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麓版必修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教材分析】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之后,在思想领域中反对封建斗争的继续,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开展的启蒙运动。其目的是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其特点是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赖以生存的封建文化。因此其性质是封建斗争。后期新文化运动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突破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局限,开始寻求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经验,探索救国图存的新道路。【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2、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高二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有进取心,富有激情,感情丰富,爱冲动,爱幻想。【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了“创设问题”教学法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同时,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设计环节】1.介绍概况:北大钟声油画介绍2.寻找背景:学生读19111915年大事年表,提炼信息,填写表格3.探究内容:解读史料,合作探究,代表发言4.讨论影响:解读史料,合作探究,代表发言5.课堂小结:新课知识梳理和课堂小测6.师生朗读,感悟历史【课前准备】播放歌曲兰花草希望(又名兰花草)作者:胡适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导入新课】教师:上课,同学们好!学生:老师好!(展示图片:油画北大钟声)教师: 我们今天的新课学习是从沈嘉蔚1988年创作的一副油画开始,这幅油画的名称是北大钟声,这幅画一共画了16位历史人物,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期间活跃在北大讲台上的教授群体。大家能指出他们分别是谁?学生:(略)教师:站在最前面的这位老头是大名鼎鼎的辜鸿铭。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懂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国外语,获得西方13的大学博士、中西贯通,偏偏又思想守旧、为纳妾和缠足进行辩论的人。油画中除了辜鸿铭,还有陈独秀(36岁)、蔡元培(48岁)、胡适(24岁),他们都是属兔,号称“北大三兔”。手里拿着一本杂志的人是陈独秀。大家看看他手里拿的这本杂志就是新青年,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我们课前听的歌曲兰花草是胡适先生所创的白话诗,他一生共获得过36个博士学位,曾经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被国际学者公认为中国文艺复兴之父。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后排穿着白色长袍的人是著名作家周树人(鲁迅),他后面的人是他弟弟周作人。油画右侧第一、二位分别是刘半农、钱玄同。白话文中的“她”就是刘半农首创的。钱玄同是新文化运动当中的主力干将,他甚至主张取消中国文字,用外国文字取代。右侧第三位的是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学者梁漱溟,他早年精通印度哲学,后来研究儒学,梁漱溟和辜鸿铭都是国学的坚守者。这幅油画上所画的16位人物都是当时中国最为杰出的知识分子,除了国学代表梁漱溟、辜鸿铭两位先生以外,其它人物皆以新青年为舞台,将大师们的智慧呈现世人,从而使新青年领袖群伦,成为影响一代人的精神镜像。中国近代重大的文化变革和思想解放的浪潮所以俱发轫于新青年,其关键便在于它所拥有的超级豪华的编辑与作者队伍。设计意图:油画北大钟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群英荟萃、激扬文字、碰撞交锋的盛景。因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等,学生在初中学习或通过其他途径已经基本掌握,此环节以油画为载体,引导学生对人物特点进行概括,帮助学生认识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从而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让历史课带有“人”味、“故事”味,学生可以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教师:胡适先生对新青年有过这样的评价,“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民报与甲寅还算不上。”那么新青年究竟创造了什么样的新时代?下面让我们一起读走近新青年,一起读新青年,悟“新文化”。【讲授新课】一、新青年为何而生(寻背景)(史料解读: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教师:请同学们阅读19111915大事年表和教材87页上的第一自然段,填写表格所缺的内容。19111915年大事记1911年 10月 武昌起义 12月 南北议和1912 年 1月 临时参议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及一些鼓励资产阶级发展工商业的政策法令。12月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创立了福新面粉公司,它与茂新面粉公司共同构成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私营面粉企业集团。1913 年 6月 袁世凯发布尊孔令10月 国会受到恐吓,袁世凯当选正式大总统1914年 9月 袁世凯颁发祭孔令 12月 袁世凯至天坛,模仿封建帝王登坛祭天,29日,袁世凯炮制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中规定总统任期十年,且可以连任,继任人由现任总统推荐。1915年 1月 日本向袁世凯递交“二十一条”3月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馆开幕。中国在博览会中出尽风头,夺获金牌258枚。中国产品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胜,一度刺激了中国实业的发展。8月,袁世凯的宪法顾问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鼓吹君主制。杨度随即召赴总统府见袁世凯,商议组建推动帝制复辟的团体筹安会。9月 梁启超于京报上发表文章,对即将实行的帝制大加嘲讽。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打起人权与科学两面大旗12月 袁世凯称中华帝国大皇帝;城固文庙复设奉祀宫,学校加授四书、五经民国初年中国的社会现状( “新”与“旧”的冲突)“新”领域“旧”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政治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思想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并进行比较的意识和能力。二、新青年生而何为(探内容)(自主学习:阅读材料,思考问题,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材料1.根据青年杂志的封面信息和目录,归纳青年杂志的主题是什么?材料2:“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思考: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孙中山的“民主”有何不同?材料3:他从苍天处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取得民权。他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他是科学与民主的典型结合,他是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思考:新青年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材料4.一个14岁的望门寡,父亲劝女儿绝粒饿死。父亲循循善诱地说:“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 祖宗的面子,都添许多的光彩,你老子你娘沾你的光,更不说了。” 死后第二天,县太爷派人送来“贞烈可风”四个字的一方匾额。 一个贞烈女孩子思考:新青年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材料5:胡适授课时,北大的学生抵触白话文,嫌其啰嗦。于是胡适出题目: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决定不去,请替我用最少的字复电拒绝。结果:文言用字最少的是12个字“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胡适只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 思考:新青年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学生观看电影建党伟业截取视频的“北大新旧文化辩论”)设计意图:设置材料情景,通过层层设问,步步推进,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观看电影视频能使到学生进一步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回到历史现场,领略大师风采,感受新旧思潮交锋之高潮。教师: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一直刊登发表了大量宣传这些新思想的文章,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有了新变化。这就是开始刊登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文章,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李大钊。李大钊于1919年911月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从此,新文化运动有了实质上的新发展,便是从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思想,转向宣传无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思想。所以我们一般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把新文化运动分为前后期两个阶段。三、新青年生而何用(论影响)(合作探究:下面我们结合新文化运动后出现的社会现象,分析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影响)现象一: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1918 年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新青年改用白话文体,用新式的标点。1919年 全国有400多种白话文报刊1921年 中小学白话文逐渐取代古文现象二:两则消息 消息1: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婚礼也由中式开始效仿西方的新式婚礼。 上海妇女志消息2:1920年2月,北大首开女禁,第一次招收了9名女生入校现象三: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毛泽东1919年12月4日记云:“看新青年杂志。”1919年12月5日记云:“上午看新青年。下午看新青年。1919年12月7日记云:“看新青年,定课程表。”1919年12月10日记云:“看新青年,易卜生号”。1920年4月9日记云:“在船中看新青年杂志。”蒋介石现象四: 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课堂小结】新文化运动知识梳理为何而生寻背景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上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生而何为探内容前期(1915-1919年):四提倡,四反对后期(19191926):传播马克思主义生而何用论影响思想解放;文化平民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巩固练习】1.(2016.北京卷)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 B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2.(2016.浙江卷)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该学者旨在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 B提倡使用白话文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 D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03.(2016.海南卷)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一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4.(2016.上海卷)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应该是( )A.时务报 B新青年 C民报 D申报5.(2018.江苏卷)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B. 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C. 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D. 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6古代文书不加标点,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困难,因此1919年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标点符号的使用,表明A 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B 白话文完全取代了文言文C “尊孔复古”受到批判D “文学革命”的影响扩大71917年5月,陈独秀说,若就“吾国之恢复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征诸国民,难保“不为多数赞成”。材料可用来说明A 国人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B 传统文化孕育着巨大价值C 专制主义已为社会所淘汰D 民主政治是社会发展潮流8一位学者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古代文学艺术大部分受到推崇,特别是小说、白话文学等更得到前所未有的很高的评价。诸子和佛学的研究在深化,恢复了它们应有的地位。就以儒学来说,指出其价值观念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没有完全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该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 反对旧道德祟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C 存在继承传统文化的特质D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结束语】最后,让我们一起在朗读敬告青年的一段来结束新课(学生活动:集体朗读)(播放背景音乐30秒)敬告青年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青年人应该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自主评价】1、(湖北武汉部分学校2017高三起点调研)袁世凯称帝失败后,中国社会逐渐呈现出两极化趋向。正是这样一种看似歧异的矛盾格局,孕育和催生了1924年至1927年的国民革命。这里说的“两极化趋势”指的是A军阔割据混战和文化异彩纷呈 B政治不断民主和经济发展迅速C国家实力强大与对外交往扩大 D民众权利扩大和社会生活进步【解析】A 袁世凯称帝失败后中国社会在政治军事上是军阀割据混战,社会混乱,政治失序;文化方面则是新文化运动兴趣,新思潮汹涌澎湃,故A项正确;这一时期政治黑暗,混乱的局面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故B错误;军阀割据混战导致国力衰弱,故C项错误;民众权利并未扩大,故D项错误。2、(四川资阳2017一模)“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继令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以上论述,意在A指出救亡图存具有阶段性 B说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强调改造传统道德的重要性 D论证以前的探索不符合国情【解析】C 陈独秀阐释的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为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同时指出思想层次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觉悟,故A 项错误;题意并非单独指出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故C项正确;根据题意,陈独秀肯定了以前探索的层次,同时指出探索的层次应深入到思想层次,故D项错误。3、(四川乐山2017一模)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写道:“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其主要意图是A启发国民的现代政治意识 B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C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 D反对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解析】A 材料中陈以为,近代中国君主立宪的尝试中不认同国民的参政意识是不妥当的,符合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的主张,故A项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马铃薯人才交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线上线下联动交友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游戏直播互动软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咖啡师培训中心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能力检测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4年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特泥河哈达图浩特陶海农牧场招聘172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特泥河哈达图浩特陶海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社会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合成雷达视频图像处理:原理、方法与应用的深度剖析
- 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2024年保安服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计划与教学设计
-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单词默写单(微调版)
- 2020年新人教版必修三《Unit 2 Morals and Virtues》单元教案(附导学案)
- 《民航客舱设备操作与管理》课件-项目四 飞机舱门及撤离滑梯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2023年10月自考02207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网络自动化运维教程-课程标准
- 项目及其策划方案
- 《食品质量检验分析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