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这同样是爱案例分析松鹤路小学 金艳莉教学案例:品德与生活(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这同样是爱教学情景:片段1:师: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图画,然后与小伙伴讨论一下,你觉得图中的奶奶,妈妈,这样做对不对?生1:对!生 2:老师,我觉得奶奶、妈妈她们不对,因为他们一点都不爱自己的孩子。在家里,爸爸妈妈可爱我啦,我什么也不干,爸爸说,只要我会读书就行了。顿时,班里似乎是炸开了的锅,不少学生都在附和:“我也是”“我也是”生3:我家里妈妈最爱我,我要扫地,妈妈就会说“宝贝,你还小,妈妈来干”(接着露出一脸得意状)。生4(得意的):我家里爷爷最疼我了,爸爸妈妈叫我做什么,爷爷都会帮我干学生现状分析:该班学生大都为独生子女,六七岁的孩子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里经常是几个人或十几个呵护这一个孩子,再加上,孩子的年龄和阅历的局限,他们的见解往往是片面,甚至是错误和荒唐的。本想通过由文本走向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具体行为进行指导,但由于忽略了当今社会现象及学生的生活环境,似乎有了闹巧成拙之嫌。片段2:师:是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多爱我们呀。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们什么事都让大人去做,自己什么也不会做,一直都这样下去,你们将来会变成什么样?下面请听故事:两只狮子,师随机讲述故事:两只狮子,学生认真听,都在用心思考。生1(着急地):我们就会像狮子那样什么事都不会干。生2:我们会变得很懒很懒,将来会饿死的。师:是的,小朋友们都很懂事,都知道不能像懒狮子那样,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还要多帮长辈做事,可如果爸爸妈妈还是舍不得你们干活,怎么办?生1:我会跟爸爸妈妈说,我能行,你就放心吧。(手拍胸脯状)生2(迫不及待地):我先偷偷地做,爸爸妈妈见我会做了,就会让我做的。生3:他们不让我做,我就哭(全班哄堂大笑)。生4:我会跟他们说,你们再这样,我长大了,可什么也不会干了,你们不是帮我,是害我。(全班鼓掌)师:那么,让我们再一起来讨论,用我们的小手帮长辈干点什么呢?案例分析:课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我的心依旧是沉甸甸的,因为,今天这堂课中所出现的“节外生枝”,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折射”,而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却是相当普遍的!反思:孩子为何不会“爱” 相信母亲喂儿子吃鱼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儿子喜欢吃鱼肉,母亲为了儿子能多吃点,骗儿子说自己只喜欢吃鱼头和鱼尾,儿子信以为真,竟将自己吃剩的鱼头和鱼尾留给母亲。也许类似的例子还可举出不少。难怪一些父母疑惑了:“为什么平时自已对孩子关怀得无微不至,现在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呢?”抱怨他们的孩子如何没良心,不孝顺。究其原因,子不孝,父母之过也。这样的孩子大都让父母给宠伤、溺伤了。为人父母者,爱其子女,乃人之天性。问题不在爱的本身,而在于怎样去爱。目前,多数独生子女父母只是一味从衣食住行上去关心孩子,满足孩子。只要孩子学业成绩好,一好顶百好,家务不让粘,体育不让上,社会活动不让参与,有不良思想倾向不予纠正。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心态,只要孩子能健康成长,能学有所成,大人吃点苦、受点累无所谓。这种“不求回报”的无私的爱,无形中失却了及早对孩子进行尊敬父母、关心他人培养的时机,让孩子从小就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父母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无可珍惜,更谈不上对父母进行回报了。结果使得这些孩子虚荣心日盛,性情日骄,个性日傲,自私自利,目中无人,形成了极端的“以我为中心”的品行,根本不知道去关心、体贴他人,甚至是疼他爱他的父母。看来,对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进行孝心教育已是迫在眉睫了。启示:让孩子学会“爱”如果我们培养的孩子没有对社会情感的认知能力,尤其是在儿童期忽略社会情感的培养,成人之后,“社会情感缺失”就会导致冷漠、偏激、敌对、甚至暴力等不健全的人格表现。孩子丧失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感激,而且在人际交往中割断了联系的情感纽带,就像空中的流星,失去了彼此的引力,不是自焚就是撞到其他星球上引起灾难。“清华研究生硫酸熊事件”、“马加爵事件”,一个个悲剧的发生,孩子既是害人者,又是被害者。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总给人自私、无理、不尊重人、不懂得爱的感觉?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一、立榜样,重实践。平时,可多让孩子分担家里的一些事情,让他负起责任来。家长遇到为难的事情,可以讲给孩子听,让他一起出主意想办法。长辈身体不舒服或生了病,告诉孩子应该做哪些事情,并付诸行动。久而久之,爱心会在孩子身上扎根。另外父母的榜样作用不可忽视,父母对孩子祖辈的孝心如何,直接影响孩子,因此,为人父母要对自己的孝心做一番反省,爱的种子才会播撒到孩子心里去。二、教会孩子“感激”。由于时代的变迁,几乎每家都是独生子女,因为“独”,因而缺少学习宽容、忍让、理解、与人合作的机会。其次,对于自家的“独苗”,家长生怕他在外面吃亏。再次,孩子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把家人的关爱照顾当成理所当然。这种过度关爱的结果是孩子心中无父母,体会不到父母的辛劳和生活的坚辛,又怎能产生感激之情呢?在平时,我们可利用故事、风俗习惯让学生学会感激。记得有一篇文章里提出“四个一”,笔者觉得非常不错。一个拥抱:当家长不舒服时,引导孩子给自己一个拥抱,学习施予爱心和同情;一句“谢谢”:当家长为孩子买了玩具时,别忘了要求他说声“谢谢”;一个亲吻:当家长陪伴孩子玩得开心的时候,把他揽进怀里:“你玩得真开心,亲亲妈妈”;一张自制贺卡:当家长生日或重要的节假日,和孩子一起制作,送给父母和爷爷奶奶等。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培养孩子感激他人、关心他人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其感受行为的积极结果。比如有些孩子很有爱心,有好吃的先想到别人,有好玩的先让给别人,看到别人有困难总能主动去关心。可是,友善和关心,可能得到的却是消极的结果,例如自己总也玩不上喜欢的玩具等。时间久了,他会产生一种“好心没好报”或“吃亏”、“窝囊”的感觉,以后就不再愿意这样做了。这时,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引导,肯定孩子的关爱行为,让孩子知道这样做,父母、老师、同伴都很喜欢,使他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同时认识到爱与被爱的互动。 三、从“小爱”走向“大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任巴甫什中学校长时,就在校门屏风上写有这样一个校训:“要爱你的妈妈!”有人很不理解,问他为何不写“爱人民,爱领袖,爱祖国”,他回答说:“对孩子的教育应当从具体的形象入手。试想,一个人如果连他的妈妈都不爱,还能爱别人吗?”此言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很多学校已经把“孝心教育”作为校本课程,甚至有些学校还专门布置了“给爸爸洗一次脚”“给妈妈洗一次手”这样的特殊作业,对长辈的爱进行回报,通过“理解父母的爱,把父母的爱化为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逐步培养学生爱他人、爱学校、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最终达到爱祖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容考试题及答案
- 中级财务会计I知到智慧树答案
- 中西语言与文化知到智慧树答案
- 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考试题(含答案)
- 大数据HCIA模拟练习题(附答案)
- 2025年高标准仓储场地租赁合同参考范本
- 2025版互联网金融服务合作增补协议
- 2025年沉井基础施工劳务分包合同模板
- 2025版电商平台在线支付技术支持合同书
- 2025场教育机构课程推广合作协议书
- 矿山事故应急报告制度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 《公路建设项目文件管理规程》
- 小学五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全册教案
-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 佳能-600EX-相机说明书
-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资料
- DB34T 3678-2020 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 《绝对值》教学课件
- 制造业智能化生产线改造方案提升生产效率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