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self-concept)与_第1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与_第2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与_第3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与_第4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我概念 self concept 與如何增進自信心 定義 自我概念 self concept 對自己的想法與觀點 理念 idea 情感與態度的總合 亦即是對自己的整體看法 DuBois Felner Brand Phillip andLease 1996 自尊 self esteem 對自己之情緒性評估 一種自我價值感 對自己的感覺自我統合 egoidentity 藉由外表特質 性別角色 社會關係 同儕團體 職業工作 規範 意識形態和心理調適各層面之嘗試 探索 選擇 省思及咀嚼 而達到統合的結果 自我概念 在範圍上比 自我統合 更狹義 因為後者涉及長遠目標下 故較具完整性 更有條理 更有前瞻性 自我統整或自我認同 egoidentity Erikson認為要成功的解決自我統整危機個人有機會去嘗試 試驗各種不同的角色和生活型態個體能自由做選擇 並經驗這些選擇的結果個人有時間將其經驗善加咀嚼 體會 反省及統整在自我統合過程中 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 預期自己將來會成為怎樣的人 並且 承認這正是自己想要的 便確立了自己的存在 找到自己的身份 意義與價值 故自我統合 乃是一種延續及統整的追尋 個體藉統整過去的經驗 與目前的狀況 得以展望對未來的期待統合感成熟 matureidentity 的個體通過危機的考驗 對職業與意識形態付出承諾 六種不同的自我觀點 所有的人都有六種不同的自我觀點 我是誰 我認為我是誰 別人認為我是誰 我想人們認為我是誰 我想成為誰 人們想要我成為誰 自我概念之特性 具他人取向 other oriented 經由與別人互動 得到回饋而形成自我建構之體系 self constructedsystems 自己主觀的意識 認知及體驗形成基本的參考架構 成為與外界互動的依據是個人對自己之描述 self description 是自我界定 self definition 與自我形象 self image 之總合 自我的四個基本向度 Strang 1957 歸納了自我的四個基本向度 1 整體性的 基本的自我概念青少年對於他 她的自我人格的看法 以及 對自己在外在世界中的生存能力 角色 社會地位的認知 2 個體暫時性或過渡性的自我概念會受當下的心情或是最近或是持續性的經歷所影響 3 社會我 他 她會想像別人會如何看他 她自己 如此一來 也會影響個體對自己的看法 4 理想我 idealself 對自己之期望太高 太低皆有負面影響 自我概念與自尊的關係 自尊 Self Esteem 是對於 自我 的評估 亦即對於 我是誰 的價值判斷 自尊之形成是以自我概念做基礎 兩者受外界資訊之影響 因而具有主觀成份青少年自尊常受到自我形象與實際行為表現之影響 高自尊的孩子覺自已有較高之價值且接納自己 通常有較好的成績表現 心理較健康 低自尊容易導致沮喪 自殺或其他偏差行為 青少年初期身心之遽變 其自尊常較低 自我肯定 自尊 需要學習 英文的 尊重 esteem 這個字源自拉丁文 意思就是 給予很高的評價 健全的自尊不是自我陶醉 不是寬以待己 也不是妄自尊大 健全的自尊是了解並欣賞自己的價值 把自己看成獨一無二的人 擁有獨特的才華與能力 自尊是尋得工作樂趣的第一把鑰匙 是成功的基石 能享受工作樂趣的人都會發展出自重自信的強烈信念 但這種美好的感覺未必是與生俱來的 他們也曾為了種種因素而自認為愚蠢笨拙 但在實際體驗中漸漸學會了欣賞自己 如果不能先尊重自己的價值 是不可能重視他人價值的 認為自己的工作和努力有價值 才能體會出別人的工作價值何在 青少年自尊 自信心從何而來 社會比較 和他人比較別人之回饋 尤其重要他人如父母 老師 外貌 體型在青少年非常在意 其影響亦相當深遠 尤其人們交往初期常受此影響 青少年自尊的徵候 Atwater 1996 高自尊青少年1 有準備的發表意見 2 能聆聽他人說話 3 能友善的建立關係 4 在團體中能與人合作5 親切的接受讚美 6 適當地把榮耀歸於他人 7 實在的請求他人 8 謙虛 9 付出與接受情感 10 喜歡鏡中自我的儀表 低自尊青少年1 即使被請求 也不表示意見2 批評他人所說的話 3 避免與他人接觸 4 在團體中想支配他人 5 拒絕讚美或淡然處之 6 嫉妒他人或有諷刺性的論斷 7 嚴以律人 寬以待己 8 過度誇大自己的成就 9 因恐懼被傷害而吝於付出感 10 避免照鏡子 自尊高之相關行為 HAMACHEK 1998 1 主動的探索挖掘問題 對於學新的東西感到很興奮2 有動機去學好並主動尋求成功3 在討論時很積極 不怕表達自己的意見 4 面臨挫折困難時展現不尋常的勇氣與毅力努力達成其認為重要的5 對於成功總是歸因於努力工作 費心思及能力 6 對於失敗歸因於運氣不好或其他外在的因素 7 設立合理能夠達成的目標 成功就變得較為可能 8 敢於要求協助 有勇氣說出自己的無知而不會不好意思 9 當工作需要完成時 就去做它 準時交出成果10 對於自己能力有中等的驕傲 不會過分謙虛或驕傲 自尊低之相關行為 HAMACHEK 1998 1 才智上 很被動 也不太問問題 對於學新的東西也不熱心 2 動機只停留在分數不要太差 小心的避免失敗 3 在討論時很安靜 羞於表達自己的意見 4 有選擇的話 總是坐在教室後方 5 對於成功總是歸因於好運 時機 6 對於失敗歸因於內在的因素 沒有能力 腦袋差 7 總是設立不合理 無法達成目標 成功就變得很不可能 8 不敢要求協助 更沒有勇氣說出自己的無知9 總是延遲開始做作業 常遲交作業 10 逮著機會對於自己能力總是吹噓一番 說自己比實際上知道的還多 自我概念的發展 自我概念發展的第一部是個體開始了解察覺到他是一個獨特的 分離的個體 而這階段始於兒童時其初期 這些概念主要是因應個體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而發展來的 Griffin Chassin andYoung1981 個體根據自我察覺到的身體特徵 人格技巧 特質 角色與社會地位為基礎 來認定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 關於自我定義或是自我形象的總和可被視為他們的自我認同或是個人的統合 Harter 1990 影響青少年自我概念發展的因素 在自己心中佔有重要地位人士的影響1 父母的影響 主要有二 青少年對父母的認同作用 父母教養方式 民主 有彈性 支持 嚴格但前後一致2 教師 朋友社會階層 家庭社會地位 家庭成員的經濟 情緒溝通 家庭氣氛 互動品質 影響青少年自我概念發展的因素 認知因素 愈能作抽象思考的青少年 愈能作自我描述 與學業成就亦有密切關係成熟因素 早熟的男生又比晚熱的男生有較高的自我概念 性別角色的影響 女比男稍低自己對外表的看法及生理缺陷的影響環境壓力的影響 如生活發生重大壓力事件 負向自我概念回饋圈 Burns 1991 負向自我概念感到無能 回饋持績負向觀點 完成自己與他人對成就與行為的期望 績效差 依賴他人 順從別人 模仿同儕以獲得接納 焦慮高 認為他人負向看他 他人不期望他們做得好 有改善 或作決定 正向自我概念回饋圈 Burns 1991 正向自我概念 從他人積極回饋 完成自己的成就期望與別人的期望 績效好 不需要屈從他人 具生產性 不焦慮 相信他人正向看他 他人期望他做得好 獨立的作決定 你自己曾用什麼方法增進自信心呢 若你是老師 你認為用什麼方法可以增進學生的自信心呢 如何讓學生漸漸不靠外在獎賞 而對自己有信心 問題與討論 自信常是由重要他人 父母 家人 同儕等 之一次又一次的另眼相看和重視中建立起來真誠 衷心且具體的讚美孩子值得嘉許的表現重視其意見協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點及特長讓孩子教你一些新事物 給孩子機會成為專家讓孩子學會真心的給予 如做志工 別人真誠之感動 感激 更能肯定其自我價值 讓孩子將目標訂具體且較小範圍 訂在現況高一點就好學習與自己的過去比較 肯定自己完成或達成的 家長建立孩子自信的方法 家長建立孩子自信的方法 無條件的接納信任且合理之期望表達正面的期望且相信他可以做得到讓他覺得其能力比自己想像的高 期望變成自我應驗的動力欣賞其努力的過程成功是負面自我之解毒劑協助孩子面對失敗糾正錯誤時要避免羞辱 打擊其人格堅定及一致 讓孩子自我評鑑注重個人積極的層面 不要強調失敗與缺點多鼓勵 少批評與嘲諷 教師幫青少年建立自信的方法 小學及國中學習成功經驗影響大成功是負面自我之解毒劑老師之期望是讓學生覺得自己之能力比自己想像的高 為了不讓老師失望 老師的期望變成自我應驗的動力 前提是老師讓學生覺得靠得住 友善 信任自己 要幫助學生發展及找出自己之能力及潛能 教師幫青少年建立自信的方法 鼓勵從事不同經驗的活動如校內外的社團組織 短期的研習活動等 讓其從經驗中認識自己與別人不同的能力與興趣給學生多動手的機會並鼓勵參加其有興趣類科的創作設計競賽以及成品觀摩活動 從實作中得到成就與肯定 讓學生有經驗挑戰及挫折的機會花費心力 排除困難 終於達到目標 對信心之增進很大 協助發展自我概念的方法 Burns提出七種方法 1 提供成功的機會 輔導能切合個人的潛能 2 能顯現對當事人的興趣與無條件的接納3 注重個人積極的層面 不要強調失敗與缺點4 多鼓勵 少批評與嘲諷 5 對特定的行為加以指正 但不要批評他的整個人6 預防他們因為恐懼失敗而害怕作新的嘗試 7 喜歡當事人作有價值的嘗試 並給予信心 協助發展自我概念的方法Woolfolk 1987 Woolfolk 1987也提出九點建議1 看重所有學生的價值 並接納他們 包括他們的意圖與成就 2 為學生創造身心都能感到安全的氣氛 3 由於每個人都會有偏見 因此教育與輔導人員要注意自己的偏見 4 應先確定教學措施與分組教學是否確實為學生所必需 而非僅僅為了方便處理學生問題與逃避某些學生而已 協助發展自我概念的方法Woolfolk 1987 5 應該明確的建立評鑑的標準 6 建立適當的自我批評與自我酬賞的規約 7 避免破壞性的競爭 並鼓勵學生和自己的過去作競爭 8 學生即使有某些行為讓你心生排斥 但仍然要接納這個學生 9 積極的自我觀念來自於在環境中成功的運作 並且來自於環境中被重要他人的看重 Marcia辨識認定類型論 IdentityPatternTheory 延伸Eriksonidentity之概念由個人之生涯選擇 宗教 意識形態等之 危機 crisis 與 承諾 commitment 兩變項加以判斷 而衍伸為四個類型辨識有成 自主定向 identityachievement辨識預定 他主定向 identityforeclosure辨識遲滯 尋求方向 Identitymoratorium辨識混淆 迷失方向 identitydiffusion Marcia辨識認定類型論 IdentityPatternTheory 辨識有成 自主定向 identityachievement經歷並解決認同危機 並對自己有所承諾全心全意的為選擇投注心力有較高程度的內在心理之統整與社會適應較能自我接納自己之能力 機會與限制對人生目標之追求較符合現實之標準辨識預定 他主定向 identityforeclosure未經歷危機 但對職業與意識型態有所承諾 由父母 師長為他們設訂的 有專斷與低容忍度特質 有較高的順從與循規性平常是快樂 低焦慮的 但在壓力大或環境變遷大時適應力差 早期決定只追求安全感 未經過長期的試驗與深思熟慮 Marcia辨識認定類型論 IdentityPatternTheory 辨識遲滯 尋求方向 Identitymoratorium主動的尋求各種可能的選擇 一直面對危機但因不停轉換沒有長久之承諾 而一直在不安 無定向中低專斷 焦慮高 容易與權威衝突 父母通常較寬容 若有充分的機會去發現自我 終能對職業 宗教 意識型態等有所投入承諾 發展亦不可限量辨識混淆 迷失方向 identitydiffusion缺乏危機感也無承諾 對人生發展的各層面沒有抉擇不關心 不願去體驗人生的各種可能選擇退縮 與人之親密度低 社會關係差 Marcia的理論統合型態建立 在許多研究Erikson概念的研究中 JamesMarcia特別具有影響力 Bernard 1981 Marcia 1966 1967 1976 1989 1991 1994 根據Marcia的理論 要建立一個已臻成熟的統合標準有兩個變項 與職業選擇 宗教 政治意識型態有關的危機與承諾 危機指的是青少年面臨多項有意義的選擇項目 如何取捨的時刻 承諾則是個人投注的範圍 Marcia 1966 統合感成熟 matureidentity 的個體通過危機的考驗 對職業與意識形態付出承諾 Marciaidentity類型論在青少年輔導上之應用 鑑定其類型後 須進一步加以輔導青少年在自我追尋上遭遇困擾 對人生 政治 意識型態 宗教等產生懷疑 乃是其在全心投入生活 全意信守承諾前的必經過程 所以1 需要提供寬容與支持的環境 關懷 耐心 2 不為他們做決定3 協助他們能不斷嘗試為自己作各種選擇 並在選擇之後努力付出與負起自己的責任一個青少年可能在職業上之辨識有成 但在宗教上是辨識遲滯在政治意識型態是辨識混淆 所以對青少年之區分不能以一概全 統合型態建立 身體及性向方面的統合似乎最早形成職業 意識形態 及道德方面的統合較晚才形成 Logan 1983 這些方面的統合必須要等到青少年到達認知發育及發展的形式運思期 他們才能去探索實驗多種可能的選擇標的及不同的行動過程統合的重新建構有賴於獨立的想法 探索各種可能的職業是青少年完成高中或進入大專院校後迫切又現實的要務 通常要到青少年期晚期 尤其是就讀大專院校以後 他們才會檢視自己的宗教及政治意識形態 但這方面的統合型態可能在幾年內還是搖擺不定 CoteandLevine 1992 統合型態建立 必須留意三大重要變項 1 邁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當中有相當多的人被歸為 迷失型 其中有一些人停留在這狀態 2 有些人似乎未曾轉變為 未定型 及 定向型 他們深陷在 早閉型 狀態中 3 某些特定的人達到 定向型 狀態 在數年之後卻又退回較低層次 Marcia 1989 每個人一生當中所歷經的發展過程可能會再重複 有人可能在生命的某個階段獲得統合 爾後 在完成統合之前 又再經歷另一回的 未定型 或 迷失型 Stephen Fraser andMarcia 1992 統合過程 Burke設想的統合控制系統 Identitycontrolsystem 統合之形成著重過程且探索是獲得統合之關鍵 由五個成份組成 個人的社會行為人際回饋 feedback 自我概念個人的統合標準 identitystandards 比較器 comparator 人我關係 內省 統合的追尋方式 Berzonsky 1997 將統合的追尋方式分為三種 資訊型 informationalstyle 的青少年設法取得分析過的資料 必要時則調整自己的行為和計畫來與以配合 這類型青少年的性格宛如 未定型 及 定向型 規範型 normativestyle 他們抗拒變動 並阻隔不協調的訊息 這類型的性格和 早閉型 相同 退縮型 avoidancestyle 最接近的是 迷失型 他們遲遲不敢下決定 並逃避回饋 即使有所改變 這些變動亦不夠深入 而且無法持久 性別 性別 gender 和性 sex 的不同 性 sex 生物學上的語彙 一個人是男性或女性 是因他們的染色體 荷爾蒙與性器官所決定的 性別 gender 是心理學上與文化上的語彙 是個人對男性化與女性化的一種主觀感受 性別認同 也可以說明社會對男性行為與女性行為的一種評價 性別角色 亦涉及生物學與環境基礎所產生的感受與能力 男性與女性的差異情形 絕對性差異與相對性差異 生理上的絕對差異基因性器官第二性徵內分泌生理上的相對差異身高體重肌肉力量壽命心理上的相對差異語言能力空間能力行為價值觀男性與女性在生理上包括絕對性差異與相對性差異 然而在心理上都是相對性差異 根據所蒐集到的資料顯示 兩性之間的差異大多是因為社會因素所造成的 性別刻板印象 genderstereotype 刻板印象 stereotype 對社會某一特定群體中的人強烈地過度類化 刻板印象不見得是真實的 因為它通常是被過度簡化的結果 性別刻板印象 genderstereotype 有關男人與女人性格特質的一組結構化的信念 對男性與女性兩性別所應有的人格特質 行為模式 能力向度 以及職業類別等所做的過度類化 性別刻板印象形成的原因 每一種文化都會對男性與女性加以創造出屬於該文化的意義 這樣的意義包含著對每一類性別應該如何表現 及性別角色 的一連串期待 當這些期待被過分強調時 則會形成性別刻板印象 1 真實核心理論兩性的行為之間原本就存在著差異 而刻板印象只是將這些差異加以誇大而已 2 社會角色理論認為刻板印象的產生是由於男性與女性所採用的不同社會角色典型 由於兩性分工之故 因此造成社會對兩性有不同的期待 同時也因為兩性扮演不同的角色 因此在性別刻板行為上乃表現得更好 於是更加認為自己適合這樣的角色或工作 最後社會中的性別差異便愈來愈明顯 同時也愈來愈堅不可破 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 1 選擇性知覺與記憶性別刻板印象就像是知覺過濾器一樣 我們會透過這個濾器來看待他人及自己 而且比較容易去注意與記住與刻板印象一致的行為 2 自我應驗的預言我們從性別刻板印象中所習得的兩性差異會影響我們對自己的看待 進而使我們愈來愈符合性別刻板印象 3 印象整飾或管理我們會盡量以他人所能接納的性別角色的期待來表現自己 社會學習理論 生物性與認知上的特質僅是性別角色整體形象的一部分 環境也是關鍵性因素之一 社會學習理論 sociallearningtheory 提出孩童不論是學習性別型態行為或是其他型態的行為 均是透過教導 觀察 認同與示範的結合 例如父母 學校的老師 每天看的電視節目等等 雙性性格 兩性化 男性及女性的特徵逐漸混合在一起後 角色似乎會合併 進而形成出雙性性格 男性及女性特質合而為一 兩性化不是性別中立或沒有性別 也無關性的取向 而是指不拘泥於性別刻板印象對男女兩性的界定 而能彈性的發揮個人身上不同的特質 能力 並表現出因時因地制宜的行為 他們的行為舉止視情況而定 而不受限於一般習俗所公認男女應有的尺寸 個人可以有效率地調適 以因應各種不同的狀況 雖然兩性化概念非常具有價值 但因為它的存在必須依賴男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