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九戊戌变法 为什么称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1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 简述康有为 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分析其特点 3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 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教学重点 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分析维新变法的特点 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知识梳理 一 背景 二 目的 三 过程 四 结果 五 维新变法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一 背景1 世界潮流 2 民族危机 3政治 4 经济 5 阶级 6 思想 7 组织基础 一 背景1 世界潮流 变革旧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潮流 也为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示范 经济上 欧美列强先后开始第次工业革命 进入时代 政治上 英国议会改革民众获得和 英美建立官制度 完善资运行机制 2 民族危机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空前危机 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3 政治 清政府为偿还借款 加紧搜刮 使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更加激化 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4 经济 19世纪末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5 阶级 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6 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对戊戌维新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1 代表 王韬 冯桂芬 等 2 主张 政治 实行 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经济 发展民族工商业 与西方国家进行 商战 文化 提倡西方的文化科学知识 3 评价 积极作用 对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局限性 没有形成的理论 也没有付诸实践 7 组织基础 强学会 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 二 目的 挽救民族危亡 发展资本主义 思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 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 三 过程 一 第一阶段 宣传维新思想 19世纪90年代初到1895年公车上书前 1 著书立说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2 进行论战 维新派与顽固派 1 内容 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 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 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 2 性质 是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 3 作用 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 解放了思想 也为下一步政治斗争作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二 第二阶段 政治实践 1895年公车上书到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 定国是诏 1 公车上书 2 创办学会 报纸 学堂 背景 丧权辱国 的签订 时间 人物 1895年4月 康有为 梁启超 内容 拒和 迁都 练兵 影响 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 揭开了的序幕 报纸 康梁等在北京创办 梁启超曾任上海 时务报 主笔 严复在天津创办 国闻报 学会 1895年北京成立强学会 康梁 后南学会成立 1898年 康有为成立保国会 提出 保种 保教 预示着维新高潮的即将来临 学堂 广州的草堂 康有为 后长沙的时务学堂 作用 起到了启发民智 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 维新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开堂讲学 聚集改革力量 办报立会 宣传变法思想 持续上书 争取皇帝支持 1897年底 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 新式学堂17所 报刊19种 到了1898年 学会 学堂 报馆合计达300多所 国闻报 强学会 中外纪闻 保国会 时务学堂 时务报 强学会 强学报 万木草堂 启发明智组织力量制造舆论 三 第三阶段 高潮 百日维新 也称戊戌变法 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 1898年6月11日 光绪帝颁布 标志着变法正式开始 从这天起 到9月21日止 光绪帝相继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书 新政推行了103天 历史上称为 百日维新 1 内容 政治 准许上书言事 允许创办报纸 闲散衙门和冗员 经济 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 开垦荒地 修筑铁路 开采矿产 文教 开办京师大学堂 普设中小学堂 废 准许设立报馆 学会 军事 裁汰 军队改用西法训练 实行征兵制 思考 新政未涉及维新派起初提出的哪些主张 主要原因是什么 设议院 实君主立宪 对封建势力妥协 以减少变法阻力 根源是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软弱 2 评价 1 政治 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 提高效率 但 变法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制等内容 2 经济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但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3 文教 有利于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 培养维新人才 但废除八股 改试策论还只是形式上的改变 内容上依旧保留了封建文化的残余 4 军事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 抵抗外来侵略 四 结果 1 结果 失败 将光绪帝囚禁于 逮捕并杀害了谭嗣同等六人 史称 新政中除等保留外 其余全部被废除 2 失败的原因 1 客观原因 2 主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使强大 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 各地官员阳奉阴违 新政没有落实 袁世凯的出卖 19世纪末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他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是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的 这就使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 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身上 对抱有幻想 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没有涉及农民问题 也就不可能发动广大群众 使改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操之过急 急功冒进 3 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 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3 说明 改良主义的道路走不通 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曲折的 请思考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什么是近代化 以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推动力 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 它包括经济的工业化 政治的民主化 法制化 思想的理性化 科学化 社会的城市化 埃及 俄国 日本的呢 五 维新变法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1 性质 2 历史意义 既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也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 又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1 最大历史功绩是启蒙作用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2 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 3 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 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4 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促进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重点阐释1 戊戌变法的特点 1 从方式上看 把发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结合在一起 2 从宗旨上看 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 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3 从内容上看 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 维新派设议院 开国会 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没有在百日维新的诏令中出现 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4 从阶级基础看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 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 2 比较明治维新成功和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3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相同点 1 从外部环境看 都是在本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全面侵略 社会面临着殖民地化或半殖民地化严重危机时所发生的政治运动 2 从改革的内容上看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包括着政治 经济 军事和思想文化等诸方面变革 3 从性质看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4 都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顺应了时代潮流 1 19世纪末康 梁维新派提出的救国图存思想的核心是A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厚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 设议院 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C 举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D 用民主取代专制 用科学扫荡迷信2 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A 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 康 梁等的宣传活动3 1895年 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其标志是A 强学会的成立B 中外纪闻 创办C 公车上书 D 保国会成立 B A C 4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 定宪法 是因为A 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B 认为中国 民智未开 难以实行立宪制度C 不敢触动封建制度D 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5 人人封章 得直达于上 举国鼓舞欢蹈 争求上书 材料反映的是维新变法中哪一措施A 精简机构 裁汰冗员B 命各省推荐人才C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D 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6 将康有为的下列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组织保国会 创办 万国公报 第一次上书光绪帝 发起公车上书A B C D A D A 8 百日维新的变法法令中 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A 改革财政 编制预算决算B 废除八股取士 改试策论C 取消重叠机构 裁汰冗员D 裁撤绿营 编练新式陆军9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康有为主张 我朝变法 但采鉴日本 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A 君主专制B 联邦制C 共和制D 君主立宪制10 戊戌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于A 促进思想启蒙B 发展资本主义C 推动政治改革运动D 掀起民族民主革命 C D A 11 材料分析题材料一 万国报馆 议论沸腾 咸以瓜分中国为言 若箭在弦 省括即发 海内惊惶 乱民蠢动 瓜分豆剖 渐露机芽 恐惧回惶 不知死所 恐自尔后 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 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 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 自台事后 台湾割让后 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 人无固志 奸宄生心 加以贿赂昏行 暴乱于上 胥役官差 蹙乱于下 乱机遍伏 既无强邻之逼 揭杆斩木 已可忧危 摘自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在这次上书中 上清帝第五书 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 定宪法的主张 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 中 下三策 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 亲自主持大计 宣布变法 是上策 召集有才能的人 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 依次推行 是中策 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 是下策 摘自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 惟中国风气未开 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 惟有乾纲独断 以君权雷厉风行 摘自康有为 日本变政考 回答 1 从材料一 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3分 对此应如何评价 2分 2 材料三 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2分 其依据是什么 2分 3 戊戌变法失败后 谭嗣同发出了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的感叹 请依据材料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武警安徽总队医院招聘4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中共南平市委党校紧缺急需专业教师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飞机雷达安装调试工安全操作规程背诵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公司烧碱蒸发工岗位工艺技术规程
- 静电成像感光元件(光导鼓)制造工事故案例分析能力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威海技师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9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新疆汽车销售售后服务质量合同协议
- Olsalazine-Disodium-13C12-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涟水县事业单位招聘人员4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147-2020-PM01 安全防护及维修技术文件应用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芜湖供电专项规划(2017-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东华大学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第2章平面
- 油气管道保护工(中级)题库(516道)
- 质量管理评审综述
- A0726 非授权人员进入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审批表
- JJF 1012-2007湿度与水分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
- GB/T 25729-2010粮油机械撞击松粉机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2022年泰安市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统编版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