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傅江景).doc_第1页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傅江景).doc_第2页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傅江景).doc_第3页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傅江景).doc_第4页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傅江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二章一、名词解释(略)二、单项选择题1、B; 2、A; 3、B; 4、B; 5、B;6、C; 7、C; 8、B; 9、B; 10、B;11、D; 12、B; 13、C; 14;D; 15、B; 16、C; 17、A。三、判断题1、F; 2、F; 3、T; 4、F; 5、F;6、T; 7、F; 8、T; 9、T; 10、T。四、计算题1(1)EdbP0/(abP0)(2)Q=6/5,P6/52、(1)Ed3/2, Es9/4(2)政府税收收入90元,生产者负担36元,消费者负担54元。3、(1)EA=3,EB5;(2)EAB(QA/PB)/(PB/QA)=5/3;(3)TRB=35200 TRB=25000,所以降价行为是正确的。五、思考题1、(1)减少;(2)增加;(3)增加;(4)减少;(5)增加。2、无论对谁征税,只要供给与需求方都存在弹性,税收都由两人共同承担,弹性越大的承担的越少,弹性越小的承担的越多。3、运用弹性理论分析。要点是农产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4、一方面,限制石油产量导致供给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另一方面,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又没有其他替代品,需求价格弹性很小,价格上升会使得石油生产商提高总收益。5、(1)如果政府采取补贴方案,导致租房者对住房的需求增加,均衡数量增加,住房问题有所改善;均衡价格上升,表明政府补贴又部分转移到出租者手中。长期来看,由于预期租房需求的增加及间接获得政府补贴的刺激,出租供给会增加,均衡数量进一步增加,住房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2)如果政府采取最高限价的方案,导致对租赁房的过渡需求,从短期来看,有利于低收入者获得住房,从长期来看,供给曲线更富有弹性,出租者完全可以将租赁房改造为其他用途,导致供给不足进一步恶化。同时,由于对租赁房的过渡需求,可能导致租赁质量下降等负面影响,也又可能为了获得租赁房,低收入者可能不得不私底下多付租金。(画图分析略)第三章答案:一、名词解释效用:就是消费者从消费物品中得到的欲望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某种物品的效用大小没有客观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所感到的主观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物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总效用的增量。无差异曲线:就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程度满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预算线:我们把消费者在一定收入和市场价格条件下,购买的两种商品最大组合点的轨迹称做消费者的预算线,或者称做消费可能性曲线,又有叫做价格线。替代效应: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变动,导致消费者在保持满足程度不变的条件下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的改变(以增加购买降价的商品替代价格不变的商品),称为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实际购买力发生变动,导致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改变,称为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价格消费曲线: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发生变化,与某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是不同的。将这些点的轨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价格消费曲线,也称为价格扩展路径。收入消费曲线: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是不同的,将这些点的轨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收入消费曲线,也称收入扩展路径。二、选择题1、A2、C3、B4、C5、B6、D7、A8、B9、A10、D11、B12、B13、C14、C15、D三、判断题1、F2、F3、T4、F5、T6、F7、F8、F9、F10、T四、计算题1、2、消费者购买A组、B组物品的支出分别为即,而消费者对A组和B组物品的偏好相同,即,所以消费者会购买B组商品。五、思考题1、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在无差异曲线每一点上两种物品结合带来的满足相同。即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带来的效用的增加量和相应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所带来的效用的减少量是相等的。故存在。2、(1)价格效应指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消费特定数量的商品所获得的效用的总和;替代效应指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或下降),相对于另一种价格不变的商品来讲是较以前昂贵(或便宜)了,商品的相对价格的这种变化会使得消费者的需求量发生变动,这就是替代效应。替代效应不会改变原来的效用水平。收入效应指对于消费者来讲,虽然收入水平没有发生变化,但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使得现有货币收入的购买力发生了变化,这相当于实际收入水平变了,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引起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发生变化,相应地,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也发生变化。(2)正常品指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或降低),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商品。正常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用的方向相同,都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3)贫穷物品需求量随收入的变化而呈反方向变化,收入增加,其需求量反而减少。贫穷物品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作用的方向相反。(4)吉芬物品指随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也下降,即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的商品。吉芬物品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向相反,且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是贫穷物品的一部分。3、用发现金的方法给消费者会带来更高的效用,因为发了现金,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而发实物,则此实物可能不是消费者所需要或最需要的。这时,消费者就难以得到最大第三章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选择题1、D2、B3、A4、D5、A6、A7、B8、B9、D10、C11、C12、B13、D14、B15、A16、A 17、B 18、D 19、A 20、A三、判断题1、T2、F3、T4、T5、F6、F7、T8、F9、T10、T四、计算题1、(1)AP=60+7X-2X2,MP=60+14X-6X2(2)MP=-20(3)减少45个单位2、(略)五、思考题1、不是按照时间长短划分,而是按照成本是否可以变动划分。2、两种方法:一是可以文字阐述,见P78;二是可以用数学方法,对AP=TP/L求导,AP=1/L(MP-AP),可以分析三种不同的情况:MPAP,AP的斜率为正,AP曲线上升;MPAP,AP的斜率为负,AP曲线下降;MP=AP,AP线达到最大值。3、P784、画图可以很清楚看出。5、P89P91。答案:一、名词解释成本:经济学上所说的成本,是指“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又有称为经济成本、选择成本等。机会成本是指放弃了的、收入最高的选择的收入,也就是最高代价。具体到厂商的生产决策方面,是指由于资源有限,因此当一个厂商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这些资源就不能同时被投入到其它产品的生产中。这样,因为放弃生产其它产品而可能获得的最大价值,就是该经济资源生产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固定成本:指在某个生产时期内,对不变投入的总花费,通常包括厂商自有资本的收益、借贷资金的利息、防火保险金、建筑和设备的折旧费、地租以及财产税等项目。可变成本:指在某个生产时期内对可变投入的总花费。可变成本主要包括构成产品实体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燃料、动力等花费。可变成本随产出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它是产出量的函数。边际成本:就是增加最后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即总成本的增量与总产量的增量的比值。按经济学中的基本假定,产量是可以无限分割的,当产量的变化无限小时,总成本的变化也无限小。因此,边际成本可以定义为总成本函数的一阶导数。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规模不经济:是指企业由于规模扩大使得管理无效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上升的情况。利润:是厂商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二、选择题1、B2、C3、B4、C5、B6、D7、A8、B9、A10、D11、B12、B13、C14、D15、D三、判断题1、F2、F3、T4、F5、T6、F7、F8、F9、T10、T四、计算题1、由,解得。所以,当时,所获利润最大,为52。2、当时,求其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得。当时,此即该短期成本函数的最小平均可变成本。五、思考题1、(1)平均成本A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它等于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和。(2)边际成本MC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3)AC曲线和MC曲线之间的关系是:U形的AC曲线与U形的M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在AC曲线下降阶段,MC曲线在AC曲线的下方;在AC曲线上升阶段,MC曲线在AC曲线的上方。之所以有这个特点,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两个相应的边际量和平均量而言,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下;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上;所以当边际量等于平均量时,平均量必然达到其本身的极值点。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不是下降还是上升,MC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C曲线的变动。这是因为对于产量变化的反应来说,边际成本MC要比平均成本AC敏感得多,因此不管是减少还是增加,MC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C曲线的变动。2、(1)长期平均成本是指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它等于长期总成本除以产量。(2)长期平均成本表明了在能够建立任何合乎理想规模的工厂时,生产每一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水平。在数学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3)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化与规模收益具有密切的关系。规模扩大常常带来规模报酬递增,至少在一定范围内是如此。在递增到一定点后,会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内保持不变,然后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发生递减的变化。当规模报酬处于递增阶段时,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必然会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显示出规模经济。根据同样原因,当规模报酬不变时,平均成本不变;当规模报酬递减时,平均成本随产量上升而上升,显示为规模不经济。3、(1)厂商雇佣目前处于失业的工人,并不意味着使用中的劳动的机会等于零。机会成本是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它可能的用途的使用中所能获取的最大收入。机会成本的存在是与资源的性紧密相连的。在资源性这一前提下,当用一定的经济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它的生产用途方面,这也就是说,这个企业所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它产品时所获得的收入为代价的。(2)厂商雇佣正处于失业中的工人,使用中的劳动的机会成本是否等于零,就要看失业中的劳动是否可以获得其它收入。事实上,失业工人只是暂时没有收入,但他可能获得其它收入。比如他既可能自己创业,也可能到另一家工厂工作。而厂商雇佣了处于失业中的工人后,其劳动力就不能在其它地方获得收入了,所以其机会成本是存在的。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复习与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 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指的是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的市场: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第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产品都是完全同质的。第三,所有的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地流动。第四,信息是完全的。 2.停止营业点:当MRSMCAVC时,厂商处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也叫停止营业点,或歇业点。 3.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4.长期竞争性均衡:当MRLMCSMCLACSAC时,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为零,新厂商不再进入行业,行业内的厂商也不再退出,此时实现了长期竞争性均衡。 5.成本不变行业:它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三、判断题1. 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AR、边际收益曲线MR和需求曲线d三条线重叠。()2. 面对既定的价格P,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确定产量就一定能获得利润。()3. 当发生亏损时,厂商应该停止生产以减少损失。()4.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它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5. 当厂商处于停止营业点时,ARAVC。()四、计算题1. 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TC202QQ2。求:(1)产品价格P6时,最大化利润是多少?(2)产品价格P6时,利润最大化时的TC、VC、FC、AC、AVC、AFC和MC。(3)产品价格P8时,该厂商是否应该继续生产?解:(1)MCdTC/ dQ=2Q+2 MR=P=6 根据MRMC原则,2Q+26Q2最大化利润TRTC2*6(20+2*2+22)16(2)TC20+2*2+2228VC2*2+228FC20AC28/2=14 AVC=8/2=4 AFC=20/2=10 MC=2*2+2=6(3)当MCAVC时平均可变成本最小,由此可求出最小平均可变成本2Q+2Q+2Q0最小AVC2当P8时,该厂商应该继续生产。2. 假定某完全竞争行业中有500家完全相同的厂商,每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均为STC0.5Q2+Q+10。求:(1)市场的供给函数。(2)假定市场需求函数为Qd=4000-400P,市场均衡价格为多少?(3)假定对每单位产品征收0.9元的销售税,新的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为多少?厂商和消费者的税收负担各为多少?解(1)MCdTC/ dQ=Q+1AVC0.5Q+1当MCAVC,即Q0时,最小AVC 1单个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函数为:PQs+1,或QsP1(P不小于1)市场供给曲线为单个厂商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即市场供给函数为:Qs500P500(2)可由市场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求得市场均衡价格为P5(3)征税后需求函数不变,供给函数变为Qs500(P0.9)500新的均衡价格为P=5.5厂商的税收负担为每单位0.4元,消费者的税收负担为每单位0.5元。3. 假定在一个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单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 Q3-40Q2+600Q,该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d=13000-5P。求:(1)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2)该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解:(1) 由题意可得LACLTC/Q= Q2-40Q+600LMC= dLTC/ dQ= 3Q2-80Q+600由LACLMC可解得:Q20由于LACLMC时LAC达到极小值,所以将Q20代入LAC函数LACLTC/Q= Q2-40Q+600可求得LAC曲线最低点的价格为:P200因为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从相当于LAC曲线的最低点的价格高度出发的一条水平线,故有该行业的长期供给函数为:P200(2) 由已知的需求函数及(1)得到的供给函数,可得到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均衡数量为:Q130005*20012000由(1)可知长期均衡时单个厂商的产量Q20,所以该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为12000/20600(家)。五、思考题1. 完全竞争市场有哪些基本特征?答:完全竞争市场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第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产品都是完全同质的。第三,所有的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地流动。第四,信息是完全的。2. 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答:因为在AVC曲线最低点,SMCAVC,这一点是厂商的停止营业点,只有当价格高于这一点时,厂商才会按MR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生产。3. 分析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实现的过程和特点。答:见教材P134136相关内容。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参考答案二、判断题1、A 2、B 3、C 4、A 5、D 6、A 7、C 8、A 9、B 10、A 11、D 12、B 13、A 14、C 15、D 16、A 17、A 18、A 19、A三、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四、计算题1、2、(1)3,5;(2)4,3;(3)8,A(4,0);B(20/9,80/9);(4)两种解法:一种是不违约,因为是长期动态博弈,采取一报还一报的博弈;另一解法是还想继续违约:当TP=8时,MR0,因为垄断厂商不会在边际收益0或负数时生产,所以A企业不会再增加产量,如果A在B违约的基础上再降低于B的价格,此时有PA小于4,则A企业会亏损。所以A企业采用的威胁是空头威胁,所以B还想违约。五、分析题1、参见教材P159图7.112、参见教材P130图6.11及各长期均衡图3、固定成本及成本曲线提升;长期中会吸引潜在厂商加入,竞争加剧。4、 博弈的支付矩阵 局中人B不做做局中人A不做500,500-500,1200做1200,-5000,0均衡策略是(做,做第八章习题答案二、选择题1、C 2、B 3、B 4、D 5、B6、C 7、D 8、C 9、A 10、D11、A 12、C 13、C 14、D 15、D)第九章二、单项选择题1、B;2、C;3、C;4、D;5、D;6、D;7、A;8、B;9、C;10、D;11、D;12、D;13、A;14、D;15、D。三、判断题1、F;2、T;3、T;4、T;5、T;6、F;7、F;8、F;9、T;10、F。四、计算题1、因为生产要素劳动和土地市场均衡,根据均衡条件可以得到:(1)W=VMP=PMP对于生产要素L和商品A,有W=PAMPLA即W=0.2PA80.8K0.8L-0.8=0.2 PAQA/LA同理可得:W=0.8 PBQB/LB则有:0.2 PAQA/LA=0.8 PBQB/LB对于生产要素K和商品A,有:R=PAMPKA即有:R=0.8PA80.8K-0.2L0.2=0.8 PAQA/KA同理得到:R=0.2PBQB/KB则有:R=0.8 PAQA/KA=0.2PBQB/KB根据效用最大化条件:MRSAB=PA/PBQAPA=QBPBLB=4LA,KA=4KB又有:LA+ LB=3000所以有:KA+KB=160有KB=32,KA=128;LA=600,LB=2400代入QA、QB得到:QA=80.81280.86000.25.278048.50293.5944920QB=80.8320.224000.8=5.27802506.02155342再由公式得到0.2 PAQA/LA=0.8 PBQB/LB0.2200920/600=0.8 PB5342/2400PB=34(2)由(1)式中结论得到R= 0.2PBQB/KB= 0.2345342/321135(3)由(1)式中结论得到W=0.8 PBQB/LB=0.8345342/2400612、(1)由题设知该生产者的利润函数为TRTCPqrx96q12q2利润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