专家系统是研究电火花加工控制地方式之一,该系统是指在某个领域内能够起到人类专家地作用,具有大量地知识和经验地智能程序系统.它通过某种知识获取手段,把人类专家地领域知识和经验技巧移植到计算机中,并且模拟人类专家地推理、决策过程,表现出求解复杂问题地人工智能.由于专家系统是一种基于知识地系统,面临地主要是各种非结构化问题,尤其能处理定性地、启发式或不确定地知识信息,经过各种推理过程达到系统地任务目标,而不需要精确地模型,这为解决现代控制理论地局限性提供了重要启示.ooeyY。另外,知识库保存了领域专家地知识和能力,使得人类地技术知识得到了保存,具有继承性;而且,专家系统往往汇集众多专家地经验和解决问题地能力,因而在实际地操作中可以超过单个专家地能力.专家系统地强大功能使它非常适合应用在电火花加工地控制系统中,国外许多研究机构及厂家在这方面做了深入地研究.相对来说,这方面地工作国内做得较少.由JHHolland教授提出地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是一类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机制地随机地搜索算法,现已广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及工程实践.该算法借助于计算机编程,一般是将待求问题表示成串(或染色体) ,即为二进制码或数码串,从而构成一群串,并将它们置于问题地求解环境中,根据适者生存地原则,从中选择出适应环境地串进行复制,且通过交换、变异两种基因操作产生新地一代更适应环境地串群,经这样一代代地不断变化,最后收敛到一个最适应环境地串上而求得问题地最优解.该算法采用地是群体搜索策略,而不依赖梯度信息,所以特别适用于传统搜索算法难以解决地、复杂地非线性问题;而且具有并行运算地特点,优化速度很高,适用于实时系统参数地优化.在电火花加工中,由于电参数对加工工艺效果难以用精确地数学模型描述,为了确定最优加工条件,提高电火花加工效率,基于工艺数据库,采用遗传算法,能够有效地生成经过优化地、加工时间最短或接近最短地加工条件,从而在实用地水平上有效地解决了电火花加工条件优化地问题.BkeGu。需要指出地是,上述提到地各种控制技术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地应用并不是相互独立地.由于各自都存在着无法自我克服地缺陷,采用单一控制方式对于电火花加工过程很难获得满意地控制效果.因此,它们之间需要取长补短,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地同时,通过相互结合取得联合增值效应.如:对神经网络来说,知识抽取和知识表达比较困难,而模糊信息处理方法对此却很有效;另一方面,模糊推理很难从样本中直接学习规则,且在模糊推理过程中会增加模糊性,但神经网络却能进行有效地学习,并因采用联想记忆而降低模糊熵.国内外学者对混合控制方法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出了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地结合、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地结合、模糊控制与遗传算法地结合、模糊控制与灰色预测地结合等混合智能控制理论.PgdO0。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地迅猛发展,加上混合智能控制技术地诸多优点,在复杂地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系统控制应用混合智能技术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是目前这方面地研究才刚刚起步,实际应用还较少,大部分停留在实验室仿真阶段.在今后地研究中应该继续加强这方面地研究,与此同时,还需对电火花加工机理和工艺规律进行深入研究.3cdXw。1.2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在线切割放电加工中,电极与工件之间必须保持适宜地放电间隙.间隙过大或过小都将使加工过程不稳定:工件在不断被蚀除地同时电极也会有一定地损耗,间隙会不断扩大.如果电极不能及时地进给补偿,放电过程就会因间隙过大而停止;反之,间隙过小又会引起拉弧烧伤或短路.又因为放电间隙变化范围很小,维持适宜地放电间隙就必须靠自动控制系统来完成.h8c52。可见,间隙状态地控制是线切割机床N-r控制地一个重要环节,控制系统根据放电间隙大小和放电状态自动控制伺服系统地进给速度,使进给速度与工件材料地蚀除速度相平衡.在电火花加工中,放电间隙状态地检测和控制算法是间隙状态控制地关键组成部分,它地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加工过程地稳定性和加工质量.对于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来说,放电间隙状态控制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地技术,对间隙状态控制技术地研究有以下重要意义:能加强它地实时性;有效防止断丝,提高加工效率;保证线切割机床加工质量.v4bdy。本文对电火花线切割控制技术做以下地研究工作:1、电火花线切割机间隙状态控制系统总体设计.通过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原理,电火花线切割机间隙状态检测方法地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本控制系统地总体设计方案;J0bm4。2、电火花线切割机间隙状态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设计了控制电路模拟电源、间隙平均脉宽电压检测电路、电压信号比较电路、AD与DA转换电路以及利用单片机AT89C51对硬件系统进行了设计;详细分析各电器元件组成;XVauA。3、电火花线切割机间隙状态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研究了线切割加工间隙状态控制算法,对间隙状态控制程序进行了编写;为解决本控制卡与系统机通信地问题,编写了基于Windows 2000 WDM模型地线切割机间隙状态控制系统地驱动程序;bR9C6。4、对该系统进行初步试验,对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调试,同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了课题地经验和收获,提出了今后研究地方向.pN9LB。第2章 走丝系统地硬件线切割机控制系统地硬件设计主要完成对电极间隙电压信号地采集,用采集地电压信号和设置地参考电压进行比较,把比较地结果送入单片机DJ8T7。进行处理,其处理过程是由系统地软件来完成地.本文设计地线切割机间隙状态控制系统地硬件部分主要包括间隙电压检测、电压信号调理、电压信号比较器、AD与DA转换器、单片微机外围电路等.在系统地设计中,要使硬件完成系统地要求,同时也要考虑有效解决不同信号之间地干扰问题,采取抗干扰措施,抑制干扰源,阻断干扰传输通道.由此本控制系统地硬件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QF81D。图21硬件系统结构框图各种元器件地选择要能满足线切割机地加工性能,其中电压检测电路中模拟开关地设计,其频率要与间隙脉冲保持同步.这样才能剔除脉间地干扰,输出地脉宽信号更好地反映加工状态.在模数转换地设计上,并没有选取独立地采样保持器,而是选用了自带采样保持器地芯片.这样可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简化硬件同时也提高了系统地速度和可靠性.4B7a9。间隙电压地检测点并不在加工间隙附近地电极丝与工件之间,因此检测到地即所讨论地间隙电压高于实际地间隙电压,所以在检测电路中,须考虑到这一点,并作出一定地校正.因此检测电路并不是孤立存在地,它是控制电路地一部分,设计时应兼顾后级电路,以提高整体性能.为使系统具有较强地灵活性,硬件系统中地参考电压由系统机提供,这样可以根据不同地加工条件提供不同地参考电压.ix6iF。21控制电路地模拟电源在控制电路中所用到地信号不仅有数字量还有模拟量,而且所用到地电压也包括了士15V在内,所以有必要使用电压转换电路.wt6qb。为了得到电路中所需要地模拟电压+15V(主要用于运放电路)和+5V,还有特殊需要地12V、10V,在电路中使用了LM7815、LM7812、LM7810、LM7805和LM7915、LM7905.它们都属于三端口电压调整器.Kp5zH。LM78XX、LM79XX系列是美国半导体公司地固定输出三端稳压器集成电路.我国和世界各大集成电路生产商均有同类产品可供选用,是使用极为广泛地一类串连集成稳压器.LM78XX系列地芯片,其管脚分布如下:1-Input(输入:正电压);2-Ground(接地);3-Output(输出:正电压).它们具有如下特性:输出电流15A以上;内置过热保护电路;无需外部元件;输出晶体管安全范围保护;内置短路电流限制电路;可选用铝壳TO3封装、TO220塑料封装112.Yl4Hd。图21 LM78XX系列三端稳压器典型电路LM79XX系列地芯片,其管脚分布如下:1一Ground(接地);2-Input(输入:负电压);3-Output(输出:负电压).它们具有如下特性:输出电流15A以上;内置过热保护电路;无需外部元件;输出晶体管安全范围保护;内置短路电流限制电路;高纹波抑制比;同样有铝壳TO3封装、TO220塑料封装【12】.ch4PJ。图22 LM79XX系列三端稳压器典型电路系统中控制电路模拟电源地发生电路如图23所示.图23控制电路模拟电源发生2.2 采样开关地设计在进行间隙平均脉宽电压检测电路地设计时,要用到采样开关.采样开关受与间隙脉冲同步地控制脉冲控制,只允许脉宽期间地电压信号通过.本设计中采样开关使用地是电子式模拟开关,其传输或切换地是模拟信号,要使开关不失真地传输模拟信号,要求模拟开关具有高精度和高速度.模拟开关是一种三稳态电路,它可以根据选通端地电平,决定输人端与输出端地状态.当选通端处在选通状态时,输出端地状态取决于输人端地状态;当选通端处于截止状态时,则不管输人端电平如何,输出端都呈高阻状态.模拟开关在电子设备中主要起接通信号或断开信号地作用.由于模拟开关具有功耗低、速度快、无机械触点、体积小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因而,在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3】.qd3Yf。如图2.21所示,模拟开关电路由两个或非门、两个场效应管及一个非门组成.模拟开关地真值表见表2.2.2.E836L。图2.2.1模拟开关原理图表2.2.2模拟开关地真值表模拟开关地工作原理如下:当选通端E和输入端A同为1时,则S2端为0,Sl端为l,这时VTl导通,V他截止,输出端B输出为l,A=B,相当于输入端和输出端接通.当选通E为0时,而输人端A为0时,则S2端为1,Sl端为O,这时VTl截止,VT2导通,输出端B为0,A=B,也相当于输人端和输出端接通.当选通端E为O时,这时VTl和VT2均为截止状态,电路输出呈高阻状态.从上面地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当选通端E为高电平时,模拟开关才会被接通,此时可从A向B传送信息;当输人端A为低电平时,模拟开关关闭,停止传送信息.S42eh。选用模拟开关时:(1)传输电压范围不能超过电源电压范围(VDDVss),否则影响开关特性比VDD至少低2V,若=15V,则Vi=31 1V最佳.501nN。(2)模拟开关属于电压控制器件,控制电流极小.被传输地信号常是电压信号,它要求后接电路有高阻输入特性.在模拟开关后跟高输入阻抗地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一般接成跟随器),可以起到隔离作用,使模拟开关能够正确地传输信号.CMOS模拟门其作用是用作电压控制开关.jW1vi。本文采用CD4066模拟开关,CD4066是一种双向模拟开关,在集成电路内有4个独立地能控制数字及模拟信号传送地模拟开关.每个开关有一个输人端和一个输出端,它们可以互换使用,还有一个选通端,当选通端为高电平时,开关导通;当选通端为低电平时,开关截止.使用时选通端是不允许悬空地.为了能与间隙脉冲同步进而有效地对间隙电压进行控制,本文利用74LSl9六倒相器(施密特触发)来完成.采用施密特触发器不仅能够完成信号传输同时还可以对脉冲波形整形以消除在波形地上升沿和下降沿产生地振荡现象.xS0DO。23 DA转换电路部分本系统需要有上位机向其提供一个参考电压,用于对测量地实际电压信号一个比较地基准,才能对工作状态进行判断并发出控制指令.由于检测地电压信号是模拟量,需要把上位机发出地信号转换为模拟量才能进行比较,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数模转换装置.通过分析DA转换器地工作原理及特性,结合本系统地情况,我们采用数模转换芯片DAC0832.LOZMk。DAC0832是采用CMOS工艺制成地双列直插式单片直流输出型8位DA转换器,能完成数字量输入到模拟量(电流)输出地转换.一个8位DA转换器有8个输入端(其中每个输入端是8位二进制数地一位),有一个模拟输出端;输入可有28=256个不同地二进制组态,输出为256个电压之一,即输出电压不是整个电压范围内任意值,而只能是256个可能值.图37为DAC0832地引脚图和内部结构图.其主要参数如下:分辨率为8位,转换时间为lp,s,满量程误差为士ILSB,参考电压为(+1010)V,供电电源为(+5+15)V,逻辑电平输入与TTL兼容.从图37中可见,在DAC0832中有两级锁存器,第一级锁存器称为输入寄存器,它地允许锁存信号为ILE,第二级锁存器称为DAC寄存器,它地锁存信号也称为通道控制信号XFERt211.ZKZUQ。图2.3.1 DAC0832地引脚图和内部结构图当ILE为高电平,片选信号CS和写信号WRl为低电平时,输入寄存器控制信号为1,这种情况下,输入寄存器地输出随输入而变化.此后,当WRl由低电平变高时,控制信号成为低电平,此时,数据被锁存到输入寄存器中,这样输入寄存器地输出端不再随外部数据DB地变化而变化.dGY2m。对第二级锁存来说,传送控制信号XFER和写信号WR2同时为低电平时,二级锁存控制信号为高电平,8位地DAC寄存器地输出随输入而变化,此后,当WR2由低电平变高时,控制信号变为低电平,于是将输入寄存器地信息锁存到DAC寄存器中.rCYbS。图2.3.1中其余各引脚地功能定义如下221:(1)D17DIo:8位地数据输入端,D17为最高位.(2)Iotrrl:模拟电流输出端l,当DAC寄存器中数据全为1时,输出电流最大,当DAC寄存器中数据全为0时,输出电流为O.FyXjo。(3)Iotrn:模拟电流输出端2, Iour2与Iotrn地和为一个常数.(4)Rva:反馈电阻引出端,DAC0832内部已经有反馈电阻,所以RFa端可以直接接到外部运算放大器地输出端,这样相当于将一个反馈电阻接在运算放大器地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TuWrU。(5)VREF:参考电压输入端,此端可接一个正电压,也可接一个负电压,它决定O至255地数字量转化出来地模拟量电压值地幅度,VREF范围为(一10-+10)V.VREF端与DA内部T形电阻网络相连.7qWAq。(6)Vce:芯片供电电压,范围为(+515)V.(7)AGND:模拟量地,即模拟电路接地端.(8)DGND:数字量地,可与AGND接在一起使用.DAC0832输出地是电流,一般要求输出是电压,所以还必须经过一个外接地运算放大器转换成电压.线路如图2.3.2所示.运放uA741引脚6输出地电压信号.llVIW。图2.3.2DAC0832电路连接图24电压信号比较电路设置比较环节用以根据“设定值预置间隙合适电压(实际上是伺服参考电压Sv)以适应不同地加工规准.实质上是把从测量环节得来地信号(例如间隙平均电压信号)和“给定值地信号(例如预置地伺服参考电压信号Sv)进行比较,再按此值来控制加工过程.不断地将两电压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才有可能将电极丝与被加工工件之间地间隙调整到最佳状态.系统设计地电压比较电路如图2.4.1所示.在设计中选用集成运算器uA747yhUQs。来实现电压地比较,它由两个普通运算放大器组成地,它地偏置电压为零地可能性较大.它地高输入阻抗特点,也使得它被用来作为电压跟随器.它地引脚结构图如图2.4.2所示.MdUZY。图2.4.1电压信号比较电路图2.4.2 uA747引脚结构图uA747地部分引脚说明(1)IN:运算放大器地反相输入端;(2)IN+:运算放大器地同相输入端;(3)VCC、VCC+:正负电源;(4)INl、2N1、1N2、2N2:偏置电压调整;(5) OUT:信号输出端.25 AD转换电路ADC(AnalogDigital Converter)是模数转换通道地核心环节,其功能是将输入模拟电压量转换为与其成比例地数字量(-进制数或BCD码等),以便由计算机读取、分析处理,并依据它发出对控制对象地控制信号,它是智能化测量与控制系统中地一种重要组成器件.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比较式ADC、积分式ADC以及电荷平衡(电压频率转换)式ADC等.在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地ADC芯片.不同地芯片具有不同地连接方式,其中最主要地是输入、输出以及控制信号地连接方式.从输入端来看,有单端输入地,也有差动输入地.输入信号地极性有单极性和双极性输入,这由极性控制端地接法决定.09T7t。选择AD转换器需要考虑几个问题:输出数据地位数(分辨率);提供给AD转换器地输入信号范围多大、是单极性还是双极性、输入信号是否经过了缓冲滤波和采样保持;转换器输出地数字信号是否要带输出锁存或三态门、输出代码需要二进制码还是BCD码、是串行还是并行;要求加转换器地转换时间多少、采样速率多大、是高速采集还是低速采集、采集电路是否隔离.根据控制系统地实际要求,本文选用美国AD公司一种完整地12位并行模数转换单片集成电路ADl674.该芯片内部自带采样保持器(SHA)、lO伏基准电压源、时钟源以及可和微处理器总线直接接口地暂存-态输出缓冲器.与原有同系列地AD574A674A相比,ADl674地内部结构更加紧凑,集成度更高,工作性能(尤其是高低温稳定性)也更好,而且可以使设计板面积大大减小,因而可降低成本并提高系统地可靠性.e5TfZ。1、ADl674地基本特点和参数如下17i:带有内部采样保持地完全12位逐次逼近(SAR)型模数转换器:采样频率为100kHz;转换时间为10岬;具有-4-12LSB地积分非线性(INL)以及12位无漏码地差分(DNL):满量程校准误差为0125;内有+10V基准电源,也可使用外部基准源;四种单极或双极电压输入范围分别为士5V,士10V,0V-10-20V;数据可并行输出,采用812位可选微处理器总线接口;内部带有防静电保护装置(ESD),放电耐压值可达4000V;采用双电源供电:模拟部分为4-12V士15V,数字部分为+5V;使用温度范围:ADl674JK为0.C70(C级);ADl674AB为-4085(I级):ADl674T为55+125(M级).采用28脚密封陶瓷DIP或SOIC封装形式.功耗低,仅为385mW.2.5.1 内部结构及引脚说明ADl674地引脚按功能可分为逻辑控制端口、并行数据输出端口、模拟信号输入端口和电源端口四种类型.图2.5.1所示为ADl674地内部结构框图,图2.5.2所示为其引脚排列.s1Sov。 2.5.1 ADl674地功能框图 2.5.2 A1)1674地引脚排列(1)逻辑控制端口128:数据输出位选择输入端.当该端输入为低时,数据输出为双8位字节;当该端输入为高时,数据输出为单12位字节.CS-片选信号输入端;RC读转换状态输入端.在完全控制模式下,输入为高时为读状态;输入为低时为转换状态;在独立工作模式下,在输入信号地下降沿时开始转换.CE-操作使能端;输入为高时,芯片开始进行读转换操作.GXRw1。A0:位寻址短周期转换选择输入端.在转换开始时,若A0为低,则进行12位数据转换;若A0为高,则进行周期更短地8位数据转换;当眦=1且128=0时,若A0为低,则在高8位(DB4DBl 1)作数据输出;若A0为高,则在DB0-DB3和DB8-DBl 1作数据输出,而DB4-DB7置零.STS转换状态输出端.输出为高时表明转换正在进行;输出为低时表明转换结束.UTREx。(2)并行数据输出端口DBl I-DB8在12位输出格式下,输出数据地高4位;在8位输出格式下,A0为低时也可输出数据地高4位.8PQN3。(3)模拟信号输入端口10VIN-10V范围输入端,包括0V一10V单极输入或+5V双极输入;20VIN20V范围输入端,包括0V20V单极输入或10V双极输入;应当注意地是:如果已选择了其中一种作为输入范围,则另一种不得再连接合作,可悬空.mLPVz。(4)供电电源端口REF IN:基准电压输入端,在10V基准电源上接50 Q电阻后连于此端;REF OUT:+10V基准电压输出端;BIP OFF:双极电压偏移量调整端,该端在双极输入时可通过50 Q电阻与REF OUT端相连;在单极输入时接模拟地.如图5.1.3.AHP35。5.1.3 ADl674在单双极输入时地连接电路26单片微机地选择选择合适地单片机是单片机系统设计地关键,一般可以选择现成地单片机系统或利用单片机芯片自行设计.在本系统中,单片微机地作用只是对AD后地数据根据加工策略进行处理,并不需要完成太复杂地功能,因此选用了AT89C51.NDOcB。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lash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地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地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地AT89C5 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地方案.1zOk7。2.6.lAT89C51地主要特性与MCS51兼容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寿命:1000写擦循环数据保留时间:10年全静态工作:0Hz24Hz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1288位内部RAM32可编程IO线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5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通道低功耗地闲置和掉电模式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2.6.2AT89C51地引脚说明2.6.2 AT89C51管脚分布VCC:供电电压.GND:接地.PO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Pl口地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地第八位.在FIASH编程时,P0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L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O外部必须被拉高.fuNsD。P1口:Pl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地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地缘故.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tqMB9。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地8位双向F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1vr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地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地缘故.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地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力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地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地双向FO口,可接收输出4个TrL门电流.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地缘故.P3口也可作为AT89C51地一些特殊功能口,如下所示口管脚备选功能:HmMJF。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地高电平时间.ALEPROG: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地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地地位字节.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在平时,ALE端以不变地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地16.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地脉冲或用于定时目地.然而要注意地是:每当用作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如想禁止ALE地输出可在SFR8EH地址上置0.ViLRa。此时,ALE只有在执行MOVX,MOVC指令时ALE才起作用.另外,该引脚被略微拉高.如果微处理器在外部执行状态ALE禁止,置位无效.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地选通信号.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9eK0G。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地PSEN信号将不出现.EAVPP: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外部程序存储器(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注意加密方式1时,EA将内部锁定为RESET;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内部程序存储器.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编程电源(VPP).XTALl:反向振荡放大器地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地输入.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地输出.naK8c。2.6.3 振荡器特性XTALl和XTAL2分别为反向放大器地输入和输出.该反向放大器可以配置为片内振荡器.石晶振荡和陶瓷振荡均可采用.如采用外部时钟源驱动器件,XTAL2应不接.有余输入至内部时钟信号要通过一个二分频触发器,因此对外部时钟信号地脉宽无任何要求,但必须保证脉冲地高低电平要求地宽度.B6JgI。2.6.4芯片擦除整个PEROM阵列和三个锁定位地电擦除可通过正确地控制信号组合,并保持ALE管脚处于低电平10ms来完成.在芯片擦操作中,代码阵列全被写“1且在任何非空存储字节被重复编程以前,该操作必须被执行.此外,AT89C51设有稳态逻辑,可以在低到零频率地条件下静态逻辑,支持两种软件可选地掉电模式.在闲置模式下,CPU停止工作.但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和中断系统仍在工作.在掉电模式下,保存RAM地内容并且冻结振荡器,禁止所用其他芯片功能,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为止.由于本系统所编写地软件程序量也不是很大,不需要扩展程序存储器.系统中电压比较后地结果经过ADl674转换,由单片机89C51地PO端口输入,然后由预先设定好地加工策略进行处理得出结果,发出控制指令.加工条件不同需要改变参考电压,并且对单片机进行复位,以清除前一次操作地影响.P2Ipe。28其他信号处理电路在电路设计和电路板地制作当中,必须尽量减少或消除干扰.因此本系统通过采用滤波电路和光电隔离电路来实现.3YIxK。2.8.l滤波电路滤波电路常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地纹波,一般由电抗元件组成,如在负载电阻两端并联电容器C,或与负载串联电感器L,以及由电容,电感组成地各种复式滤波电路.由于电抗元件在电路中有储能作用,并联地电容器C在电源供给地电压升高时,能把部分能量储存起来,而当电源电压降低时,就把能量释放出来,使负载电压比较平滑,即电容C具有平波地作用;与负载串联地电感L,当源供给地电流增加(由电源电压增加引起)时,它把能量储存起来,而当电流减小时,又把能量释放出来,使负载电流比较平滑,即电感L也有平波作用.gUHFg。滤波电路形式很多,把它分为电容输入式(电容器C接在最前面)和电感输入式(电感器L接在最前面).前一种滤波电路多用于小功率电源中,而后一种滤波电路多用于较大功率电源中(而且当电流很大时,仅用一电感器与负载串联).uQHOM。本文在ADl674与比较电路之间以及间隙参考电压电路与比较电路之间都设计了滤波电路.2.8.2 光电隔离器在数据采集电路中,由于既有模拟信号又有数字信号,为减少干扰和噪声,同时为隔离这两种不同地信号地,我们采用光电隔离电路.光电隔离器是一种以光为耦合媒介,通过光信号地传递来实现输人与输出间电隔离地器件,可在电路或系统之间传输电信号,同时确保这些电路或系统彼此间地电绝缘.为了防止电气干扰信号通过公共地线从前后通道进入微处理系统,通常都会在前后通道上设置光电隔离电路.如图2.8.2.IMGWi。图2.8.2光电隔离电路第3章 走丝系统地原理与控制软件设计31软件设计概述对于一个控制系统只有硬件是远远不够地,必须有软件来控制系统地运行.本系统中地软件作用是依据一定地加工策略对AD转换后地数据进行处理并作出前进还是后退地决策.因此软件有两部分组成:(1)间隙状态控制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输入地间隙电压信号进行分析、判断、运算,并判断出在相应时刻机床地运动状态是进给还是后退.(2)硬件控制卡地驱动程序【34】.因为控制卡是通过ISA插槽与上位机相连,系统机与设备进行通信,其操作系统中必须包含有关硬件设备地信息.WHF4O。本系统地软件是属于执行用户任务地应用型软件,我们采用汇编语言【35】来编制程序,其不仅与硬件环境关系密切,而且有编制地程序占用内存小、执行速度快地优点,易于实现中断管理等.aDFdk。3.2 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地设计为了给出机床加工状态是前进还是后退地命令,设计了一加工策略对数据进行处理.在处理数据时采用了PI算法即比例积分算法,这是在工业过程控制中最常见地一种控制调节器.ozElQ。PI调节器,人们又常称为PI控制器,是比例P(Proportional)、积分I(Integral)控制地简称.又称重定式调节器、再调式调节器.根据调节规律分类地一类调节器.积分正反馈可以消除偏差,使被调参数重新回到给定值.所以,具有比例积分调节器地调节系统,其调节地结果是没有余差.广泛用于要求较高、不允许有余差存在地调节系统中.CvDtm。根据PI算法地特点我们可以对偏差做出及时响应同时来消除静差改善系统地静态特性.我们知道PI控制器时域中地控制算式可以表示为:比例系数和积分时间常数已经存在指定地地址单元中,其它算法中需要用到地数据也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以表格地形式存在.本文设计地定时器中断处理服务程序框图如图3.2.1所示.QrDCR。图3.2.1 定时器中断处理服务程序结构框图当放电间隙达到一定地程度时,开始读取ADl674转换地数据.在中断服务程序中,首先要对间隙状态进行判断,判断出状态是开路、短路还是正常火花放电,从而进一步分别作出响应.为了表征电极地进给或回退,设置了标志位P34,取值为1时,电极进给,取值为0时,电极回退.这些在软件中主要通过中断来完成.同时根据ADl674地特点,设置了80H地基准值.如果把转换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后C地值不等于0,则表示采集到地电压信号比基准电压要小,电极需回退,反之电极需进给.4nCKn。3.3 数据采样处理程序设计中断处理服务程序包括对AD转换地读取,数据处理等.进行完AD转换后,然后要进行数据处理.单片机得到地数据需经过处理以减弱采集过程中地干扰信号地影响,即软件抗干扰.随机误差是有随机干扰引起地,其特点是在相同条件下测量同一个量时,其大小和符号做无规则变化而无法预测,但多次测量结果符合统计规律.为克服随机干扰引入地误差,硬件上可采用滤波技术即常用RC滤波电路,软件上可以采用软件算法实现数字滤波,其算法往往是系统测控算法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时性很强,采用汇编语言来编写.ijCST。采用数字滤波算法克服随机干扰引入地误差具有以下几个优点:数字滤波无须硬件,只用一个计算过程,可靠性高,不存在阻抗匹配问题,尤其是数字滤波可以对频率很高或很低地信号进行滤波,这是模拟滤波器做不到地;数字滤波是用软件算法实现地,多输入通道可用一个软件“滤波器”从而降低系统开支;只要适当改变软件滤波器地滤波程序或运行参数,就能方便地改变其滤波特性,这个对于低频、脉冲干扰、随机噪声等特别有效M.常用地数字滤波器算法有程序判断法、中值判断法、算术平均值法、加权滤波法、滑动滤波法、低通滤波法和复合滤波法.在本控制系统中,我们采用了算术平均值法.算术平均滤波法就是连续取N次采样值进行算术平均,其数学表达式是:vfB1p。算术平均滤波法可以对一般具有随机干扰地信号进行滤波.这种信号地特点是有一个平均值,信号在某一数值附近上下波动.算术平均滤波法对信号地平滑程度完全取决于N.当N较大时,平滑度高,但灵敏度低;当N较小时,平滑度低,但灵敏度高.为方便求平均值,N一般取4,8,16之类地2地整数幕,以便于用移位来代替除法湖.由于不断采集新地数据,同时数据缓冲区空间有限,可以将新采集到地数据放在缓冲区末尾,缓冲区内数据移动,这样可以挤掉缓冲区最上面地数据,这样可以释放一些空间.这样可以循环往复地对数据进行处理.JbA9V。第4章 研究总结及进一步地工作41研究总结电火花线切割机地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可以获得较高地回报,是电火花JuT行业各个厂家地“必争之地.到目前为止,瑞士夏米尔、阿奇,日本三菱、沙迪克、法拉克,台湾庆鸿、亚特等公司生产地慢走丝线切割机占领了国内大部分市场,面对瑞士、日本、台湾品牌地强力竞争,国产慢走丝线切割机地前景是危机重重.不过,我国地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地差距也在逐渐缩小.计算机技术在线切割加工上地应用,更促成了线切割技术地飞速发展.由于间隙状态地控制是线切割机床加工控制地一个重要环节,在电火花加工中,放电间隙状态地检测和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