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A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A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A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A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A卷一、 选择题(本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图中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 赵州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 .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C . 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D . 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2. (2分)“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能分泌雌性激素,激发并维持女性特征的器官是( )A . 前列腺B . 睾丸C . 阴道D . 卵巢3. (2分)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 .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 . 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D .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4. (2分)鲫鱼的下列形态特点不是与其游泳生理活动相适应的是( ) A . 体表有粘液B . 身体呈流线型C . 体色背深腹浅D . 有多种5. (2分)(2017金华)豌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豌豆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来B . 在图中的4个阶段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 . 在4阶段表现出的向地性属于感性运动D . 有活且完整的胚是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6. (2分)你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的笔写下“科学”两个字,再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张纸,发现你看到的( ) A . 纸是蓝色的,字是黑色的B . 纸是蓝色的,字是红色的C . 纸是蓝色的,字是蓝色的D . 纸是白色的,字是红色的7. (2分)下列细菌和真菌中,营寄生生活的是( )人体中的链球菌人体皮肤中的真菌使玉米得黑粉病的珊瑚菌地衣中的真菌大豆根瘤中的根瘤菌腐烂香蕉中的枯草杆菌A . B . C . D . 8. (2分)科学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成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海市蜃楼B . 杯弓蛇影C . 一手遮天D . 凿壁偷光9. (2分)有关青春期的发育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身高体重迅速增加B . 性器官的发育不明显C . 神经系统、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D . 男、女性器官迅速发育10. (2分)为了方便盲人通行,许多城市在马路上设计了盲道(盲道上有许多凸起的平台,如图所示),盲人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A . 触觉B . 视觉C . 味觉D . 听觉11. (2分)CCTV-10科教频道,大“真”探“野外求生”栏目受深大家的喜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饮用海水不仅补充不了人体需要的水分,反而加快脱水而死亡B . 登山杖的主要作用可维持身体平衡,并减轻地面对人膝部的冲击C . 在进入洞穴时要点火把,可探试洞穴内氧气是否充足D . 塑料瓶装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作起火装置12. (2分)又快到吃枇杷的季节,平头大红袍、宝珠、夹脚、软条白沙等都是塘栖枇杷的优良新品种。在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相同时,若以人工授粉的方式将平头大红袍的花粉,传播到软条白沙的柱头上成功实现杂交,则下列关于此枝条上长出的枇杷味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类似于平头大红袍B . 类似于软条白沙C . 平头大红袍和软条白沙的混合味道D . 与平头大红袍和软条白沙的味道无相关性13. (2分)小华在“打呵欠”时,听不清或听不到老师正在讲课的内容,主要原因是“打呵欠”影响了( ) A . 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收B . 听小骨的振动C . 鼓膜的振动D . 听觉神经传导声音信息14. (2分)下列关于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导管运输的B . 小麦种子萌发时幼苗的早期营养来自于子叶C . 移栽幼苗时,一般要带土移栽,这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D . 被子植物受精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15. (2分)眼、耳是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下列关于保护眼、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引发近视B . 发生近视的人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矫正视力C . 遇到巨大声响时,可张嘴、堵耳以保护鼓膜D . 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容易使鼓膜受损16. (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时在光屏上一定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清晰的烛焰的像B . 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一定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烛焰的像C . 不论蜡烛放在凸透镜左方何处,去掉光屏而用眼睛从右到左沿主轴直接观察,一定能看到清晰的烛焰的像D . 把凸透镜换成凹透境,则不论蜡烛放在凹透镜左方何处,去掉光屏而用眼睛从右向左沿主轴直接观察,一定能看到清晰的烛焰的像17. (2分)在蝗虫发育过程中,跳蝻是蝗虫的( )A . 若虫B . 卵C . 成虫D . 蛹18. (2分)如图所示为河对岸的树在水中的倒影。下列光路图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A . B . C . D . 19. (2分)大量的细菌可以使食物迅速腐败,但是,贮藏在冰箱中的食品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主要是冰箱这个低温环境中( ) A . 没有细菌B . 细菌繁殖很慢C . 细菌很少D . 细菌都冻死了20. (2分)某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是( ) A . 将凸透镜往下移B . 将光屏往下移C . 将蜡烛往下移D . 将蜡烛往前移二、 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共8题;共25分)21. (3分)女性的伟大在于孕育生命、哺育生命、养育生命。 (1)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作用是产生_和分泌雌性激素。 (2)胚胎在子宫发育至第8周末,成为初具人形的胎儿。胎儿通过_从母体获取营养。 (3)孕妇分娩时,子宫收缩会引起剧烈阵痛。痛觉形成的部位是_。 22. (3分)被子植物的花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但花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如图是桃花(图甲)和果实(图乙)的结构示意图,观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花的结构中,花的主要部分指图甲中1、_、7组成的_和3、4组成的_两部分。 (2)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会长出花粉管,花粉管进入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_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_。剖开一个果实,发现其内有多粒种子,由此可推断发育成该果实的花含有很多_。 (3)图乙是菜豆种子,能贮藏营养的结构是_。将来能发育成新植株的结构是_;该种子子叶有_(填:一片或两片)。 23. (2分)青少年如果不注意保护眼睛容易患上近视眼,矫正近视眼应佩戴_透镜(填“凸”或“凹”)。视力正常的眼睛,远近景物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_像(填“实”或“虚”)。 24. (5.0分)请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适时松土有利于大豆幼苗生长,主要原因是促进了幼苗_,从而为幼苗的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等生命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能量。 (2)目前杭州郊区的菜农常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若要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的产量,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_。 (3)要将大量的新鲜水稻种子贮藏较长时间,最简便有效的是:_(4)要在葡萄园种植具有“果大昧甜”等优良性状的A品种葡萄,果农没有选择A品种葡萄 的种子在园中进行播种,而是直接剪取A品种葡萄的枝条进行扦插。你认为他这样做的优点是_。 (5)扦插时,某果农先将葡萄枝条的插入端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浸泡一下,再将枝条插入土壤中。他认为这样做能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理由是_。 25. (2分)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人们对生育质量越来越关心。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请回答。 (1)父亲的精子与母亲的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叫做_,怀孕期间, 胎儿是在母体的_(填序号)里发育的。 (2)胚胎在子宫内继续发育所需的营养需经过_从母体血 液中获得。 26. (5.0分)有些绿色开花植物的子房内只有一个胚珠,而有些植物的子房内有两个或多个胚珠。下图为两种不同植物的子房剖面图,其柱头上各落有同种植物的4个花粉粒。请分析回答: (1)无论是单胚珠植物还是多胚珠植物,它们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_开始的。 (2)如果A、B柱头上的花粉粒都能萌发出花粉管并抵达子房内,则在图_所示的子房内,有些精子得不到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图_所示的子房出现瘪粒的可能性较大。为防止瘪粒现象,在农业生产上常采取的_办法,以提高结实率。 (3)番茄的每个果实里常见有多粒种子,说明番茄的子房类似图_。 (4)剖开成熟的西瓜,有时会看到几粒白子,这是因为_。 (5)塘栖枇杷名满天下,口味各具特色,其中有两个不同品种的枇杷:软条白沙和平头大红袍,现将软条白沙的花粉授到平头大红袍某朵花雌蕊的柱头上,受精作用完成后,由该花发育成的枇杷果肉性状应为_(填枇杷品种名称)品种的口味。 (6)若要让一棵枇杷树上既结出软条白沙品种的枇杷,又结出平头大红袍品种的枇杷,应该采用的繁(生)殖方式是_。 27. (3分)“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如:汽车的后视镜水平如“镜”环山公路转弯处的镜门上的“猫眼”放大镜家里的平面镜照相机的镜头近视眼镜远视眼镜。其中能反射光线的有_;能发散光线的有_;能成实像的有_。 28. (2分)生物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将_(填“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或“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_(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 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题,每空2分,共26分) (共4题;共30分)29. (8分)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苍蝇为什么停下来就匆忙搓脚?”实验后,他们认为:“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沾有污物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请结合上述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材料用具】两个透明的干净玻璃瓶;若干只活苍蝇【实验步骤】在甲(瓶内无脏物)、乙(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数量相等的活苍蝇;并进行观察和记录。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_的次数。【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若甲瓶中的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乙瓶中的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无关。若_,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有关。此实验步骤中的甲装置的作用是_。30. (6分)如图为小斌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 ENF 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 (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 E 入射时,在纸板 F 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 反射光线; (2)小斌想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是_; (3)他让一束光线沿着 BO 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A 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的; (4)对于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而言,_光线是唯一的。 31. (8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 (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是正确的。 32. (8.0分)小宇学了凸透镜成像后,找来一个凸透镜,一只蜡烛,一个光屏继续探究,请你一起帮他完成有关问题。 (1)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 15cm 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 (2)蜡烛因燃烧而逐渐变短时,光屏上像的位置将_(填“向上移”、“不变”、“向下移”)。 (3)他将蜡烛换成用若干个红色发光二极管,按 F 字样镶嵌成 LED 灯,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如下图所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_(任写一点)。 四、 分析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第33题5分,第34题4分,共9分 (共2题;共9分)33. (5.0分)请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 M 看到桌子底下橡皮 S 的光路。 34. (4分)按要求作图(1)已知图中的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根据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画出已知光线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照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OB为反射光线,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3)小明站在游泳池边的A处,看到路灯在池水中的像与他看到的池中的一条鱼在C点重合,用光学作图法确定路灯B的位置和鱼的大致位置。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