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_第1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_第2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_第3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自然灾害的威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及周边国家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尊重自然,对自然现象有所敬畏。2、简单了解一些自然灾害的种类及成因,通过探究,懂得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教学重难点: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及周边国家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尊重自然,对自然现象有所敬畏。教学准备:师生分别搜集各种自然灾害的相关资料、图片。教学方法:1、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及视听资料的方法。2、学生搜集资料,了解相关内容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的大地震,震后的惨烈景象,我想大家应当还有很深的印象。可是地震发生时的情景会是怎样呢?请看,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大地震影像资料。(教师播放“唐山大地震”视频)2师:地震在顷刻间使得一座座高楼夷为平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停止了呼吸。地震是众多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而言,是一次次严峻的挑战,“自然灾害的威力”真大呀。(板书课题)二、初步感知1、师:风和日丽的日子是大自然露出的笑脸,但有时候他又会大发雷霆。我们把由于自然原因产生的灾害称为“自然灾害”。(出示自然灾害图片)2、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话要说?三、自学课文p76_p78页内容,小组合作,整理资料,进行探究。并填写学习卡片。1、划分合作小组(台风组、雪崩组、虫灾组、旱灾组、泥石流组、综合小组)确立小组长。(1)探讨的问题:问题一:我们了解哪种自然灾害的成因?问题二:我们了解哪种自然灾害的现象?问题二:我们了解哪种自然灾害的主要危害?(2)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汇报交流结果。(3)两名小记者汇报采访结果。(教师随机出示各种自然灾害的图片)2、师生评议总结。自然灾害有很多种。据统计,地球上分布范围较广、发生频率较高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十大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地震、泥石流、虫灾、火山爆发、滑坡、雪灾和森林火灾)3、师:老师也搜集了资料,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教师播放“灾害种类”) 4、学生根据交流所获,填写p78页总结表格。三、总结提升、巩固认识学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四、设疑结课:自然灾害中,有些是自然规律形成的,是人类无法抗拒的。可有些是人类对大自然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或加剧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呢?请大家课后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板书设计: 14 自然灾害的威力 水灾、旱灾、风灾、 地震、 泥石流 自然灾害 虫灾、火山喷发、滑坡、雪灾、森林火灾课后反思:我在教学自然灾害的威力时,就觉得自己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些匮乏,讲完回头想想设计有些凌乱。例如有关地震灾害的知识点,讲述了一部分有关地震的防预问题,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感觉浪费了一些时间。而不仅仅是地震,其它的自然灾害,我安排的也欠妥。经过认真反思,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1、我们教师必须熟悉把握教材,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准每一节课的内容及重难点。 2、要利用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教学,有很多知识学生已在教材中掌握了,这样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可以把它设计成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自然灾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较密切,所以我们在讲授时要尽量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3、设计好课外延伸环节,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继续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