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风光好_第1页
我的家乡风光好_第2页
我的家乡风光好_第3页
我的家乡风光好_第4页
我的家乡风光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家乡风光好教学素材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光。“我的家乡风光好”这一课主要是通过展示家乡的美丽风光,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从而增强学生作为家乡人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课前学生搜集了家乡西安有代表性的风景宁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作好家乡风光展和争做小导游的准备,现将大家搜集的资料进行展示:骊山的资料骊山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0余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远远望去,整座山形如一匹黑色的骏马。骊山位于西安临潼县城南,属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最高峰九龙顶海拔13019米,山上松柏长青,郁郁葱葱,远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骊马,故名“骊山”。骊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骊山不仅自然景观秀丽,而且有三十余处驰名的文物景点胜迹,著名的有周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石瓮谷、举火楼、遇仙桥、秤砣石、鸡上架、三元洞、鹞子翻身等,还有号称“西北第一滑”的骊山滑索。1982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被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评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区。交通:从火车站东广场乘游5(306)可到;也可在参观完华清池后步行即到。华山资料华山系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其历史衍化可追溯至27亿年: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华山之险居五岳之首,登山之路蜿蜒曲折,长达12公里,到处都是悬崖绝壁,有“自古华山一条道”的说法。华山五峰中又以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南峰(落雁)三峰较高:东峰是凌晨观日出的佳处,西峰的东西两侧状如莲花,是华山最秀奇的山峰,南峰落雁是华山最高峰。三峰以下还有中峰(玉女)和北峰(云台)两峰。玉女峰相传曾有玉女乘白马入山间。云台峰顶平坦如云中之台。玉泉院是上华山的起点。院内水榭、石坊风景如画,有江南园林的韵味。从玉泉院起步,沿途有鱼石、五里关、天女散花、青柯坪等20多处景点,游人如行山阴道上,美不胜收。南行11里,就到达了回心石。”回心”指施人至此畏险徘徊之意,因石前峭壁如削,游人只有克服了畏怯心理,才能举步攀登”千尺幢”。因为”千尽幢”的石阶宽仅容身,被称为太华咽喉。过千尺幢便是百尺峡。再前还有”崖路仅容趾,行则崖擦耳”的”擦耳崖”。苍龙岭在华山腰,坡度极为陡峭,径宽仅一米,两旁为深谷。在山岩上摩刻”韩愈投书处”五字。传说唐代文学家韩愈游至此,为险境惊骇,以为不能生还,而投书求救。华山又是道教名山,相传道家鼻祖老子李耳在此讲经布道,宋代名士陈抟更是将道教发扬广大。华山东道院金天宫、镇岳宫、纯阳观等被列为全国重点道都教宫观。华山还脍炙人口,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如巨灵神、宝莲灯、吹箫引凤、博台赌山等神话传说千古佳颂。华山的名胜古迹也很多。庙宇道观、亭台楼阁、雕像石刻随处可见,华山上比较著名的古迹有玉泉院、真武宫、金天宫(白帝祠)等景点。华山以北7公里处的西岳庙是古时祭祀西岳华山神的庙宇。位置:陕西西安以东120公里的华阴市,古称太华山,海拔2200米,国家级风景区。西安城墙资料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为我国至今唯一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墙。西安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战时,兵士于各设施之间相互协作,构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的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体系。城墙高12米,顶宽12至14米,底宽15至18米,周长约13.75公里。城墙之上平整宽广,每隔120米有敌台一座,突出城墙,并与之相平。敌台之间距离相当,每2座敌台能够形成有利的火力夹击点,从而在战时有效地射杀攀爬城墙的敌人。另外,城墙上的外侧还修有垛墙,共有5984个,其上留有垛口,既能射箭、瞭望,又能有效躲避敌人箭矢,在战时能够发挥极大地作用。环城墙内侧还修建有一组矮墙,其作用是为了防止士兵及辎重在往来城墙时跌下。城墙环绕,唯一入口便是城门,因此古代历朝对城门的重视尤显突出。西安城墙共有4座城门,东为长乐门、西为安定门、南为永宁门、北为安远门。每座城门又由3部分组成,即正楼、箭楼、闸楼。闸楼在最外,主要担当升降吊桥的功用;箭楼位于正中,担起了城门防御的重职;正搂在最里,它才是真正的城门。同时箭楼与正楼之间有围墙相连,这样一个封闭空间称之为:瓮城。另外,城墙四角还修突出墙外的角台,除西南角为圆形,其他均为正方形。角台之上建有比敌台更为坚固的角楼,其对城墙四角形成了严防死守,令敌人望而生畏。固若金汤的城墙之上还有一座唯一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魁星楼。魁星楼是为了供奉中国神话中主宰文运兴衰的“文曲星”。大凡古代孔庙、学府都建有魁星楼,以示对学术的崇敬。此外,城墙之上还设有古代兵器馆,主要展示了明、清时代我国军士的装备与兵器。触目惊心的各式武器能够清晰地再现古代战争的残酷。游览西安古城墙,不仅能够形象具体地了解古代战争、城市建设及建筑艺术,更能够亲身触摸历史、感悟文明。秦兵马俑博物馆资料秦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性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东7.5公里的骊山北麓,西距西安37.5公里,是我国最雄伟的古代地下军事博物馆。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它的声名早已扬名海外,成为了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遗址博物馆于1975年筹建,1979年10月1日落成开放。馆区以一号、三号兵马俑坑遗址、遗物为主体,向人们展示丰富多彩的兵马俑坑发掘现场和坑内出土的高大的秦兵马俑群。同时展出的还有秦始皇陵封土堆西侧出土的铜车马以及陵园范围内出土的各类珍贵文物。馆内一号坑展厅最为宏大,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本展厅内的秦俑形成了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东而立,东面三排的武士为先锋,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坑内呈现出了2000多年前的古代军阵。这支复活的军团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望着一排排军姿严谨的秦俑便仿佛看到了那喊杀震天、战车嘶鸣的古战场。秦军再现,声势空前,令人不禁由衷感叹,追忆起战国纷纭的年代,秦军将士金戈铁马,势如破竹的万丈豪情。二号坑内的弩兵方阵,阵势整齐。立射俑、跪射俑的足法、手法、身法都合理合度,非常科学,反映了始皇时代的射击技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模式,并为后代所继承。三号坑呈“凸”字形,出土了战车一乘,马俑四件,武士俑68件。所出土的木制战车,车已朽,仅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