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一A卷.doc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一A卷.doc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一A卷.doc_第3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一A卷.doc_第4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一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一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9题;共38分)1. (2分)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26cm的是( )A . 教室黑板长B . 双人课桌长C . 物理课本长D . 铅笔芯直径2. (2分)下列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取样B . 加药品C . 加热D . 熄灭酒精灯3. (2分)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最明显的是( )A . 细胞壁B . 细胞膜C . 细胞质D . 细胞核5. (2分)质量的大小是由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的。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 铝锅由热变冷B . 粉笔被用去一半C . 铁锭被轧成铁板D . 食品从地球带到太空6. (2分)我国民间有旬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关于小水珠的形成,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 )A .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 . 是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C . 这句谚语是错误的D . 水缸可能有裂缝,水缸中的水渗到缸外形成的7. (2分)2015年4月4日全球各地出现月全食现象:即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没有太阳光直射读图,思考月食现象可以作为以下哪个地理现象的证据( ) A . 地球的大小B . 地球的形状C . 地球的公转方向D . 地球的自转方向8. (2分)下列为小敏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合理的是( ) A . 显微镜对光时,应调节图甲中的B . 图乙中小敏看物镜镜头的目的是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C . 图丙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处理D . 欲将图丁视野中细胞a移至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9. (2分)下列归类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 鲫鱼、黄鱼、海豚、鲸均属于鱼类B . 青蛙、蟾蜍、娃娃鱼属于两栖类C . 鹦鹉、孔雀、蝙蝠均属于鸟类D . 蛇、蚯蚓、扬子鳄属于爬行类10. (2分)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含有的热量多B . 0的水变成0的冰,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 . 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 集中供暖采用热水循环,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11. (2分)某同学在使用量筒时发现,有的液体液面向下凹,有的液体液面向上凸,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这个现象,提出一个既有探究价值又易于探究的问题 ( )A . 量筒中的液面为什么有的下凹有的上凸?B . 容器中液面的下凹或上凸与哪些因素有关?C . 量筒中的液面下凹或上凸与液体的种类和量筒的材料有何关系?D . 容器中的液面下凹或上凸与液体的种类和容器的材料有何关系?12. (2分)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的是( ) A . 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B . 骨骼肌细胞一块肌肉骨骼运动系统牛C . 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D . 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13. (2分)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B . 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C . 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D . 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14. (2分)叶片的叶肉属于哪种组织( )A . 输导组织B . 保护组织C . 营养组织D . 分生组织15. (2分)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初春,湖面的冰块变小是熔化现象,这一过程要放热B . 盛夏,闻到花香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 . 深秋,用热水袋取暖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D . 严冬,暖气片采用“水循环”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16. (2分)下列关于细胞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细胞的生长指的是细胞的体积增大B . 植物细胞生长的过程中,液泡变小C . 生物体细胞能无限生长D . 动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功能改变17. (2分)甲物质的密度为3.6t/m3 , 乙物质的密度为3.6kg/dm3 , 丙物质的密度为3.6g/cm3 , 丁物质的密度为360kg/m3 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 A . 甲B . 乙C . 丙D . 丁18. (2分)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 )A . 40B . 44C . 48D . 5219. (2分)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板块边界处出现了( )A .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B .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运动C . 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D . 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二、 填空题 (共3题;共9分)20. (3分)2019年10月19至20日,县第11届体育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职教中心体育场隆重举行。运动员们取得了优异成绩。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1)某校小敏同学在女子沙坑跳远比赛中以450_(填单位)的优异成绩夺得冠军。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_。 (2)若小敏同学在跳进沙坑,手与细沙摩擦造成破皮,主要受损的是人体的_组织。 21. (3分)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种物质制成两个实心物体A、B , 则A物体的密度是_kg/m3 , 若B物体的质量为200g,则它的体积为_m3。将A物体切掉一部分后,则A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 (3分)如图是小桂家的电热水器下面连接的热水管和冷水管,小桂洗热水澡时经常发现左水管外壁上有水珠,而右水管的外壁上却没有水珠,仔细观察这些水珠并不是溅上去的,这些水珠的形成是属于_现象,该现象是_(填“吸热”或“放热”)过程,由此可知左水管是_(填“冷”或“热”)水管。三、 综合题 (共10题;共63分)23. (8分)下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D是属于哪一个生物结构层次?_(2)A细胞通过_形成B。在此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母细胞中细胞核内出现_并最终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3)B通过_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C中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_。 (4)E中所示的口腔、咽、食道、胃等组成的消化道以及各种消化腺共同组成了人体的_,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都是在_系统和_系统的调解下共同完成的。 24. (2分)下表是1千克晶体在吸热过程中从固态变到气态的实验数据记录表。由表可知该物质在熔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_,这物质在液态时的比热是_。吸收热量/千焦0255075100200300400500550温度/-50.0-37.5-25.0-12.5000012.525.0吸收热量/千焦65075080085090010002000300031503200温度/50.075.087.5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25.025. (3分)(2014台州)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特定的基因,转入其他生物中,从而产生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新生物,这就是转基因技术。如图是转基因抗虫烟草的培育过程。(1)从苏云金杆菌中提取的抗虫基因应导入到烟草细胞的_(填写细胞结构名称)中。(2)抗虫烟草繁殖的后代_(选填“具有”或“不具有”)抗虫性状。(3)转基因食品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目前人们对转基因褒贬不一。学校举行主题为“转基因利弊”的辩论赛,作为支持转基因的正方辩手,你应挑选下列观点中的_(选填序号)作为论据。转基因抗虫作物的推广,能减少对农药的依赖。转基因技术改变了生物的基因组成,可能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工业、环保、医药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转基因生物可能成为外来物种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转基因食品短期看没什么坏处,长期的危险难以预料。26. (5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概念图(1)A_B_C_D_(2)E是_27. (26分)读“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纬线上用箭头标明地球自转方向 (2)在180经线两侧写明东经和西经 (3)图中的海洋:_,_,_ (4)我国两个科学考察站_,_,附近的半岛是_ (5)A点在B点的_方,D点在B点的_方 (6)为了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对南极洲的考察只限于_目的_年,_、_等12个国家签定了_,我国于_年正式加入该条约 (7)关于南极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南极洲是地球最南部的陆地B . 南极洲是地球被冰雪覆盖的高原C . 南极洲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D . 1985年2月,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中山站落成28. (3分)百香果内的汁液含量可达45,香味浓、甜度高因而享有“果汁之王”的美称。(1)酸甜可口的汁液来自细胞中的_。 (2)百香果果实属于生命层次结构中的_。 (3)百香果中有许多黑色的籽粒,它是由_发育而来。 29. (3分)“毒大米”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散范围广、隐蔽性强、难清理,现在科学家利用一类超强金属吸收能力的植物(又叫超富集植物),对土壤进行“排毒”。 (1)双子叶的超富集植物,由根系从土壤中吸取重金属,可通过木质茎中的_(填“韧皮部”“木质部”或“形成层”),转移、贮存到枝叶等地上部分。 (2)一种叫做重雪球的植物,富集金属镍的能力很强。通过改良植株增强重雪球的吸镍性,每克干燥的枝叶可含有0.2克镍。对500千克的重雪球干燥的枝叶进行提纯处理,理论上可获得_千克的镍。 (3)超富集植物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由于采矿等原因而恶化的土壤,使耕地重新焕发生机。植物“排毒”具有的优势是_(写出一点即可)。 30. (4分)下图为小科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过程: (1)图甲为小科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的偏转情况,则他接下来的做法应该是向_(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 (2)图乙为小科用天平称量小木块质量的过程,请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错误一:_;错误二:_。 (3)图丙是小科按图乙方法测量小木块质量时,天平平衡后,最终使用砝码和移动游码的情况,则小科所称小木块的实际质量应为_克。 31. (4分)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在第6 min该物质处于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32. (5分)一只烧杯盛满水时的总质量为250克,往该杯中放一小石块,石块沉没于水中,杯中水溢出了一部分。这时杯中水和石块质量是300克,然后再小心取出杯中石块,称得这时杯与水的总质量为200克。求:溢出水的体积是多少?石子的质量是多少?石子的密度是多少?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9题;共38分)1-1、2-1、3-1、4-1、5-1、6-1、7-1、8-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