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分离定律的 异常性状分离比.docx_第1页
基因分离定律的 异常性状分离比.docx_第2页
基因分离定律的 异常性状分离比.docx_第3页
基因分离定律的 异常性状分离比.docx_第4页
基因分离定律的 异常性状分离比.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因分离定律的 异常性状分离比 2013.10F2出现3:1的条件不完全显性导致性状分离比的改变1.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2.F1产生的雌、雄配子分别相等,且生活力相等。3.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4.各种基因型的胚胎成活率相同。5.获取的子代数量足够多。6.各种基因型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凡以上6种条件发生改变,F2特定的性状分离比都会发生改变。【例1】某种昆虫中,黑翅对白翅为显性。一对灰翅昆虫交配后产生的91只后代中,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1)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可能是 ?(2)若黑翅与白翅交配,后代的表现型为 ?(1)50%;(2)全为灰翅【应用】(2013山东)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它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雌性黄猫 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有50%的玳瑁猫 C.为持续高效的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它体色的猫 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 正确的是D 关键点:确定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型2.并显性影响性状分离比 (如复等位基因)【例2】人类血型遗传常见的类型有三种,即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和MN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是由三个复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IA和IB对i都为显性,但IA与IB之间为并显性。MN血型系统中LM与LN为并显性。试分析:(1)一对血型为AB型的夫妇所生后代的血型及比例如何?(2)男性血型为MN型,女性血型为MM型,则其子代可能的血型有哪些?【变式】步步高P89,例53.后代数量的多少影响特定性状分离比的出现昆虫、鱼类、大部分植物都能产生较多的后代,可以使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但有些高等大型动物,如牛、马等生殖能力较差,每次产生后代数量有限,就不一定能产生足够多的后代,也就不会呈现出特定的性状分离比。解决方法:在一个季节内使用一雄多雌进行配种繁殖的方法,获取更多的后代。4.相同基因型在雌雄个体上表现型不同(从性遗传)【例3】羊角遗传中,公羊HH与Hh有角,hh无角。母羊HH有角,Hh与hh都无角。分析以下问题:(1)基因型都为Hh两只羊杂交,后代有角与无角的比例在理论上应为 。(2)“两只无角羊杂交,后代都无角”这句话是否正确?【变式】岩羊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与a分别控制着有角与无角,雄性个体有有角与无角,雌性个体都无角。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子代的表现型判断性别的是 A.Aaaa B.aaAA C.aaaa D.AaAa 思考:人类有无从性遗传现象?产生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应用1】(2011全国)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回答问题:(1)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2)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答案】(1)女儿全部非秃、儿子为秃顶或非秃顶 (2)女儿全部为非秃、儿子全部为秃顶【应用2】(2010天津)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1/4 B.1/3 C.1/2 D.3/4A 双亲的基因型的确定是关键:女:TSTS与男:TSTL(不能是TSTS)孩子是长食指必须是女孩这一潜在要求是根本。5.致死现象引起性状分离比的变化(1)常染色体遗传的配子致死【例4】(2008北京)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 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D 怎样从题干中找到潜在的已知条件(2)生殖前死亡或被淘汰不能产生配子影响性状分离比【例5】(12年安徽)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1/9 B.1/16 C.4/81 D.1/8B 去掉或死掉一部分后,一定要将原比率进行转换。【应用】(2013山东) 答案:C 请先判断四条曲线各代表哪种情况? 连续自交4;随机交配1;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 个体3;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2(3)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纯合导致的胚胎致死影响性状分离比步步高P89例2与例3(2010全国卷2)(4)X性染色体隐性突变基因使雄配子致死(只出现雄性后代) 步步高P312题型5(12题与13题)(5)不完全致死引起的性状分离比改变【例6】(2010山东)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实验步骤:_;_; _。结果预测:I如果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II如果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III如果_,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为了探究该果蝇的致死突变情况,可以选择该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得F1,再用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最后F2中雄蝇所占比例(或统计F2中雌雄蝇所占比例)。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结果预测。因为题中已经交代了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设该隐性基因用f表示。若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比例为1:1;若发生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2:1;若发生不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在1:12:1之间。 如果只考虑后代中雄性个体占的比例,该怎样回答?(1)雄性点1/2;(2)雄性占1/3;(3)雄性占1/21/36.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性状分离比变化【例7】(13济宁一轮)(2)玉米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 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 缺失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 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宽叶窄叶=11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植株为窄叶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_(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 _未分离。 父本 . 同源染色体若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 ,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_。 宽叶窄叶=23 3/51. B做父本,含T的花粉无受精能力;所以B只产生五种配子2. 含三条9号染色体的都是三体,异常。 【应用1】(13潍坊一模)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 对植株绿色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紫株、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请回答:(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选择非糯性紫株与_杂交。如果用碘液处理F2代所有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_。 糯性紫株 蓝色:棕色=1:1 (2)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基因型为_并且在花期进行套袋和_等操作。如果筛选糯性绿株品系需在第_年选择糯性籽粒留种,下一年选择_自交留种即可。 AAbb(非糯绿株)与aaBB(糯性紫株) 人工授粉 二 绿株 (第二年能判断糯与非糯,但不能观察紫茎与绿茎,第三年才能看到茎的性状)(3)当用X射线照射亲本中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并授于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请在下图中选择恰当的基因位点标出F1代绿株的基因组成。若在幼嫩花药中观察上图染色体现象,应选择处于_分裂的_期细胞。 减数第一次 前在做细胞学的检査之前,有人认为F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F1代绿苗产生。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实验步骤:第一步:选F1代绿色植株与亲本中的_杂交,得到种子(F2代); 紫茎第二步:F2代植株的自交,得到种子(F3代);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代植株颜色及比例。结果预测及结论: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说明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没有发生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说明花粉中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应用3】(2013山东)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 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实验步骤: ; 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结构预测:.若 ,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若 ,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若 ,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应用4】(11江苏)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W-和w-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