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和主观幸福感、自我控制关系探究 1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和主观幸福感、自我控制关系探究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和主观幸福感、自我控制关系探究摘要研究青少年手机使用情况、主观幸福感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 采用自编手机使用情况问题、主观幸福感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修订版对1552名初高中学生进行测量。 运用t检验、x2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使用手机上网学生在自我控制及其三个维度方面得分均高于非使用手机上网学生,使用与非使用手机上网学生在主观幸福感方面差异不显著;女生使用手机上网较男生多,高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比初中生显著增加,文科生较理科生使用手机上网行为显著提高;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自我控制的三个维度均显著正向作用于手机上网行为。 结论使用手机上网的群体自我控制能力较低,主观幸福感与一般青少年一致。 关键词手机使用主观幸福感自我控制分类号B8441问题提出手机从十多年前的奢侈品到现在“人手一机”的大众消费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便利的桥梁。 然而,随着手机技术日臻完善,2手机功能远远超过即时通讯这一基本功用,已成为兼有多种功能的个人多媒体终端。 手机功能的多样化,使人们越来越乐于使用这一便利的移动交互媒体。 但随着过量使用手机情况的出现,手机依赖现象也日益加剧,给使用者带来更多负面效应,如孤独感、社会疏离、焦虑、自我控制力下降等问题。 作为手机使用最活跃的人群,青少年利用手机通话和短信等功能保持着最基本的人际沟通、情绪表达和维系社会关系。 本研究着重探讨青少年手机使用这一社会现象。 目前,国内研究者对手机使用的现状、成因、发生机制及危害等方面开展了有意义的研究,对手机依赖的心理机制研究也进行了初探。 对于手机使用的研究多出现于传播学领域,而较少涉及社会学等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群体,而对于初高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缺乏深入研究。 国外研究者则更深入地研究了青少年由于学业压力繁重,并没有完善的使用电脑的条件而更多地使用手机作为与外界接触的介质。 特别是在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方面已有初步研究,但由于对过量手机使用、手机依赖等名词界定还存在分歧,较难确定现有手机使用状况量表的结构。 师建国借鉴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编制了手机依赖诊断量表。 徐华等编制了以耐受性、戒断性、社会功能和生理反应四个维度的手机依赖量表。 作为积极心理学重要研究范畴,幸福感(subject3wellbeing,又称主观幸福感)为研究者评价不同人群对生活的认知和情感提供了支持。 既往的心理学研究认为,具有良好社会支持的人群感受到较低的消极情绪,并体验到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孔风等对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以孤独感为中介的作用机制做了较为完善的路径分析,结论为社会支持与正性情感、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感显著负相关;孤独与负性情感显著正相关,与正性情感、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孤独显著负相关。 并有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与孤独两两相关。 社会支持和孤独感通过回归分析检验出他们单独对幸福感起作用。 还有研究者对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呈现的显著相关做了别样的解释,认为自我控制等因素成为两者间的中介。 而实证研究得到的结果则是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较微弱。 已有的研究对成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更为关注,尚无对处在人生观形成期的青少年的研究。 低自我控制理论认为,个人出现依赖甚至犯罪是由于个人内在的犯罪潜质所激发的,而远离犯罪是人们对长远利益的考虑。 低自我控制可能是青少年不良习惯养成,甚至形成犯罪的主要诱因。 初高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期,成瘾行为可能降低他们的控制力,而出现依赖、成瘾等不良行为。 注重培养青少年坚强的意志力能够降低冲动性、强迫性行为的产生。 网络控制自我效能是心理需求现实满足4与行为成瘾的中介变量。 现实中没能实现的自我效能,青少年能在虚拟世界中更好地发挥,心理学上自我效能对行为成瘾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在测试手机使用依赖行为与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研究中,显示孤独感可能会增加手机依赖倾向;社会、亲友的支持可以有效降低孤独感的形成;以自我控制为中介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为主观幸福感的产生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较为微弱。 本研究以是否使用手机上网为分类标准,测量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控制能力之间的作用情况。 采用量表对青少年手机使用情况、主观幸福感及自我控制能力进行测量,采用回归分析测量这些维度间的相互关系机制,以期能够拓宽青少年幸福感、自我控制的研究,同时对使用手机青少年提高幸福感,增强自我管理,有效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手机过量使用、使用依赖与社会、家庭支持研究做铺垫。 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本研究于xx年9月在吉林长春市区内随机选取八所有代表性的学校,其中两所重点高中、两所普通高中,以及两所重点初中、两所普通初中;并分别在各学校 一、 二、三年级中随机选取两个班级,采用集中施测方式收集问卷。 在5课堂上由班主任老师向学生发放问卷、当场填写、随即收回。 调查共发放问卷1585份,对全部问卷质量进行审核后,剔除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1552份,有效率97.92%。 其中初中生673人,高中生879人;男生652人,女生899人;文科381人,理科499人。 年龄范围在1120岁之间(M=15.42,SD=1.92)。 2.2研究工具2.2.1手机使用情况测量本研究采用“你是否平均每周使用手机上网超过8个小时?”问题衡量青少年是否存在过量手机使用的标准。 将初高中学生分类并研究人群间手机使用情况的差异。 既往的过量手机使用量表、手机使用成瘾量表多是被试主诉使用情况,未将使用时间、程度明确地进行量化检验,调查报告显示,全年龄段手机使用呈现碎片化特征,使用时长平均每天为12小时时段最多,且人群均值也落在12小时之间。 18岁以下年龄段用户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长集中在1小时以内,占60%以上。 平均每周8小时大于18岁以下使用者的均值水平,并为全体使用者使用时间均值的下限,使用单独问题进行的调查也为后续的量表编制工作做好铺垫。 2.2.2主观幸福感测量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wellbeing)中文翻译版,由Campbell等人1976年编制,主要测量受试者目前的幸福程度,包括以下两个部分总体情感指数(Index ofgeneral6affect),8个项目,7点计分,权重为l;生活满意度指数(Index oflife satisfac-tion),1个项目,7点计分,权重为1.1。 该量表使用广泛,有比较系统的心理测量学指标的实证研究,内部一致性信度0.420.74,达到显著水平。 总体情感指数量表三个月重测信度为0.76。 2.2.3自我控制测量采用自我控制量表由Gras-mick于1993年编制,共24个题目,分6个维度,4点计分。 经屈智勇等修订后,保留16个项目,分三个维度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和简单化倾向;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自我控制能力越低。 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x2/df=3.96,GFI=0.94,TLI=0.81,RMSEA=0.06),各项目因子载荷在0.3以上。 三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 64、0.64和0.59。 冲动冒险与自我情绪维度的相关为0.49,它们与简单化倾向的相关均不足0.1。 2.3测试过程与统计方法利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录入采集数据,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和描述性分析。 采用x2检验对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及不同科别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情况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计算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情况与幸福感、自我控制及其三个维度的差异;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e回归分析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情况与性别、受教育程度、文理科别、幸福感及自我控制多因素的回归情况。 73结果分析3.1初高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以使用手机上网超过8小时作为衡量青少年是否存在过量手机使用的标准。 在调查1552名学生中,选择使用手机上网平均每周超过8小时的学生801人、占51.61%(以下描述为使用手机),未超过8小时或不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751人、占48.39%(以下统一描述为不使用手机)。 使用手机上网学生在性别、受教育程度和文理科别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 女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明显高于男学生x2=11.05,P4.2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与主观幸福感、低自我控制的关系本研究对个人手机使用情况与主观幸福感、低自我控制进行比较分析。 与Hyoungkoo Khang等得到的结论相似低自我控制人群更可能出现过量手机使用的状况。 延长手机使用时间、增加使用手机频率与低自我控制成正相关,使用手机上网学生与非使用手机上网学生在自我控制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自我控制的三个维度(即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简单化倾向)检验中发现,过量手机使用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显著低于非使用学生,其中,冲动冒险性差异极显著。 通过自我控制与个人能力来抵抗内心欲望,以实现更优的结果,控制自我是人类的一种本性,而高自我控制的人群更容易感受到更高的幸福感。 相反,低自我控制人群被描述为容易出现轻率的行为,常常采取目光短浅的判断和推论,8出现严重依赖情绪。 过量使用手机可能降低主观幸福感相关性研究却未发现显著性。 有研究表明,自尊、孤独感是社会支持与幸福感间主要中介,由于青少年学生以集体生活为主,老师、家长、同学对他们关心和爱护,使他们易拥有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成为他们主观幸福感形成的重要因素。 以使用手机情况、主观幸福感、自我控制的回归分析显示低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使用手机情况会出现得更频繁,这与外国Hyoungkoo Khang研究结果相类似。 另外还发现,自我控制三个维度对手机使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 低自我控制人群手机的生活侵入率将升高、容易出现病理性的成瘾状态、进而形成冲动性焦虑状况。 自我控制能力可能因性格形成不同、个人生活特征而出现差异,使用手机、网络或是游戏都有可能降低自我控制能力,形成成瘾行为。 由于评价手机使用的指标较为单一,我们得到的手机使用与低自我控制之间的显著性关联并不能描述与国外研究者相似的研究结论,而对于手机使用依赖量表的标准化编制也将成为研究人员下一阶段重要的研究内容。 主观幸福感对手机使用并未起到显著性作用,这与刘红等发现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相关的结论有不同。 社会支持与幸福感有显著的正相关,而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有明显的负相关,因而有理由相信幸福感通过社会支持的间接作用与孤独感有负相关。 然而本研究得到使用手机上网情况与主观幸福感间的结果并不具有显著9的关联,这可能是与青少年尚处于学习阶段,社会支持可以得到一定满足,学校、家庭给予青少年有效的关爱有密切的关联。 4.3研究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过量手机使用极易形成手机使用依赖,而对于依赖行为的干预治疗,目前未出现显著疗效的方法;明确手机依赖界定,已有的手机依赖判定量表仍需进一步的标准化;明确过量使用手机的标准,使手机过量行为在判定上得到研究者的统一认识。 青少年学习生活规律,学业繁重,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低于其他年龄群体,但本文检验结果显示,有五成初高中生使用手机时长达到全年龄段群体手机使用时长,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白山市浑江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和工作人员(含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57人)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九州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生产主管等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班组安全培训登记表课件
- 城市节庆品牌塑造研究-洞察与解读
- 2025甘肃武威市事业单位招聘62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北京华商电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2025年搞笑毕业生招聘29人(第三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汾西矿业井下岗位高校毕业生招聘350人(山西)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江苏淮安市金湖县事业单位招聘9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广东深圳市优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编外聘用人员拟聘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河南信阳市人民医院招聘合同制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建筑二次结构木工劳务合同范本
- GB/T 46105-2025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指南
- 李光平-哈工大-机械工程材料单元1课件
-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以XX小区为例
- 第一讲-决胜十四五奋发向前行-2025秋形势与政策版本-第二讲-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2025秋形势与政策版本
- 红楼梦第九回课件
- 智慧指挥中心建设总体方案设计
- 学堂在线 现代生活美学-花香茶之道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民航西藏空管中心社会招聘14人(第1期)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职业病医师资格认证考试
- Unit4《Lesson 3 I am proud of my father》教案-2025-2026学年冀教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