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BSCP1 0总体介绍B SoftClinicalPathways医疗事业部 研发 2010 05 18 BSEMR 导入临床路径目的和期望 规范诊疗行为 持续改进质量 促进医患沟通及信任 降低医疗费用 为什么推行临床路径 推行临床路径我们条件成熟了吗 不同地区 不同医院 不同医务人员医疗服务的差异化 卫生费用迅猛上涨与有限医疗资源的矛盾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可测量 可评价 医疗环境孕育了临床路径 1998年12月 我国政府颁布 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老百姓的医疗花费逐渐从公费医疗过渡倒社会医疗保险付费形式 他们不仅需要良好的医疗服务质量 同时也关心医疗花费 2008年8月卫生部启动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成立了卫生部临床路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 实施临床路径的政策环境已经具备 医院管理者从专家型到管理型转变 2001年 临床诊疗指南 和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出台 从2009年开始 卫生部启动了临床路径编制工作 目前已编写完成近10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部分病种已经下发 临床路径实施有了管理保障与技术保证 推行临床路径条件我们成熟了吗 医院信息化 HIS 建设将经历三个阶段 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 HMIS 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 HCIS 到局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 GMIS 的转变与发展 截至2002年 中国的1 7万所医院中 有60 1 的医院已建或正在建设HMIS 而在 十五 期间 将有80 以上的医院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 医院信息化的第二阶段 即HCIS阶段 将真正实现e hospital 电子医院 医院信息化的发展为临床路径实施提供很好信息平台 推行临床路径我们条件成熟了吗 临床路径如何推行及管理 临床路径推行的总体目标 5年内临床路径入径率达10 5年内全院80 临床科室能够开展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变异率不超过30 临床路径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提高5 临床路径实施后总费用下降5 临床路径实施的难点 医务人员的习惯阻力 临床路径的推行模式 临床路径管理组织 临床路径申请 实施流程 临床路径质量要求及评价标准 变异信息收集及持续改进 临床路径实施基本工作 成立相关领导组织及推进组织 确定临床路径推行模式 开发临床路径管理软件 制定临床路径管理办法 明确相应管理职责 制定临床路径申请 实施流程 完善系列培训及激励机制 试点先行 经验分享 两种临床路径模式对比 简单套用传统模式不适合我国医院管理现状 临床路径基本管理 临床路径设计实施流程图 由各科临床路径首席专家负责 由临床路径执行小组负责 由信息中心负责 各临床科室负责实施 由临床路径执行小组与临床科室共同负责 临床路径的基本内容 临床路径医嘱流程 临床路径护理流程 临床路径病人版本 临床路径变异信息表 临床路径效果评估表 临床路径的评价与改进 临床路径实施一定时间后 将路径实施后的结果与实施前的数据进行对照并分析 内容包括 工作效率评价 医疗质量评价 经济指标评价以及病人满意率评价 通过评价改进原有路径或使用改进后新的路径 临床路径不断完善 更符合临床实际 临床路径设计原则 以病人为中心原则科学性原则 循证医学 规范化原则 符合相关法律 法规及诊疗常规 程序性原则 日程化 时效化 临床路径设计关键点 1 病种选择诊断明确单一病种 合并症 并发症少 治疗效果容易控制2 入径评估门诊准备 血压 血糖 月经史 病人条件 农 医保 文化背景等 相关科室条件 辅助检查 手术室 3 流程设定标准路径流程图备选治疗方案预见变异情况护理人员参与 临床路径论证 临床路径实施程序 从入院导向 病人管理 医嘱实施 共建立23个操作平台建立系统自动识别 操作导向 变异提醒等环节 1 护士站分配床位 2 入院向导 3 输入疾病诊断 输入该病种的路径代码 4 根据输入的病种对照流程 单击完成即可进入流程 5 进入流程的标准 6 住院患者的导入流程 7 输入疾病路径代码 8 选择疾病名称 9 选择流程 10 选择导入的日期 11 患者性质栏标记有 红五角星 的提示该患者进入流程管理 12 下方 红灯闪烁 提示该病人有医嘱未按流程执行且未输入原因 医嘱未执行或增加医嘱 13 进入流程的病人会在医生站左侧病人列表中多出住院流程模块 号表示该病人处于流程中的哪一天 14 流程执行 15 当选择执行某一天的流程时会提示该病人该天应做的工作 单击执行即可进主执行 16 对于已经执行的医嘱 会以蓝色显示 17 对于延迟示执行的医嘱 会以红色显示 18 根据病情需要 可增加医嘱 但需说明理由 19 增加流程外的医嘱要求输入原因 20 在保存提交医嘱时 如该病人有未执行医嘱时 会自动跳出 要求医生输入未执行的原因 21 针对某此病种 有诊疗方案的设置 以及可选及必选医嘱的设置 如下图 最左边红色和蓝色的交替即代表诊疗方案 22 按医嘱预设的停止时间 在流程中显示每天的执行情况 23 针对一些非关键药品可以进行设置 如下 这样医生在输入该药品时无需输入原因 24 如需调整手术日 出院日或停止流程 如下图 25 进行调整手术日 出院日及停止流程 需输入原因 调整出院日 26 针对变异原因 可以按术前 住院日变更 医嘱变更来进行分类 27 预警内容可以为流程的改进提供依据 试点医院台州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及效果分析 临床路径实施总体情况 我院临床路径于2005年开始推行 先后在23个临床科室推行 实施路径病种48条次 累计入径例数达到14474例次 时间 2009年1月 8月执行路径管理 3290例所有入径病种平均住院日平均下降0 92天 同期全院平均住院日下降0 45 2009年1 8月临床路径实施数据 09年部分路径实施情况 入径病种08 09年平均住院日控制情况 08 09年平均住院费用控制情况 消化内科近年临床路径实施比较 2007年 消化内科共收治胆总管结石ERCP病人195例 入临床路径111例 入径率56 9 收治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病人132例 入临床路径64例 入径率48 5 通过对入院时间 主班护士 高年资医生等影响因子管理 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 2008年 上述2个病种收治病人达到600人次 平均入径率从52 5 提高至目前的74 83 有效规范了医疗行为 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和床位周转率 平均住院日变化 入径病例数 卫生部8个临床路径执行情况 临床路径探索实践体会 病种标准设定 群策群力 专家确定繁琐的表单 电子化流程的控制 计算机程序化先易后难 因地制宜 顺序前进及时分析 持续改进 标准化流程实施优点 治疗同一性 一致性成为可能 临床诊疗工作实时监控成为现实 标准化诊疗与个性需求相结合 提高工作效率 节约医嘱处置时间 防呆 设计 减少人为差错发生 抗生素使用时间提醒等 变异信息采集智能化 为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临床路径给我们带来什么 病人方面 以病人为中心 人本观念的实现 最为现实及可感知的 医疗服务的及时性 有效性及医疗费用的降低 知情权 自主权得到尊重 充分体现医学伦理学的 尊重原则 临床路径给我们带来什么 社会方面 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以能够满足的基本医疗服务为基准 充分体现社会医疗服务的 公平性原则 社区医疗及双向转诊制度的促进 临床路径给我们带来什么 医院管理方面 诊疗行为的规范 逐步建立医疗质量管理金标准 住院诊疗质量实时监控的实现 医患有效沟通 提高医疗服务诚信度及患者忠诚度 医疗教学的规范性 诊疗工作效率提高 结论 三个有利于 患者 住院时间缩短 总费用降低 患者需求体现 政府 质量更加保证 医疗费用控制 病人满意度提高 医院 医疗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识创业投资风险评估与决策试题集
- 2025年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制作教程及题库
- 2025年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模拟考试题库及解析
- 2025年CCD光电荷耦合二极管及其组件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建筑防水卷材及制品合作协议书
- 报关业务知识培训通知课件
- 2025年全自动变焦照相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手工制纸及纸板合作协议书
- 抢救车药品管理规范课件
- 2025年物理治疗康复设备合作协议书
- 202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
- 眼睛保健操教学课件
-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标准解读
-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生转学申请表
- VTE的预防与治疗(课堂PPT)
- 第五章 新型化学纤维
- 建筑结构及选型
- 100关键字写字要诀(动画_mp3配音)2(1)
- 20130405DCS系统报警联锁调试记录
- 场记单模板(共20页)
-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