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以读促写_第1页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_第2页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摘要】: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就是“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的读写训练。 “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归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以读促写”即学生用在“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进行相关的写作,最终解决学生会写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仿写、创写、探写三方面进行了尝试。【关键词】: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 仿写 创写 探写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作文教学方面,我们语文组的老师深刻地感受到:大部分学生文思枯竭,面对一道作文题,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也写不出一篇美文。即使写出的文章也是千篇一律,空话、套话满篇都是。据了解,学生常常为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而困惑,为缺少素材而烦恼,为谋篇布局而焦虑,为内容虚空而纳闷。学生常常感叹:“作文,想说爱你不容易!”教师无奈:“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作文?” 但是,作文在语文高考试题中所占的分值比重较大,150分的语文试题中,作文占了60分。我认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非常必要。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就是“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的读写训练。“读”好像蜜蜂采花,“写”好像蜜蜂酿蜜,“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归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是“写”的前提,读写结合。杜甫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厚积才能薄发;宋末元初程端礼提出“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说明多读书,勤读书,写作才相对轻松;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贯彻这一理论。比如,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文时,教会同学们用散文化的语言去描绘“湘江秋景图”, 尽量让学生在阅读此内容时学会怎样去描绘景物,课后让同学们仿写一个片段“巡场秋景图”。学习此文除了从写景的角度去挖掘写作素材外,我还从诗句中去挖掘作文的题目。先让学生找出哪些诗句可以作为作文的题目,然后根据学生所选诗句来阐发作文的构思。例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让学生找出诗中美的意象“夕阳、金柳、青荇、榆阴、星辉”等等,然后让学生选用这些意象进行画面描绘,通过画面抒发某种感情。又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时,让学生学会把所学素材运用到写作中。于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说说烛之武和荆轲可以在哪些作文话题中运用,师生一起讨论,明确。总之,只要用心体会,教材中可用的作文素材就非常多。当然,仅靠教材还远远不够。因此,我还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从课外读优美的文章,如语文报刊杂志,并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去收集作文素材,从而使“读”与“写”很好地结合起来。“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写”是“读”的归宿,以读促写。“以读促写”即学生用在“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进行相关的写作,最终解决学生会写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驾驭作文表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激发学生对生活理想的启迪。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尝试。(一)、仿写有人说作文仿写会影响作文的创新能力,其实这担心是多余的。模仿是人类的天性。前苏联教育家说:“模仿对于学生,正如独立创造那样同等重要。”模仿是创新的前提。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毛泽东也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借鉴是大不一样的。”写作需要借鉴,针对中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加强对范文的模仿练习,正是创新的前奏。君不见,当年李白仿效崔颢黄鹤楼而写出一生难得的七律登金陵凤凰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家、京华烟云与红楼梦经过比较阅读,也不难发现他们之间的借鉴和继承关系。大师如此,学生仿写又何不可?在高中初步阅读基础之上,要求学生直接从所选课文中学习构思谋篇,表达剪裁等,以此来培养规范作文意识,体验作者所独具的匠心。例如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感受美的画面,学习写景的方法。通过学生对写景方法的掌握,让学生仿写梧桐月影。学习了郁达夫故都的秋,即让学生用课文中写景的方法和对比手法进行家乡的春等家乡系列的训练,然后找出优秀作品进行展评。又如学习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要求学生对所见到的动物进行描写,有同学就写出了瘦猫流浪记、动物王国等优秀作品。(二)、创写创写意即创造性地改写。它包含改写,但又不等于改写。依据课文素材,创造性地启迪想象思维,延伸原作情节,搭建构思平台,拓展写作空间,对课文进行二次乃至三次创作。例如,针对林黛玉进贾府出题,让学生写林黛玉日记、给林黛玉做导游,针对祝福而创写送给祥林嫂的挽联、为祥林嫂讨说法的诉讼词、祥林嫂墓志铭、阿毛重生记等,不仅增加了课堂情趣,而且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调动了学生探讨作品意义、参与社会生活思考的积极性。实践中,我曾对边城让学生学写又见虎耳草绿,学习了鲁迅作品,让学生写夏瑜在狱中、人血馒头等。学习了氓,让学生大胆地对“氓”的结局进行创写。学习了孔雀东南飞,让学生大胆地对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结局进行创写,都收到了较为理想的写作效果。不仅如此,结合课文进行创写练习,还可以在构思上再创作,诸如将课文的人称互换,顺序互倒,情景互设,主次互置,文体互变等,这些,都极大程度地利用了课文资源,填补了学生生活源泉枯竭的缺憾,提升了写作能力,反过来又开掘了阅读的深度,升华了阅读的体验,激活了学生想象力和创作灵感,可谓一举数得。(三)、探写探究式样学习无疑是高中新课改的产物。“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探究性学习中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审美判断能力,即新课程目标中所指出的“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努力探索和不断试验这种探写式教学,有时让学生从中外名著中研写由玛蒂尔德、水生嫂等女性形象看祥林嫂时代中国妇女受压迫的程度;有时让学生从边城祝福中归纳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态度;有时指导学生从行路难和登高诗酒的意象中研讨李杜诗不同风格;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