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察与思考填空1.;受精卵,幼虫,蛹,成虫。2. 比较形态特点生活习性幼虫身体柔软,具有环节,在胸腹部有8对足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化蛹前吐丝结茧成虫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被白色鳞毛不取食,几乎不能飞行,雌雄交尾后,雄蛾死亡,雌蛾产卵后也死亡蛹体表光滑,体形呈椭圆柱状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讨论1.家蚕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 这种生殖方式是由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2.蚊、蝇、菜粉蝶、蜜蜂、赤眼蜂等动物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它们都是进行有性生殖,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3.“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来自李商隐无题中的名篇,全诗的内容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首诗是一首爱情诗,诗中的“丝”寓意思念的“思”,诗人通过这首诗把恋绪离情写得感人肺腑。但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其中“春蚕到死丝方尽”不正确。因为春蚕作茧后并没有死,而是变成不食不动的蛹,蛹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将羽化成为蚕蛾。因此,此句诗可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这样既符合家蚕的发育过程,又不失艺术性。技能训练从问题的具体、明确、可探究性的评价准则来分析,“昆虫的发育过程有蜕皮现象,这与他们的身体结构有关吗?”提得较好。因为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既有遗传因素,又受环境影响,并且是进化的结果,所以问题“为什么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都有几次蜕皮现象”提出的不具体、不明确。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可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蚕吐丝的量与蚕的大小有关吗?只有雌性或雄性的成虫,蝗虫能进行有性生殖吗?为什么说雌雄昆虫的相互识别与昆虫的触角有关?昆虫在蜕皮后,新皮变硬之前,抗干旱和抗虫害的能力如何?等等。练习1. 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家蚕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蝗虫 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2.毛毛虫是幼虫,蝴蝶是成虫。3.赤眼蜂将卵产在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害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卵将以这些虫卵中的营养物质为营养,进行生长发育,使害虫的卵不能发育,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同时用赤眼蜂杀灭害虫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4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这就是蝉蜕。5.生物论文:学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写短文。(1)蝗虫的成虫和蚊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2)蝗虫的卵和蚊的卵进行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3)从蚊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为什么在低洼多水的地区容易流行疟疾。(4)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为什么大旱之年易闹蝗灾。对于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收集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蝗虫生殖发育的状况的统计结果;收集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疟疾病与蚊生长发育状况的统计结果。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导学2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重点)2.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难点)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习过程】阅读教材1214页,完成下列问题:1、家蚕的一生要经过 、 、 、和 时期。2、家蚕通过有性生殖方式在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 和 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3、昆虫的发育也经过 、 、 、 四个时期,这个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4、蝗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不同。蝗虫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 。只是身体较小, 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若虫经过5次蜕皮。蜕皮就是退掉 。,身体逐渐长大,不经过 期,就能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 、 、 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还有 、 、 一、自主学习1.下列生物不进行变态发育的是( )A青蛙 B家蚕 C家燕 D蝗虫2.在家蚕个体的发育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A.变态发育B.不完全变态C.完全变态D.个体发育3.蟋蟀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个发育过程称为( )。A. 不完全变态B.完全变态 C. 变态发育 D. 不变态发育4.蜜蜂完全变态发育的正确过程是( )。A. 幼虫卵蛹成虫 B.卵蛹成虫C. 卵幼虫蛹成虫 D.卵蛹幼虫成虫5.下列不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是 ( )。A.菜粉蝶 B.螳螂 C.家蚕 D.蝇6目前,一些地方把“植桑养蚕”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下列关于家蚕生长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性生殖,完全变态 B有性生殖,不完全变态C无性生殖,完全变态 D无性生殖,不完全变态7蝗虫的发育要经历卵、幼虫、成虫3个时期,若虫与成虫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成熟 B若虫身体较小,无翅,无外骨骼C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发育成熟 D若虫身体较小,有翅,有外骨骼8昆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吃青菜叶的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 B捕杀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在蝗虫的成虫期C适当延长家蚕的幼虫期有助于提高蚕丝的产量 D蜜蜂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9生命世界真奇妙!美丽的蝴蝶竟是由毛毛虫变成的。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相似的是( ) 家蚕 蝗虫 蜜蜂 蟋蟀 D二合作探究10.家蚕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家蚕的生殖方式是_(2)发育:家蚕的一生要经历_、_、_、_四个时期,称为_。除了家蚕以外,_ _等昆虫也采用这种发育方式11.蝗虫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蝗虫的生殖方式是_ _(2)发育:蝗虫的一生要经历_、_、_三个时期,称为_。除了蝗虫以外,_等昆虫也采用这种发育方式。与成虫相比,蝗虫的若虫身体_,_没有发育成熟,仅有_,能够跳跃,称为_,若虫经过_次蜕皮,不经过_期,发育成成虫。12.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1)相同点:都属于_发育(2)不同点:完全变态发育经历4个时期_ _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3个时期_ _,没有_期三 反馈检测13.下列昆虫的发育不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A菜粉蝶 B蝗虫 C家蚕 D蝇14.稻螟、玉米螟都是农业害虫,它们危害农作物时,所处的变态时期是()A、卵B、幼虫C、蛹D、成虫15.关于蝗虫的叙述,最为确切的是()A、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B、体表有外骨骼,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C、受精作用在体外进行 D、幼体与成体在结构上的差异很大16.蚕蛾是家蚕发育过程中的( )A幼虫期 B 成虫期C 蛹期D 若虫期17.下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a b c 甲 图 乙 图 (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_。(2)和的名称是_ 和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甲图昆虫发育的过程: _。(3) b表示的发育时期叫做_。这一时期的特点是_。(4)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_(填图中字母)。18.你见过蝉蜕吗?它是蝉的_,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该结构限制蝉的生长,脱去该结构的现象叫_。该结构可以_和_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散失。导学2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C 2.C 3.A 4.C 5.B 6.A7.A 8.B 9.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政协机关公开招聘考试面试模拟题集与答题技巧
- 2025年实战模拟题集中华传统工艺品营销师高级备考宝典
- 2025年初级导游证考试备考指南与模拟题
- 2025年侍香师专业模拟题训练及答题技巧
- 猪只繁育管理技术方案
- 园林景观灌溉系统设计与实施方案
- 轻型钢结构防火设计与实施方案
- 城市燃气管道建设方案
- 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调整方案
- 建筑装饰家具与软装设计方案
- FZ/T 62033-2016超细纤维毛巾
- 11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二版)-第十一章互联网与新意见领袖.电子教案教学课件
- 原始凭证的填制课件
- 基础教育改革专题课件
- 安全监理巡视检查记录
- CRD法、CD法、三台阶法、台阶法工程施工程序示意图
- 医院信息安全与保密承诺书2篇
- 物料分类账详解
- 康复护理学-康复评定认知功能评定
- 泰来2井三级井喷事故分解析
- 船舶常用英语名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