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_国际分工_第1页
第三章__国际分工_第2页
第三章__国际分工_第3页
第三章__国际分工_第4页
第三章__国际分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4 6 1 第三章国际分工 第一节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一 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 国民经济内部的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是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 2020 4 6 2 二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没有国际分工 就没有国际商品交换 也就没有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国际分工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深度 广度和方式 也决定着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内容 反之 国际贸易又是国际分工的实现手段和途径 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必然影响和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 互为因果的关系 2020 4 6 3 三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一 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16 18世纪中叶 二 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这个时期国际分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1 大机器工业要求有不断扩大的国外销售市场 2020 4 6 4 2 大机器工业要求有国外的原料来源 3 大机器工业为建造远洋轮船和铁路等交通运输工具提供了物质和技术的基础 4 随着大机器工业的建立 欧洲殖民强国通过比较温和的和平方式 靠着大机器工业的优势 以工业品的低廉价格和低廉运费作为征服国外市场的武器 2 英国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 3 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2020 4 6 5 三 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个时期国际分工的特点是 1 亚 非 拉美国家变为畸型的片面的单一经济 2 国际分工的中心从英国扩大到一组发达国家 3 生产和消费变成了世界性 2020 4 6 6 第二节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 1 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2 各国间产业部门内部分工日益深化 第一 不同型号 不同规格的产品专业化分工 第二 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分工 第三 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分工 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工业分工得到发展 4 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分工加强 2020 4 6 7 5 从垂直型的分工向水平型的分工发展 按照参加国际分工的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分 国际分工主要有三种类型类型 1 垂直型国际分工 Vertical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 这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 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业 矿业的分工 2 水平型国际分工 Horizontal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 这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 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2020 4 6 8 3 混合型国际分工 Mixed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 这是指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 六 国际服务分工逐步形成 七 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参加了国际分工的进程 2020 4 6 9 第三节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 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 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 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形式 深度和广度 4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 2020 4 6 10 二 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三 经济贸易政策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四 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 2020 4 6 11 第四节国际分工理论 一 绝对优势说 绝对成本说 地域分工说 绝对利益论 亚当 斯密 AdamSmith 1723 1790年 英国人 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1776年发表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 国富论 1 绝对优势说的主要论点 1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原因 第一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 第二 分工可以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第三 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2020 4 6 12 2 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分工前酒 1单位 毛呢 1单位 英国120人 年70人 年葡萄牙80人 年110人 年 英国生产毛呢处于绝对优势 葡萄牙生产酒处于绝对优势 假定1单位毛呢交换1单位酒交换后酒毛呢英国1单位1 71单位葡萄牙1 375单位1单位 2020 4 6 13 3 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2 绝对优势说简评 1 斯密的研究 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 他的绝对利益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 2 斯密关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参加国际分工 开展国际贸易对所有参加国都有利的见解 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 斯密关于交换引起分工 而交换又是人类固有倾向的观点是错误的 4 绝对优势论不能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 而只说明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情形 即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够获益 2020 4 6 14 二 比较优势说 比较成本说比较利益论 大卫 李嘉图 DavidRicardo 1772 1823年 是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 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 其主要代表作是1817年发表的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 比较优势说的主要假定前提 1 只有两个国家 生产两种商品 2 每种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都是固定的 2020 4 6 15 3 劳动在国内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但在两国之间则完全缺乏流动性 4 没有运输费用 5 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生产要素可自由进出市场 从不占优势的行业自由地进入具有优势的行业 6 收入分配没有变化 7 不存在技术变化 8 贸易按物物交换方式进行 9 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 每单位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投人维持不变 2020 4 6 16 2 比较优势说的主要内容 分工前酒 1单位 毛呢 1单位 英国120人 年100人 年葡萄牙80人 年90人 年劳动成本英是葡的 150 110 劳动成本葡是英的 67 90 假定1单位毛呢交换1单位酒交换后酒毛呢英国1单位1 2单位葡萄牙1 125单位1单位 2020 4 6 17 3 比较优势说简评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具有合理的和科学的成分和历史的进步意义 第一 比较优势说比绝对优势说更全面 更深刻地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 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大基石 第二 比较优势说在历史上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 2020 4 6 18 但是 比较优势说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 李嘉图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是一个永恒的世界 在方法论上是形而上学的 李嘉图把他的比较优势说建立在一系列简单的假设前提基础上 把多变的经济世界抽象成静止的均衡的世界 因而所揭示的贸易各国获得的利益是静态的短期利益 这种利益是否符合一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则不得而知 第二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仅考虑狭义的利益 即经济利益 而忽视广义利益中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第三 比较优势说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 即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 第四 比较优势说虽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但就整体而言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完全的 不彻底的 2020 4 6 19 三 生产要素禀赋说 赫克歇尔 EilFilipHeckscher1879 1952 俄林 BeltilGotthardOhlin 1899 1979 俄林的代表著作是 域际和国际贸易 赫一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一些假定 1 在各个域际或国家内部 生产诸要素是完全自由流动的 但在区域和国家之间 它们是不能自由流动的 2 假定货物流通中的一切限制都不存在 2020 4 6 20 3 假定只有商品贸易 贸易是平衡的 出口足以支付进口 4 假定生产诸要素是完全可以分割的 单位生产成本不随着生产的增减而变化 因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 5 假定只有两个区域或两个国家 6 假定两国技术水平相同 生产函数相同 2020 4 6 21 二 生产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 1 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 1 价格的国际绝对差 价格绝对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或直接原因 2 成本的国际绝对差 成本的国际绝对差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第一个原因 2020 4 6 22 3 不同的成本比例 两国国内各种商品的成本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第二个原因 美国英国单位 美元小麦单位成本13纺织品单位成本21 2020 4 6 23 4 相同的成本比例 两国间只能发生暂时的贸易关系 美国英国单位 美元小麦单位成本12纺织品单位成本24 5 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价格比例 6 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供求比例 2020 4 6 24 2 要素价格均等说 三 生产要素禀赋论理论简评 第一 李嘉图用比较优势理论确定国际分工的格局 而俄林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分析比较优势的来源 应该说 在分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方面 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比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更加深入 更加全面 第二 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的分析 不再比较两个单位产品的成本差异 劳动 而直接比较两国生产要素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差异 应该说 得出的结论比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更加接近实际 2020 4 6 25 第三 俄林把国家之间的分工扩大到地区之间的分工 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第四 这一理论正确地指出了生产要素在各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这就为各国依据生产要素的情况 合理使用和分配本国资源 建立符合国情的产业结构 提高经济效率 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依据 第五 赫 俄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某些前提条件是不符合实际的 第六 赫 俄模型在许多情况下并不符合实际 没有能够完全反映出国际贸易的客观运动规律 2020 4 6 26 四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一 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 二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 劳动熟练说 里昂惕夫认为美国对外贸易结构出现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原因 在于美国工人具有比其他国家工人更熟练的技术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020 4 6 27 2 人力资本说 美国经济学家凯南等人认为 劳动是不同质的 这种不同质表现为劳动效率的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劳动熟练程度所决定 而劳动熟练程度的高低 又取决于对劳动者进行培训 教育和其他有关的开支 即决定智力开支的投资 凯南认为 国际贸易中商品生产所需的资本 应该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 而这种无形资本是人力资本 如果把美国出口的商品中的有形资本与人力资本这种无形资本相加的话 那么 美国出口的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2020 4 6 28 3 技术差距说 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等认为 由于各国对技术的投资和技术革新的进展不一致 因而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 这样就使得技术资源相对丰裕的或者在技术发展中处于领先的国家 有可能享有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2020 4 6 29 一 需求偏好相似说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的理论 五 有关国际贸易新理论 1 具有大规模需求的产品是一国潜在的出口产品 厂商对国内市场更熟悉 发明 创新也往往由国内市场没有解决的问题所激发 这些产品一般在国内生产 只有那些在国内已经存在在规模需求的产品 才是该国潜在的出口产品 2020 4 6 30 2 需求结构越相似 两国的贸易量就越大 工业制成品是为满足国内市场喜好和收入水平而生产的 故该产品较多的是出口到那些喜好相似的国家 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越相似其贸易量就愈大 2020 4 6 31 3 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决定性的因素 人均收入水平越相似的国家 其消费偏好和需求结构越相近 产品的相互适应性就越强 贸易交往也就越密切 2020 4 6 32 二 产业内贸易说 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等人提出的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的理论 1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产业内贸易 指的是两国进口和出口属于同一部门或类别的制成品 这种贸易以各国在同一部门内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为基础 一般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 2020 4 6 33 2 产业内贸易的特点 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 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 即同一产业内的产品 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 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型 也有劳动密集型 既有高技术 也有标准技术 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 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2020 4 6 34 3 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 1 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 2 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 3 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 2020 4 6 35 三 国家竞争优势说 20世纪80 90年代 美国商学院教授迈克尔 波特陆续出版了 竞争战略 竞争优势 国家竞争优势 三本著作 系统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020 4 6 36 1 钻石模型 企业策略 组织和竞争 生产因素 需求因素 相关和支持产业 还有两个重要因素 机会和政府 2020 4 6 37 1 生产因素 基本要素包括自然资源 气候 地理位置 非熟练劳动力等要素 是一国先天拥有的 高等要素包括现代化电信网络 高科技人才 高精尖技术 领先学科等要素 是需要通过长期投资才能形成的要素 基本要素可能先提供某种初始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