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 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教读本文,应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意境,理解作者悲凉凄苦的情怀,学习文章以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逐步提高鉴赏山水游记的能力。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老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郑重叙说事情本末,准确描述洞庭湖的大观胜概,着重渲染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千载传诵,读来令人慨然。教读本文,应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意境,理解作者的心志,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指导学生自读,应引导学生深切体会“太守之乐”,鉴赏本文的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从而深刻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满井游记是一篇记游小品。作者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南方人眼中的“北国之春。”其比拟之生动,描写之形象,感受之细腻,出人意料又合情理。指导学生自读,应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探究文章的意境,把握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体会白描、拟人、比喻等手法的表达效果。诗五首是一束古代诗歌集锦。陶渊明在饮酒中坦言不做官的惬意,李白在行路难中抒发出仕无路的悲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吟出了身处漏屋而心系天下的情怀,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唱出了边塞送行的豪迈,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道出了解佩出朝、去国还乡的复杂情感。其人不同,其事各异,却都是真心真语,字字关情。教学中,宜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读诗的情趣;体会诗歌情景交融、意趣盎然的特点,感受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单元教学需做到以下几点:注重诵读教学,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注重比较阅读,在比较阅读中增强对各篇课文的理解;注重课堂讨论,在讨论中使学生互相启发,纠正偏颇,弥补缺漏;注重读写结合,读赏并行;注重拓展延伸,沟通课堂内外。本单元教学拟用8课时完成。26小石潭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包括一些生字和一些常用词,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等词的一词多义。2.了解作者及文体。3.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背诵课文。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增强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及艺术风格。2.体会文章按照游踪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并学以致用,逐步提高写景状物的能力。3.品味文章由景及情,以情入景的写作特点,学会鉴赏情致化的景物描写。德育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引导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景物,从平凡中发现美,从而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2.理解文中作者悲凉凄苦的情怀,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2.品味作品写景的妙处,特别关注文中描写潭中游鱼的文字。3.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思想情感,重点关注第四段,理解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教学难点1.树、石、水、鱼的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2.文章先写“心乐之”,后面又见“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对此该如何认识?教学方法1.诵读法。教学以指导诵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鉴赏的主体。2.讨论点拨法。在讨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纠正认识的偏颇,弥补缺漏。3.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品的意境美,进而激发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情感。4.延伸拓展法。联类引申,整理归纳已学过的山水名句名篇,综合鉴赏写景的妙处,深化对课文的理解。5.品读鉴赏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作者及文体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游踪及沿途所见景致;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请同学们背诵江雪这首诗。(学生背)它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写的一首绝句,在这首诗里寄托了诗人高洁孤傲、执著不屈的崇高人格。他的散文小石潭记同样体现了这种独立的人格以及不被理解的愤懑之情。设计(二)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他就是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二、作者及文体简介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他参加过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柳宗元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柳宗元是一个“遍悟文体”的文学家,众体兼长,作品丰富,以散文成就最大,有柳河东集。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创作中最富艺术独创性的一部分,有永州八记等留存,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小石潭记。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时艰不可济,唐祚难振兴,谤毁兼至,贫病交加,老母病故,居处遭火,他满怀忧惧之情,多藉山水以排遣。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永州八记就写于此时。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多媒体播放优美的山水画面,同时显示字幕,声屏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录音边看画面,初步感知课文。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多媒体显示)(1)隔篁()竹水尤清冽()卷石底以出()为坻()佁然不动()往来翕忽()俶尔远逝()犬牙差互()悄怆幽邃( ) 寂寥()龚古()恕己()(2)掌握下列多音字。差悄卷蔓2.学生大声读课文,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语调的把握。课文一、二段写作者兴致勃勃畅游小石潭,有全石带来的好奇,有清澈的水流和飘忽不定的游鱼所带来的快乐,应读得欢快些。三、四、五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氛围,应读得伤感些,低沉些。3.学生复听一次录音,感受朗读者语调的变化。四、疏通文句,落实字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同时画出疑难的词句。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积累词语。资料内容如下:(1)解释下列词语。篁竹:成林的竹子。为坻:成为水中的高地。佁然:静止不动、愣住的样子。俶尔:忽然。翕忽:轻快敏捷。幽邃:幽深极了。(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乃记之而去(古,离开;今,前往)佁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4)判断“若”“似”“如”三个词的用法,它们都可以用来打比方,但有时不一定是打比方。试辨析下面哪些是,哪些不是。闻水声,如鸣珮环皆若空游无所依似与游者相乐天涯若比邻(5)难句翻译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照“读文释词译句”的步骤进行讨论学习,共同解答小组成员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五、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教师提示:根据文章内容,想象小石潭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致,把握各段写景的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学生分五组交流,每组负责一个语段,各组选一个代表面向全班交流。1.学生明确:第一段,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周围的景物。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沿途各种不同的景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清脆悦耳,犹如玉珮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响。“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终于见到了一个小小的池潭。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的讲述,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接下来,作者将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潭底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池潭周围的景致如何呢?“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青的树,翠绿的藤蔓,缠绕扭结,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周围,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怦然心动。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学生齐读第一段,感受小石潭的幽、美。2.学生明确: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采用定点特写的方法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像是在空中游动。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也不动,忽然又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从这里,我们不仅看到清澈的潭水,而且也感受到作者快乐的心情。鱼水相衬,动静相生,精彩至极。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学生齐读第二段,感受作者快乐的心情。3.学生明确:第三段,探寻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忽明忽暗。小溪的两岸高低不平,犬牙交错。运用比喻,使小溪及岸势更加形象逼真。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学生齐读第三段,感受画面之奇。4.学生明确: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坐在小石潭上,四周环抱着密密的竹子和树木,非常幽静,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学科深化计划
- 家长学校节能减排计划
- 法制副校长职责与工作要求
- 恒大地产行政助理辞职报告范文
- 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全册教学计划
- 初二体育课外活动计划
-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教学计划
- 乡村振兴整体规划策略方案
- 山东省日照市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食品安全样品制作流程
- 《Premiere影视剪辑》课件-概述篇
- 2022年上海市法院系统辅助文员招聘12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方案
- GB/T 4802.1-2008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
- GB/T 35568-2017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技术规程
- GB/T 28707-2012碟簧支吊架
- GB/T 2791-1995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
- GB/T 25702-2010复摆颚式破碎机颚板磨耗
- 超分子化学简介课件
-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基本方程课件
- 粮油产品购销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