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第7章.doc_第1页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第7章.doc_第2页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第7章.doc_第3页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第7章.doc_第4页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第7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第7章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七章热电式传感器正常体温为37相当于华氏温度多少度?发展阶段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开氏温标(K)C Ft t5932?C273.15KT t?C Ft t5932?C273.15KT t?物理现象象体积热膨胀电阻变化温差电动势导磁率变化电容变化压电效应超声波传播速度变化物质颜色PN结电动势晶体管特性变化晶闸管动作点变化热、光辐射种类类铂测温电阻、热敏电阻热电偶BaSrTiO3陶瓷石英晶体振动器超声波温度计示温涂料液晶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半导体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热敏晶闸管辐射温度传感器光学高温计1.气体温度计2.玻璃制水银温度计3.玻璃制有机液体温度计4.双金属温度计5.液体压力温度计6.气体压力温度计1热铁氧体2Fe-Ni-Cu合金温度测量及传感器分类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及特点所利用物理现象传感器类型测温范围/特点体积热膨胀气体温度计液体压力温度计玻璃水银温度计双金属片温度计-2501000-200350-50350-50300不需要电源,耐用;但感温部件体积较大接触热电动势钨铼热电偶铂铑热电偶其他热电偶100021002001800-2001200自发电型,标准化程度高,品种多;须进行冷端温度补偿电阻的变化铂热电阻热敏电阻-200900-50300标准化程度高;但需要接入桥路才能得到电压输出PN结结电压硅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集成温度传感器-50150体积小,线性好,-2mV/;测温范围小温度-颜色示温涂料示温液晶-50130000100面积大,可得到温度图象;但易衰老,准确度低光辐射热辐射红外辐射温度计光学高温温度计热释电温度计-5015005003000001000非接触式测量,反应快;但易受环境及被测体表面状态影响示温涂料(变色涂料)装满热水后图案变得清晰可辨CPU散热风扇低温时显示蓝色温度升高后变为红色第7章热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的装置在各种热电式传感器中,把温度量转换为电势和电阻的方法最为普遍。 其中将温度转化为电势的热电式传感器叫热电偶。 将温度转换为电阻值的热电式传感器叫热电阻。 基于半导体PN结的伏安特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开发出的固态传感器,我们一般称其为热敏电阻,其实也是热电阻的一种。 热电式传感器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可以选用定型的显示仪表和记录仪来进行显示和记录。 下一页第7章热电式传感器71热电偶72热电阻73集成温度传感器74热敏电阻上一页下一页热电偶测温的主要优点71热电偶1.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测量时可以不需外加电源,可直接驱动动圈式仪表;2.测温范围广下限可达-270,上限可达1800以上;3.各温区中的各种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均符合国际计量委员会的标准结论当两个结点温度不相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电动势。 热电极A A右端称为自由端(参考端、冷端)左端称为测量端(工作端、热端)热电极B B热电动势A A B B从实验到理论热电效应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赛贝克用两种不同金属组成闭合回路,并用酒精灯加热其中一个接触点(称为结点),发现放在回路中的指南针发生偏转。 说明回路中产生了什么?如果用两盏酒精灯同时加热两个结点,指南针的偏转角反而减小。 这又说明什么?结论指南针的偏转说明回路中有电动势产生,并有电流在回路中流动。 热电流的强弱与两个结点的温差有关,而不是与单一的一端结点的温度成正比。 71热电偶 一、热电效应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B两端连接在一起组成回路,如图示当两结点温度不等时(设),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从而形成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该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 通常我们把上述两种不同导体的组合称热电偶,称A、B两种导体为热电极。 两个结点,一个为工作端或称热端(),测量时将它置于被测量度场中。 另一个叫自由端或称冷端(),一般要求恒定在某一温度。 经研究发现,上图中热电偶回路中所产生的热电动势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另一个是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 0T T?0TT (一)接触电势由于不同导体的自由电子密度不同,当两种不同的导体A、B连接在一起时,在接触面就会发生电子的扩散,假设导体A的自由电子密度大于导体B的自由电子密度,那么在单位时间内,由导体A扩散到导体B的电子数要比从导体B扩散到导体A的电子数多,此时导体A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导体B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于是在接触区就形成一个从A到B的静电场(电位差),如图所示,这个电场阻碍了电子的继续扩散,当达到动态平衡时,在接触区形成一个稳定的电位差,即接触电势。 由物理学可知,在温度为T时接触电势其中温度为T时的接触电动势波尔兹曼常数(k=1.38?10-23J/K)电子电荷量材料A、B的自由电子密度(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单位体积的电子数)结论接触电动势的大小只与导体材料A、B的性质和结点的温度有关,而与材料的几何形状,尺寸无关。 BnAn上一页下一页BAABnneKTT eln)(?)(T e ABeB Ann,KB Ann?T e AB“结点”产生热电动势的微观动画两种不同的金属互相接触时,由于不同金属内自由电子的密度不同,在两金属A A和B B的接触点处会发生自由电子的相互扩散现象。 自由电子将从密度大的金属A A扩散到密度小的金属B B,使A A失去电子带正电,B B得到电子带负电,从而产生热电动势。 自由电子ABe e AB(T)T T热电偶的图形符号 (二)温差电势单一导体,如果两端温度不同,则导体内自由电子在高温端具有较大的动能,因而向低温端扩散,高温端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低温端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从而形成静电场,如图所示。 该电场阻碍电子的继续扩散,当达到动平衡时,在导体两端便产生一个稳定的电位差,即温差电势。 同样由物理学可知温差电势:其中导体A两端温度为时形成的温差电势汤姆逊系数,表示单一导体两端温差1时所产生的温差电势,其值与材料性质及两端温度有关.结论在热电偶中,温差电势相对于接触电势非常小,工程上常将其忽略不计,起决定作用的是接触电势。 但热电偶作为检测计量使用时要加以考虑。 dTTTT T eA?00),(上一页下一页),(0T T eA? (三)热电偶回路总热电势对于由导体A、B组成的热电偶回路,当时,闭合回路中产生的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如图所示。 则闭合回路总的热电动势为设回路电流顺时针方向为正,则将,代入得结论1如果热电偶两极材料相同(即),虽然两结点温度不同(),总热电势仍为零()因此,热电偶必须用两种不同的材料作电极。 B Ann T T?,0?),(),()()(),(0000T T e T T e T e T e T T EB A AB AB AB?dTTTT T eA?00),(BAABnneKTT eln)(?00000(,)ln ln()ATATAB B ABT BTnTKT nKTE T T dTT e ne n?上一页下一页?B AB Ann?,0T T?0),(1?O ABT T E2如果两极材料不同,而两结点(两端)温度相同(),回路热电势也为零()3前面提过,由于温差电势很小,可忽略,故工程中常将上式简化如下4由上式可知,热电势是温度和的双值函数,这在使用中很不方便,因此在标定热电偶时,使为常数。 即(常数)则即回路总热电势看成温度T的单值函数,方便工程测量。 实际通常使,对热电偶进行标定(分度表)。 )()(),(00T eT eT T EAB AB AB?C T f T e AB?)() (00)()()()(),(000TfT eT eT eT T EAB AB AB AB?C Tf?)(0(,)ABE T T),(0T T E ABT0T0T上一页下一页0),(0?T T E AB0T T?)()(0T eT eBA AB?C T000?热电偶分度表针对某型号的热电偶,在其冷端温度为条件下,制作的热电动势E与热端温度T的对应关系表。 使用时,测得冷端温度为时的热电动势查查表即可得到所测温度。 因为非线性关系,所以使用分度表时要求其冷端温度为,如果冷端温度不为,必须对冷端温度修正到。 ?C00,T E AB 二、热电偶基本定律 (一)中间导体定律定律描述在热电偶回路中,其它金属材料作为中间导体引入,如图示,只要中间导体两端的温度相同,那么接入中间导体后,对热电偶回路的总电动势无影响。 数学表达式证明右图所示回路总电势为),(),(00T T E T T EAB ABC?),(0T T E ABCdTTTdTTTdTTTT eT eT eT T EC B ACA BC AB OABC?000000)()()(),(dTTTT eT eT eAB CA BC AB)()()()(000?上一页下一页下一步求出该两项设三个结点( 1、 2、3)温度均相等均为,则有下式成立因此上述定律成立。 0TdTTTT eT eTeT T EA BCABC AB ABC)()()()(),(0000000?0)(00?dTTTA B?)()()(000TeTeT eCABCAB?dTTTT eTeT T EA B AB AB ABC)()()(),(000?dTTTT eT eAB BA AB)()()(00?),(O ABT T E?其中所以代入上式得上一页下一页0),(00?T T E ABC;中间导体定律的意义利用热电偶来实际测温时,连接导线、显示仪表和接插件等均可看成是中间导体,只要保证这些中间导体两端的温度各自相同,则对热电偶的热电动势没有影响。 在使用热电偶时,应尽量使上述元器件两端的温度相同,才能减少测量误差。 在放大器中,若某个电阻或集成电路引脚两端的温度不相同,将产生热电动势。 为了尽量减小由此产生的电动势,可以用铜质屏蔽罩将放大电路与热源隔离,并使罩内各个元件两端的温度相同。 (二)标准电极定律(也称参考电极定律)定律描述当接点温度为时,用导体A、B组成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等于A、C热电偶和C、B热电偶热电势的代数和。 数学表达式导体C(一般铂)称标准电极证明参见上图所示有0T T、000(,)(,)(,)AB AC CBE T T E T T E T T?dTTTT eTeT T EA B ABABAB)()()(),(000?dTTTTeTeT T EA CAC ACAC)()()(),(000?000(,)()()()BC BCBC CBTE T TeTeT dTT?上一页下一页?0,T T E AB?0,T T E AC?0,CBE T T00(,)(,)AC BCE T T E T T?所以有下式因此上述定律成立。 ),(),(),(),(0000T T E T T E T T E T T EBCAC CBAC?dTTTnneKTnneKTdTTTnneKTnneKTB CCTBTCTBTACCTATCTAT)(ln ln)(ln ln00000000?dTTTnneKTnneKTA BBTATBTAT)(ln ln0000?),(0T T E AB?上一页下一页参考电极定律简化了热电偶的选配工作。 只要获得有关热电极与参考电极配对的热电动势,那么任何两种热电极配对时的热电动势均可求得,就能较快地筛选出适合需要的、性能良好的热电偶。 (三)连接导体定律和中间温度定律1连接导体定律定律描述在热电偶回路中,如果热电极A、B分别与连接导线A、B相连接,接点温度分别为,那么回路的总热电势等于热电偶电势与连接导线热电势代数和。 0TT Tn,),(n ABTTE),(0TT En BA数学表达式),(),(),(00TTE TTETTT En BA n AB n A ABB?证明由上图所示,回路总电势)()()()(),(00n AAABnBB AB n AABBT ETETETETTTE?dTTTdTTTdTTTdTTTBnBnAnAn00?上一页下一页因为同时将中间结果代入最上式得因此上述定律成立。 该定律是工业上用补偿导线测温度的基础。 ?nnnnATT ATBBTnn AA nBBnnnneKTT ETEln ln)()(?nnnnBTATT BTAnnnnneKTln ln)()(n AB nBAT ETE?)()(00TET EBAAB?)()()()(),(00TETETETETTT EBAn AB nBAAB nAABB?dTTTdTTTdTTTdTTTAnBnAnBn00?),(),(0TTETT EnBAnAB?上一页下一页2中间温度定律定律描述热电偶在结点温度为时的热电势,等于热电偶在时相应的热电势与的代数和。 数学表达式证明根据连接导体定律,当导体A与,B与材料分别相同时,即是中间温度定律。 无须额外证明。 中间温度定律为制定热电动势分度表奠定了基础。 分度表是参考端温度在0()时的条件下,对应热端温度不同得到的一系列热电动势值,不同的热电偶具有不同的分度表。 只要求得参考端温度0时的热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就可根据上式求出参考端温度不等于0时的热电动势;反之,也然。 因此,“中间温度定律”是热电偶使用计算中最常用的基本定理。 ?0TT,),(0TTE AB)(),(011TTTTnn0(),()n nTTTT,),(n ABTTE),(0TTEn AB),(),(),(00TTETTETTTEnABnABnAB?上一页下一页C000?TTABK K热电偶的分度表分别查出-100、+100时的22个热电动势。 计算与0之差,体会热电动势的非线性。 三、常用热电偶及结构从理论上讲,虽然任意两种导体(或半导体)都可以配制成热电偶,但作为实用的测温元件,对它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并非所有材料都适合制作热电偶,对热电偶的电极材料要求是(1)配制成的热电偶应具有较大的热电势,并希望热电势与温度之间呈线性关系或近似线性关系。 (2)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并且长期工作后物理化学性能与热电性能都比较稳定。 (3)导电率要求高,电阻温度系数小,比热小。 (4)易于复制,工艺简单,成本低。 (一)常用热电偶(或称工业标准化热电偶)铂铑铂,热电偶分度号为。 铂铑合金为正极,铂丝为负极。 适合于1300以下温度范围。 优点复制精度和测量准确度较多,可用于精密测量和作标准热电偶。 缺点热电势小,高温时易受还原气体和金属蒸气侵害,属贵金属材料,成本高。 上一页下一页S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号为K,镍铬为正极,镍硅为负极,适合于900以下温度范围。 优点复制性好,产生热电势大,线性度好,成本低。 缺点易受还原性介质腐蚀,测量精度偏低。 镍铬考铜(镍铜合金)热电偶分度号E,镍铬为正极,考铜为负极,适合于600以下温度范围优点灵敏度高,成本低,适用于还原性和中性介质场合。 缺点测温范围窄而低,易氧化,复制性差。 铜康铜(镍铜合金),热电偶分度号为T,铜为正极,康铜为负极,适合于温度范围优点低温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多用于实验室和科研。 缺点电特性复制差,所以热电势常用下式近似得出常数(查表)注意测量低温时,由于工作端温度低于参考端,所以正负极要发生变化。 0S上一页下一页C0xx00?2tE atbt?b a, (二)热电偶结构热电偶通常由热电极,绝缘套管,保护套管和接线盒四部分组成。 如右图。 热电偶的结构形式为了保证热电偶可靠、稳定地工作,对它的结构要求如下几点组成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便可靠;保护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 上一页下一页接线盒引出线套管固定螺纹(出厂时用塑料包裹)热电偶工作端(热端)不锈钢保护管安装法兰装配式热电偶结构薄壁金属保护套管(铠体)铠装型热电偶可长达上百米4123快速反应薄膜热电偶1热电极2热接点3绝缘基板4引出线小形K型热电偶XC系列陶瓷纤维柔性热电偶 四、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根据热电偶的原理知道,只有当冷端温度保持不变时,热电势才是被测温度的单值函数,在应用中,由于热电偶工作端与冷端距离很近,冷端又暴露于空气中,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温度波动的影响,因而冷端温度难以保持恒定。 为此可采用下述几种方法进行补偿。 (一)补偿导线法(又称延伸热电极法)要保证热电偶冷端的温度不变,可以把热电极加长,使冷端远离工作端,放到恒温或温度波动较小的地方。 这样若是使用贵金属作电极的热电偶时,将大大增加成本。 因此一般是采用一种特殊导线(称补偿导线),将热电偶的冷端延伸出来。 如下图所示。 图中AB为热电偶,原冷端温度为(变化不定),为补偿导线,是仪表与连接点的温度(即延伸后的新冷端),其数值基本稳定。 从热电性来看,可以认为分别是A、B的延长,热电偶的冷端也由处移到处。 补偿导线是由价格低廉的两种不同成分导体组成的热电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和所连接的AB热电偶相同的热电性能,即确保),(),(0000t t E t t EAB BA?上一页下一页0tBA0tBABA、0t0t根据热电偶的“连接导线定律和中间温度定律”可得这就是是补偿导线法或称延伸热电极法。 通常对补偿导线的选用是对于铂铑铂热电偶,补偿导线选铜镍铜;镍铬镍硅热电偶,补偿导线选铜康铜;镍铬考铜热电偶,补偿导线选用自身电极材料;铜康铜热电偶,补偿导线选用自身电极材料。 注意选则补偿导线应与热电偶电极材料对应,不可随意选取,以保证热电性一致。 且正负极应对应连接,不能接反。 同时,温度不应高于100,否则会因热电性不同带来新的误差。 ),(),(),(),(),(00000000t t E t TE t t E tTE ttT EABABBAABAB?),(0tTE AB?上一页下一页0tAB屏蔽层保护层(二)冷端温度计算校正法由于热电偶的温度热电势关系(即分度表)是在冷端温度保持在的情况下得到的。 与它配套使用的仪表又是根据分度表进行刻度的。 因此,尽管已采用了补偿导线使热电偶冷端延伸到温度恒定的地方,但只要冷端温度,就必须对仪表示值加以修正。 公式如下举例说明K型热电偶在工作时冷端温度,测得热电动势。 求被测介质温度?解C T000?C00)0,(),()0,(0000C t Ett EC tE?C t0030?mV ttE17.39),(0?mV CE20.1)0,30(00?)0,(),()0,(0000C tEttEC tE?mV mV20.117.39?mV37.40?查K型分度表得由修正公式得上一页下一页反查分度表得977t?(对应于40.37mv)C C t tCt mV0010136.9763036.9463036.94617.39?不可如此计算修正法举例K热电偶测温电路中,热电极A、B直接焊接在钢板上,A、B为补偿导线,Cu为铜导线,已知接线盒1的温度t1=40,冰瓶中为冰水混合物,接线盒3的温度t3=20.0。 求1)冰瓶的温度t2;2)将热电极直接焊在钢板上是应用了热电偶的什么定律?3)当U x=29.97mV时,估算被测点温度t x;4)如果冰瓶中的冰完全融化,温度上升到与接线盒1的温度相同,此时的U x减小到28.36mV,再求t x。 解1)接线盒1是热电极与补偿导线(延长导线)的接线位置,不影响测量结果,不必考虑t1温度的大小和波动。 冰瓶的温度为:0,是补偿导线(冷端)与铜导线的接线位置,所以可以直接查分度表。 2)将热电极直接焊在钢板上是应用了热电偶的中间导体定律。 3)当U x=29.97mV时,直接查分度表得到被测点温度t x=720。 注:接线盒3的温度t3不是冷端温度,属于中间温度,与测量结果无关.4)如果冰瓶中的冰完全融化,温度上升到与接线盒1的温度相同,即冷端温度不再是0,而为40。 此时的U x=28.36mV,再求t x。 E AB(t,0)=E AB(t,40)+EAB(40,0)=(28.36+1.61)mV=29.97mV反查K型热电的偶分度表,仍然得到t x=720。 (三)冰溶法为了避免经常校正的麻烦,可采用冰溶法使冷端保持在0,如图所示,这种方法最妥善,但不够方便,所仅限于科研实验使用。 下图中冰水槽应处于一个大气压环境中,才能保证温度是0。 近年来,已生产出一种半导体制冷器件,可恒定在0,代替冰水槽。 上一页下一页(四)电桥补偿法利用铜电阻温度系数较大,阻值随温度而变化,令其它三个电阻阻值恒定,使电桥在冷端温度不等于20时,处于不平衡状态而输出电压以补偿因冷端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电势变化,使仪表示值恒代表冷端为20时的热电势值。 上一页下一页?ab abCuab abCuab CuUttETE U b a R CtU ttETEUbaR C tttETEU R R R RCt?00000000003212000,20,020,20,0200,20,020负正、时正负、时时CuR补偿电桥法7-2热电阻绝大多数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利用这规律可制成温度传感器,与热电偶对应,称其为“热电阻”。 广泛地被应用于测量中低温区,200500。 用于制造热电阻的金属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电阻温度系数大,电阻随温度变化保持单值并且最好呈线性关系;热容量小;电阻率尽量大,这样可以在同等灵敏度情况下使元件尺寸减小在工作范围内,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容易获得较纯物质,材料复制性好,价格低廉。 目前,常用的热电阻主要是铂热电阻主要作为标准电阻温度计,广泛应用于温度基准、标准的传递。 铜热电阻测量精度要求不高且温度较低的场合,测量范围一般为50150。 上一页下一页t? 一、常用热电阻(一)铂电阻分度号为Pt10和Pt100,适用温度范围优点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常用制造基准热电阻,标准电阻和工业用热电阻缺点易被金属蒸气污染变脆,但可用保护套管保护;属贵金属,成本高。 铂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与书中不同)C0850200?)/1(10940.303CA?)/1(10802.5207CB?)/1(10274.43012CC?上一页下一页当温度t在0t650时120t B t A R R t?)100(1320ttCtBtAR R t?其中A、B、C为常数当温度t在200t0时见书中表7-2,其分度表给出了阻值和温度的关系。 铂电阻的精度灵敏度与铂的提纯程度有关,用参数百度电阻比W (100)表示。 (二)铜电阻分度号和,适用温度范围50150,优点铜电阻与温度近似呈线性关系,铜电阻温度系数大,易加工和提纯,成本低缺点当温度超过100时容易被氧化,电阻率小。 铜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百度电阻比1000 (100)RWR?W (100)越高,表示铂丝纯度越高,国际实用温标规定,作为基准器的铂电阻,W (100)1.3925目前技术水平已达到W (100)1.3930,工业用铂电阻的纯度W (100)为1.3871.390。 国内统一设计的工业用标准铂电阻,W (100)1.391,表示温度从到0100时阻值变化倍数100uC50uC)1(0t R Rt?(三)其它热电阻铟电阻用99.999%高纯度的铟绕成电阻,适用室温到温度范围内,灵敏度比铂电阻高十倍,缺点是材料软,复制性差。 锰电阻在温度范围内,电阻随温度变化大,灵敏度高。 缺点是材料脆,难拉成丝。 碳电阻适合作液氦域的温度计,成本低,对磁场不敏感,但热稳定性不好。 K152.4K K263上一页下一页 二、金属热电阻的测量转换电路方案一二线制电桥测量电路R1为铂热电阻,R 2、R 3、R4为锰铜精密电阻(固定电阻)。 电桥的调零在0的情况下进行。 热电阻R t被安装在测温点上,然后用连接导线连接到电桥的接线端子上。 引线电阻r1a、r1b及其随长度和温度的变化将引起测量误差。 在工业应用上,热电阻一般安装在产生现场,而其指示或记录仪安装在控制室,其间的引线很长,如果仅用两根导线接在热电阻两端,导线本身电阻必然和热电阻的阻值串连在一起,造成测量误差,如果每根导线电阻是r,测量结果中必然含有绝对误差2r。 如50的铂电阻,1的导线电阻就将产生5的误差。 因为导线阻值r是随环境温度而变的,而环境温度又变化不定,因而实际上这种误差很难修正,这就注定了用两线制的连接方式不宜在工业热电阻上应用,应采用下述方式。 三线制为了避免式减少导线电阻对测量温度的影响,工业上热电阻多采用三线制,如下图所示。 热电阻的三根连接导线,直径和长度及材料均相同,阻值均是r。 其一串接在电桥的电源上,对电桥平衡与否毫无影响,另外两根分别串接在电桥的相邻两桥臂R3和Rt上,则相邻两桥臂的阻值都增加相同阻值r。 上一页下一页132)()(R r RRrR t?rRRRR RR t)1(21213?21RR?3RR t?当电桥平衡时如果设计满足则即消除了导线电阻r的影响。 上一页下一页此时得注意1只有在对称电桥,且电桥平衡时,才能彻底消除r的影响,即要用平衡法测量;2如果不用平衡电桥指示温度,即用不平衡电桥原理来指示温度,虽然它不能完全消除连接导线电阻r对测量的影响,但三线制肯定会减少它的影响。 21RR?工业实际应用G检流计R t热电阻R a零位调节电阻R1,R2,R3固定电阻方案二三线制电桥测量电路采用三线制单臂电桥可以消除和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 热电阻R t用三根导线、引至测温电桥。 其中两根引线的内阻(r 1、r4)分别串入测量电桥相邻两臂的R 1、R4上,(R1+r1)/R2=(R4+r4)/R3。 引线的长度变化不影响电桥的平衡,所以可以避免因连接导线电阻受环境影响而引起的测量误差。 四线制四线制就是热电阻两端各用两根导线连到仪表上,通常是直流电位差计作为指示式记录仪,接线方法见图所示。 由恒流源提供已知电流I流过热电阻Rt,使其产生压降U,再用电位差计测出U,则根据欧姆定律得此处提供电流和测量电压分别使用热电阻上四根导线(4根可以不同),尽管导线有电阻r但电流在导线上形成的压降不在测量结果之内。 测量电压的导线虽有电阻但无电流流过,因为电位差计测量时不取电流,所以四根导线的电阻r对测量均无影响。 四线制和电位差计的配合使用,是测量热电阻比较完善的方法,它不受任何条件的约束,总能消除连接导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 当然恒流E必须保证电流I的稳定不变,而且其精确度应该和Rt的测量精度相适应。 IUR t?上一页下一页注意无论是三线制或四线制,都要从热电阻感温体的根部引出导线,因为从热电阻的接线端子分出,感温体到接线端子之间的这段导线距被测温度太近,虽然在保护套管内的这段导线不长,但其电阻影响却不容忽视。 方案三四线制恒流测量电路恒流源I i的恒定激励电流流过Rt,在Rt上产生降压U o=I iRt。 输出电压U o的变化量U o与被测温度变化引起的电阻变化量R成正比。 由于输出电压是直接从Rt两端引出的,所以激励电流I i在r1a、r1b上的压降就不被包括到U o中,因此可以克服引线电阻的影响。 本底电压U o所占比例较大,而反映温度变化的U o相对较小,降低了系统的分辨力。 三、热电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