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保护概论 韶关学院环境工程系梁凯 一 课程性质和目的 1 性质 环境保护概论是为高等工科院校非环境专业学生开设的 概论性 专业课程 2 目的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普及环境保护知识 一 课程性质和目的 3 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受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评估环境质量和在本专业范围内处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树立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二 课程内容 1 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 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环境要素的污染过程 危害及污染控制原理和方法 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和意义 三 参考教材 1 环境导论 王淑莹 高春娣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1月2 环境保护 第二版刘天齐主编 化工出版社出版 2000年4月3 环境保护基础 程发良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3月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马光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01年6月5 环境学导论 何强等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6 环境学 陈英旭编著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年3月 韶关学院环境工程系梁凯 环境保护概论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及组成一 环境 一 环境含义1 环境的定义 环境是指与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 环境就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什么是环境呢 1 人以外的一切就是环境 2 每个人都是他人环境的组成部分 延伸的环境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把环境定义为 第一章绪论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 水 海洋 土地 矿藏 森林 草原 野生动物 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 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 中心事物 对立统一 2 环境与中心事物的关系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 环境组成 对于环境科学而言 环境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 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 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大气环境 水环境 土壤环境 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 地质环境 1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长期生存发展的社会劳动中所形成的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 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 所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 以及所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构成的总和 社会环境的本质是什么呢 2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 居住环境 生产环境 文化环境 交通环境 社会环境的分类 外太空环境 地球环境 1 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 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自然环境要素包括 大气 水 土壤 生物 阳光 岩石等 人工环境要素包括 综合生产力 技术进步 人工产品和能量 政治体制 社会行为 宗教信仰等 二 环境要素与环境质量 环境要素 环境结构单元 环境整体 环境系统 水水体水圈 大气大气层大气圈 生物体生物群落生物圈 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 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 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状况的描述 2 环境质量 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污染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群的文化状态 2 环境质量 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城市环境质量生产环境质量文化环境质量 一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就是指作为中心事物的人类与作为周围事物的环境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环境问题 Case3 后天 的灾难背景 80公里污染带 1000万元用于事故应急处理 Case2 松花江硝基苯事件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全球性环境问题 全球性气候变暖 有毒有害废弃物的越境转移和扩散 酸雨 臭氧层破坏 沙漠化 生物多样性锐减 热带雨林减少 发展中国家人口及贫困问题等 2 全球性 一 环境破坏是指人类的社会活动产生的有关环境效应 它们导致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 环境问题的分类 1 生物环境的破坏 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 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 滥肆捕杀引起的许多动物濒临灭绝等 2 非生物环境的破坏 盲目占地造成的耕地面积减少 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面下沉 其它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 地貌景观破坏等 事件前后 2005年11月13日 中石油吉化双苯厂爆炸导致松花江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硝基苯主要有四个去向 一部分硝基苯与苯 苯胺一起挥发到大气中 一部分沉积在松花江的底质中 一部分被水稀释后随水流向下游扩散 一部分被光和生物降解 静态实验 动态实验 水质模型建立等方面对松花江底质对硝基苯的吸附解析规律 结冰期硝基苯在冰水中的分配行为 硝基苯的光降解规律 硝基苯的生物降解规律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鱼类硝基苯富集和释放实验 研究结果表明 江水中受硝基苯污染的鱼类经过25 30天后 其体内污染物浓度已经降至安全含量以下 项目组对松花江沿岸两侧10公里范围内可能受影响的农灌区及畜产品养殖基地进行了调查 背景 全球变暖问题 2003年 在欧洲有2万多人因气温过高死亡 美丽的自然景观将由于气温变暖而消失 由于气候变暖 各种疾病将在这个星球上大肆传播 全球变暖的原因 全球变暖引发的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是足以让世界停止一切战争真正团结起来共同面对的全球灾难 环境知识影响着我们的娱乐 致命传染病蔓延环境破坏是主因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发表的 全球环境展望年鉴2004 2005 全球气候变暖使许多病毒和病毒宿主更为活跃 城市化进程导致的森林与河流生态系统被破坏造成蚊蝇大量滋生和繁衍 包括移民工人和难民在内的人口流动使传染病向更广的范围扩散 环境破坏让海啸更可怕 海滩上不应建居民区海滩是削弱海啸破坏力的一道屏障红树林 珊瑚礁被破坏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的官员布拉德 史密斯说 亚洲一些沿海国家不断在海边修路 开垦农田 圈海养鱼和发展旅游业 使得沿海的天然屏障不断遭到破坏 树林曾经覆盖了热带和亚热带3 4的海岸线 现在只有一半得以幸存海平面上升加重海啸损失在20世纪 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0 20厘米 如果照目前速度持续上升 一些岛国 如马尔代夫 终将消失在海浪之下 1 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 并在环境中扩散 迁移 转化 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污染物 2 环境干扰人类活动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 达到一定的程度 对人类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二 环境污染和干扰 由能量产生 是物理问题是局部性 区域性的在环境中不会有残余物质存在 污染源停止作用后 污染也就立即消失 特点 中国 死亡率和疾病负担 1 环境问题萌芽阶段 工业革命以前 2 环境问题的发展恶化阶段 工业革命初期阶段 3 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 工业革命发展阶段 4 环境问题的第二次高潮 高科技腾飞阶段 三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四 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降低人的生命安全 大量消耗石油 造成酸雨危害 间接污染海洋 Case 汽车时代所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1 一个诱发因素会引起多个效应连锁发生 1 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 5日 比利时工业区工厂排放烟尘使当地居民几千人受害 死亡6人 2 多若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26 31日 美国多诺拉镇工厂和汽车造成的大气污染使全镇1 2居民受害 6000人口 其中20人死亡 3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 8日 伦敦居民烧煤取暖和工厂烟雾致使4000人死亡 2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丧生 4 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 1952年洛杉机汽车排放的尾气引起光化学烟雾 使400人死亡 植物大面积受害 5 水俣事件 1953 1955年日本水俣镇附近工厂排放含汞废水 使人和猫患上极为痛苦的汞中毒病 叫做水俣病 6 富山事件 1931 1975年间 1913年日本富山平原神道川河附近工厂排放含镉废水 造成居民得上骨骼疼痛病 叫痛痛病 重者全身多处骨折 在痛苦中死亡 7 四日事件 1955年日本四日市因当地工厂废气排放 造成哮喘病大流行 患者500多人 8 米糠油事件 1968年日本爱知县米糠油工厂制作米糠油时混入了多氯联苯 这种食用油被销售到日本各地 受害者达1 3万人 用这种油制造的鸡饲料使几十万只鸡中毒死亡 富山事件 骨痛病 镉 1931 1975 米糠事件 多氯联苯 1968 四日事件 哮喘病 SO2 粉尘 重金属 1955 水俣事件 甲基汞 1953 1961 伦敦烟雾事件 烟尘及SO2 1952 多诺拉烟雾事件 烟尘及SO2 1948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光化学烟雾 1943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烟尘及SO2 1930 事件后的思考 环境管理问题 环境污染的连锁反应问题 环境污染的扩大效应 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 环境知识影响着我们的思索和辨别能力 1 人口迅猛发展 城市化速度加快 环境问题高潮的成因 石油消耗量 2 工业不断集中和扩大 能源的消耗大增 第三节 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50年代之前 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处理和利用固体废弃物 排除噪声干扰 70年代中期 认识到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80年代末 健康的经济和健康的环境是完全相互依赖的 2000年以后 高度重视环境和治理污染 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一 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到底怎样理解环境保护呢 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在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 1 深入认识并掌握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与危害 2 有计划地保护环境 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 控制环境污染和破坏 3 保护人体健康 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造福子孙后代 二 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一 中国环保事业的起步 1973年8月5日至20日 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背景1 全国污染告急 经济损失和人民健康受到威胁 大连湾海水污染 北京官厅水库污染和松花江 背景2 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大会 会议成果 1 向全国人民 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不仅认识到存在环境污染 且已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 中国有决心去治理污染 2 审议通过了 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 综合利用 化害为利 依靠群众 大家动手 保护环境 造福人民 的32字环境保护方针 3 审议通过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环境保护文件 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试行 1 2条 做好全面规划 工业合理布局3条 逐步改善老城市的环境 要求保护水源 消烟除尘 消除污染4条 综合利用 除害兴利 规定 一切新建 改建 扩建企业的防治污染项目 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施工 投产 即 三同时 5条 加强土壤和植被的保护6条 加强水系和海域的管理7条 植树造林 绿化祖国8条 开展环保科研和宣传教育9条 环境监测工作10条 环保投资 设备和材料的落实等 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试行 1983年12月31日至1984年1月7日 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 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确立2 三同步 三统一 战略方针的提出经济建设 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 同步实施 同步发展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3 确定了符合国情的三大环境政策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综合治理 谁污染谁治理 强化环境管理4 提出了到20世纪末的环保战略目标 1989年底至5月初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 提出努力开拓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2 总结确定了八项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制度 二 改革开发时期环保事业的发展 1979 1992 贯彻 三同步 方针 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制度 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和 三同时 制度 控制污染 以管促治的制度 主要包括排污收费 排污申报登记 排污许可证制度 污染集中控制 限期治理制度 环境责任制与定量考核制度 主要包括环境目标责任制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等两项制度 八项环境管理制度 三组 1996年7月在北京召开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 九五 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这项举措实质上是对12中主要污染物 烟尘 粉尘 SO2 COD 石油类 汞 镉 六价铬 铅 砷 氰化物及工业固体废物 的排放量进行总量控制 2 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 2002年1月召开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确定国家环境保护的 十五 规划 提出了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开创新世纪环境保护的新局面 通常是指根据一个地区的环境特点和自净能力 依据环境质量标准 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把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三 可持续发展时代的中国环境保护 1992以后 本次课程总结 第一节 环境与组成环境的定义环境要素与环境质量第二节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厂退休考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能力提升试题打印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试题含答案详解(b卷)
- 课程改革考试题及答案
- 绢纺精炼操作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咖啡学徒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无法播放显示要登陆问题
- 警示标识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文案制作指南
- 集群通信系统机务员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试题及详解
- 肝性脑病(课件)
- 【名校】《三思而后行》 完整版课件
- 公司内部程序文件(格式模版)
- 泛光施工招标文件
- 旅游策划实务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课件汇总(最新)
- DB23∕T 2661-2020 地热能供暖系统技术规程
- 人工挖孔桩施工监测监控措施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6-18-01-07 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
- 办公楼加层改造施工组织设计(100页)
- 渗透检测培训教材(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