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力发电厂习题一套 一 单项选择题 1 电厂实际生产的能量转换过程中 在数量上以下列哪种热量损失为最大 D A 锅炉损失 B 汽轮机内部损失 C 管道损失 D 冷源损失 2 凝汽式发电厂的发电煤耗率可表示为 A A 发电厂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发电量之比 B 发电厂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对外供电量之比 C 发电厂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平均负荷之比 D 发电在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厂用电之比 3 随着回热加热级数的增多 C A 回热循环效率的增加值逐渐增多 B 回热循环效率的增加值不变 C 回热循环效率的增加值逐渐减少 4 其它条件不变 提高蒸汽初压力循环效率的变化将 D A 提高 B 降低 C 不一定 D 先提高后降低 5 其它条件不变提高蒸汽初温 循环效率提高的原因是 B A 冷源损失数量减少 B 平均吸热温度提高 C 蒸汽湿度减少 D 蒸汽容积流量增加 6 再热机组在各级回热分配上 一般采用增大高压缸排汽的抽汽量 降低再热后第一级回热的抽汽量是为了 A A 减少给水加热过程是的不可逆损失 B 尽量利用高压缸排汽进行回热加热 C 保证再热后各回热加热器安全 D 增加再热器后各级回热抽汽的抽汽作功量 7 采用中间再热的目的是 B A 提高回热经济性 B 提高初参数后使排汽湿度不超过允许值 C 提高机组设计功率 D 利用锅炉烟道的余热以降低排烟温度 8 提高蒸汽初温 其它条件不变 汽机相对内效率 A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D 先提高后降低 9 提高蒸汽初压 其它条件不变 汽机相对内效率 B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D 先降低后提高 10 若提高凝汽器真空 机组出力增加 Nd 循环水泵功率增加 Ns 则最佳真空为 A A Nd Ns之差最大时对应的真空 B Nd Ns最大时对应的真空 C Nd Ns Ns 最大时对应的真空 D Nd Ns Nd 最大时对应的真空 11 常用的烟气中间再热 再热后蒸汽的 B A 温度增加 压力增加 B 温度增加 压力下降 C 温度下降 压力下降 D 温度不变 压力下降 12 采用中间再热 导致回热的热经济效果 B A 增强 B 减弱 C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弱 D 不变 13 提高蒸汽初压主要受到 A A 汽轮机低压级湿度的限制 B 锅炉汽包金属材料的限制 C 工艺水平的限制 14 过热蒸汽冷却段的作用是 A A 降低加热蒸汽的过热度 B 对作过功的部分蒸汽进行再热 C 减小对相邻加热器加热蒸汽的排挤 D 保证回热抽气等温升分配 15 在给水泵连接系统中 往往采用前置泵 其作用是 B A 增大电动给水泵的总压头 B 避免主给水泵入口水汽化 C 可以和主给水泵的互为备用 D 增大主给水泵的流量 E 提高主给水泵的负荷适应性 16 回热加热器端差增大表明加热器运行经济性 B A 变好 B 变差 C 未变化 17 给水泵出口再循环管的作用是 C A 保持除氧器给水箱的水位不变 B 防止除氧器产生自生沸腾现象 C 防止给水泵在低负荷时产生汽化 D 保持除氧器内的工作压力稳定 18 高压加热器的疏水 一般采用的连接方式是 B A 疏水泵打至加热器出口管道 B 疏水逐级自流 直至除氧器 C 疏水泵与疏水逐级自流两种方式 19 在主蒸汽管道系统中 为防止发生蒸汽温度偏差过大现象 可采用以下措施 C A 采用喷水减温的方法 B 采用回热加热的方法 C 采用中间联络管的方法 D 采用表面减温器的方法 20 高压加热器应采用的疏水装置是 C A U 型水封管 B 浮子式疏水器 C 疏水调节阀 21 再热机组高压旁路的作用是 B A 保护过热器 B 保护再热器 C 回收工质消除噪音 22 除氧器的滑压运行是指 C A 除氧器运行压力随汽轮机进汽参数的改变而变 B 除氧器运行压力随给水箱水位的变化而变 C 除氧器运行压力随机组负荷与抽汽压力而变 D 除氧器运行压力随凝结水泵的工作压头而变 23 再热机组采用的主蒸汽系统应是 C A 母管制 B 切换母管制 C 单元制 24 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和绝对内效率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A 相对内效率大于绝对内效率 B 相对内效率小于绝对内效率 C 二者相等 D 无法确定 25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得到的全厂发电热效率 和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计算得到的全厂火用 效率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B A B C D 无法确定 26 从热量法的角度 下列哪个设备的损失最大 C A 锅炉 B 汽轮机 C 凝汽器 D 给水泵 27 下列哪个指标不能单独表征凝汽式电厂的热经济性 D A 全厂热效率 B 全厂标准煤耗率 C 全厂热耗率 D 全厂汽耗率 28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能提高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措施有 A A 提高初温 B 降低排汽压力 C 提高初压 D 采用回热循环 29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使凝汽器压力降低的有 A A 增加循环水量 B 增加凝汽器热负荷 C 循环水进口水温升高 D 凝汽器漏空气量增加 30 下列造成再热器压损增大的原因有 B A 再热蒸汽管道管径大 B 再热蒸汽管道管径小 C 阀门少 D 弯头少 31 下列不属于混合式加热器优点的是 D A 加热器结构简单 B 能够除氧 C 端差为零 D 所组成的回热系统结构简单 32 下列使加热器端差减小的是 C A 疏水水位过高 B 受热面结垢 C 传热系数增大 D 抽汽压力增加 33 疏水逐级自流加装疏水冷却器后 可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 其原因是 D A 充分利用了疏水的热量 B 增加了对低压抽汽的排挤 C 减少了对高压抽汽的排挤 D 减少了对低压抽汽的排挤 34 再热机组低压旁路减温水引自 A A 凝结水泵出口 B 疏水泵出口 C 循环水泵出口 D 给水泵出口 35 锅炉排污扩容器的压力越高 B A 扩容蒸汽量越多 B 扩容蒸汽量越少 C 扩容蒸汽的品质越低 D 机组热经济性越高 36 当机组负荷骤升时 滑压运行的除氧器 C A 除氧效果变好 B 除氧效果不变 C 除氧效果变差 38 一般情况下 当机组容量达到 时 经常采用汽动给水泵 C A 100MW B 200MW C 300MW D 600MW 39 进行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时 一般采用的顺序是 A A 先 由外到内 再 从高到低 B 先 从高到低 再 由外到内 C 先 由内到外 再 从低到高 D 先 从低到高 再 由内到外 40 抽汽管压损增加 会使该级加热器 C A 出口水温增加 B 回热做功比增加 C 出口水温降低 D 出口水温不变 41 关于按热量法分配热电厂总热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没有考虑热能质量上的差别 B 好处归电 C 不能调动改进热功转化过程的积极性 D 有利于鼓励热用户降低用热参数 42 发电厂中可实现绝热膨胀的设备是 B A 锅炉 B 汽轮机 C 水泵 D 凝汽器 43 凝结水泵再循环引出位置 C A 从凝结水泵出口引到凝汽器 B 从凝结水泵入口引到热井 C 从轴封加热器水侧出口引到凝汽器 D 从轴封加热器水侧入口引到热井 44 我国燃煤火力发电厂的厂用电率 300MW 以上的机组一般为 D A 2 左右 B 8 左右 C 10 以上 D 4 6 45 600MW 的火力发电机组 其末级加热器一般布置在 B A 0米 B 凝汽器喉部 C 汽轮机运转层 D 除氧间 46 再热器减温水来自于 A A 给水泵中间抽头 B 给水泵入口 C 给水泵出口 D 凝结水泵出口 47 凝汽器漏空气量增加 会导致 C A 凝汽器压力降低 B 机组热经济性升高 C 空气分压力增加 D 凝结水过冷度降低 48 一般当凝汽式湿冷机组容量达到 时 抽真空系统采用真空泵 C A 100MW B 200MW C 300MW D 600MW 49 关于按实际焓降法分配热电厂总热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 供热部分没有分担热功转换过程中的冷源损失和不可逆损失 B 好处归电 C 考虑热能质上的差别 D 可鼓励热用户降低用热参数 50 过热器减温水一般来自于 C B 给水泵中间抽头 C 给水泵出口 D 凝结水泵出口 51 不能提高理想朗肯循环热效率的是 D A 提高初温 B 工程范围内提高初压 C 降低排汽压力 D 增加排汽温度 52 大机组煤粉炉的热效率一般为 C A 80 以下 B 85 C 90 92 D 98 以上 53 加热器加装内置式蒸汽冷却器后 可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 其原因是 B A 充分利用了抽汽的热量 B 高压抽汽量减少 本级抽汽量增加 C 高压抽汽量增加 本级抽汽量减少 D 回热作功比降低 54 高加解列时 给水温度会 B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55 给水再循环作用是 B A 保护除氧器 B 防止给水泵汽蚀 C 提高热经济性 D 提高除氧效果 56 下列不是汽轮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基本公式的是 B A 热平衡式 B 火用 平衡式 C 物质平衡式 D 功率平衡方程式 57 热电厂对外供电 热之和与输入能量之比称为 A A 燃料利用系数 B 热化发电率 C 热化系数 D 最佳热化系数 58 滑压除氧器热经济性高是因为 D A 给水泵耗功少 B 温升低于相邻的加热器 C 有利于提高除氧效果 D 温升与相邻的加热器几乎相同 59 在承受相同的压力温度下 金属管直径越大 C A 管粗糙度越大 B 管粗糙度越小 C 管壁越厚 D 管壁越薄 60 若主蒸汽管道采用单管系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主蒸汽没有温度偏差 B 管径大 C 载荷集中 D 支吊简单 61 下列不属于防止给水泵汽蚀的措施是 D A 设置前置泵 B 除氧器高位布置 C 减小除氧器下降管的压降 D 采用汽动给水泵代替电动给水泵 62 下列不属于三用阀的作用是 D A 启动调节阀 B 减压阀 C 安全阀 D 截至阀 二 填空题 1 给水除氧有化学除氧和 物理除氧 两种方式 2 按热负荷在一年内的变化规律 可分为季节性热负荷和 非季节性 热负荷 3 凝结水过冷度是凝汽器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与 凝结水 温度的差值 4 表面式加热器按照 水侧 承受压力的不同 可分为低压加热器和高压加热器 5 对一个具有 8 个加热器的回热原则性热力系统运用常规的热平衡方法进行计算 实际是对 9 个线性方程组 进行求解 6 抽汽管道上设有 逆止阀 以防止加热器水侧泄漏时高压水进入汽轮机 7 蒸汽管道的疏水系统按管道投入运行的时间和工况可分为 自由疏水 启动疏水和经常疏水 8 汽轮机的热耗量与锅炉热负荷之比成为 管道 效率 9 给水溶解的气体中危害最大的是 氧气 10 按回热加热器的传热方式可分为混合式和 表面式 加热器 11 用热量法评价发电厂的热经济性是基于热力学 第一 定律 12 热网按载热质可分为 水网 和汽网 13 供热机组主要有 背压式 抽汽凝汽式和凝汽 采暖两用机 14 再热的方法主要有 烟气 再热和蒸汽再热 15 直流锅炉启动旁路的主要特点是装有 启动分离器 16 高压缸排汽管道上设有逆止阀 以防止汽轮机事故停机时旁路系统的蒸汽倒流 入 汽轮机 17 当溶于水中的气体与自水中逸出的气体处于动态平衡时 单位体积水中溶解的 气体量和和水面上该气体 的 分压力 成正比 18 锅炉热负荷与全厂热耗量的比值称为 锅炉 效率 19 给水泵汽轮机的排汽一般排往 主凝汽器 20 加热器内的总体传热系数增大时 加热器的端差会 减小 21 供热机组热电负荷分配的原则是 以热定电 22 随着加热器级数的增加 回热系统的热经济性 提高 23 除氧器的备用汽源来自 辅助蒸汽联箱 24 加热器的排气可分为水侧排空气和 汽侧排空气 25 锅炉排污扩容器的压力越高 扩容蒸汽的品质 越高 三 问答题 1 混合式加热器的优点有哪些 答 混合式加热器的优点是 1传热效果好 能充分利用加热蒸汽的热量 2结构简单 造价低 3便于汇集不同温度和压力的疏水 2 高压加热器的过热蒸汽冷却段的任务是什么 答 利用蒸汽的过热度 通过强制对流而使蒸汽在只降低过热度的情况下 放出过热 热量加热给水 以减少传 热端差 提高热经济性 3 表面式加热器的疏水冷却段的任务是什么 答 利用刚进入加热器的低温给水来冷却加热器内的疏水 疏水温度的降低后进入 下级加热器 这样可使本级 抽汽量增加 压力较低一级抽汽量减少 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4 什么是除氧器的自生沸腾现象 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可采取哪些解决措施 答 1 除氧器的自生沸腾 当除氧器接收的高加疏水及有关辅助汽水流量在除氧器内放热 很大 无需四段抽汽的热量就可以使除氧器的水达到饱和温度的现象称为除氧器的 自生沸腾 2 解决措施 a 可将一些辅助汽水流量如轴封漏汽 门杆漏汽或某些疏水改为引至其它较合适的 加热器 b 设置高加疏水冷却器 降低其焓值后再引入除氧器 c 采用高压除氧器 即通过提高除氧器工作压力来减少高压加热器数目 使其疏水 量减少 d 将化学补水引入除氧器 但热经济性降低 5 除氧器滑压运行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 答 滑压运行的优点是 避免除氧器用汽的节流损失 使汽机抽汽点分配合理 热经 济性高 系统简单投资省 缺点是 当汽机负荷突然增加时 使给水溶氧量增加 当汽机负荷减少时 尤其是汽 机负荷下降很大时 给水 泵入口发生汽蚀 引起给水泵工作失常 6 提高蒸汽初参数 降低蒸汽终参数均可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 其受哪些主要 条件限制 答 提高蒸汽初温主要受金属材料的制约 金属材料的强度极限 主要取决于其金相 结构和承受的工作温度 随着温度的升高 金属材料的强度极限 屈服点以及蠕变极限都要随之降低 高温下 金属还要氧化 甚至金相 结构也要变化 导致热力设备零部件强度大为降低 乃至毁坏 提高蒸汽初压主要受蒸汽膨胀终了时湿度的限制 而且提高蒸汽初参数还会影响电 厂钢材消耗的总投资 降低蒸汽终参数主要受凝汽器的设计面积 管材和冷却水量的限制 7 锅炉连续排污的目的是什么 答 锅炉连续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池区安全员证考及答案1
- 高职教师教学胜任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 脐橙产业发展趋势与应对措施
- 老旧建筑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探索
- 土味水晶鞋营销方案
- 2025年交通工程安全题库及答案
- 三级语文百科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养殖专业模拟试题及答案
- 儿科病区应急预案(3篇)
- 7.2 三角函数概念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数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苏教版2019
- 混凝土搅拌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篇)
- 讲好中国故事英语演讲2-3分钟
- 跨境电商实务 课件 项目一 跨境电商概述
- 旗袍赛活动方案
- 大学高数-函数和极限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PDCA血液透析水循环案例汇报
- DB13T 5971-2024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技术规范
- GB/T 7260.3-2024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第3部分:确定性能和试验要求的方法
- 向左向右转 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下册
- 梅毒护理教学查房课件
- 欧美电影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