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三中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1页
沪科版三中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2页
沪科版三中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3页
沪科版三中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4页
沪科版三中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沪科版三中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沪科版三中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舞台上喷洒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 可以产生白雾 形成所需的效果 这种雾气是 A 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 B 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 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小冰晶 2 2 分 下列情景中 哪一个过程属于物态变化 A 一块铁放在火炉中烧红了 B 一根铁丝被折弯了 C 食物腐败了 D 阳光下 小雪人 流汗了 3 2 分 婷婷对某些家用电器的工作参数进行了估计 其中正确的是 A 普通电吹风机的工作电流近似于 0 8A B 21 寸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 100W C 微波炉连续工作 1h 消耗的电能约为 0 1 度 D 普通电炉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大约为 1000 4 2 分 小明学习了密度知识后 对一个鸡蛋的体积进行了估算 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 10cm3 B 50cm3 C 100cm3 D 150cm3 第 2 页 共 11 页 5 2 分 在北京 8 分钟的节目中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令人忍俊不禁 这只大熊猫是用一种特制的铝合金材 料制成的 它的高度为 2 35m 质量却只有 10kg 它利用了铝合金的哪一种性质 A 质量小 B 密度小 C 比热容小 D 导热性能好 6 2 分 分别用铜 铁 铝制成三个体积 质量都相同的空心球 比较它们空心部分的体积 铜 铁 铝 则 A 铝球最小 B 铁球最小 C 铜球最小 D 无法判定 7 2 分 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 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成的是实像 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 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 2 倍焦距以外 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 l 倍焦距以内 C 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 所成的像变小 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 所成的像也变小 D 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 8 2 分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 符合物理现象或物理原理的是 第 3 页 共 11 页 A 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B 通电螺线管的磁性 C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D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9 2 分 下列有关光现象 说法正确的是 A 商业楼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B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大的速度 这个速度为 3 108km s C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 40 时 反射角的大小也为 40 D 站在河边的人透过水面看到河底变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10 2 分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影子的形成是因为照射到地面上的光线都被地面反射了 B 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 C 验钞机可检验钞票真伪 是利用看不见的紫外线让荧光物质发光的 D 早晨的太阳红彤彤的 是因为红外线传播的比紫外线快 11 2 分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 4 页 共 11 页 A 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表面变湿了 是升华现象 B 公路上沥青高温下变软了 是熔化现象 C 衣橱中的樟脑丸变小了 是汽化现象 D 阳台上的湿衣服变干了 是液化现象 12 2 分 四季中热现象随处可见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春天 冰雪融化 是液化现象 需要吸热 B 夏天 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 出汗 是熔化现象 需要放热 C 深秋 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是凝华现象 需要放热 D 冬天 湖面结冰 是凝固现象 需要吸热 13 2 分 如图的四幅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 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 乙图中 敲鼓时用力越大 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 丙图中 随着向外不断抽气 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 丁图中 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14 2 分 我们在喊远处的人时 往往将双手拢成喇叭状 目的是 A 保持声音的音调 B 保持声音的音色 C 保持声音的频率 D 减小声音的分散 增大响度 第 5 页 共 11 页 15 2 分 使用厘米刻度尺测一根电线的长度 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A 23 260m B 23 2600m C 23 26m D 23 3m 16 2 分 满眼风光多闪烁 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 诗中 看山恰似走来迎 和 是船行 所选的参照物 A 分别是船和山 B 分别是山和船 C 都是船 D 都是山 17 2 分 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A B C D 18 2 分 如图所示 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图中入射光线 反射光 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 其中折射光线是 用字母表示 反射角等于 第 6 页 共 11 页 19 2 分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 可随眼球的运动而运动 目前使用的软质隐 形眼镜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 HEMA 制成 中心厚度只有 0 05mm 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 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的示 意图 则该人所患眼病及应佩带的这种隐形眼镜镜片边缘的厚度分别为 A 近视眼 大于 0 05mm B 近视眼 小于 0 05mm C 远视眼 大于 0 05mm D 远视眼 小于 0 05mm 20 2 分 2011 烟台 如图所示 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 B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 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 C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 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 D 要使塔的像更小些 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 3 分分 第 7 页 共 11 页 21 1 分 小磊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长度的关系 他选择了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 长度不同的多根金属丝 在相同条件下 测量这些金属丝的电阻 并记录数据如表 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归纳出电阻 R 与导体长度 L 的关系 式 R 22 2 分 日光灯用久了两头会发黑 这是由于钨丝受热发生 现象 产生钨蒸气 而钨蒸气又在灯 管壁上发生 现象 久而久之 灯两头就会发黑 三 三 作图题作图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23 5 分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在图中作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 MN 中所成的像 A B 24 5 分 根据上图中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25 5 分 请在图中作出点光源 S 通过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 26 5 分 某同学在学完透镜内容后 决定研究透镜的奥秘 他找来一些玻璃三棱镜 该同学让一束光如图 甲所示的入射到三棱镜上 试做出光线透过三棱镜的示意图 第 8 页 共 11 页 1 归纳结论 一束光经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将向 厚的 还是向 薄的 方向偏折 2 将两个三棱镜如图乙那样组合 让两束平行光如图照射 光线经过三棱镜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请根 据你刚才形成的结论在图乙上画出光线经过三棱镜后的示意图 并联想与本节所学的哪项物理知识有联系 3 如图丙所示将另外两个三棱镜组合 让两束平行光如图照射 光线经过三棱镜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请根据你刚才形成的结论在图丙上画出光线经过三棱镜后的示意图 并联想与本节所学的哪项物理知识有联系 四 四 解答题解答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7 7 分分 27 5 分 冬天对手哈气 可使手瞬间变暖 为什么 而对手吹气 会使手感到凉 又是为什么 28 2 分 小明在户外捡到一颗漂亮的小石头 回家后他利用一把刻度尺 一条细线 一个厚底薄壁圆柱形 的长杯子 杯壁厚度不计 和一桶水来测这颗小石头的密度 请你按照小明的实验思路 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 长杯子中装入适量水 用刻度尺测出杯内水的深度 h1 b 将杯子放入桶内的水中 使杯子竖直漂浮在水面上 用刻度尺测出杯子露出水面的高度 h2 c 用细线系好小石块并放入杯内水中 杯子继续竖直漂浮在水面上 用刻度尺测出杯子露出水面的高度 h3 d e 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 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 计算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石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